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华南地区8种藤本植物叶绿素荧光特性对模拟二氧化硫污染的响应 被引量:19
1
作者 关岚岚 刘楠 +1 位作者 韦强 简曙光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95-103,共9页
研究了模拟SO2处理对8种华南地区常见盆栽藤本植物离体叶片的叶绿素荧光参数、快速光强响应曲线(RLC)、叶片总抗氧化能力(清除有机自由基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水平)和叶片色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10h的20mmol/LNaHSO3浸... 研究了模拟SO2处理对8种华南地区常见盆栽藤本植物离体叶片的叶绿素荧光参数、快速光强响应曲线(RLC)、叶片总抗氧化能力(清除有机自由基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水平)和叶片色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10h的20mmol/LNaHSO3浸泡,8种藤本植物离体叶片的Fv/Fm,ΦPSII,rETR,rETRmax和RLC初始斜率α与对照(纯净水浸泡)相比有明显下降。8种供试植物的叶片总抗氧化能力和叶片色素含量的变化存在种间差异。8种藤本植物中龙吐珠(Clerodendronthomsonae)、锦屏藤(Cissussicyoides)和禾雀花(Mucunabirdwoodiana)是对模拟SO2抗性较强的绿化藤本植物,抗性较差的是首冠藤(Bauhiniacorymbosa)、红花西番莲(Passifloracoccinea)和宝巾(Bougainvilleaglabr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藤本植物 叶绿素荧光 大气污染 抗污能力
下载PDF
植物黄体素(Lutein)与环氧化黄体素-黄体素循环 被引量:9
2
作者 林植芳 彭长连 林桂珠 《植物生理学通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85-394,共10页
介绍黄体素的生物合成途径,其在光合膜中的定位、生理功能及调控因子,提高黄体素水平的基因工程研究与生产应用概况以及近年来对新发现的环氧化黄体素-黄体素循环在植物中的分布、运行动态与功能的初步研究进展,并提出尚需深入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 黄体素(lutein) 环氧化黄体素-黄体素循环(lutein epoxide—lutein cycle) 生物合成途径 生理功能
下载PDF
两种木本植物光合作用对油页岩废渣污染的响应 被引量:1
3
作者 张进忠 刘楠 +3 位作者 孔国辉 吴彤 林植芳 彭长连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00-106,共7页
比较油页岩污染点(茂名石化公司废渣场)和相对清洁点(茂名市林科所)生长的灌木翅荚决明(CassiaalataL.)和乔木乌墨(Syzygiumcumini(Linn.)Skeels)的光合生理指标的变化。在两个试验点,翅荚决明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的绝对... 比较油页岩污染点(茂名石化公司废渣场)和相对清洁点(茂名市林科所)生长的灌木翅荚决明(CassiaalataL.)和乔木乌墨(Syzygiumcumini(Linn.)Skeels)的光合生理指标的变化。在两个试验点,翅荚决明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的绝对值在一天的多数时段均高于乌墨,但与对照点相比,在污染点翅荚决明的净光合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的下降幅度却大于乌墨,气孔导度则相反,可能与土壤含水量有关。结果表明乌墨的抗油页岩废渣污染能力强于翅荚决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翅荚决明 乌墨 光合作用 油页岩 矿山废弃地 铝污染
下载PDF
广东省植物园植物多样性迁地保护现状及发展建议 被引量:2
4
作者 李仕裕 张奕奇 +2 位作者 邹璞 宁祖林 廖景平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38-55,共18页
