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3D打印非共面模板引导^(125)I粒子植入治疗肝恶性肿瘤剂量学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洪凤鸣 俞炎平 +7 位作者 徐敏 罗君 郭立文 宋丹军 曾晖 郝伟远 曹非 郑家平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760-764,共5页
目的比较3D打印非共面模板(3D-PNCT)引导^(125)I粒子植入治疗肝恶性肿瘤术前与术后剂量学结果,探索3D-PNCT辅助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肝恶性肿瘤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6月至2021年12月在浙江省肿瘤医院介入科接受3D-PNCT引导^(12... 目的比较3D打印非共面模板(3D-PNCT)引导^(125)I粒子植入治疗肝恶性肿瘤术前与术后剂量学结果,探索3D-PNCT辅助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肝恶性肿瘤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6月至2021年12月在浙江省肿瘤医院介入科接受3D-PNCT引导^(125)I粒子植入术治疗的肝癌患者20例,处方剂量130~150 Gy。搜集并对比术前、术后剂量学参数,包括D_(90)、D_(100)、V_(90)、V_(100)、V_(150)、V_(200)、CTV体积。按照英国哥伦比亚癌症中心粒子植入质量评价标准对操作评价。结果20例患者设计打印20块模板,技术成功19例,实际针数术后与术前一致8例,术中优化增加针道8例,减少3例。术后验证质量评价结果显示为优的患者10例,良5例,中3例,差2例,技术失败1例。与术前计划相比,术后D_(90)、D_(100)、V_(200)、CTV平均体积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V_(90)、V_(100)、V_(150)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使用3D-PNCT引导^(125)I粒子植入治疗肝恶性肿瘤主要剂量学指标在手术前、后基本吻合,有良好的治疗精确性,能满足临床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25)I放射性粒子 3D打印非共面模板 肝恶性肿瘤 剂量
下载PDF
小粒径DEB-TACE治疗肝恶性肿瘤22例分析
2
作者 张赛锋 邵国良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667-671,共5页
目的 探讨使用70~150μm载药微球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DEB-TACE)治疗肝恶性肿瘤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9月至2022年5月中国科学院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使用70~150μm载药微球治疗的22例肝恶性肿瘤患者临床资料,观察记... 目的 探讨使用70~150μm载药微球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DEB-TACE)治疗肝恶性肿瘤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9月至2022年5月中国科学院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使用70~150μm载药微球治疗的22例肝恶性肿瘤患者临床资料,观察记录术后不良反应,分析影像学资料,根据改良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mRECIST)评价术后1个月的疗效。结果 22例肝恶性肿瘤患者均成功接受介入治疗。根据mRECIST的评价标准,治疗后1个月后的客观缓解率为81.8%,疾病控制率为90.9%。所有患者治疗后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 70~150μm DEB-TACE对于肝恶性肿瘤治疗效果好,且无明显严重并发症,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恶性肿瘤 载药微球 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下载PDF
重视介入与靶向和免疫联合治疗在中晚期肝细胞癌中的应用前景 被引量:5
3
作者 章浙伟 邵国良 《实用肿瘤杂志》 CAS 2022年第3期227-231,共5页
