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4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专辑简介
1
作者 薛红卫 《中国科学:生命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003-1006,共4页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简称“上海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是由原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简称“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与原中国科学院上海昆虫研究所(简称“上海昆虫研究所”),在中国科学院启动...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简称“上海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是由原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简称“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与原中国科学院上海昆虫研究所(简称“上海昆虫研究所”),在中国科学院启动“知识创新工程”的战略背景下于1999年5月整合而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生理生态 中国科学院 研究所 上海 专辑 科学研究院 创新工程 昆虫
原文传递
中国科学家在棉花纤维发育研究领域取得最新进展 被引量:8
2
作者 罗达 《分子植物育种》 CAS CSCD 2006年第z1期1-3,共3页
在最近短短的几年时间里,中国科学家群体在相关国家科学基金的支持下,利用功能基因组学技术手段在棉花纤维发育研究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突破性进展,使我国在棉纤维发生发育的分子机制研究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其中重要的研究结果发表... 在最近短短的几年时间里,中国科学家群体在相关国家科学基金的支持下,利用功能基因组学技术手段在棉花纤维发育研究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突破性进展,使我国在棉纤维发生发育的分子机制研究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其中重要的研究结果发表在国际著名的期刊《ThePlantCell》等杂志上。从分子水平弄清控制棉纤维细胞伸长的真正机制,对于棉花纤维的发生与伸长的调控以及高等植物的生长和形态的建成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和显著的学术意义。通过棉花纤维发育的基础研究,建立了棉纤维品质分子改良的技术平台,同时为棉花分子育种提供了纤维品质改良的关键功能基因,为进一步显著提高棉花纤维品质,创制纤维品质优异的新材料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棉纤维 纤维发育机理
下载PDF
“振兴中医药需要重塑对生命的理解”——专访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研究员王勇
3
作者 刘洋 王勇 《环球财经》 2019年第6期93-97,共5页
中国对中医的支持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时就已经开始。当时的第一代领导集体认为,中医的存在可能会对当时医疗卫生体系没办法覆盖的广泛人群产生积极影响,从中积累的经验又很有可能会促进中医的发展。毋庸置疑,这确实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中国对中医的支持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时就已经开始。当时的第一代领导集体认为,中医的存在可能会对当时医疗卫生体系没办法覆盖的广泛人群产生积极影响,从中积累的经验又很有可能会促进中医的发展。毋庸置疑,这确实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屠呦呦^1参与的青蒿素硏究项目的成功,为疟疾治疗带来了巨大的希望,陈竺参^2与验证的针对白血病的砒霜疗法也让全世界感到震惊。但对中医的质疑同样有着漫长历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科学院 中医药 植物生理 研究员 研究所 中华人民共和国 王勇 生态
原文传递
小波变换方法在植物冠层微气象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4
作者 姜朝阳 于强 +1 位作者 王天铎 孙晓敏 《中国农业气象》 CSCD 2004年第1期62-64,F003,共4页
