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7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小麦抗条锈病基因育种利用现状与策略 被引量:7
1
作者 刘志勇 张怀志 +23 位作者 白斌 李俊 黄林 徐智斌 陈永兴 刘旭 曹廷杰 李淼淼 陆平 吴秋红 董玲丽 韩玉林 殷贵鸿 胡卫国 王西成 赵虹 闫素红 杨兆生 畅志坚 王涛 杨武云 刘登才 李洪杰 杜久元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4-51,共18页
小麦条锈病是中国重要的流行性真菌病害,严重威胁国家粮食安全。通过持续应用抗病品种和植保措施,小麦条锈病在中国得到了较好的控制。然而,随着全球气候变化、栽培制度的变革、育种方法技术的改进、产量水平的提高及条锈菌群体结构和... 小麦条锈病是中国重要的流行性真菌病害,严重威胁国家粮食安全。通过持续应用抗病品种和植保措施,小麦条锈病在中国得到了较好的控制。然而,随着全球气候变化、栽培制度的变革、育种方法技术的改进、产量水平的提高及条锈菌群体结构和毒性频率的不断变异,有必要对新时期小麦抗条锈病基因育种利用现状进行科学评估,以期为广谱持久多抗小麦品种的培育提供依据。本文通过对近年来中国西南、西北和黄淮主产区小麦品种(系)的条锈病抗性进行系统的抗病鉴定、遗传分析和抗条锈病基因分子标记的定位和检测,总结了中国小麦育种中主要抗条锈病基因的利用情况,对中国小麦抗条锈病基因发掘与种质创新、小麦育种中利用的主要抗条锈病基因、新时期抗条锈病基因利用的策略、小麦育种中抗条锈病基因选择和鉴定等进行了论述,并对新时期小麦抗条锈病育种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条锈菌 兴衰循环 持久抗性 基因聚合 种质创新
下载PDF
中国沙漠结皮蓝藻新记录属——结席藻属(Crustifilum,Coleofasciculales)及相近属的分类讨论
2
作者 许叶伟 郭晓雨 +4 位作者 陈友信 李华 段明 虞功亮 乔之怡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581-1591,共11页
为进一步推进现代蓝藻分类系统单系化发展,研究对从宁夏沙坡头的土壤结皮样本中分离纯化得到CHAB7530和CHAB7535两株丝状蓝藻进行了研究。该藻株在形态学上与束鞘丝藻类(Coleofasciculus-like)和微鞘藻类(Microcoleus-like)的物种相似,... 为进一步推进现代蓝藻分类系统单系化发展,研究对从宁夏沙坡头的土壤结皮样本中分离纯化得到CHAB7530和CHAB7535两株丝状蓝藻进行了研究。该藻株在形态学上与束鞘丝藻类(Coleofasciculus-like)和微鞘藻类(Microcoleus-like)的物种相似,基于16S rRNA基因的序列分析表明,CHAB7530和CHAB7535与帕斯结席藻(Crustifilum hispaliculae Moreira-Fernandes,Giraldo-Silva,D.Roush&Garcia-Pichel 2021)的序列相似性达99.7%—99.9%,系统发育分析表明它们与结席藻属(Crustifilum)聚集并形成支持度良好的进化分支。此外还补充了该物种的ITS二级结构数据。结合分子、形态学和生态学数据的多相方法分析表明CHAB7530和CHAB7535为帕斯结席藻(C.hispaliculae),该属种是中国新记录属种。文章还结合系统发育分析结果,对先前从Microcoleus steenstrupii复合体中独立出来的部分属(例Parifilum)进行了分类学的修改建议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藻 结席藻属 束鞘丝藻科 生物土壤结皮 沙漠 新记录属
下载PDF
中国水产种业技术创新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12
3
作者 胡红浪 韩枫 桂建芳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10,共10页
种业是农业发展的基础,振兴种业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核心要素,也是保障国家安全的重要举措。种业发展涉及政策、技术和市场等多种因素。我国水产遗传育种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但与《种业振兴行动方案》提出的要求尚有差距。本文从育种技... 种业是农业发展的基础,振兴种业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核心要素,也是保障国家安全的重要举措。种业发展涉及政策、技术和市场等多种因素。我国水产遗传育种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但与《种业振兴行动方案》提出的要求尚有差距。本文从育种技术研究、发展与应用等角度阐述了我国水产遗传育种技术发展现状,对照《种业振兴行动方案》提出的目标与任务,从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育种技术创新、种业生产体系建设和种苗监管等方面分析了我国水产育种技术发展存在的短板,认为我国水产养殖用种总体有保障、风险可管控,也存在国内种质资源丰富但遗传改良率不高、科研育种成果多但转化效率不高、种业企业多但核心竞争力不强等3个主要问题。针对短板,本文提出加强种质资源挖掘保存与创新利用技术研究、加强现代育种技术特别是新种质创制的研究及应用、加强生产体系技术标准化应用、加强育种技术商业化应用研究、加强种业市场监管技术支撑等建议,以期为我国水产育种技术创新攻关及种业发展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产种业 育种技术 种业振兴 发展建议
