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京城市湿地维管植物资源调查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何春梅 童毅华 高常军 《生态科学》 CSCD 2018年第6期148-154,共7页
对南京9处典型城市湿地维管植物群落进行实地调查,共记录南京湿地维管植物68科160属223种。结果表明:南京城市湿地维管植物物种组成丰富,优势科属为禾本科和菊科。区系成分可划分为14个分布区类型和5个变型。其中,温带分布属95个,占总属... 对南京9处典型城市湿地维管植物群落进行实地调查,共记录南京湿地维管植物68科160属223种。结果表明:南京城市湿地维管植物物种组成丰富,优势科属为禾本科和菊科。区系成分可划分为14个分布区类型和5个变型。其中,温带分布属95个,占总属数(除世界分布属)的64.19%;热带分布属有51个,占34.46%,中国特有分布属有2个,占1.35%。该区湿地维管植物具有广布植物多、区系组成结构复杂、分布区类型丰富、温带热带过渡性质等特征。从生活型组成看,该区湿地维管植物主要由草本植物组成,占总种数的86.55%,处于绝对优势。从生态型组成看,该区水生植物有25种,占总数的11.21%,大多数为单子叶植物,湿生植物有60种,占总数的26.91%,喜湿植物有138种,占总数的61.88%。调查发现24种外来植物,其中空心莲子草和凤眼莲等入侵危害严重。最后,探讨南京城市湿地维管植物面临的问题,并提出南京城市湿地维管植物保护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湿地 维管植物 南京 资源调查
下载PDF
高通量测序技术在植物病毒分类中的应用 被引量:6
2
作者 刘青 周书玉 +1 位作者 崔冬丽 HESLOP HARRISON John Seymour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87-95,共9页
植物病毒寄生可引起植物病毒病,甚至对植物造成毁灭性伤害.高通量测序技术(high-throughput sequencing, HTS)提供了一种快速、低成本、深度测序的解决方案,在病毒鉴定、新病毒检测和病毒基因组多样性等研究中具有优势,促进了植物病毒... 植物病毒寄生可引起植物病毒病,甚至对植物造成毁灭性伤害.高通量测序技术(high-throughput sequencing, HTS)提供了一种快速、低成本、深度测序的解决方案,在病毒鉴定、新病毒检测和病毒基因组多样性等研究中具有优势,促进了植物病毒分类的研究.本文概述了HTS技术检测病毒的进展、在植物病毒学领域应用案例和该方法检测病毒的优缺点,旨在说明HTS技术对病毒鉴定、新病毒发现和病毒分类的重要贡献,提出新病毒检测和鉴定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植物病毒病的预防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通量测序 植物病毒分类 新病毒鉴定
下载PDF
植物基因组重复序列研究进展 被引量:6
3
作者 李晓宇 徐文魁 +1 位作者 Pat Heslop HARRISON 刘青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9-19,共11页
重复序列是指基因组中频繁出现的相同或对称的DNA片段,在植物基因组中占有很大比重。重复序列分为2种类型:一种是串联重复序列,主要分布在染色体着丝粒周缘区域、臂间区域和近端粒区域,某些短的串联重复序列均匀分布在基因组中;另一种... 重复序列是指基因组中频繁出现的相同或对称的DNA片段,在植物基因组中占有很大比重。重复序列分为2种类型:一种是串联重复序列,主要分布在染色体着丝粒周缘区域、臂间区域和近端粒区域,某些短的串联重复序列均匀分布在基因组中;另一种是散在重复序列,主要是反转录转座子和DNA转座子,通常散布在染色体或多倍体物种某些(个)亚基因组染色体上。目前重复序列的发现和识别技术已成为基因组学的研究热点,归纳这方面的研究进展,概括相关工具的分析特点,总结重复序列功能研究及其在遗传分析中的应用案例,可为发掘重复序列存在的生物学意义及其在物种亲缘关系分析和种质资源鉴定中的应用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 核基因组 重复序列 研究进展
下载PDF
越南苦苣苔科石蝴蝶属植物随记暨国家级分布新记录 被引量:3
4
作者 TRAN Thi Phuong Anh BUI Hong Quang +2 位作者 NGUYEN Khang Sinh AVERYANOV Leonid 温放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409-1416,共8页
