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巴丹吉林沙漠西南缘不同强度降水的基本气候特征
1
作者 李万元 范广州 李跃清 《气候变化研究快报》 2019年第1期1-17,共17页
经分析巴丹吉林沙漠西南缘降水的强度、雨量、频次及空间尺度,发现:1) 夏(冬)季各级强度降水发生最多(少)、雨量最大(小),春、秋季相当;各季都是越强的降水越少发生;冬季较强降水所致雨量总是较小,其余三季都是中雨所致雨量最大;2) 各... 经分析巴丹吉林沙漠西南缘降水的强度、雨量、频次及空间尺度,发现:1) 夏(冬)季各级强度降水发生最多(少)、雨量最大(小),春、秋季相当;各季都是越强的降水越少发生;冬季较强降水所致雨量总是较小,其余三季都是中雨所致雨量最大;2) 各季各级强度降水的雨量和频次都随海拔升高而增加,尤其在暖季,海拔越高,较强(弱)降水的贡献越大(小)。3) 各季都是尺度越大的降水越少发生;所有尺度的降水都以夏季最多,冬季最少,春、秋季相当;尺度较大(小)的降水在夏(冬、春)季的配额较大;平均而言,夏季降水的空间尺度最大,秋季次之,冬季最小。4) 在任何季节,海拔越高的地方越易成为降水中心,相对而言,民乐在各季成为降水中心的可能性远高于其它测站。5) 四季都是降水中心强度越大其空间尺度也越大,但大尺度强降水很少发生,冬季更是以弱降水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水强度 降水频次 雨量 降水空间尺度 季节变化
下载PDF
巴丹吉林沙漠西南缘降水的时空变化及其与季风及沙尘暴的相关性
2
作者 李万元 范广州 李跃清 《气候变化研究快报》 2018年第6期524-538,共15页
通过分析巴丹吉林沙漠西南缘降水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季风和沙尘暴的相关性发现:1) 该区域降水主要集中于夏季,冬季最少;各季降水频次、雨量和强度均随海拔升高而增大,夏季增幅最大。2) 各季干湿主要取决于日雨量不小于1 mm的较强降水... 通过分析巴丹吉林沙漠西南缘降水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季风和沙尘暴的相关性发现:1) 该区域降水主要集中于夏季,冬季最少;各季降水频次、雨量和强度均随海拔升高而增大,夏季增幅最大。2) 各季干湿主要取决于日雨量不小于1 mm的较强降水,但在冬季,日雨量小于1 mm的弱降水也贡献良多。3) 四季较强降水(弱降水)对总降水的贡献随海拔升高而加大(减少),说明海拔越高越易发生较强降水,但冬季除外。4) 就1971~2005年的总体变化而言,冬、春季的较强和弱降水都在显著增加,高处尤甚,秋季增加不明显,夏季则有所减少,全年与冬、春季趋势一致;总降水量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趋势取决于较强降水,但就频次而言,弱降水也不能忽视。5) 各季较强及弱降水的雨量和频次与东亚夏季风指数的年际变化间均以负相关为主,随着夏季风的总体减弱,巴丹吉林沙漠西南缘降水有所增加,冬、春季尤为显著。6) 随着冬、春季降水增多,冬、春和夏季沙尘暴明显在减少,反映出降水对沙尘暴的抑制作用;夏季降水与当季和秋季沙尘暴间显著的正相关则表明降水和沙尘暴一致减少的变化趋势掩盖了前者对后者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丹吉林沙漠西南缘 强弱降水 时空变化 东亚夏季风 沙尘暴
下载PDF
主动微波遥感黄河上游玛曲地区夏季土壤水分 被引量:15
3
作者 田辉 文军 +4 位作者 史小康 王欣 刘蓉 张静辉 吕少宁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59-66,共8页
利用ENVISAT-1/ASAR的VV极化主动微波资料,基于裸土表层微波后向散射GOM物理模型,并利用“水一云”模型处理植被层对土壤表层微波后向散射的影响,遥感估算了夏季黄河上游玛曲地区土壤水分空间分布。通过地面观测网的同步观测资料验... 利用ENVISAT-1/ASAR的VV极化主动微波资料,基于裸土表层微波后向散射GOM物理模型,并利用“水一云”模型处理植被层对土壤表层微波后向散射的影响,遥感估算了夏季黄河上游玛曲地区土壤水分空间分布。通过地面观测网的同步观测资料验证,卫星遥感的土壤体积水分含量和地面测值间的均方根误差RMSE〈0.02m^3/m^3,决定系数R^2〉0.86,表明所用方法适于黄河上游区域。从遥感结果来看,夏季玛曲地区土壤水分平均值约0.40m^3/m^3,说明该区是黄河重要的水源区;但该区域土壤水分具有明显的空间异质性,其分布受地形影响明显,平坦区域土壤水分的空间相关距离大于2000nl,而山地区域的土壤水分空间相关距离较小,为500~1000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微波 玛曲地区 夏季 土壤水分
下载PDF
利用我国气象卫星遥感资料估算黄河源区净辐射辐照度的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王欣 文军 +3 位作者 张宇 刘蓉 田辉 王少影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13-320,共8页
以黄河源区为研究区域,利用我国静止气象卫星(FY-2D)及极轨气象卫星(FY-3A)资料,估算黄河源区一天中不同时刻的净辐射辐照度的空间分布。在晴天条件下,利用计算的向下太阳辐射照度,结合卫星遥感资料估算的地表反照率,得出地表太阳辐射... 以黄河源区为研究区域,利用我国静止气象卫星(FY-2D)及极轨气象卫星(FY-3A)资料,估算黄河源区一天中不同时刻的净辐射辐照度的空间分布。在晴天条件下,利用计算的向下太阳辐射照度,结合卫星遥感资料估算的地表反照率,得出地表太阳辐射收支。利用卫星遥感估算地表发射率和地表温度资料,结合地面观测站的气象观测资料,得到大气向下的长波辐射和地面向上的长波辐射值。在阴天条件下,借助FY-2D云顶的反照率资料,根据太阳辐射在大气中的衰减过程,推求透射比系数,进而得出阴天条件下地表净短波辐射照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Y-2D 遥感估算 黄河源区 净辐射辐照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