下载PDF
基于单作物系数法的华北平原典型农业生态系统蒸散规律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杨天一 王军 +3 位作者 张红梅 李镕基 张玉翠 沈彦俊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56-366,共11页
作物系数法可以简单、准确地反映作物不同生育期内实际蒸散量变化规律及特点,但针对华北平原地区不同类型农业生态系统,尤其是梨园种植区生育期内作物系数的变化及蒸散规律研究并不充分。本研究针对华北平原典型的冬小麦-夏玉米农田生... 作物系数法可以简单、准确地反映作物不同生育期内实际蒸散量变化规律及特点,但针对华北平原地区不同类型农业生态系统,尤其是梨园种植区生育期内作物系数的变化及蒸散规律研究并不充分。本研究针对华北平原典型的冬小麦-夏玉米农田生态系统、棉田生态系统和梨园生态系统,基于FAO56手册推荐的单作物系数法计算和验证了2016—2017年各农业生态系统初始生长期至生育末期的实际蒸散量,分析了不同生育阶段蒸散变化规律。不同作物初始生长期、快速发育期、生育中期和生育末期作物系数,冬小麦分别为0.60、0.88、1.07和0.72,夏玉米分别为0.46、0.76、1.01和0.80,棉花分别为0.34、0.71、1.07和0.78,梨树分别为0.81、0.91、1.02和0.96。冬小麦-夏玉米、棉田和梨园的单作物系数法计算的实际蒸散量分别为694.3 mm、472.2 mm和825.7 mm。3类作物生育期内实际蒸散量计算值比实测值分别低1.0%、低4.9%和高8.1%,变化趋势一致,相关系数为0.80~0.91(P<0.01)。粮、棉和果树生态系统是华北平原农业生态系统的典型代表,本研究不仅明确了各类作物尤其是研究比较缺乏的梨树的不同生育期内的作物系数,同时利用涡度相关实测结果进行了同时空尺度的验证,明确了单作物系数法在华北平原不同农业生态系统的适用性,为制定合理灌溉计划、实现作物耗水精准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物系数 作物实际蒸散量 参考作物蒸散量 典型农业生态系统 华北平原
下载PDF
鱼类卵子质量研究及其关键科学问题 被引量:2
5
作者 焦圣博 何牡丹 孙永华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007-1024,共18页
卵子质量(卵质)是一种复杂的生物学特性,是决定雌性动物生殖能力的主要因素。鱼类卵质通常指卵子的受精能力及支持胚胎正常发育的能力,它直接关系到受精卵的形成、胚胎的早期发育及仔、稚、幼鱼的成活与生长,是决定鱼类繁育成功和养殖... 卵子质量(卵质)是一种复杂的生物学特性,是决定雌性动物生殖能力的主要因素。鱼类卵质通常指卵子的受精能力及支持胚胎正常发育的能力,它直接关系到受精卵的形成、胚胎的早期发育及仔、稚、幼鱼的成活与生长,是决定鱼类繁育成功和养殖效率的首要环节。对卵质进行客观而准确的评估,提升卵子质量,以获得大量高质量的成熟卵,是水产种业和养殖业发展的重要前提。理论上,鱼类的卵质由卵子中所储存的所有母源物质的集合及其时空分布格局所共同决定。文章综述了鱼类卵子的发生和成熟及鱼类卵质评估标准的研究现状,重点评述了以斑马鱼为模型所开展的母源因子对卵子质量的调控研究。最后,提出了鱼类卵质研究中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重要科学问题,即需要重点研究卵原细胞-卵母细胞转换、卵母细胞-卵子转换、卵-胚转换、胚胎-仔鱼转换、仔-稚鱼转换等决定卵质和受到卵质影响的关键生物学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子质量 卵子发生和发育 卵质评价 母源物质
下载PDF
母猪饲粮添加益生菌和合生元对子代巴马香猪肌肉氨基酸组成及生长发育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6
作者 祝倩 李宸健 +3 位作者 程雅婷 李锐煊 刘雅婷 孔祥峰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49-1158,共10页
[目的]本文旨在研究母猪饲粮添加益生菌和合生元对子代巴马香猪肌肉氨基酸组成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选用64头妊娠巴马香猪,随机分为对照组(基础饲粮)、抗生素组(50 g·t^(-1)维吉尼亚霉素)、益生菌组(200 mL·d^(-1)益... [目的]本文旨在研究母猪饲粮添加益生菌和合生元对子代巴马香猪肌肉氨基酸组成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选用64头妊娠巴马香猪,随机分为对照组(基础饲粮)、抗生素组(50 g·t^(-1)维吉尼亚霉素)、益生菌组(200 mL·d^(-1)益生菌发酵液)和合生元组(500 g·t^(-1)低聚木糖+200 mL·d^(-1)益生菌发酵液),每组16头母猪,单栏饲养。