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57篇文章
< 1 2 15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科研院所科技管理创新浅析——以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为例 被引量:3
1
作者 苏国华 陈峰 《农业科技管理》 2018年第5期12-15,55,共5页
科研院所的科技发展,除了依靠科研人员自身的努力外,也离不开有效的科技管理。在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新时期,科技管理上的创新能进一步促进和保障科研院所科技事业的创新发展。文章结合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十几年来在... 科研院所的科技发展,除了依靠科研人员自身的努力外,也离不开有效的科技管理。在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新时期,科技管理上的创新能进一步促进和保障科研院所科技事业的创新发展。文章结合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十几年来在科研奖励机制、考核机制上的改革,以及科技管理方法上的创新,浅析科技管理创新如何有效促进了科技创新,推动了研究所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研院所 科技管理 科技创新 促进作用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
下载PDF
我国植物园新时期科学普及工作的思考——以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为例 被引量:12
2
作者 李忠超 陈红锋 《福建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89-193,共5页
以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为例,在对我国科普教育思想观念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新时期植物园科学研究同科普教育结合的新动向,并提出了专类园、展览温室、教育径、科普期刊、科普旅游等具体的方法措施及有关注意事项。
关键词 植物园 科学普及 科学研究 科普旅游
下载PDF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标本馆维管植物标本数据统计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王仁赞 李世晋 张奠湘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34-641,共8页
为充分利用植物标本信息,从植物标本与物种信息系统数据库中对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标本馆维管植物标本数据进行了统计和分析。结果表明,该馆馆藏标本统计时已录入696298号、716469份腊叶标本,分别隶属于354科5813属48707种(包含亚种、... 为充分利用植物标本信息,从植物标本与物种信息系统数据库中对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标本馆维管植物标本数据进行了统计和分析。结果表明,该馆馆藏标本统计时已录入696298号、716469份腊叶标本,分别隶属于354科5813属48707种(包含亚种、变种及变型),其中包括蕨类植物59科253属2105种(包含亚种、变种及变型)、裸子植物11科64属557种(包含亚种、变种及变型)、被子植物284科5496属46045种(包含亚种、变种及变型)。标本分别采自中国3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以及其它107个国家或地区(98个国家,9个地区或岛屿);国内标本采自广东省的最多,国外标本采自美国的最多。其中模式标本6351号,隶属于194科938属4373种。还对标本馆今后的采集工作提出了建议。这些数据为科学研究提供了宝贵的数据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南植物园标本馆 植物标本 物种多样性 统计分析
下载PDF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园庆征稿启事
4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24-224,共1页
关键词 科学院 华南植物园 中华人民共和国 稿件 陈焕镛
下载PDF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助推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基础研究实现跨越发展
5