介入治疗是中晚期肝细胞癌患者治疗最主要的手段,包括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肝动脉灌注化疗(hepatic artery infusion chemotherapy,HAIC)、局部消融治疗和选择性内放射治疗(selective internal rad... 介入治疗是中晚期肝细胞癌患者治疗最主要的手段,包括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肝动脉灌注化疗(hepatic artery infusion chemotherapy,HAIC)、局部消融治疗和选择性内放射治疗(selective internal radiation therapy,SIRT)等,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延长生存期。以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为代表的肝细胞癌系统性治疗近年来取得明显进展,尤其是靶向和免疫联合治疗呈现出显著疗效,而局部介入治疗联合靶向和免疫治疗正成为新的研究热点。本文就这一方面作一个专题评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介入治疗 靶向治疗 免疫治疗 联合治疗
下载PDF
载药微球的理化特性及其在肝癌介入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5
4
作者 龚元川 邵国良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616-622,共7页
载药微球化疗栓塞术(DEB-TACE)是不可切除肝癌的一种介入治疗技术,具有栓塞肿瘤血管和缓释化疗药物的双重特性.目前用于临床的载药微球主要有DC/LC Beads微球、HepaSphere微球、CalliSpheres微球以及Tandem微球,它们的理化特性各有不同... 载药微球化疗栓塞术(DEB-TACE)是不可切除肝癌的一种介入治疗技术,具有栓塞肿瘤血管和缓释化疗药物的双重特性.目前用于临床的载药微球主要有DC/LC Beads微球、HepaSphere微球、CalliSpheres微球以及Tandem微球,它们的理化特性各有不同.本文就上述载药微球的理化特性、临床应用、并发症和相关不足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载药微球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下载PDF
单纯胆道支架与支架联合^(125)I粒子条植入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一项回顾性对照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罗君 邵国良 +3 位作者 姚红响 郑家平 曹非 钱超一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256-1260,共5页
目的评价胆道支架联合^(125)I粒子条植入在恶性梗阻性黄疸(MOJ)患者中的安全性与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至2020年9月收治的62例MOJ患者,其中27例接受胆道支架联合^(125)I粒子条植入(观察组),35例仅接受单纯胆道支架植入(对照组)... 目的评价胆道支架联合^(125)I粒子条植入在恶性梗阻性黄疸(MOJ)患者中的安全性与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至2020年9月收治的62例MOJ患者,其中27例接受胆道支架联合^(125)I粒子条植入(观察组),35例仅接受单纯胆道支架植入(对照组)。分析两组患者的支架通畅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和生存期。结果所有患者手术的技术均获成功,临床有效率观察组为96.3%,对照组为97.1%(P=0.228)。观察组术后Child-Pugh评分下降(1.63±1.11)分,显著优于对照组的(0.8±1.49)分(P=0.019)。观察组的中位支架通畅时间和中位总生存期(mOS)分别为41.3周和44.6周,显著优于对照组的28周和31周(P<0.05)。术后并发症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支架联合碘125粒子条植入对MOJ的治疗安全、有效,值得进一步应用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25)I粒子 近距离放射治疗 恶性肿瘤 梗阻性黄疸 胆道支架
下载PDF
TACE联合瑞戈非尼序贯治疗中晚期肝细胞癌的疗效和安全性 被引量:2
6
作者 章浙伟 郑家平 +4 位作者 郭立文 郝伟远 曾晖 罗君 邵国良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198-1202,共5页