母猪在整个妊娠期和哺乳期饲喂相应试验饲粮;仔猪断奶后,每窝选取2头仔猪,每组32头(8栏,每栏4头),饲喂基础饲粮。分别于65、95和125日龄每组选取8头采集股二头肌和腰大肌样品,测定其水解氨基酸组成和相关基因的表达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合生元组子代巴马香猪股二头肌粗蛋白、Gly、Ser、Ala、Asp、Glu、Pro和Ile含量,腰大肌Gly、Glu、Ser和His含量均显著增加(P<0.05);益生菌组子代巴马香猪股二头肌肌肉萎缩F-box蛋白32和生肌调节因子(MyoG)、腰大肌生肌因子5(Myf5)的表达水平显著上调(P<0.05),腰大肌肌球蛋白重链Ⅱb(MyHCⅡb)、股二头肌和腰大肌肌肉生长抑制素(MSTN)的表达水平显著下调(P<0.05);合生元组子代巴马香猪股二头肌Myf6、生肌分化因子和MyoG以及腰大肌Myf5和MyoG的表达水平显著上调(P<0.05),股二头肌MSTN的表达水平显著下调(P<0.05);益生菌组和合生元组子代巴马香猪股二头肌MyHCⅡx的表达水平显著下调(P<0.05);抗生素组子代巴马香猪腰大肌MyHCⅡx的表达水平显著上调(P<0.05),而股二头肌MyHCⅠ和腰大肌MyHCⅡa的表达水平显著下调(P<0.05)。[结论]母猪饲粮添加益生菌和合生元可改变子代巴马香猪肌肉氨基酸组成,调控生肌因子相关基因表达,上调氧化型肌纤维基因的表达、下调酵解型肌纤维基因的表达,从而有利于肉品质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马香猪 益生菌 合生元 水解氨基酸 肌纤维类型 肌肉生长因子
下载PDF
甜菜碱对猪的“母子一体化”营养调控研究进展
7
作者 祝倩 胡汉宇 孔祥峰 《中国猪业》 2024年第5期3-10,共8页
甜菜碱是甘氨酸的三甲基衍生物,主要来源于甜菜及其副产物,作为甲基供体,能将同型半胱氨酸转化为蛋氨酸,并提供S-腺苷甲硫氨酸。甜菜碱具有促进生长发育、提高繁殖性能、增强机体免疫和抗氧化水平、调节机体代谢和改善产品品质等功能,... 甜菜碱是甘氨酸的三甲基衍生物,主要来源于甜菜及其副产物,作为甲基供体,能将同型半胱氨酸转化为蛋氨酸,并提供S-腺苷甲硫氨酸。甜菜碱具有促进生长发育、提高繁殖性能、增强机体免疫和抗氧化水平、调节机体代谢和改善产品品质等功能,其作为一种重要的营养添加剂已被广泛应用于畜禽生产中。母体的营养和健康状况对子代的生长发育和物质代谢至关重要。在养猪生产中,常利用“母子一体化”营养调控策略来提高母猪的繁殖性能,改善其子代的生长性能、肠道健康、免疫功能和营养代谢等。基于此,本文综述了甜菜碱在猪“母子一体化”营养调控中的作用及其潜在价值,旨在为甜菜碱在养猪生产中的应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菜碱 “母子一体化” 营养调控 甜菜 生长发育 抗氧化
下载PDF
不同投喂频率下复合非粮蛋白源替代鱼粉饲料对大口黑鲈生长性能和健康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罗涵 刘昊昆 +5 位作者 杨云霞 金俊琰 张志敏 韩冬 朱晓鸣 解绶启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3-76,共14页
为探究投喂频率对不同水平的复合非粮蛋白源替代饲料鱼粉对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生长性能、血浆生化、肠道形态和抗氧化的影响,设计了棉籽浓缩蛋白、乙醇梭菌蛋白、黄粉虫粉和小球藻4种非粮蛋白源混合(8﹕5﹕3﹕4)后替代0、... 为探究投喂频率对不同水平的复合非粮蛋白源替代饲料鱼粉对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生长性能、血浆生化、肠道形态和抗氧化的影响,设计了棉籽浓缩蛋白、乙醇梭菌蛋白、黄粉虫粉和小球藻4种非粮蛋白源混合(8﹕5﹕3﹕4)后替代0、30%、60%和90%的鱼粉的四种等氮等脂饲料(D1、D2、D3和D4),设置3个投喂频率(1、2和4次/d)。每个处理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50尾体重为(14.23±0.07)g的大口黑鲈幼鱼,进行为期8周的室外养殖实验。结果显示,在不同投喂频率条件下,摄食D4饲料组大口黑鲈的特定生长率(SGR)和蛋白质沉积率(PRE)显著低于D1—D3组,饲料系数(FCR)显著升高(P<0.05)。在各饲料组中,投喂1次/d组的特定生长率显著低于2和4次/d投喂组(P<0.05)。在不同投喂频率条件下,摄食D4饲料组大口黑鲈血浆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含量显著低于D1组,谷丙转氨酶(ALT)活性显著高于D1组(P<0.05)。在各饲料组中,投喂1次/d大口黑鲈血浆葡萄糖(Glu)含量,碱性磷酸酶(AKP)和谷草转氨酶(AST)活性显著高于2和4次/d组(P<0.05),而总蛋白(TP)和白蛋白(ALB)含量显著低于其他两组(P<0.05)。在投喂1次/d的处理组中,摄食D4饲料组的全鱼粗脂肪和血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显著降低,水分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各投喂频率下,D4饲料组大口黑鲈肠道组织丙二醛(MDA)含量显著高于D1组,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显著低于D2组(P<0.05)。