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中亚热带湿地松人工林生长过程
被引量:
36
1
作者
马泽清
刘琪璟
+1 位作者
王辉民
郭志文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525-1537,共13页
基于树干解析和树轮分析,结合野外调查,揭示了我国主要外来树种———湿地松(Pinus elliottii)的生长规律,从而为人工林经营管理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提供了依据。2005年调查了1948年江西吉安青原山引种后存留的564株湿地松(1954-195...
基于树干解析和树轮分析,结合野外调查,揭示了我国主要外来树种———湿地松(Pinus elliottii)的生长规律,从而为人工林经营管理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提供了依据。2005年调查了1948年江西吉安青原山引种后存留的564株湿地松(1954-1958年生)。胸径(DBH,diameter at breast height)平均值为34.2 cm(18.4-58cm),树高平均值为19.5 m(9-33m)。青原山湿地松树轮分析结果显示:52年间,年树轮宽度增长量平均值为0.32 cm,最大年增长量不超过1.14 cm。胸径年生长量总体上呈下降趋势,直径生长高峰出现在10a左右;林龄达到20a左右时,直径年生长量开始下降;林龄40a后,生长变得极为缓慢。距青原山西南100km的千烟洲湿地松林(20年生)胸径和树高平均值分别为15.9 cm和11.0 m;20a的胸径生长量平均值为0.86 cm;材积方程为V=0.0000213 D2.9870924(V为带皮材积,D为胸径)。千烟洲湿地松林生物量低于同期营造的马尾松(Pinusmassoniana)林生物量,也明显低于中亚热带地带性植被樟树(Cinnamomum camphora)林的生物量。经比较发现,引种营造的湿地松林,其生长量远不如原产地美国佛罗里达州湿地松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径
树高
生长量
材积模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四种森林类型主要优势植物的C:N:P化学计量学特征
被引量:
227
2
作者
王晶苑
王绍强
+3 位作者
李纫兰
闫俊华
沙丽清
韩士杰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87-595,共9页
为了评价不同森林类型的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差异,以吉林长白山温带针阔混交林、广东鼎湖山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云南西双版纳热带季雨林和江西千烟洲亚热带人工针叶林为研究对象,通过对2007年4月–2008年5月4种典型区域森林植物叶片和凋...
为了评价不同森林类型的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差异,以吉林长白山温带针阔混交林、广东鼎湖山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云南西双版纳热带季雨林和江西千烟洲亚热带人工针叶林为研究对象,通过对2007年4月–2008年5月4种典型区域森林植物叶片和凋落物的碳(C)氮(N)磷(P)元素质量比与N、P再吸收率的分析,探讨了4种森林类型N、P养分限制和N、P养分再吸收的内在联系。结果表明:1)从森林类型上看,温带针阔混交林叶片的C:N:P为321:13:1,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叶片的C:N:P为561:22:1,热带季雨林叶片的C:N:P为442:19:1,亚热带人工针叶林叶片的C:N:P为728:18:1;凋落物的C:N:P也是亚热带人工林最高,达1950:27:1,温带针阔混交林的最低,为552:14:1,热带季雨林的为723:24:1,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为1305:35:1,不同森林类型凋落物的C:N:P的计量大小关系与叶片的结果一致;2)从植物生活型上看,常绿针叶林叶片的C:N均显著高于常绿阔叶林及落叶阔叶林;叶片C:P与森林类型的关系并不十分密切;常绿阔叶林叶片的N:P最高,常绿针叶林次之,落叶阔叶林最低;3)植物叶片的N:P与月平均气温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但叶片的C:P基本不受月平均气温影响,叶片的C、N、P计量比与降水的线性关系不显著;4)高纬度地区的植物更易受N元素限制,而低纬度地区植物更易受P元素的限制;但受N或P限制的植物并不一定具有高的N或P再吸收率。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类型森林的叶片与凋落物的化学计量特征具有一致性,但是环境因子对不同类型植物化学计量比的影响并不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N:P
生态计量化学
森林类型
营养限制
养分再吸收率
原文传递
题名
中亚热带湿地松人工林生长过程
被引量:
36
1
作者
马泽清
刘琪璟
王辉民
郭志文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生态系统网络观测与模拟重点实验室千烟洲红壤丘陵综合开发试验站
中国科学院
研究
生院
北京林业大学林
学院
吉安市林业
科学
研究所
出处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525-1537,共13页
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2009CB421101)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ZCX2-YW-Q1-14)
