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甲基弯菌IMV3011生物催化合成聚β-羟基丁酸酯途径中关键作用酶的活性(英文)
1
作者 宋昊 张颖鑫 +1 位作者 孔维宝 夏春谷 《催化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754-1761,共8页
研究了甲烷单加氧酶(MMO)、β-酮硫解酶、乙酰乙酰CoA还原酶、聚β-羟基丁酸酯(PHB)合成酶及PHB降解酶在甲烷氧化细菌胞内PHB合成途径中的催化作用.结果表明,MMO的活性随着胞内PHB的积累而持续下降,而胞内高含量的PHB有助于减缓MMO活性... 研究了甲烷单加氧酶(MMO)、β-酮硫解酶、乙酰乙酰CoA还原酶、聚β-羟基丁酸酯(PHB)合成酶及PHB降解酶在甲烷氧化细菌胞内PHB合成途径中的催化作用.结果表明,MMO的活性随着胞内PHB的积累而持续下降,而胞内高含量的PHB有助于减缓MMO活性的降低.β-酮硫解酶控制着反应体系进入PHB循环的入口,在它和乙酰乙酰CoA还原酶的共同作用下,生成聚合单体β-羟基丁酰,二者活性在对数生长期达到峰值.PHB合成酶可将胞内的短链片段聚合,形成具有稳定高分子量的长链聚酯;当PHB合成酶活性最高时,胞内PHB浓度也随之达到峰值.同时,PHB降解酶活性随着PHB合成酶活性的增加而增加,表明在PHB循环中,PHB的合成和降解实际上是同时发生的.PHB合成酶的活性基本决定了PHB的分子量,但最终取决于PHB合成酶和PHB降解酶的共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酶活性 生物催化 聚Β-羟基丁酸酯 甲烷氧化细菌
下载PDF
台州猕猴桃溃疡病病原菌分子鉴定及药剂筛选 被引量:5
2
作者 钟永军 何昕蔚 +2 位作者 余达勇 蒋晶晶 江景勇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548-1554,共7页
为了针对性地防治猕猴桃细菌性溃疡病,采用平板涂布分离法从台州主要猕猴桃种植果园分离到1株丁香假单胞猕猴桃致病变种(Pseudomonas syringae pv.actinidae,Psa)。用生物型(biovar)特异性引物检测发现,试验分离到的Psa菌株是biovar 3... 为了针对性地防治猕猴桃细菌性溃疡病,采用平板涂布分离法从台州主要猕猴桃种植果园分离到1株丁香假单胞猕猴桃致病变种(Pseudomonas syringae pv.actinidae,Psa)。用生物型(biovar)特异性引物检测发现,试验分离到的Psa菌株是biovar 3型。通过抑菌圈大小比较,对23种农用杀菌剂进行了筛选。结果表明,不同农用杀菌剂对Psa菌株的抑菌效果相差很大,且以四环素、乙蒜素和丁子香酚的抑菌效果较好(抑菌圈直径≥15 mm)。此外,用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时间-杀菌试验研究了纳米氧化锌对Psa菌株的杀菌效果。结果显示,纳米氧化锌的MIC值为50μg·m L-1,且杀菌效果随纳米氧化锌的浓度和作用时间的增加而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猕猴桃细菌性溃疡病 丁香假单胞猕猴桃致病变种 生物型 药敏试验 纳米氧化锌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