在各饲料组中,投喂2次/d组的总抗氧化能力(T-AOC)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显著高于1次/d组(P<0.05)。组织学结果显示,在摄食不同饲料条件下,投喂2次/d的大口黑鲈肠道绒毛高度、杯状细胞数量、肌层厚度和绒毛表面积显著高于投喂1次/d,投喂4次/d的大口黑鲈肠道隐窝深度显著低于1次/d(P<0.05)。综上所述,以2次/d投喂60%替代水平新型蛋白源复合饲料的大口黑鲈可以获得较好的生长和饲料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投喂频率 鱼粉替代 非粮蛋白源复合物 抗氧化能力 肠道健康 大口黑鲈
下载PDF
地球关键带研究评述: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3
9
作者 杨顺华 宋效东 +2 位作者 吴华勇 吴克宁 张甘霖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08-318,共11页
近20年来,国际上兴起的“地球关键带”研究,为重新审视地球表层系统内水、土、气、生、岩等各要素的功能及其内在关联提供了新思路。通过搜集2001—2021年间国内外地球关键带研究文献,应用引文空间(CiteSpace)技术进行文献计量分析,梳... 近20年来,国际上兴起的“地球关键带”研究,为重新审视地球表层系统内水、土、气、生、岩等各要素的功能及其内在关联提供了新思路。通过搜集2001—2021年间国内外地球关键带研究文献,应用引文空间(CiteSpace)技术进行文献计量分析,梳理地球关键带的研究历史与现状,为自然资源综合管理和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提供理论依据和决策支持。文献分析表明:地球关键带受到欧美发达国家和中国学界的普遍关注;三个发展阶段(萌芽、初期和快速发展)的研究重点差异明显;土壤是联结地表和地下过程的纽带与核心;地球物理技术成为理解地球关键带结构与过程的重要工具;联网观测和模型模拟是下一阶段的重要方向;地球关键带功能和服务的量化、权衡与提升有望成为重要的决策支持工具。未来仍需在五个方面深化研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构建更具包容性的地球关键带观测站网络;加强学科交叉和人才队伍建设,培养新一代地球关键带科学家;服务面向可持续发展的社会需求,在实践中应用和发展地球关键带科学;开发新技术、新方法,完善理论、模型和方法体系;揭示地球关键带过程的耦合机制及其环境效应,加强人类活动对水土过程、物质循环与能量交换影响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关键带 土壤圈 地球表层系统 结构 过程 服务
下载PDF
苏打盐碱地稻米品质研究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树玉 张佳麒 +9 位作者 程梓峻 李仁明 薛佳妮 宁尚栋 余徐明 侯佳宝 石勇 刘会芳 王明明 梁正伟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56-867,共12页
水稻是苏打盐碱地改良的先锋作物,稻米品质是水稻特征的重要指标。当前研究多关注盐碱地治理及水稻产量,有关盐碱胁迫下稻米品质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从稻米的加工、外观、营养及感官食味品质4个方面系统梳理了苏打盐碱地条件下稻米品... 水稻是苏打盐碱地改良的先锋作物,稻米品质是水稻特征的重要指标。当前研究多关注盐碱地治理及水稻产量,有关盐碱胁迫下稻米品质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从稻米的加工、外观、营养及感官食味品质4个方面系统梳理了苏打盐碱地条件下稻米品质特征,并总结苏打盐碱地水稻品种以及典型改良及栽培措施对稻米品质的影响。研究发现,苏打盐碱地条件下,稻米品质整体表现为较低的整精米率、精米率、糙米率及直链淀粉含量,较高的垩白粒率、垩白度及高蛋白质含量的特点,具有糙米蛋白含量高(更高的营养价值)、半透明颗粒少、淀粉低、钠等金属离子含量高等优点。研究提出未来需要进一步探讨苏打盐碱地条件下水稻品质形成、优异种质资源挖掘、产量与品质的协同提升,以期为苏打盐碱地水稻食味品质提升与特色品质的挖掘提供理论与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品质 产量 苏打盐碱土 松嫩平原
下载PDF
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的实践路径构建与优化 被引量:3
11
作者 吴珂 孙许雪 +4 位作者 吴忌 张瑞敏 汤鹏 杜昌文 干方群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45-250,共6页
