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印度洋-太平洋暖池的变异研究
被引量:
11
1
作者
杨宇星
黄菲
王东晓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96-303,共8页
为了研究在何种时间尺度上定义研究印度洋-太平洋暖池(简称印-太暖池)更有意义,本文中应用功率谱等统计学方法,对印-太暖池的季节、年际及年代际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印-太暖池、东印度洋暖池(简称东印暖池)在季节变化上表现...
为了研究在何种时间尺度上定义研究印度洋-太平洋暖池(简称印-太暖池)更有意义,本文中应用功率谱等统计学方法,对印-太暖池的季节、年际及年代际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印-太暖池、东印度洋暖池(简称东印暖池)在季节变化上表现为单峰结构,而西太平洋暖池(简称西太暖池)则为双峰结构;在年际变化上印-太暖池和西太暖池表现出很强的3—6年变化周期,东印暖池则存在准两年的振荡周期;印-太暖池还存在10年以上的年代际周期振荡,特别是70年代中后期的年代际突变明显,而东印暖池的这种变化更为明显。由此可知印-太暖池的年代际变化与东印暖池、西太暖池年代际变化较为相似,季节和年际变化颇为不同,所以,在研究年代际尺度的问题上,定义并研究印-太暖池的意义更大,而在研究年际、季节尺度上的问题时东印暖池、西太暖池应分而视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度洋-太平洋暖池
季节变化
年际年代际变化
ENSO
下载PDF
职称材料
LICOM模拟的南海贯穿流及其对南海上层热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
4
2
作者
王伟文
俞永强
+3 位作者
李超
周文
刘钦燕
王东晓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11,共11页
利用SODA(Simple Ocean Data Assimilation)数据、XBT(Expendable Bathythermograph)观测数据和绕岛环流理论(island rule)诊断计算结果评估了一个涡相容(eddy-permitting)全球海洋环流模式——LICOM对南海贯穿流及南海上层热含量的模...
利用SODA(Simple Ocean Data Assimilation)数据、XBT(Expendable Bathythermograph)观测数据和绕岛环流理论(island rule)诊断计算结果评估了一个涡相容(eddy-permitting)全球海洋环流模式——LICOM对南海贯穿流及南海上层热含量的模拟能力,同时利用模式输出探讨了南海贯穿流对南海上层热含量的影响。NEC(North Equatorial Current)分叉的垂向结构、南海内区环流的季节和吕宋海峡体积输送的年际变化等分析结果都表明,LICOM能获取西北太平洋-印尼海域环流和南海贯穿流的合理模拟结果。模式模拟的南海上层热含量季节变化与观测及同化数据都表现出良好的一致性,尤其在南海内区。相关分析表明,吕宋海峡热输送主要控制着南海内区上层的热含量变化,两者呈显著负相关,这进一步证实了南海贯穿流作为一支冷平流调制着南海上层热含量变化的重要事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贯穿流
涡相容全球海洋环流模式
热含量
体积输送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印度洋-太平洋暖池的变异研究
被引量:
11
1
作者
杨宇星
黄菲
王东晓
机构
中国
海洋
大学
海洋
环境
学院
海洋
大气与气候
实验室
(OAC)
中国科学院
南海
海洋研究所
热带海洋
环境
动力学
重点
实验室
(
led
)
出处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96-303,共8页
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
2006CB403603号
+3 种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40305009号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40233033号
文摘
为了研究在何种时间尺度上定义研究印度洋-太平洋暖池(简称印-太暖池)更有意义,本文中应用功率谱等统计学方法,对印-太暖池的季节、年际及年代际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印-太暖池、东印度洋暖池(简称东印暖池)在季节变化上表现为单峰结构,而西太平洋暖池(简称西太暖池)则为双峰结构;在年际变化上印-太暖池和西太暖池表现出很强的3—6年变化周期,东印暖池则存在准两年的振荡周期;印-太暖池还存在10年以上的年代际周期振荡,特别是70年代中后期的年代际突变明显,而东印暖池的这种变化更为明显。由此可知印-太暖池的年代际变化与东印暖池、西太暖池年代际变化较为相似,季节和年际变化颇为不同,所以,在研究年代际尺度的问题上,定义并研究印-太暖池的意义更大,而在研究年际、季节尺度上的问题时东印暖池、西太暖池应分而视之。
关键词
印度洋-太平洋暖池
季节变化
年际年代际变化
ENSO
Keywords
The Indo-Pacific Warm Pool, Seasonal variation, Interannual and decadal variation, ENSO
分类号
P731 [天文地球—海洋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LICOM模拟的南海贯穿流及其对南海上层热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
4
2
作者
王伟文
俞永强
李超
周文
刘钦燕
王东晓
机构
中国科学院
南海
海洋研究所
热带海洋
环境
动力学
重点
实验室
(
led
)
中国科学院
研究
生院
中国科学院
大气物理
研究所
大气
科学
和地球流体
力学
数值模拟国家
重点
实验室
(LASG)
香港城市大学能源及
环境
学院
佳达亚太气候
研究
中心
出处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11,共11页
基金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项目(KZCX2-YW-21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806005)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青年基金(SQ200814)
文摘
利用SODA(Simple Ocean Data Assimilation)数据、XBT(Expendable Bathythermograph)观测数据和绕岛环流理论(island rule)诊断计算结果评估了一个涡相容(eddy-permitting)全球海洋环流模式——LICOM对南海贯穿流及南海上层热含量的模拟能力,同时利用模式输出探讨了南海贯穿流对南海上层热含量的影响。NEC(North Equatorial Current)分叉的垂向结构、南海内区环流的季节和吕宋海峡体积输送的年际变化等分析结果都表明,LICOM能获取西北太平洋-印尼海域环流和南海贯穿流的合理模拟结果。模式模拟的南海上层热含量季节变化与观测及同化数据都表现出良好的一致性,尤其在南海内区。相关分析表明,吕宋海峡热输送主要控制着南海内区上层的热含量变化,两者呈显著负相关,这进一步证实了南海贯穿流作为一支冷平流调制着南海上层热含量变化的重要事实。
关键词
南海贯穿流
涡相容全球海洋环流模式
热含量
体积输送
Keywords
South China Sea throughflow (SCSTF)
eddy-permitting OGCM
heat content
volume transport
分类号
P722.7 [天文地球—海洋科学]
P731.21 [天文地球—海洋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印度洋-太平洋暖池的变异研究
杨宇星
黄菲
王东晓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
1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LICOM模拟的南海贯穿流及其对南海上层热含量的影响
王伟文
俞永强
李超
周文
刘钦燕
王东晓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