作者 房迈莼 郑祥慈 《中国科学基金》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373-376,共4页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以下简称华南园)前身为国立中山大学农林植物研究所,由著名植物学家陈焕镛院士创建于1929年,1954年改隶中国科学院,同时易名为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2003年10月更名为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华南园的定...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以下简称华南园)前身为国立中山大学农林植物研究所,由著名植物学家陈焕镛院士创建于1929年,1954年改隶中国科学院,同时易名为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2003年10月更名为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华南园的定位是,立足华南,致力于国家乃至全球的热带亚热带植物科学研究、物种保护和植物资源开发利用,通过5—10年的努力,在植物科学、生态与环境科学及植物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方面发展成为高水平的研究机构和世界植物园的引领者之一。经过80多年的发展,华南植物园从当初单一的植物分类学研究机构逐步发展为一个拥有植物科学、生态及环境科学、农业及资源、分子生物分析及遗传改良4个研究中心的综合性国立研究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南植物园 中国科学院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跨越发展 基础研究 植物资源开发利用 华南植物研究所 热带亚热带植物
原文传递
国家公园和国家植物园的自然教育 被引量:1
6
作者 任海 《国家公园(中英文)》 2024年第1期1-6,共6页
国家公园和国家植物园分别是开展就地保护和迁地保护的重要机构,国家公园和国家植物园可以开展基于保护的科学研究、资源利用和自然教育,国家公园和国家植物园的自然保护也可以促进保护、科学研究和资源利用工作。国家公园和国家植物园... 国家公园和国家植物园分别是开展就地保护和迁地保护的重要机构,国家公园和国家植物园可以开展基于保护的科学研究、资源利用和自然教育,国家公园和国家植物园的自然保护也可以促进保护、科学研究和资源利用工作。国家公园和国家植物园基于整合保护的自然教育,是公益性的体现,也为保护等其他功能的实现提供基础条件。国家公园和国家植物园需要形成以生物多样性保护为主题的自然教育的知识传播、科学精神、科学文化和科学探究体系,将植物文化与科学文化、民族文化、时代精神深度融合,探索高端保护和科研资源科普化的自然教育新模式,在自然教育中有效渗透科学教育,促进受众的价值观从“人类中心主义”向“生态整体主义”转变,为履行昆明-蒙特利尔生物多样性框架以及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恢复和利用以及自然教育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就地保护 迁地保护 环境教育 整合保护
下载PDF
本草之境——华南药用植物在主题花境中的应用
7
作者 范玲玲 刘伟娴 许炳强 《现代园艺》 2024年第17期149-152,202,共5页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升,康养保健愈发成为关注焦点。药用植物作为中药养生与保健的重要载体,其药用功效对身心健康有显著的疗愈功能,其“色、香、味”能将我们感官与自然环境建立密切联系。“本草之境”以药用植物的保健功效为切入点,...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升,康养保健愈发成为关注焦点。药用植物作为中药养生与保健的重要载体,其药用功效对身心健康有显著的疗愈功能,其“色、香、味”能将我们感官与自然环境建立密切联系。“本草之境”以药用植物的保健功效为切入点,筛选出约50种华南常见药用植物,利用花境造景,从视觉、嗅觉等多角度进行植物景观设计,融入科普教育功能,在花境景观的营建中从公众教育功能方面初步探索了华南药用植物的康养、保健等功效。同时“本草之境”也是对“十四五”中医药文化弘扬工程实施方案的积极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用植物 花境 景观布局 保健功效 科普教育
下载PDF
中国热带珊瑚岛优势木本植物抗风桐和草海桐的水分适应策略解析
8
作者 唐玮泽 李沁 +5 位作者 张浩萍 金益 李强 殷德意 叶清 刘慧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9,共9页