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对于推动美丽乡村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均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我国农村的生态环境治理仍然面临着治理理念落后、治理方法不当和治理法律法规不完善等困境,因此从我国农村的生态实际出发,厘清农村生态治理的理论逻辑,探... 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对于推动美丽乡村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均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我国农村的生态环境治理仍然面临着治理理念落后、治理方法不当和治理法律法规不完善等困境,因此从我国农村的生态实际出发,厘清农村生态治理的理论逻辑,探索农村生态治理的实践路径,提供乡村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范式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以江苏省南京市某乡村为具体案例,剖析农村生态环境治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梳理农村生态治理体系的影响要素。结果表明,南京市江宁区A村和浦口区B村,分别有57.84%和61.70%的村民认为自己生活的地区存在生态环境问题,村民们认为当地生态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是生活垃圾污染、河道污染和生产污染。调查显示,造成目前生态环境现状的原因包括环保宣传力度不够、个人环保意识不强、政府治理的力度不够、缺乏相应的环保制度和法律、缺乏相应的资金治理长期积累下来的环境问题以及农村环境污染防治责任主体不明确。未来,需通过加强农村生态环境治理顶层设计,创新发展农村生态环境治理模式,优化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的实践路径,继而为完善乡村振兴的农村生态环境治理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农村生态环境治理 治理模式 实践路径 优化设计
下载PDF
饲料混合植物油替代鱼油对不同品种异育银鲫生长性能和脂肪代谢的影响
12
作者 李红燕 巫丽云 +5 位作者 金俊琰 韩冬 朱晓鸣 刘昊昆 杨云霞 解绶启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00-609,共10页
为研究混合植物油替代鱼油对不同品种异育银鲫(Carassius gibelio)生长和脂肪代谢的影响,以鱼油(FO)和混合植物油(BVO,菜籽油﹕大豆油﹕棕榈油=55%﹕25%﹕20%,以模拟鱼油的脂肪酸组成)为饲料脂肪源,配制等氮等脂饲料配方,分别饲喂异育... 为研究混合植物油替代鱼油对不同品种异育银鲫(Carassius gibelio)生长和脂肪代谢的影响,以鱼油(FO)和混合植物油(BVO,菜籽油﹕大豆油﹕棕榈油=55%﹕25%﹕20%,以模拟鱼油的脂肪酸组成)为饲料脂肪源,配制等氮等脂饲料配方,分别饲喂异育银鲫“中科3号”(5.01±0.05)g和“中科5号”(5.02±0.05)g,养殖周期70d。在饲料脂肪源效应上,BVO组摄食率显著高于而饲料效率显著低于FO组(P<0.05)。BVO组不同品种异育银鲫肌肉srebp-1c和acc的基因表达量显著升高,并造成体脂肪的显著积累(P<0.05)。BVO组显著改变了鱼体肌肉脂肪酸组成,分别上调和下调了肌肉Σn-6 PUFA和Σn-3 PUFA的相对含量(P<0.05)。在品种方面,不论摄食何种脂肪源,异育银鲫“中科5号”摄食率显著低于而饲料效率显著高于“中科3号”(P<0.05)。“中科5号”肌肉脂肪分解和脂肪酸β氧化基因hsl和aco3及肝脏aco3、fabp1b和fatp1的表达量均显著高于“中科3号”(P<0.05),且鱼体脂肪含量显著低于“中科3号”,表明“中科5号”可以更好地利用饲料脂肪来为机体供能。脂肪源和品种对异育银鲫特定生长率的影响存在交互作用,但“中科5号”摄食BVO组特定生长率与“中科3号”摄食FO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表明了植物脂肪源在“中科5号”饲料应用中的巨大潜力。综上,研究阐述了不同品种异育银鲫对饲料脂肪源的利用差异及分子机制,为异育银鲫饲料脂肪源筛选和品种选育提供了理论和实践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植物油 鱼油 生长性能 脂肪代谢 异育银鲫
下载PDF
化肥有机肥配施对黑土团聚体稳定性及其富里酸结构的影响
13
作者 张敏 韩晓增 +4 位作者 陆欣春 陈旭 严君 冯浩亮 邹文秀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7-116,共10页
