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LBS数据的休闲商业区业态空间分布及评价分析 被引量:8
1
作者 朱鹤 刘家明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76-83,共8页
休闲商业区是城市旅游的活力地段,休闲商业业态则是城市休闲商业区的核心和重要支撑。基于LBS大数据,采用空间分析方法(密度分析、最近邻分析、探索性空间分析)以及主成分分析方法,通过对前门休闲商业区的研究,分析休闲商业在街区尺度... 休闲商业区是城市旅游的活力地段,休闲商业业态则是城市休闲商业区的核心和重要支撑。基于LBS大数据,采用空间分析方法(密度分析、最近邻分析、探索性空间分析)以及主成分分析方法,通过对前门休闲商业区的研究,分析休闲商业在街区尺度上的空间分布特征,并进一步评价不同商业业态的人气特征,以及其在空间上的分布状态,得出以下结论:(1)在各类商业业态中,A餐厅/饭店/小吃、B酒店/宾馆/招待所、C商店/购物店、D酒吧/咖啡馆/茶馆、E书画廊/美术馆/博物馆、F娱乐/体育休闲六类商业业态形成较强的空间集聚;(2)通过建立人气指数评价方法,对全部商户进行评估,发现以地方特色美食和小吃为主的商业最受消费者欢迎;(3)商户的人气度具有极强的正向空间自相关性和空间集聚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BS数据 休闲商业区 业态 空间分布 评价
下载PDF
社区居民生计模式变迁与土地利用变化的耦合协调研究——以大连金石滩旅游度假区为例 被引量:15
2
作者 王新歌 席建超 陈田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07-116,共10页
土地利用变化与社区居民生计的耦合是认识人类社会-陆地自然系统相互作用的一种新视角。文章以大连金石滩为例,采用遥感影像目视解译、参与式观察、半结构访谈、调查问卷等方法,结合耦合协调度模型,研究了过去20年大连金石滩旅游度假区... 土地利用变化与社区居民生计的耦合是认识人类社会-陆地自然系统相互作用的一种新视角。文章以大连金石滩为例,采用遥感影像目视解译、参与式观察、半结构访谈、调查问卷等方法,结合耦合协调度模型,研究了过去20年大连金石滩旅游度假区土地利用变化与当地社区居民生计之间的动态耦合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旅游度假区当地社区土地利用的规模、结构和效益与当地社区生计模式中在生计资本、生计策略和生计结果之间存在明显的对应关系。总体看,土地仍然是决定当地社区生计的决定因素。这种变化从生产性要素(农业生产)向非生产性要素转变(房租出租或价值提升)。在过去20年,金石滩土地利用-生计模式的耦合协调程度尚处于可接受状态,维持均衡,但仍存在较大的可优化空间。基于此,该文认为,旅游度假区的发展需要进一步调整土地利用结构,改善居民生计资本配置方式,从而实现旅游度假区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计 土地利用变化 耦合协调 金石滩
下载PDF
地缘合作的理论框架探讨-以东南亚为例 被引量:18
3
作者 宋涛 李玏 胡志丁 《世界地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11,共11页
地缘合作是基于地缘区位而进行的区域合作,已成为政府和学术界关注的焦点问题。东南亚是地缘政治的传统"破碎地带",亦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区域。文章从地缘合作的概念、空间层次和合作框架进行理论探讨,选择东... 地缘合作是基于地缘区位而进行的区域合作,已成为政府和学术界关注的焦点问题。东南亚是地缘政治的传统"破碎地带",亦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区域。文章从地缘合作的概念、空间层次和合作框架进行理论探讨,选择东南亚中的东南亚国家联盟(东盟)、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和东盟南增长三角作为地缘合作的三个典型案例,进行实证研究,分别探讨了地缘区域合作、地缘次区域合作和地缘经济区合作三种类型的制度安排。地缘区域合作依托于地缘板块,通过国家联盟的政策体系来促进地缘合作;地缘次区域侧重于交通、能源等方面的具体项目,多渠道融资来推动次区域合作;地缘经济区则主要承载了边境合作区、出口加工区等政策性区域。研究认为,在"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引领下,中国与东盟的经贸合作、大湄公河次区域的交通和能源项目共建、边境合作区开发等是深化地缘合作的重要实践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缘合作 东南亚 合作机制 东盟 大湄公河次区域
下载PDF
中国城市网络结构特征及组织模式——基于长短期人口流的比较 被引量:2
4