小波变换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发展起来的应用数学分支,是一种较新的谱分析方法。本文对小波变换方法及其在农业微气象中的应用做了简单的介绍,并采用1999年8月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禹城农田综合实验站的微气象观测资料,应用Mor... 小波变换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发展起来的应用数学分支,是一种较新的谱分析方法。本文对小波变换方法及其在农业微气象中的应用做了简单的介绍,并采用1999年8月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禹城农田综合实验站的微气象观测资料,应用Morlet连续小波变换对玉米冠层内外不同高度温度、风速、湿度数据的变化做了分析。结果表明小波变换很好地揭示了植物冠层内外微气象因子变化所包含的周期分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波变换方法 植物冠层 农业微气象 温度 风速 湿度
下载PDF
中国空间生命科学40年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6
5
作者 李莹辉 孙野青 +11 位作者 郑慧琼 商澎 曲丽娜 雷晓华 刘红 刘敏 赫荣乔 龙勉 孙喜庆 王俊峰 周光明 孙联文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46-67,共22页
我国空间生命科学的探索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1981年随着空间生命专业委员会的正式成立,依托此专业的学术交流平台,空间生命科学进入多学科并进多机构建设的新阶段.随着中国载人航天及空间探索研究的深入发展,以分支学科或重大问题为牵引... 我国空间生命科学的探索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1981年随着空间生命专业委员会的正式成立,依托此专业的学术交流平台,空间生命科学进入多学科并进多机构建设的新阶段.随着中国载人航天及空间探索研究的深入发展,以分支学科或重大问题为牵引,我国在空间生命科学的几个重要领域取得了一系列关键成果.本文从发展历程、研究成果、平台模型、重大项目与后续展望等方面综述了我国空间生命科学40年的发展历程与标志性成果,为后续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生命科学 空间探索 中国航天
下载PDF
模拟失重对家蚕胚胎发育的影响及基因表达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张俊飞 郭莉 +3 位作者 骞爱荣 黄勇平 张舒 张茹 《空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133-140,共8页
目的研究模拟失重对家蚕胚胎发育的影响与基因表达变化。方法将通过三维随机回转器模拟失重环境处理的家蚕胚胎作为回转组。对照组是未进行回转处理的同批次家蚕卵。在家蚕胚胎的中期和孵化期分别对回转组和对照组样本进行转录组测序。... 目的研究模拟失重对家蚕胚胎发育的影响与基因表达变化。方法将通过三维随机回转器模拟失重环境处理的家蚕胚胎作为回转组。对照组是未进行回转处理的同批次家蚕卵。在家蚕胚胎的中期和孵化期分别对回转组和对照组样本进行转录组测序。观察家蚕胚胎发育状态和蚁蚕孵化时间,分析转录组中差异表达的基因。通过GO和KEGG富集分析,探讨差异基因涉及的信号通路,并使用qRT-PCR验证这些差异基因的表达。结果模拟失重使家蚕胚胎发育提前。GO富集分析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回转组胚胎和孵化蚁蚕表达变化的基因均主要富集于催化活性、膜结构和代谢的生物学过程。KEGG通路富集分析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回转组胚胎表达变化的基因主要富集在核糖体和RNA转运通路,而回转组孵化蚁蚕主要富集在代谢、粘着斑和紧密连接通路。qRT-PCR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回转组胚胎中的有机阳离子转运蛋白、突触囊泡糖蛋白2B等基因表达显著上调,回转组蚁蚕中的氨肽酶N等基因表达显著上调,而胶原蛋白和钙结合表皮生长因子结构域等基因表达显著下调。结论模拟失重可以加速家蚕胚胎的发育进程,且家蚕胚胎期基因表达对失重环境很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拟失重 家蚕胚胎发育 基因表达
下载PDF
安徽大别山区虫生真菌区系的物种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20
7
作者 王四宝 黄勇平 +1 位作者 樊美珍 李增智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2003年第6期475-479,共5页