为探讨化肥有机肥配施对黑土团聚体稳定性及其富里酸结构的影响,依托中国科学院海伦农业生态试验站2001年设置的长期定位试验,分析不施肥(CK)、单施化肥(NPK)、化肥+15000 kg·hm-2有机肥(NPKM1)及化肥+22500 kg·hm-2有机肥(NP... 为探讨化肥有机肥配施对黑土团聚体稳定性及其富里酸结构的影响,依托中国科学院海伦农业生态试验站2001年设置的长期定位试验,分析不施肥(CK)、单施化肥(NPK)、化肥+15000 kg·hm-2有机肥(NPKM1)及化肥+22500 kg·hm-2有机肥(NPKM2)处理对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团聚体富里酸结构及光学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化肥有机肥配施显著提高了0~40 cm土层>0.25 mm团聚体分布比例,增强了土壤团聚体稳定性;与CK相比,NPKM1和NPKM2处理的0~20 cm土层>0.25 mm团聚体分布比例分别增加6.2%~26.3%和8.4%~50.2%。(2)土壤各粒径团聚体富里酸包含类富里酸、类胡敏酸和类蛋白质共3种荧光组分,化肥有机肥配施提高了类富里酸、类胡敏酸组分荧光强度及百分比和类蛋白质组分荧光强度,降低了类蛋白质组分荧光强度百分比;与CK相比,NPKM1和NPKM2处理>0.25 mm团聚体富里酸的类富里酸和类胡敏酸组分荧光强度分别提高7.0%~30.5%和12.8%~45.4%。同时土壤各粒径团聚体富里酸均受自生源和外生源共同作用的影响(FI(荧光指数)>1.4,0.8<BIX(自生源系数)<1.0),呈现强腐殖化和新近自生源特征(3.0<HIX(腐殖化指数)<6.0)。(3)土壤各粒径团聚体富里酸的SUVA 254、SUVA 280和E 4/E 6值随有机肥施用量增加而增加,芳香性增强,分子结构变简单。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团聚体富里酸荧光组分、芳香性(SUVA 254)、腐殖化程度(HIX、E 4/E 6)是影响团聚体稳定性的重要因素。因此,化肥有机肥配施通过增加团聚体富里酸荧光组分强度,提高团聚体芳香性和腐殖化程度,进而提高土壤团聚体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肥有机肥配施 黑土 团聚体稳定性 三维荧光光谱 富里酸
下载PDF
不同有机物料还田对白浆土土壤化学计量特征及胞外酶活性的影响
14
作者 高瑞敏 严君 +6 位作者 韩晓增 陈旭 邹文秀 陆欣春 许梦琪 杨舒纯 蒋锐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98-205,215,共9页
为探究不同有机物料还田对白浆土土壤化学计量特征及胞外酶活性的影响,在东北白浆土地区开展2 a定位试验,设置常规耕作对照(CK,无秸秆无有机肥添加)、秸秆还田(S)、有机肥还田(M)和秸秆搭配有机肥还田(SM)共4个处理。结果表明,与CK相比... 为探究不同有机物料还田对白浆土土壤化学计量特征及胞外酶活性的影响,在东北白浆土地区开展2 a定位试验,设置常规耕作对照(CK,无秸秆无有机肥添加)、秸秆还田(S)、有机肥还田(M)和秸秆搭配有机肥还田(SM)共4个处理。结果表明,与CK相比,施用有机物料均可增加土壤有机碳、全氮和全磷含量,分别增加1.81%~6.91%、1.54%~7.48%和2.04%~7.26%,但对土壤C∶N、C∶P、N∶P无显著影响。施用有机物料均可显著增加土壤碳、氮、磷获取酶的活性,其中土壤氮获取酶活性的增加最为显著,增幅为60.03%~131.15%,且有机肥还田和秸秆搭配有机肥还田对3种土壤获取酶的提升效果优于秸秆还田处理。胞外酶化学计量散点图结果表明,土壤微生物群落受碳和磷的共同限制,而有机物料的投入可缓解这种限制;基于随机森林分析发现,土壤有效磷、碱解氮、微生物生物量碳、微生物量氮和微生物量磷是影响土壤微生物碳和磷限制指标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浆土 有机物料还田 土壤化学计量比 土壤胞外酶活性 土壤微生物养分限制
下载PDF
D-天冬氨酸对溃疡性结肠炎小鼠肠道细胞坏死关键信号分子及肠道微生物组成的影响
15
作者 黄乐 何羿文 +7 位作者 刘思危 王晨昱 陈铭哲 范高升 冯舒锾 印遇龙 李铁军 何流琴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6710-6722,共13页
本试验旨在探讨D-天冬氨酸(D-Asp)对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的溃疡性结肠炎(UC)小鼠肠道细胞坏死关键信号分子及肠道微生物组成的影响。试验选取40只C57BL/6J雄性小鼠,初始体重为(20.98±0.14)g,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CON组)、葡聚糖... 本试验旨在探讨D-天冬氨酸(D-Asp)对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的溃疡性结肠炎(UC)小鼠肠道细胞坏死关键信号分子及肠道微生物组成的影响。试验选取40只C57BL/6J雄性小鼠,初始体重为(20.98±0.14)g,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CON组)、葡聚糖硫酸钠组(DSS组)、低浓度D-天冬氨酸组(L-Dasp组)、中浓度D-天冬氨酸组(M-Dasp组)、高浓度D-天冬氨酸组(H-Dasp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小鼠。试验前7 d,CON组小鼠饮用蒸馏水,其他各组小鼠饮用含3.5%DSS的蒸馏水;从第8天开始,CON组和DSS组小鼠直肠灌注100μL生理盐水,L-Dasp组、M-Dasp组和H-Dasp组直肠灌注100μL浓度分别为0.15、2.30和7.70 mmol/L的D-Asp溶液,每隔1 d灌注1次,共灌注5次。