植物水力性状能够反映植物对不同水分条件的适应能力,研究热带珊瑚岛特殊生境下优势植物的水力功能特征对深入理解热带珊瑚岛植物的水分适应策略,从而选择热带珊瑚岛植被构建和恢复的适生物种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以中国热带珊瑚岛生境... 植物水力性状能够反映植物对不同水分条件的适应能力,研究热带珊瑚岛特殊生境下优势植物的水力功能特征对深入理解热带珊瑚岛植物的水分适应策略,从而选择热带珊瑚岛植被构建和恢复的适生物种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以中国热带珊瑚岛生境中2种优势适生木本植物:抗风桐(Pisonia grandis)和草海桐(Scaevola sericea)为研究对象,比较了其叶片和枝条的水力性状,并分析了其水分适应策略。结果表明,抗风桐的叶片栓塞抗性、枝条边材比导水率和叶片膨压丧失点显著高于草海桐,而枝条栓塞抗性、叶片导水率、边材密度和叶面积边材面积比均显著低于草海桐。抗风桐的叶片具有比枝条更强的抗栓塞能力,对水分胁迫敏感,但同时选择以高效的枝干水分运输来满足叶片高蒸腾需求的充足供水。草海桐枝条与叶片则存在水力脆弱性分区,在面临水分胁迫时叶片充当“安全阀”以保证枝干木质部的水力安全。抗风桐与草海桐能够通过协调叶片与枝条水力性状采取不同的水分适应策略,从而更好地适应热带珊瑚岛的特殊生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水力性状 栓塞 水力脆弱性分区 水分运输 热带珊瑚岛植物
下载PDF
基于最大熵模型的中国兜兰属植物潜在分布模拟 被引量:2
9
作者 黄智聪 舒江平 +1 位作者 严岳鸿 陈建兵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26,共10页
基于已知分布点和20个环境因子,该研究利用MaxEnt模型模拟在现在(1970—2000年)气候条件和2种不同共享经济路径情景下(SSP1-2.6、SSP5-8.5)未来(2081—2100年)兜兰属(Paphiopedilum)植物的潜在分布格局,找出影响物种分布的环境因子。结... 基于已知分布点和20个环境因子,该研究利用MaxEnt模型模拟在现在(1970—2000年)气候条件和2种不同共享经济路径情景下(SSP1-2.6、SSP5-8.5)未来(2081—2100年)兜兰属(Paphiopedilum)植物的潜在分布格局,找出影响物种分布的环境因子。结果表明,兜兰属植物的最适宜分布区位于滇东南地区、贵州西南、广西西部、广东南部、海南北部。影响该属植物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是年降水量、年温度变化和最干旱季降水量。随着全球变暖,适生区有向北和西北方向扩张的趋势,逐渐往西北亚热带方向延伸。在SSP5-8.5的情景下,高适生区出现大幅度收缩。在未来气候情景下,不同种群的分布区变化规律并不一致,其分布格局响应气候变化的趋势也有所不同,因此该文针对分布区变化趋势不同的物种提出了不同的保护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兜兰属 最大熵模型 气候因子 气候变化
下载PDF
华南国家植物园植物引种及迁地保育
10
作者 谢丹 张奕奇 +2 位作者 任海 宁祖林 廖景平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392-1403,共12页
基于华南国家植物园的植物引种和存活记录,该文分析了其植物引种、存活以及专类园物种保育情况。结果表明:(1)自1956年以来,共引种维管植物19154种、99亚种、136变种(80597号),隶属于325科、3952属,现存活11581种、52亚种、80变种(24352... 基于华南国家植物园的植物引种和存活记录,该文分析了其植物引种、存活以及专类园物种保育情况。结果表明:(1)自1956年以来,共引种维管植物19154种、99亚种、136变种(80597号),隶属于325科、3952属,现存活11581种、52亚种、80变种(24352号),隶属于290科、2777属;引种记录涉及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565种(现存活421种),覆盖了华南地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物种的94.7%(36/38,存活29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物种的76.4%(269/352,存活229种)以及受威胁植物物种的54.3%(547/1008,存活414种)。(2)从引种地域来看,引自广东的植物最多(7193号、2523种),其次为海南(3658号、1593种)、广西(4744号、1559种)等周边省(区),另通过与全球61个国家的引种交换,获取了一些同纬度区域的珍贵植物资源。(3)木兰园等17个以植物类群为单位进行迁地保育的专类园区在引种数量及存活率方面整体处于较高的水平。(4)物种存活数量和引种频次相关性极显著(r=0.85***)。(5)华南地区自然分布物种的引种存活率高于其他地区。未来,华南国家植物园在植物迁地保护工作中应注意:(1)在调查、编目、评估和研究的基础上,强化热带亚热带地区珍稀濒危植物、本土植物和经济植物的引种收集,进一步提高迁地保护的数量和质量;(2)建立华南地区植物迁地保护网络体系,有效保护区域内的植物多样性;(3)进一步完善迁地保育基础设施建设和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以提升迁地保护效率;(4)加强国际科研合作和物种交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园 迁地保护 维管植物 植物引种 存活
下载PDF
中国植物园科学传播模式分析与建构
11
作者 许玲 廖景平 《科学对社会的影响》 CSSCI 2009年第1期28-33,共6页