作者 高苹 戚伟 +2 位作者 刘盛和 刘振 潘泽瀚 《人文地理》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82-91,共10页
从节点、流量、首位联系、社区结构四个层面对中国长短期人口流动视角下的城市网络结构特征及组织模式进行比较研究。结果发现:(1)长短期流动人口均倾向于向少数城市集聚,当考虑网络方向时,城市节点被赋予了不同的功能与角色;(2)长短期... 从节点、流量、首位联系、社区结构四个层面对中国长短期人口流动视角下的城市网络结构特征及组织模式进行比较研究。结果发现:(1)长短期流动人口均倾向于向少数城市集聚,当考虑网络方向时,城市节点被赋予了不同的功能与角色;(2)长短期人口流均主要分布在胡焕庸线的东南半壁,但长期人口流主要由欠发达城市迁往发达城市,短期人口流主要发生在发达城市间;(3)两个网络的首位联系均表现出邻近连接与择优连接的双重特征,但长期人口流动网络以邻近连接为主,短期人口流动网络以择优连接为主;(4)两个网络均具有明显的社区结构,但长期人口流动网络以组团式的跨省邻近组合型为主,短期人口流动网络以飞地式的跨省跳跃组合型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网络 人口流 空间结构 组织模式 中国
原文传递
中心城市产业结构对腹地城市人口增长及区域城市体系演化的影响
5
作者 李佳洺 孙东琪 姜炎鹏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955-1968,共14页
从产业异质性的角度,实证分析区域中心城市产业结构对周边城市人口增长的作用过程和机制,并进一步探究了产业结构对于区域城市体系的极化和均衡演化的影响。结果表明:(1)制造业强化了中心城市的溢出效应,促进了周边城市人口的增长,而服... 从产业异质性的角度,实证分析区域中心城市产业结构对周边城市人口增长的作用过程和机制,并进一步探究了产业结构对于区域城市体系的极化和均衡演化的影响。结果表明:(1)制造业强化了中心城市的溢出效应,促进了周边城市人口的增长,而服务业则弱化了溢出效应,对周边城市的增长具有抑制作用;(2)以制造业为主的区域中心城市由于相对较小的城市规模和较强的溢出效应,更容易形成相对均衡的区域城市体系,而以服务业为主的区域中心城市,更倾向形成相对极化的区域城市体系;(3)产业结构与周边城市人口增长呈现倒“U”型关系,即中心城市制造业或服务业占比过低或过高都不利于周边城市的人口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区域空间效应 产业结构 城市增长 极化与均衡 区域城市体系
原文传递
全球土地覆被时空变化与中国贡献 被引量:15
6
作者 李广东 《地理学报》 EI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53-368,共16页
20世纪下半叶以来全球土地覆被发生了剧烈变化,人类活动对土地覆被变化的影响成为"人类世"最为显著的特征之一。科学评估全球土地覆被变化的时空过程和新态势,分析中国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和地位并提出优化路径,成为中国在可持... 20世纪下半叶以来全球土地覆被发生了剧烈变化,人类活动对土地覆被变化的影响成为"人类世"最为显著的特征之一。科学评估全球土地覆被变化的时空过程和新态势,分析中国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和地位并提出优化路径,成为中国在可持续发展领域应对全球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核心任务之一。本文基于多源土地覆盖数据,运用地理空间分析方法定量刻画了全球土地覆被变化的时空演化过程,从景观尺度分析了地类间的转化关系以及全球"变绿"和森林覆盖度的变化趋势,揭示了中国对全球土地覆被时空变化的贡献。结果表明,1992—2015年全球土地覆被经历了显著变化,全球土地覆被变化度在南美洲中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中亚、东南亚和东亚等地形成显著的热点区。中国森林覆盖率从1990年的12.98%增至2020年的23.34%,湿地面积增长1908 km^(2),为维护全球生态安全贡献了力量,同时在城市用地增长、草地和其他用地减少等方面也有一定的限制作用。与全球其他国家不同,中国城市扩张占用耕地面积居全球第一位,高达7.3万km^(2)。1999—2019年全球叶面积指数存在全球性的显著提高趋势。中国以仅占全球6.6%的植被面积,贡献了全球20%左右的叶面积增加量,引领了全球"变绿"过程。1990—2020年全球森林覆盖度变化呈现出空间集聚性。中国森林面积增长62.84万km^(2)居全球前列,其中西南林区和秦巴山区是林地增长的主要区域,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和内蒙古东部部分地区是森林覆盖度降低的主要区域。中国未来应进一步提升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均衡协调度,持续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为全球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和更多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覆被变化 叶面积指数 森林 全球 中国