结果表明:1)与CON组相比,DSS组结肠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P<0.05),线粒体出现明显肿胀,呈空泡状,且数量减少(P>0.05)。与DSS组相比,L-Dasp、M-Dasp和H-Dasp组的结肠细胞凋亡率均显著降低(P<0.05),结肠细胞线粒体数量均显著升高(P<0.05)。2)与CON组相比,DSS组的结肠Toll样受体4(TLR4)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与DSS组相比,M-Dasp组的结肠TLR4 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各组之间结肠白细胞介素-1α(IL-1α)、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3)与CON组相比,DSS组的结肠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1(RIPK1)蛋白相对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与DSS组相比,L-Dasp、M-Dasp和H-Dasp组的结肠RIPK1蛋白相对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H-Dasp组的结肠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3(RIPK3)蛋白相对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4)与CON组相比,DSS组的结肠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相对丰度显著升高(P<0.05);与DSS组相比,L-Dasp组、M-Dasp组和H-Dasp组的结肠放线菌门相对丰度显著降低(P<0.05)。与CON组相比,DSS组的结肠另枝菌属(Alistipes)相对丰度显著降低(P<0.05),结肠芽孢杆菌属(Bacillus)和糖多孢菌属(Saccharopolyspora)相对丰度显著升高(P<0.05);与DSS组相比,L-Dasp组、MDasp组和H-Dasp组的结肠芽孢杆菌属和糖多孢菌属相对丰度显著降低(P<0.05)。综上所述,D-Asp可通过调控受体相互作用蛋白信号通路表达和肠道微生物组成来减少UC小鼠细胞凋亡,改善线粒体形态和提高免疫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天冬氨酸 溃疡性结肠炎 细胞凋亡 肠道微生物 受体相互作用蛋白信号通路
下载PDF
利用猕猴桃雌雄同株材料发掘性别决定相关基因
16
作者 吴淋慧 董家琦 +3 位作者 郑浩 邱栋梁 张琼 钟彩虹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153-1162,共10页
为探究猕猴桃雌雄异株变异为雌雄同株的分子机制,本研究对满天红猕猴桃雌雄同株变异株的雌花与雄花进行了转录组测序、生物信息学分析及q RT-PCR验证。转录组差异表达基因鉴定结果表明,雌花和雄花间共有337个差异表达基因,雄花中有241... 为探究猕猴桃雌雄异株变异为雌雄同株的分子机制,本研究对满天红猕猴桃雌雄同株变异株的雌花与雄花进行了转录组测序、生物信息学分析及q RT-PCR验证。转录组差异表达基因鉴定结果表明,雌花和雄花间共有337个差异表达基因,雄花中有241个基因表达量上调,有96个基因表达量下调。差异表达基因的GO与KEGG富集结果表明,与雌花相比,雄花中上调的基因主要参与氨基糖和核苷酸糖的代谢以及次生代谢物合成等路径;下调的基因则主要富集在次生代谢物合成、类胡萝卜素合成等途径。通过功能注释分析出30个潜在的性别相关调控基因,其中5个在次生代谢产物合成路径中表达。选取7个差异表达基因进行q RT-PCR验证,其在雌花、雄花中的表达水平与转录组数据一致。本研究结果为猕猴桃雌雄同株材料的创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满天红猕猴桃 性别基因 雌雄同株 转录组分析 基因表达
下载PDF
肝素钠生产废水对小球藻生长和营养物去除的影响
17
作者 何雨晴 王红霞 +2 位作者 胡强 韩丹翔 王岚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33-142,共10页
肝素钠生产废水含有丰富的营养物,是潜在的微藻培养基。为探究其培养微藻的可行性,利用不同体积分数(10%~40%)肝素钠生产废水培养3株索罗金小球藻Chlorellasorokiniana(编号GT1、XY3-3、CMBB276),筛选出高耐受性的藻株CMBB276。探究该... 肝素钠生产废水含有丰富的营养物,是潜在的微藻培养基。为探究其培养微藻的可行性,利用不同体积分数(10%~40%)肝素钠生产废水培养3株索罗金小球藻Chlorellasorokiniana(编号GT1、XY3-3、CMBB276),筛选出高耐受性的藻株CMBB276。探究该藻株在不同体积分数肝素钠生产废水中生长时的营养物去除过程、生化组成以及热值等参数变化,以期筛选出最适废水体积分数。结果表明,随着废水体积分数增加,藻株CMBB276的最高细胞密度、总氮(TN)去除率、碳水化合物和脂肪酸质量分数、蛋白质产率逐渐降低,而总有机碳(TOC)与TN去除速率以及蛋白质质量分数逐渐增加,TOC去除率和热值基本保持不变。最终确定最适废水体积分数为20%,培养结束时藻株CMBB276的细胞密度为6.4×10^(7)个/mL,TOC和TN去除率分别为83.3%和63.0%,蛋白质质量分数及产率为52.5%和22.22 mg/(L·d),热值为20.37 MJ/kg。因此,利用适宜体积分数的肝素钠生产废水培养小球藻能高效净化肝素钠生产废水中的TOC和TN;同时,废水培养的藻株CMBB276具有高蛋白质和热值等特征,在资源化利用方面极具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素钠 生产废水 索罗金小球藻 蛋白质 净化 资源化利用