目的评估TACE联合瑞戈非尼二线序贯治疗中晚期肝细胞癌(HCC)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纳入2018年6月至2019年12月中国科学院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中晚期HCC患者60例。患者均接受TACE联合索拉非尼一线靶向治疗,因疾病进展或无法耐受索... 目的评估TACE联合瑞戈非尼二线序贯治疗中晚期肝细胞癌(HCC)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纳入2018年6月至2019年12月中国科学院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中晚期HCC患者60例。患者均接受TACE联合索拉非尼一线靶向治疗,因疾病进展或无法耐受索拉非尼,口服瑞戈非尼二线序贯治疗。按mRECIST标准评价疗效,并观察患者的疾病进展时间和总生存期(OS),服药期间记录不良反应的发生。结果随访至2021年6月,60例患者中,存活38例,死亡12例,失访10例,客观有效率(ORR)为3.3%,疾病控制率(DCR)为56.6%,中位疾病进展时间(mTTP)为3.5个月(95%CI:2.9~4.1个月),中位总生存期(mOS)为11.3个月(95%CI:9.8~12.8个月),1年生存率为76%。TACE联合瑞戈非尼的不良反应有手足皮肤反应35例(58.3%),口腔黏膜炎18例(30%),疲乏16例(26.7%),腹泻22例(36.7%),高血压7例(11.7%),肝功能异常28例(46.7%),蛋白尿4例(6.7%),血小板减少27例(45%),中性粒细胞减少16例(26.7%),贫血32例(53.3%)等。结论TACE联合瑞戈非尼二线序贯治疗中晚期HCC安全有效,对于索拉非尼治疗进展或无法耐受患者,联合序贯治疗可改善疾病进展时间和OS,且不良反应1~2级多见,绝大部分患者可耐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瑞戈非尼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安全性 临床疗效
下载PDF
载药微球栓塞联合索拉非尼治疗中晚期巨块型肝细胞肝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被引量:5
7
作者 曾晖 郑家平 +2 位作者 曹非 章浙伟 邵国良 《浙江医学》 CAS 2020年第22期2398-2402,2416,共6页
目的探索载药微球栓塞(DEB-TACE)联合索拉非尼治疗中晚期巨块型肝细胞肝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纳入2017年1月至2018年10月在浙江省肿瘤医院介入科接受DEB-TACE联合索拉非尼治疗的中晚期巨块型肝细胞肝癌患者42例。分析DEB-TACE联... 目的探索载药微球栓塞(DEB-TACE)联合索拉非尼治疗中晚期巨块型肝细胞肝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纳入2017年1月至2018年10月在浙江省肿瘤医院介入科接受DEB-TACE联合索拉非尼治疗的中晚期巨块型肝细胞肝癌患者42例。分析DEB-TACE联合索拉非尼治疗后1、3、6、12个月疾病控制率(DCR)、局部有效率(ORR)、无进展生存期(PFS)、总生存期(OS)、DEB-TACE术后不良反应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采用癌症治疗功能评价系统量表体系中的共性模块评估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变化。结果42例患者治疗后1、3、6和12个月的ORR分别为73.8%、83.3%、58.5%和21.1%,DCR分别为97.6%、90.5%、80.5%和47.4%,中位PFS为9.0(95%CI:7.3~10.6)个月,中位OS为20.0(95%CI:18.7~21.3)个月。患者耐受性良好,索拉非尼相关的药物不良反应主要包括手足皮肤反应17例、高血压11例、腹痛8例和腹泻7例等,其中3~4级毒性反应发生率为26.2%。患者治疗后1周生活质量评估各项指标得分及总得分较治疗前有所下降,但在治疗后1、3个月逐步升高,尤其是生理状况、情感状况及功能状况3项指标得分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DEB-TACE联合索拉非尼治疗中晚期巨块型肝细胞肝癌近期临床疗效明显,患者对不良反应可以耐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肝癌 索拉非尼 载药微球栓塞 临床疗效
下载PDF