原文传递
中国省域碳生产率影响因素数据集
7
作者 唐志鹏 刘卫东 宋涛 《全球变化数据学报(中英文)》 2018年第2期156-162,279-285,共14页
碳生产率(Carbon Productivity)指一段时期内单位CO2排放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基于《中国能源统计年鉴2011-2016》和《中国统计年鉴2011-2016》收集了2010年和2015年中国30个省域(西藏、香港、澳门和台湾缺少数据)的相关数据,包括能源消费... 碳生产率(Carbon Productivity)指一段时期内单位CO2排放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基于《中国能源统计年鉴2011-2016》和《中国统计年鉴2011-2016》收集了2010年和2015年中国30个省域(西藏、香港、澳门和台湾缺少数据)的相关数据,包括能源消费、GDP、火电比重、服务业比重、年专利授权数量、从业人员数和工业增加值。采用空间自相关分析的方法对相关数据作了统计检验,确定了服务业比重为全局变量,火电比重、年专利授权数量和单位从业人员的工业增加值为局域变量,再通过混合地理加权回归同时获取了30个省域的火电比重、服务业比重、年专利授权数量和单位从业人员的工业增加值对碳生产率的影响参数。该数据集包括2010、2015年中国省域碳生产率及其影响因素(包括火电比重、服务业比重、年专利授权数量和单位从业人员的工业增加值对碳生产率)的影响参数。数据集存储为.xlsx格式,1个数据文件,数据量为16.8 K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生产率 全局变量 局域变量 中国省域
原文传递
青藏高原国家公园群人文生态系统耦合协调评价及障碍因子识别 被引量:3
8
作者 刘庆芳 杨定 +2 位作者 杨振山 宋金平 陈东军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119-1135,共17页
保护人文生态系统的独特性、原真性和完整性是实现青藏高原国家公园群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综合运用集成评价方法、耦合协调模型和均衡熵指数勾勒青藏高原国家公园群人文生态系统耦合协调的空间分布格局,并借助障碍度模型厘清主要障... 保护人文生态系统的独特性、原真性和完整性是实现青藏高原国家公园群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综合运用集成评价方法、耦合协调模型和均衡熵指数勾勒青藏高原国家公园群人文生态系统耦合协调的空间分布格局,并借助障碍度模型厘清主要障碍维度。结果显示:①青藏高原国家公园群整体人文生态系统的可持续生产能力呈现自东向西梯度递减、各维度上“和谐性>开放性>独立性>脆弱性”的序列特征。在国家公园尺度上,若尔盖国家公园、香格里拉国家公园—普达措片区和大熊猫国家公园的人文生态系统的可持续生产能力处于第一梯队;在县域尺度上,大熊猫国家公园中部县域单元的可持续生产能力排名靠前。②青藏高原国家公园群人文生态系统的耦合协调度整体上表现出自东南向西北递减的空间特征,国家公园群所涉及的大部分县域处于初级或中级协调状态,大部分国家公园的人文生态系统表现出内部结构耦合互馈。③在国家公园和国家公园所涉及的县域单元层面上,人文生态系统耦合协调的首要障碍维度均为开放性,其次为独立性,主要原因多与国家公园所处的地理位置、区位条件、地形特征和经济基础有关。因而,提高开放性,促进人文生态系统与外界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仍是今后保护国家公园群人文生态安全的首要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地关系 人文生态系统 耦合协调 均衡熵指数 青藏高原国家公园群
原文传递
基于地理探测器的乡村旅游化空间分异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以野三坡旅游区为例(英文) 被引量:32
9
作者 王新歌 席建超 +1 位作者 杨东阳 陈田 《Journal of Resources and Ecology》 CSCD 2016年第6期464-471,共8页