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项目
文摘
基于树干解析和树轮分析,结合野外调查,揭示了我国主要外来树种———湿地松(Pinus elliottii)的生长规律,从而为人工林经营管理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提供了依据。2005年调查了1948年江西吉安青原山引种后存留的564株湿地松(1954-1958年生)。胸径(DBH,diameter at breast height)平均值为34.2 cm(18.4-58cm),树高平均值为19.5 m(9-33m)。青原山湿地松树轮分析结果显示:52年间,年树轮宽度增长量平均值为0.32 cm,最大年增长量不超过1.14 cm。胸径年生长量总体上呈下降趋势,直径生长高峰出现在10a左右;林龄达到20a左右时,直径年生长量开始下降;林龄40a后,生长变得极为缓慢。距青原山西南100km的千烟洲湿地松林(20年生)胸径和树高平均值分别为15.9 cm和11.0 m;20a的胸径生长量平均值为0.86 cm;材积方程为V=0.0000213 D2.9870924(V为带皮材积,D为胸径)。千烟洲湿地松林生物量低于同期营造的马尾松(Pinusmassoniana)林生物量,也明显低于中亚热带地带性植被樟树(Cinnamomum camphora)林的生物量。经比较发现,引种营造的湿地松林,其生长量远不如原产地美国佛罗里达州湿地松林。
关键词
胸径
树高
生长量
材积模型
Keywords
DBH
tree height
biomass
volume model
分类号
S791.246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四种森林类型主要优势植物的C:N:P化学计量学特征
被引量:
227
2
作者
王晶苑
王绍强
李纫兰
闫俊华
沙丽清
韩士杰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生态系统网络观测与模拟重点实验室千烟洲红壤丘陵综合开发试验站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
科学
学院
中国科学院
华南植物园
中国科学院
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
中国科学院
沈阳应用
生态
研究所
出处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87-595,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670312)
国家科技部"973"计划(2010CB833503)
中国科学院创新方向项目(KZCX2-YW-QN301)资助
文摘
为了评价不同森林类型的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差异,以吉林长白山温带针阔混交林、广东鼎湖山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云南西双版纳热带季雨林和江西千烟洲亚热带人工针叶林为研究对象,通过对2007年4月–2008年5月4种典型区域森林植物叶片和凋落物的碳(C)氮(N)磷(P)元素质量比与N、P再吸收率的分析,探讨了4种森林类型N、P养分限制和N、P养分再吸收的内在联系。结果表明:1)从森林类型上看,温带针阔混交林叶片的C:N:P为321:13:1,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叶片的C:N:P为561:22:1,热带季雨林叶片的C:N:P为442:19:1,亚热带人工针叶林叶片的C:N:P为728:18:1;凋落物的C:N:P也是亚热带人工林最高,达1950:27:1,温带针阔混交林的最低,为552:14:1,热带季雨林的为723:24:1,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为1305:35:1,不同森林类型凋落物的C:N:P的计量大小关系与叶片的结果一致;2)从植物生活型上看,常绿针叶林叶片的C:N均显著高于常绿阔叶林及落叶阔叶林;叶片C:P与森林类型的关系并不十分密切;常绿阔叶林叶片的N:P最高,常绿针叶林次之,落叶阔叶林最低;3)植物叶片的N:P与月平均气温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但叶片的C:P基本不受月平均气温影响,叶片的C、N、P计量比与降水的线性关系不显著;4)高纬度地区的植物更易受N元素限制,而低纬度地区植物更易受P元素的限制;但受N或P限制的植物并不一定具有高的N或P再吸收率。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类型森林的叶片与凋落物的化学计量特征具有一致性,但是环境因子对不同类型植物化学计量比的影响并不相同。
关键词
C:N:P
生态计量化学
森林类型
营养限制
养分再吸收率
Keywords
C : N : P
ecological stoichiometry
forest type
nutrition limitation
nutrition resorption
分类号
S718.5 [农业科学—林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中亚热带湿地松人工林生长过程
马泽清
刘琪璟
王辉民
郭志文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
3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中国四种森林类型主要优势植物的C:N:P化学计量学特征
王晶苑
王绍强
李纫兰
闫俊华
沙丽清
韩士杰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
227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