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45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机构知识库建设的几点思考——以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机构知识库为例
1
作者 王伟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15年第18期136-137,141,共3页
回顾了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机构知识库(IMHE Open IR)的建设历程,介绍了建设机构知识库的主要思路和做法,并对机构知识库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 机构知识库 IMHE OpenIR 可持续发展
下载PDF
干热河谷生态修复模式及其效应——以中国科学院东川泥石流观测研究站为例 被引量:51
2
作者 崔鹏 王道杰 韦方强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2005年第3期60-64,共5页
金沙江干热河谷水土流失严重,滑坡、泥石流等山地灾害强烈,生态环境十分脆弱.以中国科学院东川泥石流观测研究站为研究区,根据立地条件和植物生物学特性,提出了荒坡地乔灌草恢复性生态修复模式和坡耕地农、林、牧开发性生态修复模式,并... 金沙江干热河谷水土流失严重,滑坡、泥石流等山地灾害强烈,生态环境十分脆弱.以中国科学院东川泥石流观测研究站为研究区,根据立地条件和植物生物学特性,提出了荒坡地乔灌草恢复性生态修复模式和坡耕地农、林、牧开发性生态修复模式,并对生态修复效应进行了监测和调查.结果表明:通过生态修复,林草地地表径流量降为裸地的14.9%,泥沙流失量降为裸地的6.4%;修复灌草地稳渗率为0.58mm/min,裸地稳渗率为修复灌草地的62%,退化灌草丛地为修复灌草地的84%;植物品种由10余种发展到30多种,土壤种子库密度由300余粒/m2增加到1217~1450粒/m2,动物种类增加10多种;坡耕地产量从750~1500kg/hm2增加到4500~6000kg/hm2,人均年经济收入从200元增加到800~1000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科学院 东川泥石流观测研究站 干热河谷 生态修复模式 生态环境 立地条件 植物生物学特性
下载PDF
川中丘陵区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环境效应——以中国科学院盐亭紫色土农业生态试验站集水区为例 被引量:6
3
作者 朱波 彭奎 +2 位作者 高美荣 刘刚才 张先婉 《山地学报》 CSCD 2001年第S1期-,共6页
通过长期的观测数据分析与土地利用现状的对比 ,研究四川盆地中部丘陵盐亭紫色土农业生态试验站集水区的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环境效应。结果表明 ,截流村土地利用自 6 0年代以来发生了巨大变化 ,其中有林地增长约 30 % ,有林地分布在丘陵... 通过长期的观测数据分析与土地利用现状的对比 ,研究四川盆地中部丘陵盐亭紫色土农业生态试验站集水区的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环境效应。结果表明 ,截流村土地利用自 6 0年代以来发生了巨大变化 ,其中有林地增长约 30 % ,有林地分布在丘陵坡顶、陡坎和地边 ,与农田形成镶嵌格局 ,由此构成的农林复合系统有较好的水土保持能力 ,缓减了农村燃料、饲料、材料和肥料的不足 ,具有良好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应 ,初步实现了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 土地利用变化 川中丘陵区 生态环境效应
下载PDF
AnnAGNPS和SWAT模型对非点源污染的适用性研究——以中国科学院盐亭紫色土生态试验站为例 被引量:5
4
作者 高扬 朱波 +2 位作者 周培 支月娥 唐家良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 2008年第6期567-572,共6页
为了选取适合于紫色土流域的机理模型,同时为控制紫色土丘陵区的农业非点源污染,以及为三峡库区内非点源污染物输出与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本文将2种机理参数模型AnnAGNPS与SWAT运用到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的紫色土小流域,对地表径流和非点... 为了选取适合于紫色土流域的机理模型,同时为控制紫色土丘陵区的农业非点源污染,以及为三峡库区内非点源污染物输出与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本文将2种机理参数模型AnnAGNPS与SWAT运用到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的紫色土小流域,对地表径流和非点源污染物的输出模拟进行研究。通过适用性研究发现:2种模型对紫色土流域的径流量模拟效果最为理想,平均误差为-7.5%和2.9%;而模型对流域的泥沙模拟效果均不理想,误差较大;对于养分迁移的模拟,AnnAGNPS模型的模拟效果要好于SWAT模型,平均误差控制在10%左右。因此,AnnAGNPS模型更适合在紫色土典型流域进行模拟运用,可获得可信度较高的模拟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NAGNPS SWAT 非点源 紫色土流域
