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茶翅蝽及其生物防治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
作者 张金平 张峰 +3 位作者 钟永志 杨世勇 周长青 张钟宁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66-175,共10页
茶翅蝽Halyomorpha halys(St?l)寄主范围广泛,是为害蔬菜和水果的重要害虫。该虫在中国、朝鲜、韩国和日本作为本地种群大量发生并严重为害。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以来,茶翅蝽相继传入美国、加拿大、瑞士、列支敦士登、德国、法国、... 茶翅蝽Halyomorpha halys(St?l)寄主范围广泛,是为害蔬菜和水果的重要害虫。该虫在中国、朝鲜、韩国和日本作为本地种群大量发生并严重为害。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以来,茶翅蝽相继传入美国、加拿大、瑞士、列支敦士登、德国、法国、意大利、匈牙利和希腊等国家,并有继续扩散成为世界性害虫的趋势。在新的入侵地尚未发现有效天敌,例如加拿大本土寄生蜂等足黑卵蜂Telenomus podisi和瑞士的黄足沟卵蜂Trissolcus flavipes虽然可以在茶翅蝽卵块内产卵,但寄生蜂并不能完成生长发育。而化学农药的使用可能产生一系列生态和社会问题,因此传统生物防治将是控制茶翅蝽行之有效的方法,即从茶翅蝽的原产地引进其专食性天敌,在新入侵地的农田或自然生态系统中释放并建立种群,达到长期控制茶翅蝽的目的。本文综述了茶翅蝽的研究现状,涉及到分类、分布、为害、生物学、生态学习性及生物防治方面,并着重总结了茶翅蝽原产地的天敌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翅蝽 入侵 原产地天敌 传统生物防治
下载PDF
蚯蚓再生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肖能文 戈峰 +2 位作者 吴晓莆 李俊生 罗建武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2587-2590,共4页
蚯蚓是土壤中的主要动物类群,它们可促进植物残枝落叶的降解、有机物质的分解和矿化等复杂过程,在陆地生态系统中具有重要的功能。同时,蚯蚓由于其快速和不断更新的能力被认为是研究再生的最佳材料,被当成研究发育、细胞生长分化和模式... 蚯蚓是土壤中的主要动物类群,它们可促进植物残枝落叶的降解、有机物质的分解和矿化等复杂过程,在陆地生态系统中具有重要的功能。同时,蚯蚓由于其快速和不断更新的能力被认为是研究再生的最佳材料,被当成研究发育、细胞生长分化和模式形成的模型。蚯蚓再生研究始于19世纪末,研究内容从生态学逐渐发展到分子生物学水平。综述了蚯蚓再生研究的历史;探讨了蚯蚓再生生物学的研究现状;分析了环境对蚯蚓再生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了蚯蚓再生的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蚯蚓 再生 生物学 机理
下载PDF
种衣剂副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3
作者 王娟 吉庆勋 +2 位作者 韩松 党永富 乔传令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14年第15期7-10,共4页
种衣剂在中国已经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它的应用对于防治苗期病虫害、促进作物生长、增加农民收入起到重要作用,但在生产过程中也存在很多问题。综述了近20年来国内外各种作物种衣剂的副作用现状,例如种衣剂普遍抑制作物生长,影响种子出... 种衣剂在中国已经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它的应用对于防治苗期病虫害、促进作物生长、增加农民收入起到重要作用,但在生产过程中也存在很多问题。综述了近20年来国内外各种作物种衣剂的副作用现状,例如种衣剂普遍抑制作物生长,影响种子出芽率,造成苗弱、抗逆性差,且污染环境、影响粮食品质等。提出运用新型高分子材料对种衣剂的成膜剂加以改进,同时利用生物技术对种衣剂副作用进行防控。分析表明拌种的同时加入促生长助剂或生物材料聚谷氨酸,能有效提高作物发芽率,促进成苗,提高农作物潜能,能很好地控制和降低种衣剂副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衣剂 副作用 成膜剂 发芽率
下载PDF
转Cry1Ab/Ac基因水稻对稻田底栖动物群落的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桂芳艳 刘雨芳 +4 位作者 莫书银 孙丽川 孙远东 刘文海 戈峰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178-1184,共7页
