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毛菊苣不同部位中菊苣酸、绿原酸、单咖啡酰酒石酸的含量测定 被引量:9
1
作者 杨建 何倩 +2 位作者 吴娜 阿吉艾克拜尔·艾萨 马晓丽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6期792-795,共4页
目的测定毛菊苣不同部位(根、茎、种子)中菊苣酸、绿原酸和单咖啡酰酒石酸的含量。方法采用依利特Hypersil ODS柱(250 mm×4.6 mm,5μm),以乙腈-0.3%磷酸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328 nm,柱温为35℃,进样量为1... 目的测定毛菊苣不同部位(根、茎、种子)中菊苣酸、绿原酸和单咖啡酰酒石酸的含量。方法采用依利特Hypersil ODS柱(250 mm×4.6 mm,5μm),以乙腈-0.3%磷酸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328 nm,柱温为35℃,进样量为10μL。结果菊苣酸、绿原酸、单咖啡酰酒石酸分别在3.22~51.60、1.33~42.56、0.256~8.208μ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3.0%、101.3%、105.6%,RSD分别为3.0%、3.6%、2.6%。毛菊苣根中单咖啡酰酒石酸、绿原酸、菊苣酸的含量分别为0.024、0.092、0.143 mg/g;茎中单咖啡酰酒石酸、绿原酸、菊苣酸的含量分别为0.032、0.058、0.287 mg/g;种子中单咖啡酰酒石酸、绿原酸、菊苣酸的含量分别为0.197、1.714、1.247 mg/g。结论本法简单方便、重复性好、准确可靠,可用于毛菊苣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菊苣 绿原酸 单咖啡酰酒石酸 菊苣酸 含量测定
下载PDF
基于HPLC指纹图谱结合化学模式识别法和薄层色谱生物自显影评价不同生长期毛菊苣药材质量
2
作者 罗玉琴 魏哲洋 +1 位作者 刘戈宇 阿吉艾克拜尔·艾萨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746-2754,共9页
目的建立不同生长期(花前期、开花期和成熟期)毛菊苣Cichorium glandulosum地上部位药材的HPLC指纹图谱,结合化学模式识别法和薄层色谱(TLC)生物自显影技术评价毛菊苣药材质量,为其进一步研究与开发提供依据。方法采用PolyPack C_(18)-A... 目的建立不同生长期(花前期、开花期和成熟期)毛菊苣Cichorium glandulosum地上部位药材的HPLC指纹图谱,结合化学模式识别法和薄层色谱(TLC)生物自显影技术评价毛菊苣药材质量,为其进一步研究与开发提供依据。方法采用PolyPack C_(18)-AQ色谱柱,以甲醇(A)-乙腈(B)-0.3%磷酸溶液(C)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54 nm,体积流量为1.0 mL/min。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12)》建立不同生长期毛菊苣地上部位药材的HPLC指纹图谱并分析相似度。应用聚类分析(cluster analysis,CA)、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和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artial least squares-discriminant analysis,PLS-DA)筛选不同生长期下毛菊苣地上部位药材中具有的差异性化学成分。利用TLC-生物自显影技术对不同生长期毛菊苣药材进行体外抗氧化作用研究。结果不同生长期下20批次药材HPLC指纹图谱共匹配出12个共有峰,指认出3号峰为秦皮乙素、6号峰为异槲皮苷、7号峰为3,5-O-二咖啡酰奎宁酸。CA将20批不同生长期下药材分为4类;PCA确定了3个主成分因子,累积方差贡献率为78.143%,PCA结果与CA结果基本一致;PLS-DA结果显示色谱峰11、2、6(异槲皮苷)、3(秦皮乙素)和5号峰可作为不同生长期毛菊苣药材质量的差异标志物。样品展开斑点和TLC-生物自显影说明花前期和开花期药材相比成熟期药材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作用。结论利用建立的指纹图谱可为毛菊苣地上部位药材规范化种植以及质量评价提供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菊苣 指纹图谱 秦皮乙素 异槲皮苷 3 5-O-二咖啡酰奎宁酸 化学模式识别 生物自显影
原文传递
毛菊苣不同部位显微鉴定 被引量:2
3
作者 何倩 雅森·米吉提 +1 位作者 阿吉艾克拜尔·艾萨 杨建 《现代农业科技》 2019年第20期66-68,共3页
对毛菊苣不同部位显微鉴定,将毛菊苣药材的根、茎及种子进行粉碎,粉末分别在显微镜下鉴别。结果表明,毛菊苣显微特征中油细胞、石细胞、表皮细胞等都可以作为鉴定依据。
关键词 毛菊苣 显微鉴定 粉末
下载PDF
毛菊苣总倍半萜磁性纳米脂质体在小鼠体内组织分布和靶向效果 被引量:5
4
作者 罗玉琴 杨伟俊 阿吉艾克拜尔·艾萨 《现代药物与临床》 CAS 2019年第1期5-10,共6页
目的研究毛菊苣总倍半萜有效部位、脂质体和磁性纳米脂质体在小鼠体内的组织分布和靶向效果。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山莴苣素的含量为评价指标,研究毛菊苣总倍半萜有效部位溶液组、脂质体溶液组和磁性纳米脂质体溶液组(加磁场)在小... 目的研究毛菊苣总倍半萜有效部位、脂质体和磁性纳米脂质体在小鼠体内的组织分布和靶向效果。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山莴苣素的含量为评价指标,研究毛菊苣总倍半萜有效部位溶液组、脂质体溶液组和磁性纳米脂质体溶液组(加磁场)在小鼠体内不同组织器官的药物浓度;并以AUC0-12 h、平均滞留时间(MRT)和靶向效率(TE)、相对靶向效率(RTE)、靶向指数(TI)为指标评价不同剂型的靶向作用。结果尾静脉注射给药10 min后,磁性纳米脂质体组在心、肝、脾、肺、肾脏组织中山莴苣素浓度较有效部位组、脂质体组显著提高;在动物的肝部体外施加磁场,磁性纳米脂质体组肝部位的AUC0-12 h明显高于其他部位,MRT明显的延长,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TE仅在肝部有增加,且TI大于10。结论在外加磁场的作用下,毛菊苣总倍半萜磁性纳米脂质体可改变药物在动物体内的分布,延长药物的作用时间,提高药物在肝部位的特异性和靶向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菊苣总倍半萜 磁性纳米脂质体 磁靶向给药系统 山莴苣素 靶向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