经桡动脉置管行持续灌注化疗治疗肝癌的安全性和舒适性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李含英 尤国美 +2 位作者 潘琴 经碧玲 柳娇钰 《浙江医学》 CAS 2020年第21期2366-2367,2373,共3页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置管行持续灌注化疗治疗肝癌患者的安全性和舒适性。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3月中国科学院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介入治疗科接受经桡、股动脉路径行持续灌注化疗的肝癌患者105例,其中经桡动脉组45例,经股动脉组60例,观察...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置管行持续灌注化疗治疗肝癌患者的安全性和舒适性。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3月中国科学院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介入治疗科接受经桡、股动脉路径行持续灌注化疗的肝癌患者105例,其中经桡动脉组45例,经股动脉组60例,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穿刺点出血、堵管、血管痉挛、皮损、排尿困难、恶心、呕吐、便秘、腰背部酸痛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经桡、股动脉行持续灌注化疗。经桡动脉组发生皮损1例(2.2%),无一例发生穿刺处出血、排尿困难、便秘、腰背部酸痛,而经股动脉组发生皮损9例(15.0%),穿刺处出血6例(10.0%),发生排尿困难7例(11.7%),发生便秘12例(20.0%)和腰背部酸痛13例(21.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经桡动脉组发生堵管、血管痉挛各1例(2.2%)、恶心、呕吐8例(17.7%),经股动脉组发生堵管3例(5.0%),恶心、呕吐10例(16.7%),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经桡动脉持续灌注化疗治疗肝癌患者无需限制肢体活动,术后体位较舒适,可降低排尿困难、便秘、腰背部酸痛等发生率,显著地提高生活质量,减轻患者痛苦,安全性及舒适性均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动脉 股动脉 肝癌 安全性 舒适性
下载PDF
^(125)I粒子近距离放疗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9
作者 钱超一 徐敏 +1 位作者 郑家平 罗君 《浙江医学》 CAS 2022年第19期2115-2119,共5页
肝细胞癌(HCC)是我国第5大常见的恶性肿瘤,由于起病隐匿,大多数患者发现时已处于疾病晚期,失去手术治疗的机会。^(125)I粒子近距离放疗在肝癌治疗中展现出一定的应用价值。近年来,学者们对^(125)I粒子近距离放疗治疗HCC的抗肿瘤机制、... 肝细胞癌(HCC)是我国第5大常见的恶性肿瘤,由于起病隐匿,大多数患者发现时已处于疾病晚期,失去手术治疗的机会。^(125)I粒子近距离放疗在肝癌治疗中展现出一定的应用价值。近年来,学者们对^(125)I粒子近距离放疗治疗HCC的抗肿瘤机制、治疗模式、新技术研发和临床应用等领域做了大量研究。结果显示,该方法疗效确切,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等综合治疗能够提高肿瘤局部控制率,延长患者生存时间,同时新技术的研发和临床应用不仅拓展了HCC治疗的临床领域,也使实现精准抗肿瘤治疗成为可能。本文就^(125)I粒子近距离放疗的抗肿瘤机制、临床治疗模式、新技术研发和临床应用等领域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25)I粒子 近距离放疗 肝细胞癌 肝动脉化疗栓塞
下载PDF
ω-3不饱和脂肪酸功能性纳米载体的设计及逆转肝癌多药耐药作用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春雷 魏晓炎 邵国良 《浙江医学》 CAS 2020年第20期2170-2174,I0005,共6页
目的设计二十二碳六烯酸(DHA)为代表的ω-3不饱和脂肪酸功能性纳米载体,探究其协同阿霉素(DOX)给药对肝癌多药耐药(MDR)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以DHA和DOX为油相,通过高压乳化法制备DOX纳米粒。将DOX或DOX纳米粒与HepG2细胞或HepG2/AD... 目的设计二十二碳六烯酸(DHA)为代表的ω-3不饱和脂肪酸功能性纳米载体,探究其协同阿霉素(DOX)给药对肝癌多药耐药(MDR)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以DHA和DOX为油相,通过高压乳化法制备DOX纳米粒。将DOX或DOX纳米粒与HepG2细胞或HepG2/ADM细胞共培养后,分为HepG2/ADM组、HepG2+DOX组、HepG2+DOX纳米粒组、HepG2/ADM+DOX组、HepG2/ADM+DOX纳米粒组。