转Bt基因抗虫水稻的成功研发,为有效控制鳞翅目害虫对水稻的危害提供了一条最为有效、经济的途径。稻田底栖动物群落是转Bt基因抗虫水稻的重要非靶标生物。为了解转Bt基因水稻对稻田底栖动物群落的安全性,以转Cry1Ab/Ac基因抗虫水稻‘华... 转Bt基因抗虫水稻的成功研发,为有效控制鳞翅目害虫对水稻的危害提供了一条最为有效、经济的途径。稻田底栖动物群落是转Bt基因抗虫水稻的重要非靶标生物。为了解转Bt基因水稻对稻田底栖动物群落的安全性,以转Cry1Ab/Ac基因抗虫水稻‘华恢1号’(简写为HH1)为材料,以其非转基因亲本‘明恢63’(简写为MH63)为对照,以稻田底栖动物群落为指示生物,运用群落学方法,通过连续2年在江西南昌的大田试验,研究了转Cry1Ab/Ac基因抗虫水稻对稻田底栖动物群落的影响。结果显示:2012年在HH1与MH63的稻田中分别采集到底栖动物22种与25种,其中两生境中相同物种19种,两群落物种组成相似度为0.808 5,有7种优势种,优势种相似度为0.833 3。2013年在HH1与MH63稻田中分别采集到底栖动物26种与28种,两类稻田相同底栖动物22种,两群落物种组成相似度为0.814 8,有6种优势种,优势种相似度为1.000 0。2012年与2013年群落总体分析与时间动态分析均显示,两类稻田中底栖动物的物种丰富度、个体数量、多样性指数、均匀性指数及优势集中性指数变化趋势相似,且均无显著差异。结果表明:连续种植2年转Cry1Ab/Ac基因水稻HH1对南昌稻田底栖动物群落无明显的负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水稻 Cry1Ab/Ac基因 底栖动物 稻田 水生生态系统
下载PDF
泥鳅生长及抗氧化-解毒酶系统对水体中转Cry1Ab/Ac基因水稻残遗物的响应 被引量:3
5
作者 孙远东 刘雨芳 +7 位作者 李菲 肖璐 谭树华 桂芳艳 莫书银 孙丽川 刘文海 戈峰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95-101,共7页
在泥鳅养殖水体中添加稻秆粉模拟水稻残遗物生境,研究了泥鳅生长和肝胰脏抗氧化酶(SOD、CAT)与解毒酶(GST)活性对转Cry1Ab/Ac基因水稻‘华恢1号’(HH1)的响应。设计以HH1稻秆粉10 mg·L?1、50 mg·L?1、100 mg·L?1和200 mg... 在泥鳅养殖水体中添加稻秆粉模拟水稻残遗物生境,研究了泥鳅生长和肝胰脏抗氧化酶(SOD、CAT)与解毒酶(GST)活性对转Cry1Ab/Ac基因水稻‘华恢1号’(HH1)的响应。设计以HH1稻秆粉10 mg·L?1、50 mg·L?1、100 mg·L?1和200 mg·L?1 4个梯度浓度处理泥鳅为试验组,以非转Bt基因水稻‘明恢63’(MH63)稻秆粉处理组为阴性对照,不加稻秆粉的基础饲养组为空白对照。结果显示:在4种稻秆粉浓度下,HH1组与MH63对照组泥鳅的特定生长率、肥满度、内脏系数及SOD、CAT和GST酶活性均无显著差异(P>0.05);与空白对照比较,稻秆粉浓度升高对泥鳅生长的抑制逐渐增强,当浓度达到200 mg·L?1时,HH1组和MH63对照组泥鳅的特定生长率、内脏系数与CAT活性降低。研究结果表明,水体中低含量的转融合基因Cry1Ab/Ac水稻HH1稻秆粉对泥鳅的生长与生理酶活性没有明显影响,高浓度HH1和MH63稻秆粉均使泥鳅的生长和生理酶活性显著降低,这可能与养殖水体中浓度较高的悬浮稻秆粉妨碍了泥鳅的呼吸和滤食,及稻秆粉的分解降低了水体p H和溶氧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Cry1Ab/Ac基因水稻 水稻残遗物 泥鳅 生长 抗氧化酶 解毒酶
下载PDF
NA-MY助剂对玉米萌发及苗期抗旱性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吉庆勋 陈涛 +4 位作者 韩松 曹育博 鲁锐 党永富 乔传令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64-370,共7页
为探究干旱条件下玉米种衣剂功能助剂对玉米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将自行研制NA-MY助剂和种衣剂混合后对郑单958种子包衣,用15%PEG-6000溶液模拟土壤干旱环境,分别测定了干旱胁迫下比拌种衣剂单独包衣,以及NA-MY助剂和比拌种衣剂混... 为探究干旱条件下玉米种衣剂功能助剂对玉米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将自行研制NA-MY助剂和种衣剂混合后对郑单958种子包衣,用15%PEG-6000溶液模拟土壤干旱环境,分别测定了干旱胁迫下比拌种衣剂单独包衣,以及NA-MY助剂和比拌种衣剂混合后包衣的玉米种子在萌发及幼苗生长中的各项生理指标。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下玉米发芽能力显著低于正常水分条件,幼苗中SOD、POD、CAT活性,相对电导率和MDA含量均增加,但叶绿素a+b含量、类胡萝卜素含量和根系活力降低。NA-MY助剂与比拌种衣剂混合后包衣可显著促进干旱胁迫下玉米种子的萌发和幼苗根系生长,有效提高幼苗活性氧清除系统中抗氧化酶活性和抗氧化物的含量,减少电解质渗出率和MDA的积累。由此可见,应用NA-MY助剂包衣可以减轻干旱胁迫对玉米萌发和幼苗伤害,提高玉米抗旱性。本研究结果为NA-MY助剂在田间的应用提供了参考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MY助剂 包衣 干旱胁迫 玉米