对安徽大别山区虫生真菌区系的物种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虫生真菌资源十分丰富 ,共有虫生真菌 5 0种 ,隶属于 4目 4科 16属。科从大到小依次为麦角菌科 (Clavicipitaceae) (2 7种 ,占 5 4 % )、丝孢科 (Hy phomycetaceae) ... 对安徽大别山区虫生真菌区系的物种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虫生真菌资源十分丰富 ,共有虫生真菌 5 0种 ,隶属于 4目 4科 16属。科从大到小依次为麦角菌科 (Clavicipitaceae) (2 7种 ,占 5 4 % )、丝孢科 (Hy phomycetaceae) (15种 ,占 30 % )、虫霉科 (Entomophthoraceae) (5种 ,占 10 % )、束梗孢科 (Stilbellaceae) (3种 ,占 6 % )。含 3个种以上的优势属依次为虫草属 (Cordyceps) (2 6种 ,占 5 2 % )、拟青霉属 (Paecilomyces) (6种 ,占 12 % )、白僵菌属 (Beauveria) (3种 ,占 6 % ) ,共计 35种 ,占总种数的 70 % ;含 2个种的属为刺束梗孢属 (Akanthomyces)和虫瘟霉属 (Zoophthora) ;其余 11个属皆为单种属。优势种依次为粉拟青霉 (Paecilomycesfarinosus)、细脚拟青霉 (P .tenuipes)、下垂虫草 (Cordycepsnutans)、球孢白僵菌 (Beauveriabassiana)、金龟子绿僵菌小孢变种 (Metarhiziumanisopliaevar.anisopliae)。区系地理成分划分为 7大类型 :世界分布种 (42 .11% )、欧亚大陆分布种 (10 .5 3% )、亚热带—热带分布种 (5 .2 6 % )、东亚分布种 (7.89% )、东亚—新几内亚分布种 (5 .2 6 % )、中国—日本分布种 (5 .2 6 % )和特有成分 (2 3.6 8% ) ,表现出明显的东亚区系特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保护区 昆虫病原真菌 虫生真菌 区系 物种多样性
下载PDF
昆虫乙酰胆碱酯酶基因研究进展 被引量:19
8
作者 王敦 唐振华 +1 位作者 尚金燕 张传溪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97-503,共7页
对昆虫乙酰胆碱酯酶(acetylcholinesterase,AChE,EC3·1·1·7)的基因结构和表达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分析了昆虫乙酰胆碱酯酶基因的结构,包括10个外显子的特征。对已经报道的昆虫AChE基因进行了系统归纳,并基于已... 对昆虫乙酰胆碱酯酶(acetylcholinesterase,AChE,EC3·1·1·7)的基因结构和表达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分析了昆虫乙酰胆碱酯酶基因的结构,包括10个外显子的特征。对已经报道的昆虫AChE基因进行了系统归纳,并基于已知全序列的昆虫AChE基因,进行了昆虫AChE基因的分子进化分析。对昆虫AChE基因的结构特点及其功能,以及昆虫AChE基因的活性位点、AChE的变构与昆虫抗药性的关系进行了探讨。最后对昆虫AChE基因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前景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酰胆碱酯酶 乙酰胆碱酯酶基因 分子进化 基因突变 抗药性
下载PDF
松褐天牛天敌微生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4
9
作者 王四宝 樊美珍 +1 位作者 李增智 黄勇平 《昆虫知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03-307,共5页
系统总结了国内外在松褐天牛MonochamusalternatusHope天敌微生物方面的研究进展。概述了松褐天牛天敌微生物的种类组成、致病力、应用技术、控制作用和应用前景 ,并简要分析了松褐天牛的危害性和防治现状。天敌微生物特别是病原真菌在... 系统总结了国内外在松褐天牛MonochamusalternatusHope天敌微生物方面的研究进展。概述了松褐天牛天敌微生物的种类组成、致病力、应用技术、控制作用和应用前景 ,并简要分析了松褐天牛的危害性和防治现状。天敌微生物特别是病原真菌在松褐天牛的综合治理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褐天牛 天敌微生物 生物防治 松树病害 松材线虫病
下载PDF
青蒿素和青蒿琥酯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的体外抑制作用比较研究 被引量:40
10
作者 林芳 钱之玉 +2 位作者 薛红卫 丁健 林莉萍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47-349,共3页