乡村旅游化是旅游景区周边乡村聚落功能向旅游服务转变的过程。受同一景区带动,景区周边不同乡村聚落旅游化程度存在空间差异。不少学者已经对此类村落的演变过程、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并采用定性分析方法对空间差异影响要素进行了... 乡村旅游化是旅游景区周边乡村聚落功能向旅游服务转变的过程。受同一景区带动,景区周边不同乡村聚落旅游化程度存在空间差异。不少学者已经对此类村落的演变过程、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并采用定性分析方法对空间差异影响要素进行了初步分析。然而,目前定量分析方法较少,不能有力说明影响要素与空间差异现象之间的关系。基于此,本文以野三坡旅游区周边56个乡村聚落为例,结合实地考察、GIS分析及地理探测器模型,对乡村旅游化空间分异及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距离区域主要入口的远近,景区游客规模及游客逗留时长,距离核心景区的远近是影响村落旅游化程度差异的主要因素;距离河流的远近,高程,距离主要道路的远近以及坡度对村落旅游化程度差异的解释力较弱,但是当他们与其他因素交互时,可以增强其他因素所起的作用;距离区域主入口越近,村落的旅游化程度越高;同样地,村落所处景区游客规模越大、游客逗留时间越长、距离核心景区越近,村落的旅游化程度越高。该研究对于有序引导旅游地乡村聚落的发展,实现旅游地可持续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旅游化 空间分异 影响因素 地理探测器 野三坡旅游区
原文传递
旅游城镇化空间过程及其动力机制研究——重庆市黄水镇案例实证 被引量:18
10
作者 高苹 席建超 刘盛和 《人文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04-113,共10页
以重庆市黄水镇为案例,以GIS空间分析方法为基础,研究2004年以来黄水镇旅游城镇化空间过程,并揭示其动力机制。主要结论如下:(1)黄水镇旅游城镇化空间过程经历了传统社区的旅游化功能提升、第二居所为主导的度假功能扩展以及各种休闲组... 以重庆市黄水镇为案例,以GIS空间分析方法为基础,研究2004年以来黄水镇旅游城镇化空间过程,并揭示其动力机制。主要结论如下:(1)黄水镇旅游城镇化空间过程经历了传统社区的旅游化功能提升、第二居所为主导的度假功能扩展以及各种休闲组团的综合功能配套三个阶段。(2)土地利用转移的主要方向是住宅用地尤其是第二居所用地。旅游商服用地也加速增长,传统商服用地也有所扩展,在空间上传统商服用地主要沿老街分布,旅游商服用地沿新街集聚。(3)旅游城镇化实质上是游客、政府、社区居民、旅游企业等不同利益主体之间反复博弈的结果。研究也发现,以黄水镇为代表的小城镇旅游城镇化是一种以"就地就近"城镇化为基础,实现"自发自觉"文化保护与传承,通过建立"共建共享"多主体共治体系,形成"外向型"旅游服务业主导的理想化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城镇化 空间过程 动力机制 黄水镇
原文传递
基于位置大数据的青藏高原人类活动时空模式 被引量:27
11
作者 许珺 徐阳 +1 位作者 胡蕾 王振波 《地理学报》 EI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406-1417,共12页
随着青藏高原城镇化和旅游的发展,人类活动强度不断加剧,有必要对青藏高原不同类型的人类活动时空模式进行研究,以便了解不同区域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以及更好地采取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利用腾讯位置大数据,分析青藏高原在旅游淡季... 随着青藏高原城镇化和旅游的发展,人类活动强度不断加剧,有必要对青藏高原不同类型的人类活动时空模式进行研究,以便了解不同区域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以及更好地采取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利用腾讯位置大数据,分析青藏高原在旅游淡季和旅游旺季的人类活动时空模式,研究旅游人口对青藏高原人类活动的影响。本文分别选取2018年1月和7月的腾讯定位请求数据,构建多时空维度的高阶张量,采用张量分解的方法对数据进行降维,获取旅游淡季和旺季不同时空维度的主要特征,分析活动模式,发现青藏高原在旅游淡季和旺季的活动模式在时间上和空间上都有很大不同,体现了旅游人口造成的影响。在旅游淡季,青藏高原居民的活动在凌晨有个高峰,在午间有个低谷,并且表现有特殊的节日模式,工作日的人类活动主要分布在城镇等人口聚集区,休息日向城镇周边发散;旺季凌晨活动分为两个高峰,一个在时间上较淡季提前,与午夜活动相连,另一个较淡季的时间推迟,旺季活动没有午间的低谷和特殊的节日模式,且工作日和休息日的日间活动都分布较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人类活动 淡旺季 大数据 张量分解
原文传递
从传统乡村聚落到现代滨海旅游度假区——过去20年大连金石滩旅游度假区土地利用动态演变 被引量:30
12
作者 席建超 王新歌 +1 位作者 孔钦钦 王首琨 《人文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30-139,共10页