下载PDF
中国科学院东川泥石流观测研究站信息共享平台 被引量:1
5
作者 韦方强 崔鹏 +1 位作者 胡凯衡 陈杰 《山地学报》 CSCD 2002年第4期511-512,共2页
关键词 中国科学院 泥石流 信息共享平台 观测 动力学 降水 实验 研究
下载PDF
农林复合生态系统氮素平衡及其评价——以中国科学院盐亭农业生态试验站为例 被引量:13
6
作者 彭奎 欧阳华 朱波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52-257,共6页
农业生态系统中养分的平衡状况及其合理性评价,是探讨农业生产和环境变化的前提和基础。选择三峡库区上游川中丘陵区一典型农林复合生态系统,依据系统养分循环概念模型,进行了农田和林地定位监测、耕地和盆钵模拟试验以及参与式农户调查... 农业生态系统中养分的平衡状况及其合理性评价,是探讨农业生产和环境变化的前提和基础。选择三峡库区上游川中丘陵区一典型农林复合生态系统,依据系统养分循环概念模型,进行了农田和林地定位监测、耕地和盆钵模拟试验以及参与式农户调查等,研究系统的氮素各收入支出参数,计算系统的氮素平衡并对平衡合理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本复合生态系统旱地和整个农田子系统氮素略有盈余,盈亏量分别为56.1kg/hm2·a和42kg/hm2·a,实际盈亏率为10.4%和8.2%;而水稻田和复合系统有少量亏缺,盈亏量分别为-13.21kg/hm2·a和-37.5kg/hm2·a,实际盈亏率分别为为-3.2%和-7.8%;林地亏缺较大,盈亏量为-165.9kg/hm2·a,实际盈亏率为-39.2%。模型计算的允许盈亏率(旱地23.4%,水稻田-37.2%)评价表明,旱地和水稻田目前的氮素平衡基本上是合理的。与1960s系统氮平衡比较,可以看到林地在减少水土流失、促进养分的合理循环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应受到充分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 氮素平衡 农林复合系统 盈亏量 氮肥 富营养化
下载PDF
川中丘陵区小流域非点源氮素迁移的季节特征——以中国科学院盐亭紫色土农业生态试验站小流域为例 被引量:10
7
作者 况福虹 朱波 +2 位作者 徐泰平 汪涛 武永峰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93-95,98,共4页
通过分析川中丘陵区典型小流域主排水沟不同部位氮素浓度随季节变化的特征,结果表明NO3--N和NH4+-N浓度随季节变化特征明显,但浓度变化波动大。NH4+-N浓度春季最高,达到2.11 mg/L,NO3--N浓度秋季最高,达到7.12 mg/L,与总氮浓度有显著相... 通过分析川中丘陵区典型小流域主排水沟不同部位氮素浓度随季节变化的特征,结果表明NO3--N和NH4+-N浓度随季节变化特征明显,但浓度变化波动大。NH4+-N浓度春季最高,达到2.11 mg/L,NO3--N浓度秋季最高,达到7.12 mg/L,与总氮浓度有显著相关关系。TON浓度随季节变化特征不明显,受人类活动影响大,TN浓度随季节变化波动较小,从上游到出口处经过河流自净作用能明显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流域 非点源污染
下载PDF
中国科学院西部行动计划(二期)项目布局与初步进展 被引量:10
8
作者 黄铁青 赵涛 +12 位作者 冯仁国 丁永建 李凌浩 刘国彬 肖洪浪 陈亚宁 刘庆 王克林 贺秀斌 赵新全 李新 吴青柏 许洪华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888-895,共8页
中国科学院于2000—2005年成功实施中国科学院西部行动计划(一期),于"十一五"期间继续实施西部行动计划(二期)。在继续深化和扩展西部原有5个典型区域(北方草地、黄土高原、黑河流域、塔里木河流域、岷江上游)生态建设试验示... 中国科学院于2000—2005年成功实施中国科学院西部行动计划(一期),于"十一五"期间继续实施西部行动计划(二期)。在继续深化和扩展西部原有5个典型区域(北方草地、黄土高原、黑河流域、塔里木河流域、岷江上游)生态建设试验示范研究的基础上,新增西南喀斯特、三峡库区和三江源区等3个试区的生态建设试验示范研究;开展黑河流域遥感?地面观测同步试验与综合模拟平台建设、青藏铁路冻土路基稳定性与沙害防治等研究工作;开展太阳能等特色资源开发及其他服务于西部大开发的高技术研究与产业化等方面的工作。该计划已按实施方案陆续展开,启动实施11个项目,在试验示范区/点的选定、设施建设、观测、试验、研究与示范等方面的进展顺利,取得一批阶段性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科学院 西部行动计划(二期) 生态 资源