采用CCK-8法检测并计算细胞存活率,倒置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摄取,分光光度法检测细胞内DOX的药物浓度,Western blot法检测各实验组MDR相关蛋白(MRP)、肺耐药相关蛋白(LRP)、乳腺癌抗药性蛋白(BCRP)、凋亡相关蛋白(Bcl-2)的表达水平。结果与HepG2/ADM组比较,HepG2+DOX组、HepG2+DOX纳米粒组、HepG2/ADM+DOX组、HepG2/ADM+DOX纳米粒组细胞存活率均明显为低(均P<0.01);与HepG2/ADM+DOX组比较,HepG2/ADM+DOX纳米粒组细胞存活率低(P<0.05)。随着药物作用时间的延长,细胞药物摄取能力增强。HepG2/ADM+DOX纳米粒组细胞药物摄取能力最强,HepG2+DOX纳米粒组次之,HepG2+DOX组最弱。随着药物作用时间的延长,HepG2与HepG2/ADM细胞内DOX浓度均持续增长;HepG2+DOX纳米粒组与HepG2+DOX组、HepG2/ADM+DOX纳米粒组与HepG2/ADM+DOX组相比,细胞内DOX浓度高且增长速率较快,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HepG2/ADM组相比,HepG2+DOX组、HepG2+DOX纳米粒组和HepG2/ADM+DOX纳米粒组细胞中MRP、LRP、BCRP与Bcl-2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为低(均P<0.05)。结论基于ω-3不饱和脂肪酸功能性纳米载体的DOX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逆转肝癌MD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Ω-3不饱和脂肪酸 二十二碳六烯酸 功能性纳米载体 肝癌 多药耐药
下载PDF
TNKS2促进肺鳞癌恶性表型的机制研究
11
作者 曾晖 章浙伟 洪凤鸣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2022年第6期501-505,F0002,F0003,共7页
目的探讨端锚聚合酶2(TNKS2)促进肺鳞癌恶性表型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shTNKS2转染H647细胞制备TNKS2的低表达细胞模型,采用慢病毒载体转染A549细胞制备TNKS2的高表达细胞模型,并采用RT-PCR和免疫印迹分析对两种细胞模型进行验证。采... 目的探讨端锚聚合酶2(TNKS2)促进肺鳞癌恶性表型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shTNKS2转染H647细胞制备TNKS2的低表达细胞模型,采用慢病毒载体转染A549细胞制备TNKS2的高表达细胞模型,并采用RT-PCR和免疫印迹分析对两种细胞模型进行验证。采用流式细胞术、Transwell法检测细胞凋亡、增殖、侵袭能力。结果经过shTNKS2干扰后,H647细胞中TNKS2 mRNA表达下降,蛋白表达同步下降(t分别=51.98、70.23,P均<0.05);经过TNKS2基因高表达后,A549细胞中TNKS2 mRNA表达上升,同时蛋白表达升高(t分别=54.64、16.84,P均<0.05)。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H647细胞经过TNKS2干扰后细胞凋亡百分比相较于对照组明显升高(t=35.10,P<0.05),A549细胞经过TNKS2高表达后细胞凋亡百分比相较于对照组明显降低(t=58.09,P<0.05)。H647细胞经过TNKS2基因干扰后,细胞增殖能力在24 h、48 h均呈下降趋势(t分别=5.77、6.92,P均<0.05),24 h细胞侵袭能力呈同步下降(t=6.75,P<0.05);A549细胞在经过TNKS2基因高表达后,细胞增殖能力在24 h、48 h均呈上升趋势(t分别=452.90、96.45,P均<0.05),同时24 h细胞侵袭能力也增强(t=12.87,P<0.05)。结论TNKS2在肺鳞癌恶性表型中发挥重要作用,而这一作用可能是通过TNKS2/β-catenin途径促进肺鳞癌细胞的增殖和侵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端锚聚合酶2 肺鳞癌 Β-CATENIN 恶性表型
下载PDF
碳水化合物磺基转移酶1的表达在胃癌中的预后价值及机制
12
作者 刘冬 雷昕奕 +3 位作者 宋丹军 戴丐国 张云利 杨立涛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19-223,共5页
