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震后儿童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影响因素(综述) 被引量:16
1
作者 孙宇理 朱莉琪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70-274,共5页
关键词 地震 儿童 创伤后应激障碍 综述
下载PDF
心理压力和消极事件应对方式对青少年情绪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孙琦 郑钢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CSCD 2008年第3期237-239,共3页
目的探讨青少年心理压力和对消极事件应对方式的特点,研究心理压力和对消极事件应对方式对青少年情绪的影响。方法以五城市的5870名中学生为被试,采用心理压力问卷、消极事件应对方式量表和简明心境量表进行测量。结果①心理压力各因... 目的探讨青少年心理压力和对消极事件应对方式的特点,研究心理压力和对消极事件应对方式对青少年情绪的影响。方法以五城市的5870名中学生为被试,采用心理压力问卷、消极事件应对方式量表和简明心境量表进行测量。结果①心理压力各因子平均分显示青少年升学压力较大[(3.31±0.91)分];应对方式平均分显示青少年更倾向于用外向的应对方式应对消极事件。②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家庭压力男生[(2.11±1.25)分]显著高于女生[(2.04±1.19)分](P〈0.05),升学、形象压力均女生显著高于男生(P〈0.01);女生较男生更倾向于用外向的应对方式[(3.11±0.77)分VS(2.77±0.81)分](P〈0.01);随着年级增长,青少年除家庭压力外的其他各种心理压力增大,并逐渐倾向于内向的应对方式。③心理压力和应对方式对情绪的回归分析表明,各种心理压力对消极情绪有正向预测效应,对积极情绪有负向预测作用(P〈0.001);外向应对方式对积极情绪有正向预测效应,内向应对方式对消极情绪有正向预测效应(P〈0.001)。结论青少年升学压力较大,男生和女生对消极事件应对方式有不同的特点,随着年级的增高青少年除家庭压力外的其他压力都呈升高趋势,同时青少年对消极事件逐渐转向内向的应对方法。心理压力和应对方式对青少年情绪有预测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心理压力 应对方式 情绪
原文传递
儿童青少年饮食自我效能感及健康行为调查 被引量:7
3
作者 熊敏 朱莉琪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276-1278,共3页
目的了解贵州省儿童青少年饮食相关行为自我效能感和健康饮食行为现状,为科学开展健康教育及促进健康饮食行为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儿童青少年饮食相关行为自我效能感调查表和健康饮食行为调查表对贵州省9所学校1 398名在校中小学... 目的了解贵州省儿童青少年饮食相关行为自我效能感和健康饮食行为现状,为科学开展健康教育及促进健康饮食行为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儿童青少年饮食相关行为自我效能感调查表和健康饮食行为调查表对贵州省9所学校1 398名在校中小学生(非住校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贵州省省会和县级以下地区儿童青少年饮食相关行为自我效能感得分分别为(2.08±0.72)和(2.00±0.61)分,≤12和>12周岁年龄段儿童青少年得分分别为(2.08±0.63)和(2.01±0.69)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省会和县级以下地区儿童青少年健康饮食行为得分分别为(2.67±0.90)和(2.05±0.92)分,男生和女生得分分别为(2.26±0.94)和(2.45±0.99)分,≤12和>12周岁年龄段儿童青少年得分分别为(2.29±0.93)和(2.52±0.87)分,小学、初中及高中生得分分别为(2.33±0.95)、(2.28±0.92)和(2.53±0.87)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01);贵州省儿童青少年饮食相关行为自我效能感与健康饮食行为得分呈正相关关系(r=0.202,P<0.001)。结论贵州省省会和县级以下地区中小学生与饮食相关行为自我效能感和健康饮食行为存在差异,应有针对性开展教育和干预工作,促进儿童青少年形成健康饮食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青少年 自我效能感 健康饮食行为
