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高等植物碳循环基因工程研究进展
被引量:
7
1
作者
魏松涛
迟伟
张立新
《植物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16-525,共10页
高等植物根据其CO2同化方式的不同,可分为C3植物、C4植物和CAM植物。由于C4植物特殊的光合作用方式,其光合能力明显高于C3植物。然而,大多数农作物都是C3植物。为了改善C3植物的光合能力,人们试图通过转基因的方法来改造C3作物,以提高...
高等植物根据其CO2同化方式的不同,可分为C3植物、C4植物和CAM植物。由于C4植物特殊的光合作用方式,其光合能力明显高于C3植物。然而,大多数农作物都是C3植物。为了改善C3植物的光合能力,人们试图通过转基因的方法来改造C3作物,以提高主要农作物如水稻(Oryza sativa)、小麦(Triticum aestivum)和大豆(Glycine max)等的光合生产力,并在这些方面做了很多有益的尝试。该文主要综述了通过转基因方法改善碳循环能力的一些进展,并对一些尚需深入研究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循环
基因工程
光合作用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异羟肟酸氧钒化合物的合成表征及配位化学性质研究
2
作者
韩广业
杨频
《分子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2期5-11,共7页
分别以不同的异羟肟酸为配体,合成了3个氧钒(Ⅳ)配合物,运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1HNNR,13CNMR,51VNMR)、电子顺磁共振和电子吸收光谱等测试手段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分别在不同的羟基醇中以氧钒(Ⅳ)配合物BHAOV为基础,合成...
分别以不同的异羟肟酸为配体,合成了3个氧钒(Ⅳ)配合物,运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1HNNR,13CNMR,51VNMR)、电子顺磁共振和电子吸收光谱等测试手段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分别在不同的羟基醇中以氧钒(Ⅳ)配合物BHAOV为基础,合成了2个含烷氧基的五价氧钒(Ⅴ)化合物.在吡啶中合成了含吡啶的六配位氧钒(Ⅳ)配合物BHAOV(PY),V占据第6位置S原子,可使其不被氧原子进攻而氧化,要使V内层发生氧化,在四价钒上至少有一个空的配位位点是完全必要的.而且还研究了BHAOV在乙腈中的配位反应动力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羟肟酸氧钒化合物
合成
表征
配位化学性质
配位反应动力学
乙腈
吡啶
抗糖尿病无机药物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光合放氧复合物锰簇光组装
被引量:
3
3
作者
韩广业
李淑芹
匡廷云
《化学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556-1565,共10页
在光系统Ⅱ水氧化过程中,由锰簇及其附近一个具氧化还原活性的酪氨酸YZ组成的光合放氧复合物通过4个连续的氧化还原反应将水裂解为质子和氧气。在光系统Ⅱ的功能性组装过程中,光合放氧复合物锰簇是通过一个被称作光组装的过程形成的。...
在光系统Ⅱ水氧化过程中,由锰簇及其附近一个具氧化还原活性的酪氨酸YZ组成的光合放氧复合物通过4个连续的氧化还原反应将水裂解为质子和氧气。在光系统Ⅱ的功能性组装过程中,光合放氧复合物锰簇是通过一个被称作光组装的过程形成的。结合当前的研究进展,本文详尽地介绍了光合放氧复合物锰簇光组装的动力学模型、与锰簇形成相关的蛋白及锰簇的外围配体、锰与去锰光系统Ⅱ的结合特性、其他辅助因子对锰簇光组装的影响及锰簇光组装的机理。此外,结合我们的研究结果,对人工合成的锰化合物与去锰光系统Ⅱ放氧复合物的光组装进行了综述和讨论。本文最后介绍了目前光合放氧复合物锰簇结构及功能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对光合放氧复合物锰簇结构及功能研究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系统Ⅱ
放氧复合物
锰簇
光组装
光合水氧化机理
原文传递
类囊体膜中磷脂酰甘油向磷脂酸的转变促进光系统Ⅱ的光合电子传递活性
被引量:
1
4
作者
吴凤
阳振乐
+1 位作者
李良壁
匡廷云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921-925,共5页
运用酶学方法通过氧电极极谱、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薄层色谱技术和方法探讨了磷脂酶D处理对类囊体膜生理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磷脂酶D处理导致类囊体膜中惟一的磷脂——磷脂酰甘油(PG)发生降解,并产生新的磷脂——磷脂酸(PA).磷脂酰甘...
