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喷气燃料中微生物污染危害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刘绪儒 张泽帮 +2 位作者 孙一平 万然 徐超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2期168-170,共3页
为探讨微生物活动对喷气燃料性能的影响,将采集的喷气燃料样品在实验室进行富集培养,测试了微生物污染前后油品的酸值、粘度、密度、闭口闪点、铜片腐蚀与银片腐蚀等多项理化性能指标变化。研究了不同菌落数量和水含量条件下微生物生长... 为探讨微生物活动对喷气燃料性能的影响,将采集的喷气燃料样品在实验室进行富集培养,测试了微生物污染前后油品的酸值、粘度、密度、闭口闪点、铜片腐蚀与银片腐蚀等多项理化性能指标变化。研究了不同菌落数量和水含量条件下微生物生长及喷气燃料性能影响。并进行了实际工况模拟与加速对比实验,探讨温度和菌类繁殖活动对喷气燃料性能失效的加速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气燃料 微生物 理化指标 水分
下载PDF
响应曲面法优化驼血多肽酶解工艺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刘永峰 刘毅 +1 位作者 徐大泽 邸多隆 《食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52-156,共5页
试验以驼血为原料,利用响应曲面法(RSM)对驼血多肽的制备工艺进行优化。以酶解产物中低聚肽所占比例为响应值,考察蛋白酶A的加入量、酶解时间和酶解温度3个因素对驼血多肽酶解工艺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选取试验因素与水平,根... 试验以驼血为原料,利用响应曲面法(RSM)对驼血多肽的制备工艺进行优化。以酶解产物中低聚肽所占比例为响应值,考察蛋白酶A的加入量、酶解时间和酶解温度3个因素对驼血多肽酶解工艺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选取试验因素与水平,根据中心组合(Box-Behnken)试验设计原理,采用三因素三水平的响应曲面法对各个因素的显著性和交互作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驼血多肽酶解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蛋白酶A的加入量2.47%,酶解时间3 h,酶解温度60℃,该条件下酶解液中低聚肽所占比例为98.51%。试验可为从驼血中分离制备驼血多肽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驼血 多肽 蛋白酶 响应曲面法
原文传递
驼血多肽氨基酸成分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刘毅 刘永峰 +3 位作者 王宁丽 陈汉哲 刘晔玮 邸多隆 《食品工业》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294-296,共3页
试验以驼血多肽为原料,测定了其氨基酸组成,通过AAS和CS评价了其营养价值,并对氨基酸组成与抗氧化活性的关系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驼血多肽样品A,B和C中必需氨基酸含量分别为40.23%,39.56%和48.28%,EAA/TAA值分别为46.65%,47.96%和... 试验以驼血多肽为原料,测定了其氨基酸组成,通过AAS和CS评价了其营养价值,并对氨基酸组成与抗氧化活性的关系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驼血多肽样品A,B和C中必需氨基酸含量分别为40.23%,39.56%和48.28%,EAA/TAA值分别为46.65%,47.96%和45.28%,EAA/NEAA值分别为87.44%,92.17%和82.70%;AAS和CS均较高。驼血多肽经过分离纯化富集后得到的部位C由于含有较多的疏水性氨基酸、甲硫氨酸、胱氨酸和半胱氨酸,抗氧化活性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驼血多肽 氨基酸 营养 抗氧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