要:旅游城镇化是中国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重要类型之一。本文以大连金石滩为案例区,从土地利用变化视角,综合采用参与式乡村评估(PRA),GIS和遥感影像分析等方法分析了过去20年金石滩旅游度假区从传统乡村聚落转变为现代旅游度假区的城镇... 要:旅游城镇化是中国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重要类型之一。本文以大连金石滩为案例区,从土地利用变化视角,综合采用参与式乡村评估(PRA),GIS和遥感影像分析等方法分析了过去20年金石滩旅游度假区从传统乡村聚落转变为现代旅游度假区的城镇化过程。研究发现,过去20年,金石滩地区经历了从传统乡村聚落到现代滨海旅游度假区的转变。在此期间,农业用地和乡村聚落用地基本消亡,旅游设施用地和第二居所用地等商业设施用地呈现由海滩到内陆波浪式推进和立体集约性扩展。这种转换过程是以旅游持续增长为基本动力,以土地资本化进程为根本原因,以利益主导者转变为主要推手,在各种正式和非正式制度调节下共同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聚落 土地利用变化 土地资本化 旅游度假区
原文传递
北京市绿带游憩空间分布特征及其成因 被引量:39
13
作者 李玏 刘家明 +2 位作者 宋涛 陶慧 张新 《地理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507-1521,共15页
绿带是阻止城市蔓延、提高城市生态安全格局的重要手段,其游憩开发能够为大都市游憩空间紧缺提供有效的解决途径。以北京市第二道绿带为研究区,以2013年绿带内6种类型游憩空间(共448处)为研究对象,运用Kernel核密度算法等空间分析方法,... 绿带是阻止城市蔓延、提高城市生态安全格局的重要手段,其游憩开发能够为大都市游憩空间紧缺提供有效的解决途径。以北京市第二道绿带为研究区,以2013年绿带内6种类型游憩空间(共448处)为研究对象,运用Kernel核密度算法等空间分析方法,从北京市绿带游憩空间的整体分布格局、规模容量特征和各类型游憩空间分布特征及成因三个层面进行分析。主要结论:1从整体分布格局来看,北京市绿带内形成了若干游憩空间集聚区域,游憩空间结构出现"北密南疏"的整体特征;北部游憩空间集聚程度高且分布连续成带,南部游憩空间集聚程度较低且分布离散成团;北部温榆河沿岸地区游憩空间大量集聚,成为绿带游憩空间结构的主要骨架。2从规模容量特征来看,占地规模较大的游憩空间呈集聚分布,规模较小的游憩空间呈分散分布,绿带内已形成了6个由面积规模较大的游憩空间密集分布构成的热点区。3绿带内6种类型游憩空间分布特征及成因表现为:绿带内的资源环境本底决定了既有吸引物游憩空间的空间特征;政策性规划引导郊野休闲公园空间分布相对均匀;重要水系与运动健身游憩空间的空间分布高度关联;主题活动游憩空间更倾向于靠近主要交通干道;会议度假游憩空间与北京市地热资源分布契合度高;民俗体验游憩空间大量分布在海淀区上庄水库周边。揭示了北京市绿带游憩空间布局情况,为中国绿带游憩体系的统筹建设、空间结构调整和布局优化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憩空间 绿带 空间分布特征 北京市
原文传递
基于聚集分形维数的旅游吸引物空间结构特征研究——以北京市为例 被引量:11
14
作者 李玏 刘家明 +1 位作者 宋涛 金浩然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97-202,共6页
运用聚集分形理论对旅游吸引物系统空间结构进行分析和描述,不仅可以整体上揭示区域旅游吸引物发展的空间集聚特征,并且能定量识别差异化旅游吸引物类型的空间结构特征。以北京市5种类型的旅游吸引物(共1057处)为研究对象,运用聚集分形... 运用聚集分形理论对旅游吸引物系统空间结构进行分析和描述,不仅可以整体上揭示区域旅游吸引物发展的空间集聚特征,并且能定量识别差异化旅游吸引物类型的空间结构特征。以北京市5种类型的旅游吸引物(共1057处)为研究对象,运用聚集分形维数测算方法,从北京市旅游吸引物系统整体分布格局和各类型差异化旅游吸引物空间结构特征两个层面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北京市旅游吸引物系统整体具有显著空间聚集分形结构特征,距城市中心2.43km范围内,旅游吸引物呈松散离散分布,而2.51km至市域范围,旅游吸引物系统结构向心性强呈集聚紧凑分布。观光旅游、主题活动、康体健身旅游吸引物均以城市中心为核心逐步分散布局于主城区内,呈现出紧凑的集聚式分布特征;度假疗养吸引物集聚分布于小汤山地区,沿半径方向吸引物密度递减;民俗体验型旅游吸引物系统以雁栖镇为重心沿半径方向密度小幅度递减,空间分布基本呈均衡状。通过对旅游吸引物系统分形特征的测算研究,刻画出了系统的空间特征及分异趋势,为区域内旅游吸引物系统的空间结构调整和布局优化引导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吸引物系统 空间结构 聚集维数 分形理论 北京市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