植物多样性迁地保护评价对于植物园制定更加科学的迁地保护策略和未来发展计划至关重要。本文基于数据调查和文献资料整理,研究了广东省植物园的地理空间分布及其植物多样性迁地保护现状和存在问题,旨在为制定华南国家植物园保护策略、... 植物多样性迁地保护评价对于植物园制定更加科学的迁地保护策略和未来发展计划至关重要。本文基于数据调查和文献资料整理,研究了广东省植物园的地理空间分布及其植物多样性迁地保护现状和存在问题,旨在为制定华南国家植物园保护策略、广东省植物园体系布局乃至我国国家植物园建设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1)广东省植物园仅分布于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地带和北热带半常绿季雨林地带,与自然植被分布存在偏差;(2)广东省植物园至少迁地保育了15,026种高等植物,隶属329科3,030属,其中我国本土野生维管植物9,068种,占我国已知本土野生维管植物物种的23%;(3)系统发育分析表明,广东省植物园活植物收集对广东本土野生维管植物多样性具较高的覆盖率,分别占广东本土野生维管植物科的95%、属的80%、物种的58%;(4)受威胁和重点保护物种分析表明,广东省植物园保育了64%的广东本土受威胁维管植物、83%的广东省分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维管植物;(5)资源植物分析表明,广东省植物园保育了72%的广东本土野生资源维管植物,涵盖目前通用的所有用途类别,各类资源保育率均超过69%。上述结果表明,广东省植物园为植物多样性迁地保护发挥了重要作用。建议广东省植物园体系未来建设中,(1)完善区域迁地保护网络体系建设;(2)构建国家活植物收集综合保藏体系;(3)建立关键物种“苗圃栽培-人工群落-异地种植”实验体系,实施整合保护研究计划,促进植物多样性保护、科学研究和可持续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园 活植物收集 迁地保护评价 植物多样性 整合保护策略
原文传递
广东黑石顶厚壳桂(Cryptocarya chinensis)不同年龄级遗传多样性 被引量:4
5
作者 高三红 王峥峰 +1 位作者 张军丽 田胜尼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3期300-303,共4页
采用ISSR分子标记对广东省黑石顶地区厚壳桂(Cryptocaryachinensis)不同年龄级(成体、小树、幼苗)的遗传多样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和具有相同生活史特征的物种相比,黑石顶厚壳桂遗传多样性水平较低,总的基因多样性为0.0901;不同年龄级... 采用ISSR分子标记对广东省黑石顶地区厚壳桂(Cryptocaryachinensis)不同年龄级(成体、小树、幼苗)的遗传多样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和具有相同生活史特征的物种相比,黑石顶厚壳桂遗传多样性水平较低,总的基因多样性为0.0901;不同年龄级遗传多样性由成体-小树-幼苗逐渐降低,分别为0.0880、0.0793、0.0648。3个年龄级间的遗传分化为Gst=0.1410,st=0.0659(AMOVA)。这一地区厚壳桂种群低的遗传多样性是由于这一地区森林片断化后,种群隔离导致不同地区种群间基因流的不畅通、个体数量缩小使得种群内遗传漂移作用加剧。但种群世代间遗传分化可能由取样误差导致的遗传漂变所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东 黑石顶厚壳桂 年龄 遗传多样性 遗传分化 遗传漂移
下载PDF
中国球兰属一新记录(英文) 被引量:3
6
作者 张静峰 夏念和 +1 位作者 李冬梅 黎素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594-596,共3页
报道了夹竹桃科萝藦亚科(Asclepiadoideae,Apocynaceae)球兰属(Hoya R.Brown)一新记录种——万荣球兰(H.vangviengiensis Rodda&Simonsson),提供了该种的形态描述。并对球兰属中少数具有透明乳汁的种进行了概述。凭证标本存放于中... 报道了夹竹桃科萝藦亚科(Asclepiadoideae,Apocynaceae)球兰属(Hoya R.Brown)一新记录种——万荣球兰(H.vangviengiensis Rodda&Simonsson),提供了该种的形态描述。并对球兰属中少数具有透明乳汁的种进行了概述。凭证标本存放于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IBS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兰属 中国 新记录 透明乳汁
下载PDF
中国鸡矢藤属花粉形态
7
作者 吕金玲 匡延凤 廖景平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91-496,共6页
