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于单颗粒质谱研究云雾水和降雨中颗粒物的化学成分
被引量:
2
1
作者
阳宇翔
彭加仙
+6 位作者
傅玉珍
张国华
林钦浩
李磊
代新
毕新慧
王新明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635-643,共9页
气溶胶可作为云凝结核或冰核参与云雾和降水的形成。然而,现有研究大多以云雾水和降雨中的水溶性组分为研究对象,对于难溶性组分的认识还十分有限。本研究于2017年5~6月在广东天井山观测站(24°41′56″N,112°53′56″E,海拔16...
气溶胶可作为云凝结核或冰核参与云雾和降水的形成。然而,现有研究大多以云雾水和降雨中的水溶性组分为研究对象,对于难溶性组分的认识还十分有限。本研究于2017年5~6月在广东天井山观测站(24°41′56″N,112°53′56″E,海拔1690m)采集了21个云雾水和9个雨水样品,利用单颗粒气溶胶质谱直接分析其中的单颗粒化学成分。通过聚类分析发现:(1)海盐、矿尘颗粒和生物气溶胶对云凝结核和冰核的贡献较高(数量占比为67.3%~75.1%)。结合气团轨迹分析发现,海盐气溶胶经长距离的内陆输送后仍是重要的云凝结核和冰核;(2)云雾水和雨水中颗粒类型差异较大,云雾水中海盐(35.7%)、有机物(12.1%)、有机胺(8.0%)及Fe(6.4%)的贡献更大,而雨水中矿尘(35.6%)、与有机物混合的黑碳颗粒(18.9%)的贡献高,反映了气溶胶形成暖云和混合相云过程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雾水
雨水
化学组分
单颗粒气溶胶
天井山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广州地区不同粒径段大气颗粒物中水溶性有机碳的吸光贡献
被引量:
6
2
作者
郭子雍
阳宇翔
+5 位作者
彭龙
廉秀峰
傅玉珍
张国华
毕新慧
王新明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497-504,共8页
对广州地区春季(2015年3~4月)、夏季(2015年6~7月)、秋季(2015年9~10月)、冬季(2015年12月~2016年1月)四个季节6个粒径段(<0.49、0.49~0.95、0.95~1.5、1.5~3.0、3.0~7.2以及7.2~10.0μm)的大气颗粒物样品中水溶性有机碳(WSOC)的浓...
对广州地区春季(2015年3~4月)、夏季(2015年6~7月)、秋季(2015年9~10月)、冬季(2015年12月~2016年1月)四个季节6个粒径段(<0.49、0.49~0.95、0.95~1.5、1.5~3.0、3.0~7.2以及7.2~10.0μm)的大气颗粒物样品中水溶性有机碳(WSOC)的浓度和光学性质等变化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WSOC的浓度水平呈现冬季[(5.07±2.80)μg/m^(3)]>秋季[(3.87±1.51)μg/m^(3)]>春季[(3.60±1.16)μg/m^(3)]>夏季[(2.42±0.51)μg/m^(3)]的季节变化特征;WSOC的质量平均直径(MMD)为0.57μm(春)、0.42μm(夏)、0.49μm(秋)和0.56μm(冬).WSOC的质量吸收效率MAE365差异较大,分布在0.18~1.42m^(2)/g之间,冬季最高;吸收波长指数AAE值分布在3.6~9.8之间.细颗粒物(<3μm)中WSOC对PM10WSOC总吸光的贡献达到了90%以上,其中<0.49μm颗粒物的贡献超过50%.在300~500nm之间,春季、夏季、秋季和冬季WSOC对颗粒物总吸光比例平均值分别为5.23%、2.95%、3.04%和6.92%;其中<0.49μm粒径段的贡献最高,分别为3.11%、1.79%、1.65%和3.45%.进一步通过特征紫外吸光度SUVA值的分析表明芳香性和分子量可能是影响WSOC吸光能力的重要因素.粒径越小颗粒物含有越多的不饱和键,使得MAE365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溶胶
水溶性有机碳(WSOC)
光学性质
粒径分布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单颗粒质谱研究云雾水和降雨中颗粒物的化学成分
被引量:
2
1
作者
阳宇翔
彭加仙
傅玉珍
张国华
林钦浩
李磊
代新
毕新慧
王新明
机构
中国科学院
广州
地球化学
研究所
有机
地球化学
国家重点
实验室
广东省
环境
保护与资源利用重点
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
大学
上海大学
环境
与
化学
工程
学院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粤港澳环境污染过程与控制联合实验室
广东工业大学
环境
科学
与工程
学院
环境
健康与
污染
控制
研究
院
暨南大学质谱仪器与大气
环境
研究所
广州