原文传递
5~9岁儿童对常见食物及其营养的认知 被引量:2
4
作者 刘国平 朱莉琪 王雯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922-924,共3页
目的通过5~9岁儿童对常见食物的分类任务,考察儿童对食物与营养继康关系的认知.方法本研究用临床访谈法,采用多种任务范式,考察5岁、7岁、9岁儿童对常见食物的自发分类以及对膳食平衡的认知。结果5岁儿童更多依赖食物的具体特征进... 目的通过5~9岁儿童对常见食物的分类任务,考察儿童对食物与营养继康关系的认知.方法本研究用临床访谈法,采用多种任务范式,考察5岁、7岁、9岁儿童对常见食物的自发分类以及对膳食平衡的认知。结果5岁儿童更多依赖食物的具体特征进行分类,5-9岁儿童在物理标准(H(2)=12.929,P〈0.01),习俗标准(H(2)=5.540,P=0.063),加工方式(H(2)=6.076,P〈0.05)的使用上年龄差异显著。对于不同营养搭配的套餐,社会经济条件不同的2组儿童选择人数百分比差异显著(χ^2(1)=5.857,P=0.016;)(χ^2(1))=4.510,P=0.034),SES高组的儿童比SES低组的儿童更多选择均衡的饮食(SES高组选择营养搭配人数百分比是75.0%,93.8%;SES低组是45.2%,74.2%)。结论儿童对食物和营养的理解与认知发展有关。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逐渐形成膳食营养平衡的观念;生活经验对“膳食平衡”的认知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发分类 食物认知 儿童认知发展
原文传递
5~9岁儿童对常见疾病发生不确定性的预测
5
作者 陈华 朱莉琪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42-144,共3页
目的探讨5~9岁儿童对常见疾病发生的预测及预测原因的认知发展。方法选用儿童常见疾病,设计故事情景,考察120名儿童对疾病发生的预测,并对其预测原因进行分析。结果5岁、7岁、9岁三组儿童对疾病发生的不确定性预测(34.2%,52.5... 目的探讨5~9岁儿童对常见疾病发生的预测及预测原因的认知发展。方法选用儿童常见疾病,设计故事情景,考察120名儿童对疾病发生的预测,并对其预测原因进行分析。结果5岁、7岁、9岁三组儿童对疾病发生的不确定性预测(34.2%,52.5%,73.3%)差异有显著性(Х(2)^2=50.134,P〈0.01);他们对疾病的预测原因差异有显著性(Х(6)^2=95.781,P〈0.01);教育条件不同的2组三年级儿童对疾病发生的不确定性预测和预测原因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Х(1)^2=11.162,P〈0.01;Х(3)^2=35.043,P〈0.01)。结论在已知一个可能病因时,部分5岁儿童已能够做出疾病发生不确定性的判断;儿童对疾病发生不确定性的认知是朴素生物学的;5岁到9岁儿童预测疾病时经历了由单因性质判断和单因程度判断策略到多因综合判断的发展过程;教育条件对儿童的疾病认知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疾病 不确定性
原文传递
学前儿童对病因及其致病不确定性的认知
6
作者 陈华 朱莉琪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CSCD 2008年第2期185-186,共2页
疾病是儿童早期即能接触到的一种生物现象。在日常生活中,他们不仅要学会如何向父母和医生汇报自己的症状,还要学会采取正确的健康行为方式来保持自己的身心健康。儿童对疾病的认知,也直接影响到患儿向医生汇报症状的能力及其对治疗... 疾病是儿童早期即能接触到的一种生物现象。在日常生活中,他们不仅要学会如何向父母和医生汇报自己的症状,还要学会采取正确的健康行为方式来保持自己的身心健康。儿童对疾病的认知,也直接影响到患儿向医生汇报症状的能力及其对治疗的配合。探讨学前儿童对病因及其致病不确定性的认知,可以使我们进一步了解儿童对疾病的认识水平,从而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应的教育方案,丰富儿童的疾病和健康知识,帮助儿童保持身心健康。儿童的疾病和健康认知已开始受到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前儿童 健康认知 致病 病因 健康行为方式 身心健康 生物现象 认识水平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