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生物吸附重金属离子机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21
1
作者 刘磊 宋文成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8年第5期15-17,共3页
综述了微生物吸附重金属离子的作用机理,包括胞外沉淀作用、菌体表面吸附与络合效应、静电结合作用、离子交换型吸附、氧化还原、微沉积作用、胞内累积效应。
关键词 微生物吸附 金属离子 吸附机理
下载PDF
基于CDMA-TDMA结合的室内超声波定位方法 被引量:3
2
作者 熊剑 周先赞 +3 位作者 陆泽橼 郭杭 庞才杰 衷卫声 《压电与声光》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25-129,共5页
采用码分多址(CDMA)方式进行室内超声波定位,其相关运算量较大。针对这一问题,该文提出了基于码分多址-时分多址(CDMA-TDMA)结合的室内超声波定位方法。通过TDMA技术分时段发射经过CDMA编码后的超声波信号,利用到达时间差(TDOA)测距算... 采用码分多址(CDMA)方式进行室内超声波定位,其相关运算量较大。针对这一问题,该文提出了基于码分多址-时分多址(CDMA-TDMA)结合的室内超声波定位方法。通过TDMA技术分时段发射经过CDMA编码后的超声波信号,利用到达时间差(TDOA)测距算法计算出未知目标的位置。采用MATLAB进行仿真,仿真试验中对4个信标分两个时间段发送的超声波信号进行发射与接收。结果表明,基于CDMA-TDMA结合的室内超声波定位方法能有效识别出信标节点,同时降低超声波CDMA定位方法中相关运算的计算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波 相关运算 码分多址 时分多址 室内定位
下载PDF
基于时间调制的超声波自主实时定位系统 被引量:1
3
作者 熊剑 林舟杰 +2 位作者 陆泽橼 郭杭 衷卫声 《探测与控制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43-47,52,共6页
针对超声波-射频室内定位系统信道分配问题复杂、实时性低下的问题,提出基于时间调制的超声波自主实时定位系统。该系统引入直接序列扩频技术,用时间和终端ID组成的二进制序列调制超声波实现信息携带,接收端在无射频模块的情况下通过恢... 针对超声波-射频室内定位系统信道分配问题复杂、实时性低下的问题,提出基于时间调制的超声波自主实时定位系统。该系统引入直接序列扩频技术,用时间和终端ID组成的二进制序列调制超声波实现信息携带,接收端在无射频模块的情况下通过恢复信息来估计超声波渡越时间,识别发射源并计算位置坐标。通过simulink对超声波信息携带方法进行了仿真验证,实验结果表明:系统通过扩频调制解调能够准确恢复时间信息,有效识别终端ID,区分不同终端信号源位置,并且对多址效应和多路径效应有较好的抗干扰效果,从而降低系统复杂性,提高响应时间并实现自主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波 时间调制 扩频 自主定位
下载PDF
探究式教学在生物化工专业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4
作者 刘磊 《现代农业科技》 2018年第21期284-285,共2页
分析了生物化工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不足,探讨了探究式教学法在生物化工实践教学改革中的应用,包括科研促进教学、教学模式改革、企业技术专家参与等方面内容,以期为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供参考。
关键词 探究式教学 生物化工 实践教学
下载PDF
大气压电晕放电离子迁移谱测量溴代烷烃的电子吸附速率常数
5
作者 许贝贝 牛文琪 +6 位作者 高慧 洪炎 沈成银 王鸿梅 黄超群 江海河 储焰南 《量子电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88-92,共5页
常温大气压下,在电子能量为0.35~0.65 eV的范围内,使用氮气负电晕放电-电子吸附-离子迁移谱,测量了CH_2Br_2,CH_2BrCl,CHBr_3的电子吸附速率常数,得到电子吸附速率常数的大小关系为k(CH_2Br_2)>k(CH_2BrCl),k(CH_2Br_2)>k(CHBr_3)... 常温大气压下,在电子能量为0.35~0.65 eV的范围内,使用氮气负电晕放电-电子吸附-离子迁移谱,测量了CH_2Br_2,CH_2BrCl,CHBr_3的电子吸附速率常数,得到电子吸附速率常数的大小关系为k(CH_2Br_2)>k(CH_2BrCl),k(CH_2Br_2)>k(CHBr_3),并根据电子亲和势对CH_2Br_2和CH_2BrCl的大小关系进行理论分析。首次对CHBr_3的电子吸附过程进行了定性分析,发现样品蒸汽在迁移区通入迁移管时,溴离子会与CHBr_3分子络合成团簇离子Br^-(H_2O)_n(CHBr_3)_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谱学 离子迁移谱 电晕放电 速率常数
下载PDF
基于皮肤自体荧光的糖尿病快速无创筛查方法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朱灵 王贻坤 +6 位作者 叶山东 王宏志 张元志 李飞 叶成松 张龙 刘勇 《中华糖尿病杂志》 CAS CSCD 2013年第5期293-296,共4页
目的基于皮肤自体荧光光谱,反映受试者皮肤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累积水平,并比较皮肤荧光法与空腹血糖(FPG)在糖尿病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09年6月至2011年6月于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医院健康体检及安徽省立... 目的基于皮肤自体荧光光谱,反映受试者皮肤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累积水平,并比较皮肤荧光法与空腹血糖(FPG)在糖尿病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09年6月至2011年6月于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医院健康体检及安徽省立医院内分泌科门诊进行皮肤荧光、FPG及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糖负荷后2h血糖测量(2hPG)的受试者201名,其中正常糖调节组111名、糖调节受损组27例和2型糖尿病患者组63例。糖尿病、糖调节受损的诊断采用2010年《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中的糖尿病诊断标准。测量比较各组FPG,并行OGTT,测定2hPG,且同时检测受试者右前臂内侧皮肤的荧光,记录皮肤荧光强度值。统计学采用单因素ANOVA方差分析、X^2检验和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正常糖调节组、糖调节受损组和2型糖尿病患者组的平均FPG分别为(4.99±0.45)、(6.57±0.27)和(9.45±3.98)mmol/L,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280.88,P〈0.05)。皮肤荧光平均值分别为(1.88±0.12)、(1.92±0.14)和(2.15±0.22)AU,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0.88,P〈0.05)。ROC曲线分析表明,在FPG=6.1mmol/L这一工作点,空腹血糖法用于糖尿病筛查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分别为86.2%和65.1%。在相同特异性水平下,皮肤荧光法的敏感性达到77.8%,皮肤荧光法的筛查敏感性明显高于空腹血糖法。结论与空腹血糖相比,皮肤荧光法筛查糖尿病具有无创、快速的优点,且具有更高的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糖基化终产物 高级 皮肤荧光 无创筛查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