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中国鸡矢藤属(Paederia L.)6种1变种植物的花粉进行观察。结果表明:鸡矢藤属植物的花粉均为单粒,辐射对称,小型或中型,极面观3-裂圆形至钝三角形,赤道面观呈长圆球形或近长球形,具3个萌发沟,无内萌发孔。外壁纹饰网... 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中国鸡矢藤属(Paederia L.)6种1变种植物的花粉进行观察。结果表明:鸡矢藤属植物的花粉均为单粒,辐射对称,小型或中型,极面观3-裂圆形至钝三角形,赤道面观呈长圆球形或近长球形,具3个萌发沟,无内萌发孔。外壁纹饰网状、细网状或穿孔状,孔边缘具小刺状突起或无。臭鸡矢藤(P.foetida)和白毛鸡矢藤(P.pertomentosa)具有花粉二型现象,其中白毛鸡矢藤(P.pertomentosa)是首次报道。花粉二型现象与花柱二型现象可能没有直接的关联性,与前人的观点一致。推测鸡矢藤属外壁纹饰的可能演化趋势为:穿孔、网状、细网状→粗网状;网眼内无棒状突起→网眼内有棒状突起。鸡矢藤属花粉的外壁纹饰变化较大,且无内萌发孔,是茜草科花粉过渡类型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矢藤属 花粉形态 中国
下载PDF
南亚热带森林片断化对厚壳桂种群遗传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11
8
作者 王峥峰 高三红 +3 位作者 田胜尼 傅声雷 任海 彭少麟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24-331,共8页
森林片断化是造成全球生物多样性丧失的主要原因,但从种群遗传学角度开展的研究还远远不够。因此,本文采用ISSR(inter-simplesequencerepeat)方法对广东省鼎湖山、黑石顶、大雾岭、古田、萝岗和饶平6个地点的南亚热带片断化森林中的厚壳... 森林片断化是造成全球生物多样性丧失的主要原因,但从种群遗传学角度开展的研究还远远不够。因此,本文采用ISSR(inter-simplesequencerepeat)方法对广东省鼎湖山、黑石顶、大雾岭、古田、萝岗和饶平6个地点的南亚热带片断化森林中的厚壳桂(Cryptocaryachinensis)种群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研究。每个种群分成体、小树和幼苗3个年龄级采样,共采集厚壳桂样品448个。7个ISSR引物共扩增出209条多态性带。研究结果表明,6个厚壳桂种群的总遗传多样性为0.1529,种群平均遗传多样性为0.0537。和保护较好的厚壳桂种群相比,萝岗和饶平的两个村边林种群的遗传多样性较低。6个厚壳桂种群间的遗传分化系数(GST)为0.6489。AMOVA分析结果表明,总的遗传变异中,67.97%(P<0.0002)的遗传变异存在于种群间,2.06%(P<0.01)的遗传变异存在于不同年龄级之间,29.96%(P<0.0002)的遗传变异存在于种群内。基于遗传距离的UPGMA分析结果表明,6个厚壳桂种群大致分成两支:一支包括大雾岭和黑石顶2个种群,另一支包括其他4个种群。鼎湖山、古田、大雾岭和黑石顶不同年龄级均各自聚合在一起。可以看出,森林的破碎化导致了南亚热带厚壳桂种群遗传多样性降低,种群间基因流受阻,提示我们对于同一地区的易危物种,这种威胁将很大,急需开展相关的保护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多样性 遗传分化 年龄级 瓶颈效应 种群遗传结构 森林片断化 南亚热带 厚壳桂 遗传变异 遗传分化系数 分析结果 保护研究
下载PDF
鼎湖山厚壳桂Cryptocarya chinensis不同年龄级种群遗传多样性 被引量:8
9
作者 高三红 王峥峰 +1 位作者 张军丽 田胜尼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B06期209-212,共4页
采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鼎湖山常绿阔叶林中的演替顶极种厚壳桂不同年龄级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研究。同其它生活史特性相似的物种相比较,鼎湖山厚壳桂种群的遗传多样性水平偏低(HT=0.1090)。3个不同年龄级———成体、小树、幼苗的遗传... 采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鼎湖山常绿阔叶林中的演替顶极种厚壳桂不同年龄级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研究。同其它生活史特性相似的物种相比较,鼎湖山厚壳桂种群的遗传多样性水平偏低(HT=0.1090)。3个不同年龄级———成体、小树、幼苗的遗传多样性(He)分别为0.0759、0.0956和0.1265。幼苗的遗传多样性指数高于成体及小树。3个不同年龄级种群之间的遗传分化Gst和φst(AMOVA)分别为0.0890和0.0644(P<0.0002),表明厚壳桂年龄级之间遗传分化较小,但分化显著。成体、小树、幼苗之间,其遗传距离随着年龄级逐渐加大。鼎湖山厚壳桂低的遗传多样性是由于缺乏不同地区种群间基因流造成的,但世代间遗传分化可能由取样误差所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SSR 厚壳桂 遗传多样性 年龄级
