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全球变暖背景下青藏高原气温周期变化与突变分析
被引量:
57
1
作者
吕少宁
李栋梁
+3 位作者
文军
王磊
刘蓉
王欣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378-1385,共8页
利用青藏高原地区自1956年建站以来126个站的逐月平均温度与北半球温度距平序列,分析了高原地区气温变化的时空特征。利用相关方法研究了高原温度分布型的变化特征。通过Mann-Kendall方法和小波分析方法分析了高原内部不同区域温度周期...
利用青藏高原地区自1956年建站以来126个站的逐月平均温度与北半球温度距平序列,分析了高原地区气温变化的时空特征。利用相关方法研究了高原温度分布型的变化特征。通过Mann-Kendall方法和小波分析方法分析了高原内部不同区域温度周期变化和均值突变的时间顺序和空间变化。结果表明:在全球变化背景下,青藏高原温度突变存在空间上的不一致,1980年代和1990年代均有突变发生,高原东部、东南部突变较早,北部、西北部和西部次之。高原南部的突变时间最晚。均值突变和周期变化并不是同步一致的,两者在空间分布上没有必然的联系。最后,通过温度变化的对比分析,讨论了其预测结果和实际观测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温度
全球变暖
气候突变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过渡区雷暴活动特征及东亚夏季风的影响
被引量:
8
2
作者
李江林
余晔
刘川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575-1583,共9页
利用1951-2012年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过渡区(下称研究区)54个站点雷暴日数观测资料,分季节统计了研究区雷暴发生日数的年际和季节变化特征及其对东亚季风的响应。结果表明,研究区夏季雷暴日数最多,春季次之,秋季较少,冬季几乎无雷暴发生...
利用1951-2012年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过渡区(下称研究区)54个站点雷暴日数观测资料,分季节统计了研究区雷暴发生日数的年际和季节变化特征及其对东亚季风的响应。结果表明,研究区夏季雷暴日数最多,春季次之,秋季较少,冬季几乎无雷暴发生。青藏高原东部的甘南地区年平均雷暴日数最多,其次为祁连山东部的永登和乌鞘岭地区,靠近黄土高原地区的年平均雷暴日数相对较少,研究区雷暴日数总体呈下降趋势。夏季(6-8月)雷暴日数多年对应强夏季风年,雷暴日数少年对应弱夏季风年。东亚夏季风强年,研究区水汽通量明显偏大,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伸脊点位置偏东,新疆东侧和内蒙古西北侧500 hPa高度场偏低,蒙古热低压处于发展阶段,这些特点都有利于强对流天气的产生;东亚夏季风弱年,情况则相反。小波分析结果表明夏季雷暴日数与东亚夏季风都存在准30年的振荡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黄土高原
雷暴日数
东亚夏季风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全球变暖背景下青藏高原气温周期变化与突变分析
被引量:
57
1
作者
吕少宁
李栋梁
文军
王磊
刘蓉
王欣
机构
南京信息
工程
大学气象灾害省部共建教育部
重点
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寒早区陆面过程与气候变化重点实验室
出处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378-1385,共8页
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2007CB411506)资助
文摘
利用青藏高原地区自1956年建站以来126个站的逐月平均温度与北半球温度距平序列,分析了高原地区气温变化的时空特征。利用相关方法研究了高原温度分布型的变化特征。通过Mann-Kendall方法和小波分析方法分析了高原内部不同区域温度周期变化和均值突变的时间顺序和空间变化。结果表明:在全球变化背景下,青藏高原温度突变存在空间上的不一致,1980年代和1990年代均有突变发生,高原东部、东南部突变较早,北部、西北部和西部次之。高原南部的突变时间最晚。均值突变和周期变化并不是同步一致的,两者在空间分布上没有必然的联系。最后,通过温度变化的对比分析,讨论了其预测结果和实际观测的差异。
关键词
青藏高原
温度
全球变暖
气候突变
Keywords
Qinghai-Xizang Plateau
Air temperature
Cycle period
Abrupt change
分类号
P423.3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过渡区雷暴活动特征及东亚夏季风的影响
被引量:
8
2
作者
李江林
余晔
刘川
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寒早区陆面过程与气候变化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
平凉
陆
面
过程与
灾害天气观测
研究
站
中国科学院
大学
出处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575-1583,共9页
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14CB44140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175009)
文摘
利用1951-2012年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过渡区(下称研究区)54个站点雷暴日数观测资料,分季节统计了研究区雷暴发生日数的年际和季节变化特征及其对东亚季风的响应。结果表明,研究区夏季雷暴日数最多,春季次之,秋季较少,冬季几乎无雷暴发生。青藏高原东部的甘南地区年平均雷暴日数最多,其次为祁连山东部的永登和乌鞘岭地区,靠近黄土高原地区的年平均雷暴日数相对较少,研究区雷暴日数总体呈下降趋势。夏季(6-8月)雷暴日数多年对应强夏季风年,雷暴日数少年对应弱夏季风年。东亚夏季风强年,研究区水汽通量明显偏大,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伸脊点位置偏东,新疆东侧和内蒙古西北侧500 hPa高度场偏低,蒙古热低压处于发展阶段,这些特点都有利于强对流天气的产生;东亚夏季风弱年,情况则相反。小波分析结果表明夏季雷暴日数与东亚夏季风都存在准30年的振荡周期。
关键词
青藏高原
黄土高原
雷暴日数
东亚夏季风
Keywords
The Qinghai-Xizang Plateau
The Loess Plateau
Thunderstorm day
East Asia Summer Monsoon
分类号
P446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P425.42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全球变暖背景下青藏高原气温周期变化与突变分析
吕少宁
李栋梁
文军
王磊
刘蓉
王欣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0
5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过渡区雷暴活动特征及东亚夏季风的影响
李江林
余晔
刘川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5
8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