下载PDF
添加抗寒剂对包衣棉花种子萌芽及其耐冷性的影响 被引量:6
7
作者 韩松 吉庆勋 +2 位作者 杨曼利 党永富 乔传令 《江苏农业科学》 2019年第4期78-81,共4页
为探讨低温条件下包衣时添加抗寒剂对棉花种子萌发及幼苗的影响,采用不同抗寒剂和种衣剂混合后对银山6号棉花种子包衣,分别设置5℃低温胁迫2 d和25℃培养2 d再5℃低温胁迫2 d,共同转入25℃恢复培养。运用多指标数据综合统计分析方法研... 为探讨低温条件下包衣时添加抗寒剂对棉花种子萌发及幼苗的影响,采用不同抗寒剂和种衣剂混合后对银山6号棉花种子包衣,分别设置5℃低温胁迫2 d和25℃培养2 d再5℃低温胁迫2 d,共同转入25℃恢复培养。运用多指标数据综合统计分析方法研究了棉花种子用卫福200FF包衣,以及不同的抗寒剂和卫福200FF种衣剂混合后包衣,对于低温胁迫下棉花种子萌芽耐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萌发前相比,棉花在正常萌芽时实施低温胁迫使种子发芽活力下降更明显,萌发的种子更容易遭受损伤;抗寒剂与卫福200FF种衣剂混合包衣可明显促进低温胁迫下棉花种子萌发,提高其耐冷性;3种抗寒剂处理的棉花幼芽耐冷性不同,γ-聚谷氨酸与外源调节物质复配处理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寒剂 包衣 棉花 萌芽 耐冷性 主成分分析 隶属函数分析 综合评价
下载PDF
种子处理对PEG-6000模拟渗透胁迫下棉花发芽的影响 被引量:7
8
作者 张卫杰 韩松 +4 位作者 吉庆勋 李志明 杨曼丽 党永富 乔传令 《江苏农业科学》 2020年第2期91-96,共6页
为探讨干旱胁迫下不同处理剂对包衣棉花种子萌发的影响,以不同药种比例二次拌种处理,用质量浓度10、20 g/L的PEG-6000溶液模拟土壤干旱进行发芽试验。对干旱胁迫下种子萌发期的相对发芽率、相对幼芽含水率、相对发芽指数、相对活力指数... 为探讨干旱胁迫下不同处理剂对包衣棉花种子萌发的影响,以不同药种比例二次拌种处理,用质量浓度10、20 g/L的PEG-6000溶液模拟土壤干旱进行发芽试验。对干旱胁迫下种子萌发期的相对发芽率、相对幼芽含水率、相对发芽指数、相对活力指数、萌发抗旱指数、相对平均发芽速率等指标进行测定,应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进行抗旱性综合评价,以确定不同处理剂的作用效果以及棉花萌芽期简单易用的抗旱鉴定指标。结果表明:(1)随着PEG-6000质量浓度的升高,各处理的发芽指数相对值、活力指数相对值、萌发抗旱指数相对值和综合抗旱评价值(D值)总体上呈下降态势。(2)处理剂Ⅰ提高种子萌发抗旱性的作用效果明显优于处理剂Ⅱ。(3)与抗旱综合评价相关的相对发芽指数、相对幼芽含水率、相对鲜质量和相对平均发芽率4个指标可有效鉴定不同处理的种子萌发抗旱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PEG胁迫 萌发期 抗旱性
下载PDF
转Cry1Ab/Ac基因水稻对稻田浮游动物群落物种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莫书银 刘雨芳 +2 位作者 孙丽川 李菲 戈峰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2422-2428,共7页
为了解转Bt基因抗虫水稻对稻田浮游动物群落的安全性,本文以转Cry1Ab/Ac基因水稻"华恢1号"(HH1)为试验材料,以其非转基因亲本水稻"明恢63"(MH63)为对照,以浮游动物为指示生物,通过湖南湘潭基地连续3年的大田实验,... 为了解转Bt基因抗虫水稻对稻田浮游动物群落的安全性,本文以转Cry1Ab/Ac基因水稻"华恢1号"(HH1)为试验材料,以其非转基因亲本水稻"明恢63"(MH63)为对照,以浮游动物为指示生物,通过湖南湘潭基地连续3年的大田实验,研究了转Cry1Ab/Ac基因水稻对稻田浮游动物群落物种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HH1与MH63两稻田生境浮游动物群落相似性高于0.70,优势种组成相似性高于0.89;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各参数的时间动态与总体分析均无显著差异;转Cry1Ab/Ac基因抗虫水稻HH1对稻田浮游动物群落物种多样性无不良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Cry1Ab/Ac基因水稻 浮游动物 稻田 安全评价