在国内,对中国植物园科学传播模式的研究几乎处于空白。本研究从传播学出发,结合教育学、心理学等多学科,通过文献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方法,从科学传播过程的五个要素: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渠道、传播对象及效果评估,分析中国植... 在国内,对中国植物园科学传播模式的研究几乎处于空白。本研究从传播学出发,结合教育学、心理学等多学科,通过文献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方法,从科学传播过程的五个要素: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渠道、传播对象及效果评估,分析中国植物园科学传播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描述现有的"单向、直线、以传播者为中心"的传播模式,最终建构理想的"双向、互动、以受众为中心"的模式,并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园科学传播模式 传播者 传播内容 传播渠道 传播对象 效果评估
下载PDF
华南地区外来入侵和归化植物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郭亚男 王瑞江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715-726,共12页
为了解华南地区外来植物现状,通过野外调查和查阅文献等,确定华南地区有外来入侵和归化植物45科141属223种,以菊科(Asteraceae,38种)、豆科(Fabaceae,36种)、禾本科(Poaceae,19种)植物为主,其中草本植物和原产美洲的植物占优势,分别有20... 为了解华南地区外来植物现状,通过野外调查和查阅文献等,确定华南地区有外来入侵和归化植物45科141属223种,以菊科(Asteraceae,38种)、豆科(Fabaceae,36种)、禾本科(Poaceae,19种)植物为主,其中草本植物和原产美洲的植物占优势,分别有204种(占总数的91.5%)和163种(占73.1%)。广东外来入侵植物有159种,归化植物23种;广西有入侵植物135种,归化植物16种;海南有入侵植物111种,归化种15种;香港地区有入侵植物105种,归化植物9种;澳门地区有入侵植物89种,归化种4种;华南5省区共有的外来入侵和归化植物为57种(55种为入侵植物,2种为归化植物)。广东是外来植物种类最多的地区,与其他4省区共有的外来入侵和归化植物种类也最多,说明广东同时是外来植物输入和输出大省。由于气候和生态生境的相似性,各省区都面临着其他植物从周边地区入侵的风险,因此在治理入侵植物时,应建立联合防控机制对外来入侵植物的联合监测和防控,以提升外来入侵植物的治理成效和降低其对人类健康和生态安全的威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安全 外来入侵植物 归化植物 防治策略
下载PDF
华南植物园药用植物常见病害 被引量:7
13
作者 刘东明 曾庆文 +2 位作者 陈红锋 伍有声 邢福武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851-853,共3页
本文报道华南植物园药圃引种药用植物主要病害的病原及发病规律,并提出综合防治建议。
关键词 华南植物园 药用植物 细菌性青枯病 真菌病害 根结线虫病 病毒病
下载PDF
数字化植物园的理论与技术思考—以华南植物园为例 被引量:10
14
作者 任海 简曙光 +8 位作者 张征 郑祥慈 张奠湘 王峥峰 郝刚 段俊 廖景平 魏孝义 傅德志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89-494,共6页
植物园是通过人工模拟区域自然环境和群落结构,实现物种多样性高度富集并进行相关科学研究的机构,也是生物多样性保育、科普教育、资源储存和开发利用的基地。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在植物园中的应用,将产生数字化植物园。在研究数字... 植物园是通过人工模拟区域自然环境和群落结构,实现物种多样性高度富集并进行相关科学研究的机构,也是生物多样性保育、科普教育、资源储存和开发利用的基地。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在植物园中的应用,将产生数字化植物园。在研究数字化植物园发展历史的基础上,提出广义和狭义的数字化植物园定义,并以华南植物园的数字化建设内容为例,探讨了数字化植物园的信息技术体系、虚拟植物和专类园智能化管理技术等理论与技术体系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植物园 虚拟植物 智能化管理
下载PDF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园林景观评价——以华南植物园龙洞琪林为例 被引量:47
15
作者 郑秋露 廖景平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210-216,共7页
