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连地区糖尿病患者与健康成年人肠内菌群的比较 被引量:16
1
作者 孙艳 刘波 +3 位作者 赵静玫 王海岩 徐和利 李雪驼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03年第6期863-865,共3页
目的:比较10例Ⅱ型糖尿病患者和6名健康成年人的肠内菌群。方法:分析检测志愿者粪便中菌群、腐败物质、生化指标、pH值和含水率等相关数据。结果:糖尿病患者肠内居统治地位的是非有益菌,肠内有益菌显著减少,有害菌比例升高,腐败物质明... 目的:比较10例Ⅱ型糖尿病患者和6名健康成年人的肠内菌群。方法:分析检测志愿者粪便中菌群、腐败物质、生化指标、pH值和含水率等相关数据。结果:糖尿病患者肠内居统治地位的是非有益菌,肠内有益菌显著减少,有害菌比例升高,腐败物质明显高于健康成年人,患者粪便的含水率和pH值都偏低。结论:糖尿病患者肠道菌群紊乱,易发生便秘,免疫力低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连地区 糖尿病 健康成年人 肠内菌群 比较 PH值 检测
下载PDF
海绵生物活性物质及海绵细胞离体培养 被引量:23
2
作者 张骁英 赵权宇 +1 位作者 薛松 张卫 《生物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0-15,共6页
介绍了来自海绵的生物活性物质种类、分布及其潜在的应用价值。讨论了其作为抗癌、抗病毒、抗细菌等药用的生物活性物质及其相关的海绵种属 ;强调海绵生物活性物质的商业化和临床应用所面临的“供给短缺问题”。作为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 介绍了来自海绵的生物活性物质种类、分布及其潜在的应用价值。讨论了其作为抗癌、抗病毒、抗细菌等药用的生物活性物质及其相关的海绵种属 ;强调海绵生物活性物质的商业化和临床应用所面临的“供给短缺问题”。作为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之一 ,海绵细胞离体培养是最有前景的技术。讨论了海绵细胞离体培养技术的研究现状 ,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对我国海域的海绵生物活性物质的研究开发现状进行总结 ,强调海绵研究对开发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新药、新化合物的必要性及重要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绵 生物活性物质 细胞离体培养
下载PDF
肠道内微生态环境对中草药体内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30
3
作者 孙艳 李雪驼 殷素兰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75-377,共3页
天然中草药的有效成分及其在人体内的代谢过程机制是中药研究的热点 ,但一直都处于探索阶段。简介了肠道内微生态环境的性质和意义 。
关键词 中草药 肠内菌群 微生态环境 苷类 肠肝循环 代谢 有效成分
下载PDF
螺旋藻胶囊制剂对Ⅱ型糖尿病病人肠内菌群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孙艳 刘波 +3 位作者 赵静玫 王海岩 殷素兰 李雪驼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4期299-301,共3页
目的分析比较 7名Ⅱ型糖尿病患者服用含有有益菌活菌的螺旋藻胶囊前后肠内菌群的变化。方法给患者每天服用 3次 ,每次 3粒胶囊 ,并分别于服用前、服用 1周、2周及服用结束后 1周 ,检测患者肠内菌群及腐败物质、pH值及含水率等相关数据... 目的分析比较 7名Ⅱ型糖尿病患者服用含有有益菌活菌的螺旋藻胶囊前后肠内菌群的变化。方法给患者每天服用 3次 ,每次 3粒胶囊 ,并分别于服用前、服用 1周、2周及服用结束后 1周 ,检测患者肠内菌群及腐败物质、pH值及含水率等相关数据。结果表明肠内有益菌显著增加 ,有害菌减少 ,腐败物质明显降低 ,肠内状态趋好。患者粪便的含水率和 pH值都显著提高 ,消除便秘。结论服用螺旋藻胶囊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藻 糖尿病 肠内菌群
下载PDF
核分离-滤膜洗脱技术同时检测植物DNASSB与DSB 被引量:1
5
作者 刘晓 赵玉芳 凌备备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42-45,共4页
采用核分离 -滤膜洗脱技术 ,将分离的细胞核在微孔滤膜上裂解后相继用中性溶液和碱性溶液洗脱 ,研究了 60 Co- γ辐射引发的大麦种胚细胞 DNA断裂 .结果显示 ,50 Gy的 60 Co- γ辐射主要引发 DNA单链断裂 (DNA SSB) ;50~ 1 0 0 Gy的辐... 采用核分离 -滤膜洗脱技术 ,将分离的细胞核在微孔滤膜上裂解后相继用中性溶液和碱性溶液洗脱 ,研究了 60 Co- γ辐射引发的大麦种胚细胞 DNA断裂 .结果显示 ,50 Gy的 60 Co- γ辐射主要引发 DNA单链断裂 (DNA SSB) ;50~ 1 0 0 Gy的辐射引发的DNA断裂包括单链断裂 (SSB)与双链断裂 (DSB) ;当辐射剂量大于 1 0 0 Gy时 ,DNA断裂的增加部分则以 DSB为主 .所用的实验方法适用于质地致密的植物材料并可在一次实验中同时检测 DNA的 SSB与 DSB,为植物细胞的 DNA链断裂作为生物标志物应用于环境诱变因子监测提供了基础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链断裂 植物 DSB SSB 核分离-滤膜洗脱
下载PDF
电子束与γ辐射对大麦种胚DNA非预定合成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刘晓 赵玉芳 凌备备 《核农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2期65-71,共7页
羟基脲抑制与流式细胞仪检测证明 ,在大麦种子的吸涨初期 ,种胚DNA合成主要是DNA非预定合成 ,一定剂量下6 0 Co γ辐射能刺激增强种胚的DNA非预定合成。辐射刺激效应随修复时间延长呈下降趋势。 50~ 40 0Gy的电子束辐射对大麦种胚的DN... 羟基脲抑制与流式细胞仪检测证明 ,在大麦种子的吸涨初期 ,种胚DNA合成主要是DNA非预定合成 ,一定剂量下6 0 Co γ辐射能刺激增强种胚的DNA非预定合成。辐射刺激效应随修复时间延长呈下降趋势。 50~ 40 0Gy的电子束辐射对大麦种胚的DNA非预定合成也有刺激作用。在半致死剂量附近有一峰值 ,在致死剂量附近出现最小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束 Γ辐射 大麦 DNA非预定合成 羟基脲
下载PDF
组织细胞移植用生物微胶囊技术介绍 被引量:15
7
作者 马小军 何洋 +4 位作者 雄鹰 刘群 刘袖洞 付颖丽 薛毅珑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267-269,共3页
提供一种组织细胞移植治疗的免疫隔离方法。方法 使海藻酸钠/聚赖氨酸(APA)生物微胶囊具生物相容性、适宜强度与通透性,包埋组织细胞。结果 包埋相应移植组织细胞,取得了治疗糖尿病等疾病模型的成功。结论 生物微胶囊作为组... 提供一种组织细胞移植治疗的免疫隔离方法。方法 使海藻酸钠/聚赖氨酸(APA)生物微胶囊具生物相容性、适宜强度与通透性,包埋组织细胞。结果 包埋相应移植组织细胞,取得了治疗糖尿病等疾病模型的成功。结论 生物微胶囊作为组织细胞移植的免疫隔离工具治疗神经内分泌或基因缺损性疾病具安全性与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微胶囊 生物相容性 通透性 组织细胞移植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