原文传递
A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Technologies and Guidelines for Monitoring Ecological Quality of Terrestrial Ecosystems in China 被引量:10
10
作者 WANG Shaoqiang WANG Junbang +9 位作者 ZHANG Leiming XIAO Zhishu WANG Feng SUN Nan LI Daiqing CHEN Bin CHEN Jinghua LI Yue WANG Xiaobo WANG Miaomiao 《Journal of Resources and Ecology》 CSCD 2019年第2期105-111,共7页
Ecological quality is defined as the stability, adaptability and resilience of an ecosystem. Monitoring and assessing ecological quality are important bases for China’s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The natio... Ecological quality is defined as the stability, adaptability and resilience of an ecosystem. Monitoring and assessing ecological quality are important bases for China’s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The national ke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program "Technologies and guidelines for monitoring ecological quality of terrestrial ecosystems in China", launched in July 2017, includes plans to study the observation technologies and provide guidelines on the ecological in-situ observation, the regional biodiversity and ecosystem function monitoring and its applications, all of which contribute to national ecological quality assessment. A year after its implementation,some important progress has been achieved, such as building the indicator system for comprehensive monitoring of ecological quality and improvement of the methods, mass data transmission, infrared camera-based monitoring of biodiversity, multi-angle automatic spectral observation systems, and unmanned aerial vehicle(UAV) based desert monitoring. We have organized this special issue and attempted to introduce the monitoring techniques and assessment methods on ecological quality from different perspectives in order to further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ecology and its observation metho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cological quality ecological factors BIODIVERSITY ecosystem function monitoring technology monitoring guideli nes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