下载PDF
中国科学院盐亭紫色土农业生态试验站建站20周年回顾 被引量:5
9
作者 张先婉 朱波 蒋明富 《山地学报》 CSCD 2001年第S1期1-3,共3页
简要回顾了中国科学院盐亭紫色土农业生态试验站建站 2 0年来的研究、观测及数据积累。介绍了盐亭站的研究方向、主要成绩与存在的不足 ,提出了盐亭站今后的主要研究方向与总体目标。
关键词 盐亭站 研究展望 20年回顾
下载PDF
1998–2018年中国科学院贡嘎山高山生态系统观测试验站气象数据集 被引量:3
10
作者 杨阳 王可琴 +1 位作者 胡兆永 王根绪 《中国科学数据(中英文网络版)》 CSCD 2020年第2期26-35,共10页
气象数据作为气候变化基础数据,对全球气候变化和极端气候事件提供基础数据支撑。中国科学院贡嘎山高山生态系统观测试验站(简称贡嘎山站)是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ERN)和国家野外科学观测定位研究站之一。贡嘎山地处于青藏高原的东南缘... 气象数据作为气候变化基础数据,对全球气候变化和极端气候事件提供基础数据支撑。中国科学院贡嘎山高山生态系统观测试验站(简称贡嘎山站)是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ERN)和国家野外科学观测定位研究站之一。贡嘎山地处于青藏高原的东南缘,是全球变化最为敏感区域之一,在高山生态系统中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按照CERN统一规范,贡嘎山站开展了气象长期监测工作。本数据集利用贡嘎山站气象场自动观测系统采集原始数据,经过数据处理、质量控制和评估,将1998–2018年21年的气象数据,共计19个气象要素120个指标301 KB公开报道,为全球变化下高山生态系统响应研究提供背景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数据 气候变化 高山生态系统 贡嘎山
下载PDF
中国科学院地学类SCIE收录期刊学术影响力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洋 《科技传播》 2019年第17期18-22,共5页
选择8种中国科学院地学类SCIE收录期刊,基于Web of Science检索平台2011—2018年的基础数据,对其出版周期、载文量、作者国家分布、读者国家分布等指标进行了8年的统计分析,探讨不同因素对期刊学术影响力的影响。分析表明,8年间,中科院S... 选择8种中国科学院地学类SCIE收录期刊,基于Web of Science检索平台2011—2018年的基础数据,对其出版周期、载文量、作者国家分布、读者国家分布等指标进行了8年的统计分析,探讨不同因素对期刊学术影响力的影响。分析表明,8年间,中科院SCIE收录的地学类期刊的影响因子总体上呈逐年上升趋势。出版周期缩短,载文量增加,有助于提高期刊的影响因子;从作者的国别分布来看,部分期刊发表中国境内的论文及中外合著论文居多,国际论文较少,不利于提高期刊的影响因子;作者国际化分数(FAI)和国际化指数(IAI)均与期刊影响因子呈显著正相关,期刊作者的国际化水平越高,期刊的学术影响力越大。中国科学院地学类期刊必须立足本土,保证国内论文的质量,提高作者的国际化水平,提高期刊的学术影响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科院 地学期刊 学术影响力 国际化 篇均被引频次
下载PDF
1998-2018年中国科学院贡嘎山高山生态系统观测试验站辐射数据集
12
作者 杨阳 王可琴 +1 位作者 胡兆永 王根绪 《中国科学数据(中英文网络版)》 CSCD 2021年第1期139-145,共7页
太阳辐射控制着大气层、水圈、生物圈及岩石圈发生的各种生物作用、化学作用及其他作用。太阳辐射作为森林生态系统的热量和能量来源,是生态系统维持本身正常运转和发展的原始动力,对植物光合作用、蒸腾作用及生态系统碳交换等过程有重... 太阳辐射控制着大气层、水圈、生物圈及岩石圈发生的各种生物作用、化学作用及其他作用。太阳辐射作为森林生态系统的热量和能量来源,是生态系统维持本身正常运转和发展的原始动力,对植物光合作用、蒸腾作用及生态系统碳交换等过程有重要的影响。贡嘎山地处青藏高原东南缘,在高山生态系统中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按照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ERN)和国家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网络(CNERN)统一规范,中国科学院贡嘎山高山生态系统观测试验站(简称贡嘎山站)开展了辐射长期监测工作。本数据集利用贡嘎山站自动辐射观测系统采集原始数据,经过数据处理、质量控制和评估,将1998–2018年的辐射数据,共计22个指标97 KB公开报道,为全球变化下高山生态系统碳循环、水循环和能量循环提供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射 高山生态系统 贡嘎山 碳循环 能量循环