下载PDF
近交衰退:我们检测到了吗 被引量:11
10
作者 王峥峰 傅声雷 +1 位作者 任海 彭少麟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45-252,共8页
近交衰退产生的原因是近交增加了有害等位基因纯合几率,导致个体适应能力下降。种群变小是导致近交衰退的主要原因,但在实际研究中发现近交衰退并非一定明显表现出来,这可能有以下几个主要的原因遗传负荷的淘汰、在较好的环境下近交衰... 近交衰退产生的原因是近交增加了有害等位基因纯合几率,导致个体适应能力下降。种群变小是导致近交衰退的主要原因,但在实际研究中发现近交衰退并非一定明显表现出来,这可能有以下几个主要的原因遗传负荷的淘汰、在较好的环境下近交衰退会表现不明显、并非能在所有性状中检测到近交衰退、近交衰退只出现在某些发育阶段和不同家系、种群、个体中的近交衰退程度不同。这提示我们近交衰退与生态及遗传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交衰退 小种群 适合度
下载PDF
光氧化条件下碳代谢中间产物与光合电子传递对PSII光化学活性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11
11
作者 林植芳 彭长连 林桂珠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7,共7页
在MV和强光的光氧化条件下研究外加光合碳代谢中间产物、光呼吸C2酸和光合电子传递抑制剂等对菠菜叶绿体PSII光化学活性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 光氧化条件下外加“RuBP再生系统”和乙醇酸钠可提高qP和ΦPSII,而R5P、DHAP和HCO3ˉ可提高... 在MV和强光的光氧化条件下研究外加光合碳代谢中间产物、光呼吸C2酸和光合电子传递抑制剂等对菠菜叶绿体PSII光化学活性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 光氧化条件下外加“RuBP再生系统”和乙醇酸钠可提高qP和ΦPSII,而R5P、DHAP和HCO3ˉ可提高qN,显示其对光氧化下叶绿体PSII活性有一定程度的保护作用。其他外加化合物3-PGA、3-GAP、HPMS、DCMU、DBMIB、Ant A、短杆菌肽D等则对以叶绿素荧光参数表示的光化学活性和氧电极测定的全链电子传递速率表现抑制效应。据此认为在叶绿体水平上阻断或改变光合电子流的流向,更改光合碳还原和光呼吸代谢物浓度,皆可直接或间接影响光氧化下PSII的光化学活性,其作用因不同化合物而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菠菜叶绿体 光氧化 PSⅡ活性 碳代谢中间产物 电子传递
下载PDF
小种群的遗传变异和近交衰退 被引量:27
12
作者 王峥峰 彭少麟 任海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1期101-107,共7页
小种群一般拥有较小的遗传变异。当前人为干扰和破坏造成了生物种群个体数量减少,导致种群遗传多样性丧失,引起近交衰退,影响到种群后代适应性。产生近交衰退的原因是近交增加了有害等位基因纯合几率,导致个体适应能力下降。近交衰退受... 小种群一般拥有较小的遗传变异。当前人为干扰和破坏造成了生物种群个体数量减少,导致种群遗传多样性丧失,引起近交衰退,影响到种群后代适应性。产生近交衰退的原因是近交增加了有害等位基因纯合几率,导致个体适应能力下降。近交衰退受交配系统、世系效应、环境胁迫等的影响。在物种保护和恢复过程中,要防止近交衰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交衰退 遗传变异 小种群 种群遗传多样性 个体数量 生物种群 人为干扰 等位基因 适应能力 交配系统 环境胁迫 恢复过程 物种保护 适应性
下载PDF
人为干扰下南亚热带厚壳桂种群分布格局(英文) 被引量:6
13
作者 王峥峰 高三红 +2 位作者 Mary Jo W.Godt 彭少麟 傅声雷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3289-3293,共5页