目的 对比研究青蒿素及其衍生物青蒿琥酯对人乳腺癌 MCF- 7细胞增殖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体外培养的人乳腺癌 MCF- 7细胞株 ,利用 SRB法测定青蒿素和青蒿琥酯对 MCF- 7细胞增殖的影响 ,FCM法测定细胞周期的变化 ,亚 G1 期... 目的 对比研究青蒿素及其衍生物青蒿琥酯对人乳腺癌 MCF- 7细胞增殖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体外培养的人乳腺癌 MCF- 7细胞株 ,利用 SRB法测定青蒿素和青蒿琥酯对 MCF- 7细胞增殖的影响 ,FCM法测定细胞周期的变化 ,亚 G1 期含量测定和 DAPI荧光染色法观察细胞凋亡。结果  10 μmol/L 青蒿素和 1μmol/L青蒿琥酯能明显改变 MCF- 7细胞的细胞周期 ,使 S期细胞显著减少 ,G0 +G1 期细胞明显增加。青蒿素对 MCF-7细胞增殖仅有微弱抑制作用 ,但其衍生物青蒿琥酯却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IC50 为 0 .31μmol/L。同样 ,1μmol/L 青蒿琥酯引起 MCF- 7细胞的凋亡和直接的细胞毒作用明显强于 10μm ol/L青蒿素的作用。结论 体外研究表明 ,对肿瘤细胞增殖的抑制青蒿琥酯比青蒿素作用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蒿素 青蒿琥酯 乳腺癌 MCF-7细胞 体外抑制作用 细胞凋亡
下载PDF
反义Wx基因导入我国常规籼稻品种的研究 被引量:9
11
作者 陆美芳 刘巧泉 +3 位作者 陈秀花 于恒秀 王宗阳 顾铭洪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2003年第3期32-36,共5页
经农杆菌介导,将自行克隆并构建的反义Wx基因导入4个高直链淀粉含量的常规籼稻品种绿黄占、清芦占11号、三芦占7号和特青中,经潮霉素抗性筛选获得抗性植株。聚合酶链反应(PCR)和Southern杂交检测证明反义Wx基因已整合进转基因水稻植株... 经农杆菌介导,将自行克隆并构建的反义Wx基因导入4个高直链淀粉含量的常规籼稻品种绿黄占、清芦占11号、三芦占7号和特青中,经潮霉素抗性筛选获得抗性植株。聚合酶链反应(PCR)和Southern杂交检测证明反义Wx基因已整合进转基因水稻植株的基因组中。对成熟种子直链淀粉含量的分析表明,部分转基因水稻植株T_1或T_2代种子中的直链淀粉含量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最低的已降至16.52%,较对照下降了40.5%;在此基础上筛选获得了部分转基因纯合株系。研究结果还表明,直链淀粉含量的改变会导致相应稻米的胶稠度和糊化温度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规籼稻 遗传转化 反义WX基因 直链淀粉含量
下载PDF
猴头菌小分子活性成分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2
作者 尚晓冬 王国艳 +4 位作者 潘伟 孙蓉 蔡艳华 谭琦 赵国屏 《食用菌学报》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79-91,共13页
综述猴头菌(Hericium erinaceus)小分子活性成分的研究进展,旨在为这类物质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猴头菌 小分子物质 含芳香环化合物 吡喃酮化合物 甾醇化合物 生物活性
下载PDF
畸形细胞对寄生蜂及其寄主的生理作用 被引量:6
13
作者 白素芬 陈学新 +3 位作者 叶恭银 程家安 符文俊 何俊华 《中国生物防治》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35-39,共5页
本文对畸形细胞的生理作用、对寄主生长发育的影响、与寄生蜂其它寄生因子的协同作用和畸形细胞体外培养的研究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畸形细胞 寄生蜂 寄主 生理作用 生长发育 体外培养 天敌 生物防治
下载PDF
生物产氢研究进展 被引量:28
14
作者 梁建光 吴永强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81-85,共5页
氢能是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氢气可以利用工农业废料通过微生物发酵制取 ,是一种可再生燃料。文中介绍了厌氧菌、兼性厌氧菌、好氧菌、光合细菌和蓝细菌等产氢的微生物种类 ,以及它们的产氢机理。从光合细菌利用废料产氢的效率和产氢设... 氢能是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氢气可以利用工农业废料通过微生物发酵制取 ,是一种可再生燃料。文中介绍了厌氧菌、兼性厌氧菌、好氧菌、光合细菌和蓝细菌等产氢的微生物种类 ,以及它们的产氢机理。从光合细菌利用废料产氢的效率和产氢设备的研究来看 ,无疑具有很大的潜力。以产氢技术作为下一代能源开发创新的技术已引起国际社会的重视 ,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能 光合细菌 生物产氢 研究进展
下载PDF
刈割条件下松嫩平原碱化羊草草地土壤螨类群落变化特征的研究 被引量:18
15
作者 吴东辉 尹文英 陈鹏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007-1014,共8页