下载PDF
川中丘陵区小流域非点源氮污染特征——以中国科学院盐亭紫色土农业生态试验站小流域为例 被引量:6
13
作者 陈克亮 方琳 +2 位作者 朱波 杨学春 李庆召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2003年第S1期116-121,共6页
通过2002年5月至2002年12月对川中丘陵区小流域地表水—地下水中氮素各种形态的监测分析。结果表明,集水区、农田径流水无机氮的平均浓度分别达1 06mg/L和1 11mg/L,超过水体富营养化的浓度下限;井水中NO-3-N浓度最高达14 23mg/L,超过WH... 通过2002年5月至2002年12月对川中丘陵区小流域地表水—地下水中氮素各种形态的监测分析。结果表明,集水区、农田径流水无机氮的平均浓度分别达1 06mg/L和1 11mg/L,超过水体富营养化的浓度下限;井水中NO-3-N浓度最高达14 23mg/L,超过WHO所规定的生活饮用水NO-3-N浓度上限的42 3%;平均浓度为7 03mg/L。井水中氮素存在形态以NO-3-N为主,平均占97 6%,最高达99 4%。集水区、农田径流水、井水中NO-4-N浓度随时间变化差异显著。3-N和NH+各水体NO-2-N含量很低,低于0 1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中丘陵区 小流域 非点源 氮污染
下载PDF
关于提高中国科学院ARP系统创新竞争力的探讨 被引量:1
14
作者 吴宇 《科技促进发展》 2012年第10期125-129,共5页
本文简要介绍了中国科学院实施ARP系统的背景和建设目标,根据系统的特点总结出现阶段ARP系统的主要创新竞争力,并在此基础上对ARP的持续发展提出若干建议。
关键词 创新竞争力 ARP系统 持续发展
下载PDF
心理学视角下导师与新时期研究生相处的技巧与方法——以中科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为例
15
作者 姚彩云 张宇 《高等教育研究学报》 2014年第1期72-76,共5页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80、90后成为了研究生的主体。他们身上有着时代的印记,有着自己的特点,如价值观多元化、有主张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维权意识强、蕴藏着很强的创新潜力和心理承受能力相对不足等特点。导师在面对新时期的研究生时除...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80、90后成为了研究生的主体。他们身上有着时代的印记,有着自己的特点,如价值观多元化、有主张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维权意识强、蕴藏着很强的创新潜力和心理承受能力相对不足等特点。导师在面对新时期的研究生时除了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还需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本文从心理学的视角结合案例探讨了导师如何把握研究生的心理状况的一些简单实用的原则、技巧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师 80、90后研究生 相处 心理学视角
下载PDF
流迁转型背景下中国城市职住分离研究进展与展望
16
作者 罗茂珂 张少尧 邓伟 《热带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762-1774,共13页
通过CiteSpace对2000—2022年中国特色社会经济背景下的职住分离研究1 269篇文献进行计量分析,结合城镇化发展与流迁转型背景对研究进行回顾,总结和评述研究热点、主题与方法。结果表明,不同人口流迁阶段的职住分离研究具有不同的特征... 通过CiteSpace对2000—2022年中国特色社会经济背景下的职住分离研究1 269篇文献进行计量分析,结合城镇化发展与流迁转型背景对研究进行回顾,总结和评述研究热点、主题与方法。结果表明,不同人口流迁阶段的职住分离研究具有不同的特征。首先,职住分离的研究区域从一线城市扩展到二三线城市,反映中国城镇化进程中人口流迁转型的新现象。其次,研究视角从宏观层面逐渐转向微观层面,更加关注个体和家庭的职住分离问题。同时,研究数据由传统抽样调查转变至大数据,多学科理论逐步被应用到职住分离研究。最后提出研究展望:1)在流迁转型背景下,应加强职住分离新特征及其空间关联研究,进一步串联乡城、城-城与城内流迁背景下的多尺度职住分离形成的社会基础。2)当前研究连贯性、纵深性不足,应结合生命周期理论将各阶段职住分离纳入统一视角。3)积极使用机器学习方法处理流迁大数据,结合地理学、城市学、交通学等学科的理论对职住分离机制进行深入探讨。4)将迁居理论与生命周期理论相结合,讨论职住分离与迁居行为的相互关系,促进适当迁居,以缓解职住分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住分离 生命周期理论 迁居行为 CITESPACE 城市空间结构 人口流迁转型 中国
下载PDF
典型地区地震山地灾害分布对环境本底因素响应机制研究--以绵竹市为例 被引量:1