禾信康源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出处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635-643,共9页
基金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2019B151502022)
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2019B121205006
2017B030314057)。
文摘
气溶胶可作为云凝结核或冰核参与云雾和降水的形成。然而,现有研究大多以云雾水和降雨中的水溶性组分为研究对象,对于难溶性组分的认识还十分有限。本研究于2017年5~6月在广东天井山观测站(24°41′56″N,112°53′56″E,海拔1690m)采集了21个云雾水和9个雨水样品,利用单颗粒气溶胶质谱直接分析其中的单颗粒化学成分。通过聚类分析发现:(1)海盐、矿尘颗粒和生物气溶胶对云凝结核和冰核的贡献较高(数量占比为67.3%~75.1%)。结合气团轨迹分析发现,海盐气溶胶经长距离的内陆输送后仍是重要的云凝结核和冰核;(2)云雾水和雨水中颗粒类型差异较大,云雾水中海盐(35.7%)、有机物(12.1%)、有机胺(8.0%)及Fe(6.4%)的贡献更大,而雨水中矿尘(35.6%)、与有机物混合的黑碳颗粒(18.9%)的贡献高,反映了气溶胶形成暖云和混合相云过程的差异。
关键词
云雾水
雨水
化学组分
单颗粒气溶胶
天井山
Keywords
cloud water
rainwater
chemical composition
single particle aerosol
Mount.Tianjing
分类号
P593 [天文地球—地球化学]
X51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广州地区不同粒径段大气颗粒物中水溶性有机碳的吸光贡献
被引量:
6
2
作者
郭子雍
阳宇翔
彭龙
廉秀峰
傅玉珍
张国华
毕新慧
王新明
机构
中国科学院
广州
地球化学
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
大学
中国科学院
广州
地球化学
研究所
出处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497-504,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775124,41877307)
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2019B121205006,2017B030314057)。
文摘
对广州地区春季(2015年3~4月)、夏季(2015年6~7月)、秋季(2015年9~10月)、冬季(2015年12月~2016年1月)四个季节6个粒径段(<0.49、0.49~0.95、0.95~1.5、1.5~3.0、3.0~7.2以及7.2~10.0μm)的大气颗粒物样品中水溶性有机碳(WSOC)的浓度和光学性质等变化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WSOC的浓度水平呈现冬季[(5.07±2.80)μg/m^(3)]>秋季[(3.87±1.51)μg/m^(3)]>春季[(3.60±1.16)μg/m^(3)]>夏季[(2.42±0.51)μg/m^(3)]的季节变化特征;WSOC的质量平均直径(MMD)为0.57μm(春)、0.42μm(夏)、0.49μm(秋)和0.56μm(冬).WSOC的质量吸收效率MAE365差异较大,分布在0.18~1.42m^(2)/g之间,冬季最高;吸收波长指数AAE值分布在3.6~9.8之间.细颗粒物(<3μm)中WSOC对PM10WSOC总吸光的贡献达到了90%以上,其中<0.49μm颗粒物的贡献超过50%.在300~500nm之间,春季、夏季、秋季和冬季WSOC对颗粒物总吸光比例平均值分别为5.23%、2.95%、3.04%和6.92%;其中<0.49μm粒径段的贡献最高,分别为3.11%、1.79%、1.65%和3.45%.进一步通过特征紫外吸光度SUVA值的分析表明芳香性和分子量可能是影响WSOC吸光能力的重要因素.粒径越小颗粒物含有越多的不饱和键,使得MAE365值较高.
关键词
气溶胶
水溶性有机碳(WSOC)
光学性质
粒径分布
Keywords
aerosol
water-soluble organic carbon(WSOC)
light absorption
size distribution
分类号
X51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于单颗粒质谱研究云雾水和降雨中颗粒物的化学成分
阳宇翔
彭加仙
傅玉珍
张国华
林钦浩
李磊
代新
毕新慧
王新明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广州地区不同粒径段大气颗粒物中水溶性有机碳的吸光贡献
郭子雍
阳宇翔
彭龙
廉秀峰
傅玉珍
张国华
毕新慧
王新明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