下载PDF
骨骼肌源外泌体在肌肉和脂肪组织发育中的研究进展
18
作者 李奇隆 陈思思 +1 位作者 郭秋平 李凤娜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494-1501,共8页
骨骼肌作为全身最大的内分泌器官,能够分泌外泌体介导肌肉与脂肪通讯。目前,肌肉与脂肪相互作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脂源性外泌体对肌肉稳态的调节作用,而肌肉与脂肪组织的互作平衡也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课题。本文立足于骨骼肌源外泌体,... 骨骼肌作为全身最大的内分泌器官,能够分泌外泌体介导肌肉与脂肪通讯。目前,肌肉与脂肪相互作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脂源性外泌体对肌肉稳态的调节作用,而肌肉与脂肪组织的互作平衡也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课题。本文立足于骨骼肌源外泌体,先分别概述其在肌肉和脂肪组织发育过程中的调节机制,再列举了工程化外泌体在骨骼肌中的应用,以期为骨骼肌源外泌体在未来的研究方向与趋势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骼肌 外泌体 肌肉发育 脂肪发育
下载PDF
华北平原冬小麦-夏玉米农田蒸散观测对比研究
19
作者 李镕基 杨天一 +2 位作者 刘帆 沈彦俊 张玉翠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51-859,共9页
华北平原是我国的粮食主产区之一,然而该地区水资源非常短缺,精准测算农田蒸散量(ET)对于该地区合理配置水资源、提高农业用水效率具有非常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实践价值。本研究利用涡度相关法、水量平衡法和蒸渗仪法对2013年10月—2018年... 华北平原是我国的粮食主产区之一,然而该地区水资源非常短缺,精准测算农田蒸散量(ET)对于该地区合理配置水资源、提高农业用水效率具有非常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实践价值。本研究利用涡度相关法、水量平衡法和蒸渗仪法对2013年10月—2018年9月的华北平原典型冬小麦-夏玉米一年两熟农田生态系统ET进行了连续的观测对比研究。结果表明:3种方法测定的ET季节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且不同方法间ET变化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r>0.90;总体表现为蒸渗仪法最高,水量平衡法和涡度相关法较低,水量平衡法计算的ET与蒸渗仪法和涡度相关法相关性均为在0.94,因此其更适于不同尺度ET变化的验证研究。全年来看,水量平衡法测得的平均年ET为788.6 mm,比涡度相关法(717.9 mm)高9.8%,蒸渗仪法测得的年ET为906.4 mm,比涡度相关法高26.2%。冬小麦关键生育期(拔节期、抽穗期、灌浆期)的ET占生育季总ET的57.3%~61.5%,夏玉米关键生育期(抽穗期、开花期、灌浆期)的ET占生育季总ET的58.5%~61.6%。综上,在ET变化及其影响等研究中可以根据研究内容及情况结合各种方法优缺点,选择适宜的观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散 涡度相关系统 蒸渗仪 水量平衡法 华北平原
下载PDF
鱼类非感染性肠炎模型及其病理研究概述
20
作者 赵旭阳 苏潋 +3 位作者 祝清松 程莹寅 吴南 夏晓勤 《水产学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109-116,共8页
替代鱼粉的植物性蛋白源成分容易引起鱼类肠道屏障受损,不仅抑制鱼类生长性能,也增加病原入侵的机会,因此养殖鱼类经常出现由肠道炎症引起的大规模发病现象。建立鱼类非感染性肠炎模型极大方便了鱼类肠炎机理研究,近年来基于病理模型的... 替代鱼粉的植物性蛋白源成分容易引起鱼类肠道屏障受损,不仅抑制鱼类生长性能,也增加病原入侵的机会,因此养殖鱼类经常出现由肠道炎症引起的大规模发病现象。建立鱼类非感染性肠炎模型极大方便了鱼类肠炎机理研究,近年来基于病理模型的相关研究已成为鱼类免疫学和营养学研究的前沿。本文通过阐述常见的模式鱼和经济鱼肠炎模型,从黏膜免疫、肠道结构、微生物组成等方面分析了肠炎的发病机理,以期为鱼类肠炎的防治及相关病理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骨鱼类 肠炎模型 分子病理 黏膜免疫 肠道菌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