17
作者 田述军 孔纪名 +2 位作者 崔云 阿发友 吴文平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09-215,共7页
通过对汶川地震灾区的调查和遥感解译,详细分析了绵竹市地震山地灾害的特点,在G IS平台上对297个典型灾害点的环境本底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灾害分布对地震烈度、距断裂带距离、岩性、高程、河流、坡度和坡向的响应机制。得出以下结论:1... 通过对汶川地震灾区的调查和遥感解译,详细分析了绵竹市地震山地灾害的特点,在G IS平台上对297个典型灾害点的环境本底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灾害分布对地震烈度、距断裂带距离、岩性、高程、河流、坡度和坡向的响应机制。得出以下结论:1)距中央断裂的距离是汶川大地震山地灾害分布规律的主导因素,灾害在距中央断裂0~8 km范围内响应明显,上盘发育程度明显高于下盘,下盘灾害点分布的变化规律受前山断裂破裂的影响;2)山地灾害在硬质岩层中最为发育,灾害发育密度随坡度的增加而增大;3)地形和河流共同制约着坡体卸荷和地震能量的释放,山地灾害对海拔较高、坡度陡峭、切割强烈和河网密度大的区域响应更为明显;4)当区域地势变化方向和坡向与地震断裂破裂方向一致时,有利于地震能量的传播,灾害更容易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山地灾害 环境因素 响应机制 汶川大地震
下载PDF
成都山地所山地灾害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钟敦伦 王成华 《山地研究》 CSCD 1996年第2期71-77,共7页
30年来我所在建立山地灾害学过程中,培养造就了一支老中青结合的从事山地灾害及其防治研究的科技队伍;完成了国家和地方的科研、生产任务300余项.这些成果不仅促进了学科的发展和完善,而且在发展国民经济和减灾防灾中起着重要... 30年来我所在建立山地灾害学过程中,培养造就了一支老中青结合的从事山地灾害及其防治研究的科技队伍;完成了国家和地方的科研、生产任务300余项.这些成果不仅促进了学科的发展和完善,而且在发展国民经济和减灾防灾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地灾害 泥石流 滑坡
下载PDF
有关汶川地震及次生山地灾害研究的一些科学问题 被引量:6
19
作者 张信宝 《山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02-403,共2页
汶川8.0级地震的发生远远超出地学界以前关于横断山区地震及次生灾害发生规律的认识,说明地学界以前对横断山区的新构造运动特点,地震区域分布规律、发生原因,地震次生滑坡泥石流灾害的强度、危害和特大地震在横断山区地貌演化的作用等... 汶川8.0级地震的发生远远超出地学界以前关于横断山区地震及次生灾害发生规律的认识,说明地学界以前对横断山区的新构造运动特点,地震区域分布规律、发生原因,地震次生滑坡泥石流灾害的强度、危害和特大地震在横断山区地貌演化的作用等重大科学问题的认识存在不足或偏差之处。在思考此次地震发生特点的基础上,结合在西南山区的多年工作经验,提出了汶川大地震后亟待开展的第四纪以来横断山区古地震重建、古滑坡分布、水库诱发地震、特大地震在横断山区山地地貌演化的作用等方面的科学研究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汶川地震 大型水库 古地震重建 地貌演化
下载PDF
建设一流山地研究所的战略构想——写在成都山地所成立40周年之际
20
作者 邓伟 程根伟 《山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13-517,共5页
成都山地所走过了40年的发展历程,现在已经成为在山地灾害防治和山地环境保护方面的国家级研究机构。进入21世纪以来,山地所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即如何更好地满足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更准确地把握世界科技前沿,不断地推动一流山地研... 成都山地所走过了40年的发展历程,现在已经成为在山地灾害防治和山地环境保护方面的国家级研究机构。进入21世纪以来,山地所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即如何更好地满足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更准确地把握世界科技前沿,不断地推动一流山地研究所的建设。其核心与关键就是要造就一支高水平的科研队伍,持续提升全所的创新能力,不断为山区可持续发展做出基础性、战略性和前瞻性科技贡献。本文是基于知识创新工程三期学科发展规划主要框架而成,提出了研究所学科发展的目标及基本举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地研究 学科规划 发展目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