运用酶学方法通过氧电极极谱、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薄层色谱技术和方法探讨了磷脂酶D处理对类囊体膜生理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磷脂酶D处理导致类囊体膜中惟一的磷脂——磷脂酰甘油(PG)发生降解,并产生新的磷脂——磷脂酸(PA).磷脂酰甘油向磷脂酸的转换导致类囊体膜中光系统Ⅱ(PSⅡ)电子传递活性的增加,并使类囊体膜产生解偶联效应.结果说明PG极性基团在维持类囊体膜的正常生理功能方面具有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系统Ⅱ
光合电子传递活性
类囊体膜
磷脂酰甘油
磷脂酸
解偶联效应
生理功能
原文传递
题名
高等植物碳循环基因工程研究进展
被引量:
7
1
作者
魏松涛
迟伟
张立新
机构
兰州大学生命
科学
学院
中国科学院
植物
研究所
出处
《植物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16-525,共10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30370121)
文摘
高等植物根据其CO2同化方式的不同,可分为C3植物、C4植物和CAM植物。由于C4植物特殊的光合作用方式,其光合能力明显高于C3植物。然而,大多数农作物都是C3植物。为了改善C3植物的光合能力,人们试图通过转基因的方法来改造C3作物,以提高主要农作物如水稻(Oryza sativa)、小麦(Triticum aestivum)和大豆(Glycine max)等的光合生产力,并在这些方面做了很多有益的尝试。该文主要综述了通过转基因方法改善碳循环能力的一些进展,并对一些尚需深入研究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碳循环
基因工程
光合作用
Keywords
carbon cycle, genetic engineering, photosynthesis
分类号
Q943.2 [生物学—植物学]
S184 [农业科学—农业基础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异羟肟酸氧钒化合物的合成表征及配位化学性质研究
2
作者
韩广业
杨频
机构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光合作用与环境分子生理学重点实验室光合作用研究中心
山西大学
分子
科学
研究所
出处
《分子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2期5-11,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171031)
文摘
分别以不同的异羟肟酸为配体,合成了3个氧钒(Ⅳ)配合物,运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1HNNR,13CNMR,51VNMR)、电子顺磁共振和电子吸收光谱等测试手段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分别在不同的羟基醇中以氧钒(Ⅳ)配合物BHAOV为基础,合成了2个含烷氧基的五价氧钒(Ⅴ)化合物.在吡啶中合成了含吡啶的六配位氧钒(Ⅳ)配合物BHAOV(PY),V占据第6位置S原子,可使其不被氧原子进攻而氧化,要使V内层发生氧化,在四价钒上至少有一个空的配位位点是完全必要的.而且还研究了BHAOV在乙腈中的配位反应动力学.
关键词
异羟肟酸氧钒化合物
合成
表征
配位化学性质
配位反应动力学
乙腈
吡啶
抗糖尿病无机药物
Keywords
hydroxamatic acid
vanadium complex
pydine
acetonitrile
分类号
O614.511 [理学—无机化学]
R97 [医药卫生—药品]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光合放氧复合物锰簇光组装
被引量:
3
3
作者
韩广业
李淑芹
匡廷云
机构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光合作用与环境分子生理学重点实验室光合作用研究中心
出处
《化学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556-1565,共10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20673143)
教育部留学人员回国科研启动基金项目资助
文摘
在光系统Ⅱ水氧化过程中,由锰簇及其附近一个具氧化还原活性的酪氨酸YZ组成的光合放氧复合物通过4个连续的氧化还原反应将水裂解为质子和氧气。在光系统Ⅱ的功能性组装过程中,光合放氧复合物锰簇是通过一个被称作光组装的过程形成的。结合当前的研究进展,本文详尽地介绍了光合放氧复合物锰簇光组装的动力学模型、与锰簇形成相关的蛋白及锰簇的外围配体、锰与去锰光系统Ⅱ的结合特性、其他辅助因子对锰簇光组装的影响及锰簇光组装的机理。此外,结合我们的研究结果,对人工合成的锰化合物与去锰光系统Ⅱ放氧复合物的光组装进行了综述和讨论。本文最后介绍了目前光合放氧复合物锰簇结构及功能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对光合放氧复合物锰簇结构及功能研究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光系统Ⅱ
放氧复合物
锰簇
光组装
光合水氧化机理
Keywords
photosystem Ⅱ
oxygen-evolving complex(OEC)
manganese cluster
photoassembly
mechanism of photosynthetic water oxidation
分类号
O614.7 [理学—无机化学]
O644.1 [理学—物理化学]
原文传递
题名
类囊体膜中磷脂酰甘油向磷脂酸的转变促进光系统Ⅱ的光合电子传递活性
被引量:
1
4
作者
吴凤
阳振乐
李良壁
匡廷云
机构
中国科学院
植物
研究所
光合作用
与环境
分子
生理学
重点
实验室
出处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921-925,共5页
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批准号:G199801010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39890390)资助项目.
文摘
运用酶学方法通过氧电极极谱、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薄层色谱技术和方法探讨了磷脂酶D处理对类囊体膜生理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磷脂酶D处理导致类囊体膜中惟一的磷脂——磷脂酰甘油(PG)发生降解,并产生新的磷脂——磷脂酸(PA).磷脂酰甘油向磷脂酸的转换导致类囊体膜中光系统Ⅱ(PSⅡ)电子传递活性的增加,并使类囊体膜产生解偶联效应.结果说明PG极性基团在维持类囊体膜的正常生理功能方面具有调控作用.
关键词
光系统Ⅱ
光合电子传递活性
类囊体膜
磷脂酰甘油
磷脂酸
解偶联效应
生理功能
分类号
Q945 [生物学—植物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高等植物碳循环基因工程研究进展
魏松涛
迟伟
张立新
《植物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
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异羟肟酸氧钒化合物的合成表征及配位化学性质研究
韩广业
杨频
《分子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光合放氧复合物锰簇光组装
韩广业
李淑芹
匡廷云
《化学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
3
原文传递
4
类囊体膜中磷脂酰甘油向磷脂酸的转变促进光系统Ⅱ的光合电子传递活性
吴凤
阳振乐
李良壁
匡廷云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
1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