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患者为中心的临床影像诊断思维模式探索与思考 被引量:7
1
作者 张景峰 郑建军 +1 位作者 闫昆 刘日 《中国毕业后医学教育》 2020年第2期126-131,146,共7页
影像诊断是通过各种成像技术反映疾病的病理结构改变和动态演变过程,除具有一般的临床思维特征外,还有其自身的思维方式和次序。一般来说,影像诊断思维以空间结构思维为先导,以时间逻辑思维来串联,同时又有经验思维和辨证思维穿插出现,... 影像诊断是通过各种成像技术反映疾病的病理结构改变和动态演变过程,除具有一般的临床思维特征外,还有其自身的思维方式和次序。一般来说,影像诊断思维以空间结构思维为先导,以时间逻辑思维来串联,同时又有经验思维和辨证思维穿插出现,其核心理念是以患者为中心的医疗安全。影像诊断思维过程必须同时兼顾宏观与微观、静态与动态、形态与功能、诊断与决策。只有将各种思维形式合理地交叉运用,才能得出最接近真实的诊断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患者为中心 医学影像 诊断思维 探索 思考
下载PDF
美国放射科住院医师胜任力评价系统:肌骨放射学milestone解读与思考 被引量:5
2
作者 贺文广 杨积昌 +1 位作者 彭娴婧 张景峰 《中国毕业后医学教育》 2020年第3期283-288,共6页
美国毕业后医学教育认证委员会(ACGME)联合美国放射学会(ABR)倡议发布了针对放射科住院医师或专科医师的milestone胜任力评价系统,其主要目的是评估参加ACGME认可的放射科医师培训项目,为放射科住院医师或某个亚专业的专科医师核心胜任... 美国毕业后医学教育认证委员会(ACGME)联合美国放射学会(ABR)倡议发布了针对放射科住院医师或专科医师的milestone胜任力评价系统,其主要目的是评估参加ACGME认可的放射科医师培训项目,为放射科住院医师或某个亚专业的专科医师核心胜任力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评估框架。在此仅以肌骨放射学milestone为例,围绕ACGME提出的六项胜任力,即患者照护、医学知识、基于系统的实践、基于实践的学习、职业素养和人际沟通技巧,介绍分阶段目标胜任力评价系统的主要内容、评价表主要结构及使用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院医师 专科医师 分阶段目标 肌骨放射学 胜任力评价
下载PDF
磁共振多参数成像联合血清学模型在肝纤维化分期中的应用 被引量:8
3
作者 刘瑞瑞 郑建军 +3 位作者 张景峰 陈斌 崔诗浛 闫昆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16-122,138,共8页
目的探讨扩散加权成像(DWI)、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成像、T1 mapping成像和血清学诊断模型中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血小板比值指数(APRI)、FIB-4指数及其联合应用在肝纤维化分期中的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3月—2021年3月就诊于... 目的探讨扩散加权成像(DWI)、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成像、T1 mapping成像和血清学诊断模型中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血小板比值指数(APRI)、FIB-4指数及其联合应用在肝纤维化分期中的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3月—2021年3月就诊于中国科学院大学宁波华美医院经病理证实为肝纤维化的45例患者,根据肝纤维化程度分为S0~S1组、S≥2组和S≥3组,根据血清学指标计算APRI和FIB-4,采用3.0T超导MR行多b值DWI和T1 mapping扫描,测量表观扩散系数(ADC)、真实扩散系数(D)、假性扩散系数(D*)、灌注分数(f)和T1弛豫时间,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比较各参数及联合应用诊断肝纤维化分期的效能。结果D、ADC、T1弛豫时间、APRI、FIB-4诊断肝纤维化S≥2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62、0.840、0.624、0.747、0.653;D、ADC、T1弛豫时间、APRI、FIB-4诊断肝纤维化S≥3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00、0.760、0.786、0.893、0.676;ADC联合APRI、D联合FIB-4诊断肝纤维化S≥3的敏感度均为100.0%。ADC联合T1弛豫时间诊断肝纤维化S≥2、S≥3的特异度分别为93.3%、94.3%。结论ADC、D、T1弛豫时间和APRI对各期肝纤维化均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ADC联合APRI、D联合FIB-4、ADC联合T1弛豫时间可以弥补单一诊断方法的不足,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纤维化 磁共振成像 扩散加权成像 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成像 T1 mapping 病理学 外科
下载PDF
肿瘤血管生成拟态的影像学研究进展
4
作者 刘日(综述) 郑建军 张景峰(审校) 《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 2020年第6期451-456,共6页
血管生成拟态(VM)是一种不同于经典血管生成的肿瘤微循环模式,其与肿瘤的转移和不良预后密切相关。近年来随着影像技术的不断发展,超声检查、MRI、分子影像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动物和人类的无创性血管成像。VM是功能性管道,并能与血管沟... 血管生成拟态(VM)是一种不同于经典血管生成的肿瘤微循环模式,其与肿瘤的转移和不良预后密切相关。近年来随着影像技术的不断发展,超声检查、MRI、分子影像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动物和人类的无创性血管成像。VM是功能性管道,并能与血管沟通,理论上对比剂可以进入VM。因此具备利用影像技术进行无创性检测VM的可能。本文就近年来VM研究及其影像学评估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微循环 血管生成拟态 分子成像 磁共振成像 超声检查 光声断层成像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