应用类群属数、个体密度、多样性指数和MI指数等多个群落参数,研究刈割活动对松嫩平原碱化羊草草地土壤螨类群落特征的影响。本研究共捕获土壤螨类1 515只,分别隶属于3亚目61属。研究结果表明,刈割活动影响土壤螨类群落组成,其中主要是... 应用类群属数、个体密度、多样性指数和MI指数等多个群落参数,研究刈割活动对松嫩平原碱化羊草草地土壤螨类群落特征的影响。本研究共捕获土壤螨类1 515只,分别隶属于3亚目61属。研究结果表明,刈割活动影响土壤螨类群落组成,其中主要是减少了隐气门亚目的个体数量;与围栏封育相比,刈割活动样地土壤螨类个体密度、群落多样性H′指数和丰富度SR指数显著下降,刈割活动明显降低土壤螨类群落结构的复杂程度和稳定性;土壤中气门亚目螨类群落结构样地间相比,刈割活动样地MI指数也显著减少,刈割活动限制了土壤捕食性螨类k选择类群比例的增长;此外,土壤甲螨群落MGP分析表明,两类处理样地间甲螨结构同样存在差异,其中刈割活动明显影响大孔低等甲螨的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螨类 刈割活动 围栏封育 松嫩草原
下载PDF
中国蝴蝶新种、新亚种及新记录种(VI) 被引量:19
16
作者 周尧 袁向群 +2 位作者 殷海生 张传诗 陈锡昌 《Entomotaxonomia》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52-68,共17页
记述蛱蝶科 1 2新种 ,2新亚种 ,1新型 ,6新记录 ,4个在《中国蝶类志》中未记载的已知种。
关键词 鳞翅目 蛱蝶科 新种 新亚种 中国
下载PDF
藻红蛋白光敏剂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17
作者 蔡春尔 吴庆磊 +1 位作者 徐春和 何培民 《生物技术通讯》 CAS 2004年第6期629-632,共4页
光动力学治疗法作为一种新的肿瘤治疗方法,近年来发展十分迅速。从红藻中提取的藻红蛋白可以作为光动力学治疗法的一种新的光敏剂。本文概述了我国红藻藻红蛋白资源概况、光疗法和光敏剂作用机理及其研究发展历史与现状,重点阐述了藻红... 光动力学治疗法作为一种新的肿瘤治疗方法,近年来发展十分迅速。从红藻中提取的藻红蛋白可以作为光动力学治疗法的一种新的光敏剂。本文概述了我国红藻藻红蛋白资源概况、光疗法和光敏剂作用机理及其研究发展历史与现状,重点阐述了藻红蛋白光敏剂的应用现状、前景和发展趋势,并认为藻红蛋白是光动力学治疗法中一种非常有前景的光敏剂。藻红蛋白在490nm有吸收光谱,而发射光谱位于560nm;藻红蛋白能特异性地聚集在肿瘤细胞周围,吸收周围环境光能并传递给氧分子,使氧分子转化为具有强氧化性的多线态氧,从而可以大量杀死肿瘤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藻红蛋白 光敏剂 光动力学治疗 光疗法 肿瘤细胞 给氧 肿瘤治疗 红藻 吸收光谱 特异性
下载PDF
拟南芥中一个未知功能蛋白的叶绿体亚细胞定位研究 被引量:11
18
作者 王鹏程 王晨 +2 位作者 米华玲 周根余 杨仲南 《植物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49-254,共6页
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模式植物拟南芥叶绿体中含有大约4000多种蛋白质,目前只分离得到1000多种,其他预测的叶绿体蛋白的实验验证对叶绿体功能研究有重要意义。本文对一个预测的叶绿体未知功能蛋白AT5G48790进行了亚细胞定位研究。我们克... 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模式植物拟南芥叶绿体中含有大约4000多种蛋白质,目前只分离得到1000多种,其他预测的叶绿体蛋白的实验验证对叶绿体功能研究有重要意义。本文对一个预测的叶绿体未知功能蛋白AT5G48790进行了亚细胞定位研究。我们克隆了该基因5'端长178bp的DNA片段,与绿色荧光蛋白(GFP)基因构建重组载体pMON530-cTP-GFP。转基因植株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GFP只在叶绿体中特异表达。实验结果表明,AT5G48790的确为叶绿体蛋白。本实验方法也可用于其他预测的蛋白质的实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融合蛋白 亚细胞定位 转运肽
下载PDF
风洞技术在昆虫化学通讯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8
19
作者 周弘春 杜家纬 《昆虫知识》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67-272,共6页
综述了昆虫化学生态学中所使用的风洞技术。内容包括风洞的构造 ,风洞的工作条件 ,风洞操作中的技巧和数据采集 。
关键词 风洞技术 昆虫 化学通讯 应用 飞行行为
下载PDF
农业易相发展理论与中国农业现代化 被引量:6
20
作者 邓心安 王世杰 姚庆筱 《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 CSCD 2003年第6期65-70,共6页
在21世纪即将来临的生物经济时代,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将对农业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本文在对现代农业进行反思的基础上,通过比较研究与实证分析,研究提出了农业易相发展理论和基于生物经济时代的新型农业体系的概念框架。
关键词 农业易相发展理论 农业现代化 生物经济时代 生命科学 生物技术 中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