为了探讨影响园林风景质量的重要景观因素、园林风景景观质量与各景观评价因素之间的关系和景观效果的优化方法,在对华南植物园的龙洞琪林景区进行全面实地调查的基础上,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其景观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在确定的3个准则... 为了探讨影响园林风景质量的重要景观因素、园林风景景观质量与各景观评价因素之间的关系和景观效果的优化方法,在对华南植物园的龙洞琪林景区进行全面实地调查的基础上,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其景观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在确定的3个准则层因素中最重要的为美感因素,其权重为0.408;重要的指标层因素为景观的保存与延续和感官效果等,其权重分别为0.200和0.197;重要的分指标层因素为空气质量和植物群落的独特性等,其权重分别为0.073和0.071。龙洞琪林景区的综合评价等级为"良",说明龙洞琪林景区的景观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洞琪林 景观效果 层次分析法 综合得分
下载PDF
檀香在华南植物园的引种栽培 被引量:16
16
作者 许明英 李跃林 +1 位作者 任海 高泽正 《经济林研究》 2006年第3期39-41,44,共4页
探讨了檀香在华南植物园引种栽培的技术与方法,阐述了檀香的分布区域、生物学特性、栽培管理措施以及园林应用,并提出檀香栽培和利用的建议和设想,期望能为檀香的更好引种栽培和利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檀香 生物学特性 引种 栽培 园林绿化 华南植物园
下载PDF
华南植物园姜科植物主要病害及防治 被引量:3
17
作者 伍有声 董祖林 +1 位作者 刘东明 高泽正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773-775,共3页
本文报道华南植物园“襄荷园”姜科植物病害的种类、病原及发病规律,并提出综合防治措施。
关键词 华南植物园 姜科植物 病害 防治 细菌性病害 真菌病害
下载PDF
科研与科普有效结合 促进公众科学素养提高——以英国皇家邱植物园和爱丁堡植物园为例 被引量:12
18
作者 房迈莼 任海 《科技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52-255,266,共5页
科研是探索客观世界获取科学知识的活动,科普则是传播普及科学知识的过程,科研和科普是植物园重要的两种功能。以英国皇家邱植物园和爱丁堡植物园为例,阐述如何将科研与科普有效结合促进公众科学素养提高,以及对我国科学植物园建设的借... 科研是探索客观世界获取科学知识的活动,科普则是传播普及科学知识的过程,科研和科普是植物园重要的两种功能。以英国皇家邱植物园和爱丁堡植物园为例,阐述如何将科研与科普有效结合促进公众科学素养提高,以及对我国科学植物园建设的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研 科普 科学素养 皇家邱植物园 皇家爱丁堡植物园
下载PDF
华南植物园药用植物寒害调查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陈新兰 戴爱和 +2 位作者 龚琴 王美娜 陈红锋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607-1610,共4页
2008年1月下旬至2月上旬,广州市经历了连续20天日平均气温低于10℃的阴雨天气。华南植物园药园种植的794种药用植物有78种遭受不同程度的寒害,受害率达9.8%。本文分析了寒害形成的原因并提出寒害后的补救和防范措施的建议,可为植物抗寒... 2008年1月下旬至2月上旬,广州市经历了连续20天日平均气温低于10℃的阴雨天气。华南植物园药园种植的794种药用植物有78种遭受不同程度的寒害,受害率达9.8%。本文分析了寒害形成的原因并提出寒害后的补救和防范措施的建议,可为植物抗寒保育管理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用植物 寒害调查 华南植物园
下载PDF
污染对华南植物园水生生态系统的影响 被引量:11
20
作者 郭少聪 任海 +3 位作者 季申芒 陈少薇 廖利芳 陈新辉 《生态科学》 CSCD 2000年第3期37-40,共4页
华南植物园水体 80年代前水质较好。进入 80年代后 ,由于水源受污染、厕所排放和枯枝落叶进入水塘腐解等因素导致水体严重富营养化 ,水体的透明度为 0 4m ,pH值为6 86,DO为 3 3mg/L ,BOD为 10 0mg/L ,电导率为 189 9μs/cm ,浮游生物... 华南植物园水体 80年代前水质较好。进入 80年代后 ,由于水源受污染、厕所排放和枯枝落叶进入水塘腐解等因素导致水体严重富营养化 ,水体的透明度为 0 4m ,pH值为6 86,DO为 3 3mg/L ,BOD为 10 0mg/L ,电导率为 189 9μs/cm ,浮游生物为 2 50 0万个 /L ,总P的质量含量为 0 2 5mg/L ,总N的质量含量为 2 0mg/L ,叶绿素总质量含量为 0 33mg/L ,水体中高等植物的多样性及其生物量为 0。上述指标表明水体已由草型变为藻型 ,水体的结构与功能被严重破坏。可采取工程方法和生物学方法相结合的措施进行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染 水生生态系统 华南植物园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