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食管病变经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后食管狭窄的发生情况及其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9
1
作者 徐震 董彩军 马振华 《中国内镜杂志》 2022年第6期15-20,共6页
目的分析食管病变经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后食管狭窄的发生情况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50例2015年11月-2020年12月该院收治的食管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进行ESD治疗,根据患者经ESD治疗后是否出现食管狭窄,将其... 目的分析食管病变经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后食管狭窄的发生情况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50例2015年11月-2020年12月该院收治的食管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进行ESD治疗,根据患者经ESD治疗后是否出现食管狭窄,将其分为狭窄组(26例)和未狭窄组(124例)。统计食管病变患者经ESD治疗后食管狭窄的发生情况,分析狭窄组和未狭窄组一般资料,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食管病变患者经ESD治疗后发生食管狭窄的危险因素。结果150例食管病变患者经ESD治疗后,发生食管狭窄26例,食管狭窄发生率为17.33%。狭窄组病变长度≥5 cm、固有肌层损伤、创面环周黏膜缺损程度≥7/8周、无预防狭窄措施、病变浸润深度为m3~sm1的患者占比分别为23.08%、30.77%、23.08%、73.08%和46.15%,均高于未狭窄组的7.26%、6.45%、5.64%、39.52%和7.26%(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病变长度≥5 cm、固有肌层损伤、创面环周黏膜缺损程度≥7/8周、无预防狭窄措施、病变浸润深度为m3~sm1均是食管病变经ESD治疗后发生食管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OR=3.077、3.370、3.445、2.762和2.659,P<0.05)。结论食管病变患者经ESD治疗后,食管狭窄发生率较高,发生食管狭窄的危险因素包括:病变长度≥5 cm,固有肌层损伤,创面环周黏膜缺损程度≥7/8周,无预防狭窄措施,病变浸润深度为m3~sm1等,临床可据此对食管病变患者的治疗及护理方案进行调整,以降低食管病变经ESD治疗后发生食管狭窄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病变 食管狭窄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影响因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