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是华南地区典型代表植被类型。由于人为干扰,其现存面积日益减少。为加强保护,对这一植被类型中的演替顶级种厚壳桂(C ryp tocarya ch inensis)种群在人为干扰下的数量和分布格局进行了研究。研究地点设在广东省... 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是华南地区典型代表植被类型。由于人为干扰,其现存面积日益减少。为加强保护,对这一植被类型中的演替顶级种厚壳桂(C ryp tocarya ch inensis)种群在人为干扰下的数量和分布格局进行了研究。研究地点设在广东省广州市萝岗长龙村村边。此林为南亚热带次生季风常绿阔叶林,受当地农民的干扰很大。样方面积是50×100 m2。研究结果表明,和较少受人为干扰的种群相比,这一种群趋于随机分布,特别是小树和幼苗阶段的个体。种群数量的调查研究表明这一种群幼苗库明显不足,表明人为干扰对这一种群的更新影响较大。认为在加强保护区等建设的同时,对分散在各地点的典型植被类型要进行保护,特别是加强对周围居民的保护意识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格局 人为干扰 厚壳桂 生活阶段 幼苗库
下载PDF
屋顶绿化生态系统箱的研制 被引量:5
14
作者 任海 简曙光 +2 位作者 张倩媚 刘世忠 申卫军 《生态环境》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480-485,共6页
调查发现广州市屋顶自然生长的维管植物有49科109属128种,植物种类较多的科为菊科、禾本科、桑科、景天科、茜草科和鸭跖草科;屋顶自然生长的植物种类数量与环境受污染程度成反比,而与周围植物的多少成正比;屋顶自然生长的植物由于长期... 调查发现广州市屋顶自然生长的维管植物有49科109属128种,植物种类较多的科为菊科、禾本科、桑科、景天科、茜草科和鸭跖草科;屋顶自然生长的植物种类数量与环境受污染程度成反比,而与周围植物的多少成正比;屋顶自然生长的植物由于长期适应屋顶的极端环境,形成了的一些独特的生态生物学特征。基于上述结果配置相应的植物组合,设计适于屋顶绿化的生态系统箱、配制相应土壤并进行技术集成,观测其生长和隔热效应。同时进行空白对照、黑网荫蓬对照、生态隔热层对照、普通土壤种植区对比试验,发现生态隔热层和生态系统箱具有成本低、易维持、隔热好、景观美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屋顶绿化 生态系统箱 生态隔热层 热岛效应
下载PDF
舞花姜花部维管束系统的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关岚岚 邹璞 廖景平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2385-2392,共8页
对舞花姜(Globba racemosa)花部维管束系统进行解剖学观察分析,以探讨其缺失雄蕊的去向及其唇瓣和腺体结构的属性.结果显示:(1)舞花姜花梗部的维管束分散排列在基本组织内.(2)子房基部的维管束排成2部分,中央区为分散排列的小维管束,外... 对舞花姜(Globba racemosa)花部维管束系统进行解剖学观察分析,以探讨其缺失雄蕊的去向及其唇瓣和腺体结构的属性.结果显示:(1)舞花姜花梗部的维管束分散排列在基本组织内.(2)子房基部的维管束排成2部分,中央区为分散排列的小维管束,外方为一轮大维管束环,且外环维管束发育为子房壁维管束,心皮背束和隔膜束均起源于中心区维管束,二者的分支在延长部形成一个维管束网结;在网结之上,近轴面的两束心皮背束分支分别进入到2枚侧生退化雄蕊中并成为其主束,远轴面心皮背束的内方分支则成为唇瓣中束,三束心皮背束的其余分支均上行入萼片.(3)唯一1枚功能雄蕊接受近轴面隔膜束的内方主支作为其主束,远轴面2枚隔膜束的主支最后进入唇瓣的两侧束,三束隔膜束的外分支均发育为花瓣束.研究认为:舞花姜的唇瓣是一个三重结构,其中央维管束代表1枚外轮雄蕊,两侧维管束则分别代表2枚内轮雄蕊;舞花姜的2枚花瓣状退化雄蕊与唇瓣的中央一起构成外轮雄蕊,唯一1枚可育雄蕊和唇瓣的两侧同属内轮雄蕊.本研究结果支持姜科子房延长部形成的腺体属于子房上部心皮边缘的维管化附属物的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舞花姜 维管束 解剖学
下载PDF
缅甸树萝卜扦插繁殖技术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何倩倩 童毅华 +1 位作者 夏念和 惠俊爱 《林业与环境科学》 2018年第1期48-53,共6页
