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琉球岛弧区弧前盆地新生代层序地层特征及沉积演化
1
作者 孙美静 高红芳 +4 位作者 李学杰 罗伟东 王哲 刘杰 赵明辉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980-992,共13页
琉球弧前盆地位于菲律宾海板块北部与欧亚板块汇聚部位,发育于琉球海沟北部增生楔与琉球岛弧之间,是典型“沟-弧-盆”体系的组成单元。现利用多道地震资料,首次建立琉球弧前盆地的层序地层格架,分析其新生代层序地层特征,阐明弧前盆地... 琉球弧前盆地位于菲律宾海板块北部与欧亚板块汇聚部位,发育于琉球海沟北部增生楔与琉球岛弧之间,是典型“沟-弧-盆”体系的组成单元。现利用多道地震资料,首次建立琉球弧前盆地的层序地层格架,分析其新生代层序地层特征,阐明弧前盆地沉积充填演化过程,并探讨各盆地主要物源。通过地震剖面解释分析,表明:①始新世为岛弧变质基底沉积期,晚渐新世晚期-早中新世阶段发育残余伸展盆地基底沉积,属于浅海环境,主要受岩浆活动影响,发育火山碎屑岩相;②中中新世-第四纪时期是弧前盆地的主体沉积期,盆地从半深海沉积环境向深海环境过渡,发育典型深海沉积相,局部为火山碎屑岩相;中中新世时北部的南琉球群岛是弧前盆地主要物源区;晚中新世至第四纪时期,台湾岛东北部陆区成为对该弧前盆地贡献最大的物源区,而南琉球群岛的物源供给量降为次要地位。该研究结果是对琉球岛弧及周缘构造控盆作用研究的拓展,并对台湾岛陆地与东部海域“源-汇”系统研究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序地层 沉积演化 弧前盆地 琉球岛弧
下载PDF
花东海盆综合地震探测及其重要的构造意义 被引量:2
2
作者 赵明辉 王强 +5 位作者 杨富东 张佳政 高红芳 孙龙涛 刘思青 张光学 《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359-368,共10页
花东海盆位于欧亚板块与菲律宾海板块交汇处,是现今西太平洋俯冲体系中唯一遗留的早白垩纪洋盆,是研究西太平洋俯冲构造演化与动力学机制的一个关键区域.前期研究发现,关于花东海盆的基础科学问题迫切需要解决:花东海盆的性质、年龄及... 花东海盆位于欧亚板块与菲律宾海板块交汇处,是现今西太平洋俯冲体系中唯一遗留的早白垩纪洋盆,是研究西太平洋俯冲构造演化与动力学机制的一个关键区域.前期研究发现,关于花东海盆的基础科学问题迫切需要解决:花东海盆的性质、年龄及形成演化历史如何?南北走向的加瓜海脊是花东海盆的东部边界吗?其隆升机制和构造属性如何?花东海盆的西部边界是马尼拉俯冲带吗?其各构造单元流体作用及其与花东海盆的构造关系如何?为了解决上述科学问题,在花东海盆开展主动源与被动源的综合地球物理探测和地质采样是非常必要的.一方面,可以采用纵/横波联合反演方法获取花东海盆及其东/西边界的深达地幔的精细速度结构,为构建西太平洋俯冲构造体系跨圈层的构造演化模式提供重要的地质地球物理证据,另一方面,为中国未来在花东海盆大洋钻探计划提供重要的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东海盆 深地震探测 加瓜海脊 马尼拉俯冲带 构造演化模式 地球物理
原文传递
深海来源篮状菌Talaromyces indigoticus FS688中聚酮化合物及其细胞毒性
3
作者 李明琼 黄惠彬 +5 位作者 陈玉婵 李赛妮 刘昭明 王彦林 章卫民 高晓霞 《有机化学》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2975-2980,共6页
对深海来源真菌Talaromyces indigoticus FS688进行化学成分研究,从中发现了3个新的聚酮类化合物以及5个已知化合物,其化学结构是通过综合的波谱分析得以确定,同时其绝对构型是通过理论电子圆二色谱(ECD)计算确定.其中,5-甲基六氢呋喃[2... 对深海来源真菌Talaromyces indigoticus FS688进行化学成分研究,从中发现了3个新的聚酮类化合物以及5个已知化合物,其化学结构是通过综合的波谱分析得以确定,同时其绝对构型是通过理论电子圆二色谱(ECD)计算确定.其中,5-甲基六氢呋喃[2,3-b]呋喃-2-基-乙烷-1-醇(2)对所测试的4株人体肿瘤细胞株(SF-268,MCF-7,Hep G-2和A549)表现出显著的细胞毒活性, IC_(50)介于0.18~0.53μmol/L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ALAROMYCES 深海真菌 聚酮 波谱分析 细胞毒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