目的探讨碳水化合物磺基转移酶1(CHST1)作为胃癌(STAD)分子标志物靶点的潜在临床价值。方法从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及基因表达储存(GEO)数据库获取胃癌患者CHST1 mRNA表达及临床资料数据。探索CHST1的表达水平,并体外组化实验验证其蛋... 目的探讨碳水化合物磺基转移酶1(CHST1)作为胃癌(STAD)分子标志物靶点的潜在临床价值。方法从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及基因表达储存(GEO)数据库获取胃癌患者CHST1 mRNA表达及临床资料数据。探索CHST1的表达水平,并体外组化实验验证其蛋白表达水平;随后探索CHST1的表达模式,利用Kaplan-Meier(KM)分析、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Cox回归、诺模分析评估CHST1在胃癌中的预后价值;通过基因集富集分析(GSEA)及免疫浸润分析探索CHST1相关作用机制。结果TCGA数据显示,与正常组比较,CHST1在胃癌患者中明显高表达(P<0.05),免疫组织化学同样发现其在肿瘤中表达上调,且其表达水平与肿瘤分级有关(P<0.05);生存分析显示CHST1高表达明显缩短了患者总体生存时间[风险比(HR)=1.64,P<0.05],可独立预测患者生存(HR=1.632,P<0.05),且CHST1预测患者1、3、5年生存率的性能较好。此外,年龄与CHST1的预后价值有关,该基因主要影响年龄≤60岁患者的生存(HR=3.250,P<0.05)。CHST1的表达模式及预后价值均已在GEO数据集中得以验证(P<0.05)。GSEA分析发现CHST1高表达时,主要与ECM受体相互作用、黏着斑、细胞黏附分子(CAMs)等转移相关通路有关(P<0.05)。由于免疫微环境与肿瘤转移密切相关,本研究进一步研究了CHST1对胃癌免疫微环境的调控作用,发现CHST1与多数免疫细胞的浸润水平具有明显相关性;特别地,CHST1高表达抑制了激活型CD4_T细胞浸润、促进了M0巨噬细胞及肥大细胞浸润(P<0.05),且CHST1表达水平与此类细胞的相关免疫检查点基因间具有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CHST1在胃癌中高表达且不利于患者预后,且该基因可能通过调控免疫微环境参与胃癌的侵袭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碳水化合物磺基转移酶1 预后 通路
原文传递
药物洗脱微球治疗不可切除原发性肝癌的临床应用共识 被引量:2
13
作者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介入学专业委员会 邵国良 +4 位作者 邹英华 赵振华 虞希祥 刘嵘 于海鹏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49-355,共7页
我国原发性肝癌的患病率在恶性肿瘤中居第4位,病死率居第2位。在临床实践中,2/3患者已失去手术根治的机会。对于不可切除的原发性肝癌患者,经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是首选的治疗方式。但与传统的采用碘化油-化疗药物乳剂进行化疗栓塞的... 我国原发性肝癌的患病率在恶性肿瘤中居第4位,病死率居第2位。在临床实践中,2/3患者已失去手术根治的机会。对于不可切除的原发性肝癌患者,经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是首选的治疗方式。但与传统的采用碘化油-化疗药物乳剂进行化疗栓塞的方法相比,药物洗脱微球的研发和应用,为TACE治疗增添了一种新的方法。多项临床研究表明采用药物洗脱微球经动脉化疗栓塞术(D-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技术要求更高,病灶应答率更好。因此,在积累大量临床病例和相关医学数据的基础上,组织多位肿瘤介入领域专家制定了药物洗脱微球在不可切除原发性肝癌治疗中的临床应用共识,旨在促进药物洗脱微球的合理使用和规范化治疗操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栓塞 治疗性 原发性肝癌 药物洗脱微球
原文传递
胃肠间质瘤复发风险评估研究进展
14
作者 宋丹军 杨立涛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138-1143,共6页
鉴定和精准评估胃肠间质瘤(GIST)患者预后相关因素及风险分层,不仅对建立可靠的预后模型和制定完善的随访计划至关重要,而且对选择潜在的新辅助治疗获益人群具有重要意义。尽管目前国际上已建立了多个风险分层模型,但是精准评估患者复... 鉴定和精准评估胃肠间质瘤(GIST)患者预后相关因素及风险分层,不仅对建立可靠的预后模型和制定完善的随访计划至关重要,而且对选择潜在的新辅助治疗获益人群具有重要意义。尽管目前国际上已建立了多个风险分层模型,但是精准评估患者复发风险仍具有挑战性,且这些预测模型的性能仍需提高。本文综述了GIST患者复发风险评估相关的最新研究进展,总结了肿瘤相关特征参数、新型的实验室检查指标、影像学征象及分子病理学特征相关的潜在的复发风险预测标志物及模型,以期为GIST患者的精准风险分层和个体化靶向治疗评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间质瘤 风险评估 复发风险 预测模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