通过采用不同的留叶数目、ABT1号质量体积浓度、100 mg/L ABT1号处理时间以及扦插基质等因素对缅甸树萝卜(Agapetes burmanica)枝条进行扦插繁殖对比试验,结果表明:(1)留3~5片叶的枝条生根率最高,为46.7%;(2)缅甸树萝卜枝条的生根率随A... 通过采用不同的留叶数目、ABT1号质量体积浓度、100 mg/L ABT1号处理时间以及扦插基质等因素对缅甸树萝卜(Agapetes burmanica)枝条进行扦插繁殖对比试验,结果表明:(1)留3~5片叶的枝条生根率最高,为46.7%;(2)缅甸树萝卜枝条的生根率随ABT1号质量体积浓度的增加呈现先升高然后下降的趋势,质量体积浓度为100 mg/L时,生根率最高,达46.7%;(3)通过速蘸100 mg/L ABT1号10 s、10 min和1 h处理插穗,插穗生根率分别为26.7%、46.7%、40.0%,其中100 mg/L ABT1号浸泡插穗10 min生根率最高;(4)缅甸树萝卜枝条在V珍珠岩:V蛭石:V树皮=1:1:1和水苔两种扦插基质中的生根率分别为30.0%和46.7%,表明水苔较适宜缅甸树萝卜的扦插生根。将缅甸树萝卜生根插穗进行移栽,成活率可达8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缅甸树萝卜 扦插繁殖 生根率
下载PDF
富含花色素苷的紫色稻叶片的抗光氧化作用 被引量:10
17
作者 彭长连 林植芳 +1 位作者 林桂珠 陈少微 《中国科学(C辑)》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09-216,共8页
云南紫稻叶片的花色素苷(吸收峰530nm)分布于上下表皮细胞、泡状组织和表皮刚毛细胞中.与另一种绿叶稻(赤脚软黏)相比,紫叶稻旗叶的最大光合放氧速率和叶绿素含量分别高出28%和23%.较高的叶绿素含量可能是紫叶稻增强光系统天线捕光... 云南紫稻叶片的花色素苷(吸收峰530nm)分布于上下表皮细胞、泡状组织和表皮刚毛细胞中.与另一种绿叶稻(赤脚软黏)相比,紫叶稻旗叶的最大光合放氧速率和叶绿素含量分别高出28%和23%.较高的叶绿素含量可能是紫叶稻增强光系统天线捕光能力的一种补偿性生理适应性.当旗叶切段受到由甲基紫精(MV)介导的光氧化处理3天后,紫叶稻叶片的花色素苷显著降解褪色,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降低而细胞膜的泄漏率增高,但类黄酮和总酚含量几无变化.叶绿素荧光参数Fv/Fo,qP和φPS11下降而NPQ和叶黄素环的DES升高.绿叶稻叶片对光氧化作用较敏感,其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的下降幅度与细胞膜泄漏率增高的幅度均高于紫叶稻,并出现痕量的花色素苷.结果表明,花色素苷在阳生性的紫叶稻叶片中可能作为一种有效的初级抗氧化剂参与抵御不良环境诱导的胞内氧化胁迫.光氧化作用可导致紫叶稻和绿叶稻之间花色素苷变化的不同格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叶稻 花色素苷 光氧化作用 清除DPPH·能力 叶绿素荧光 甲基紫精
原文传递
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症中医发病机制的研究
18
作者 罗斯佳 赵俊 +3 位作者 曾宇 曹俊青 王瑛 黄觅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2216-2219,共4页
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s,GCs)由于具有强大的抗炎、免疫抑制、抗毒素、抗休克等作用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在中医学中被认为是辛温纯阳之品,具有一定副作用;骨质疏松症是使用GCs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有许多学者对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症... 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s,GCs)由于具有强大的抗炎、免疫抑制、抗毒素、抗休克等作用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在中医学中被认为是辛温纯阳之品,具有一定副作用;骨质疏松症是使用GCs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有许多学者对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症(Glucocorticoid-induced Osteoporosis,GIOP)进行研究,但其具体发病机制尚无明确定论。中医学对GIOP的发病和诊治有着极具特色的理论,文章从中医学理论出发,结合近5年研究GIOP中医发病机制和证型统计分析的文献,尝试探讨GIOP发病全程的中医病机发展。文章以GCs性质纯阳伤阴为基础,以脏腑理论和阴阳理论为主要中医理论基础,将GIOP分为初、中、后三期进行讨论,尝试结合现代医学的研究进展,阐述各个阶段所涉及的主要脏腑和病机变化特点,希望本文能为GIOP的发病机制的研究和治疗提供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 中医 发病机制 疾病分期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