石蝴蝶属(Petrocosmea Oliv.)植物的现代分布与分化中心位于中国的西南山地以及周边国家和地区,如印度(阿萨姆邦)、缅甸、泰国、越南等也有分布。近年来,中国和中南半岛上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新分类群和国家级新记录层出不穷,进一步加深了... 石蝴蝶属(Petrocosmea Oliv.)植物的现代分布与分化中心位于中国的西南山地以及周边国家和地区,如印度(阿萨姆邦)、缅甸、泰国、越南等也有分布。近年来,中国和中南半岛上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新分类群和国家级新记录层出不穷,进一步加深了研究人员对中国和中南半岛植物区系以及该属植物在上述区域的多样性的理解。例如,滇黔石蝴蝶\[Petrocosmea martinii (H. Léveillé) H. Léveillé\]和丝毛石蝴蝶(P. sericea C.Y. Wu ex H. W. Li)曾被认为是中国的特有种,前者分布于贵州、广西北部和云南东南部,而后者仅见于云南东南部。该文报道了这两种石蝴蝶属植物的越南国家级分布新记录。这两个新记录种的发现,使得越南分布的石蝴蝶属植物种的数量上升到了5种,这些新记录种的报道或暗示未来在与中国西南山地邻近的地区还将会有更多该属的新分类群或新记录有待发现。该文还同时提供了这两个国家级分布新记录物种的描述、图示、濒危等级现状评价以及目前所有越南已知分布的石蝴蝶属植物的检索表以备检索和核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越南北部 越南石蝴蝶属植物检索表 越南植物区系 中国植物区系
下载PDF
中国爵床科一新组合——尾叶爵床(英文)
5
作者 郝振萍 邓云飞 Thomas F. DANIEL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85-487,共3页
尾叶纤穗爵床(Leptostachya caudatiflora H. S.Lo & D.Fang)的花药下方一室基部具距,应为爵床属植物,提出1个新组合——尾叶爵床(Justicia caudatifolia (H.S.Lo & D.Fang) Z.P.Hao,Y.F.Deng &T.Daniel),而纤穗爵床属仍为... 尾叶纤穗爵床(Leptostachya caudatiflora H. S.Lo & D.Fang)的花药下方一室基部具距,应为爵床属植物,提出1个新组合——尾叶爵床(Justicia caudatifolia (H.S.Lo & D.Fang) Z.P.Hao,Y.F.Deng &T.Daniel),而纤穗爵床属仍为单种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爵床科 中国 爵床属 纤穗爵床属
下载PDF
紫茎泽兰中的酚酸衍生物和甾类化学成分 被引量:9
6
作者 任慧 张梅 +2 位作者 周忠玉 谭建文 万方浩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13-418,共6页
为了解紫茎泽兰(Eupatorium adenophorum Spreng.)的化学成分,从其地上部分茎和叶中分离得到4个酚酸衍生物和5个甾体化合物。经光谱分析,分别鉴定为2-羟基苯丙醇(1)、香豆素(2)、去甲氧基英西卡林(3)、英西卡林(4)、3β-ace... 为了解紫茎泽兰(Eupatorium adenophorum Spreng.)的化学成分,从其地上部分茎和叶中分离得到4个酚酸衍生物和5个甾体化合物。经光谱分析,分别鉴定为2-羟基苯丙醇(1)、香豆素(2)、去甲氧基英西卡林(3)、英西卡林(4)、3β-acetoxy-25-hydroxydammara-20,23-diene (5)、3β-acetoxy-24-hydroxydammara-20,25-diene (6)、豆甾-4,22-二烯-3-酮(7)、豆甾醇(8)和β-胡萝卜苷(9)。化合物1、2、5--7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茎泽兰 酚酸衍生物 甾体 化学成分
下载PDF
广东竹亚科新组合及新异名 被引量:2
7
作者 夏念和 林汝顺 王润辉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51-354,共4页
报道了广东竹亚科13新组合,1新名称和3新异名,其中簕竹属3新组合1新名称,牡竹属4新组合,青篱竹属5组合1新异名,箬竹属2新异名及方竹属1新组合。
关键词 竹亚科 簕竹属 牡竹属 青篱竹属 箬竹属 方竹属 新组合 新名称 新异名
下载PDF
国产毛茛科翠雀属中一个误用的学名 被引量:3
8
作者 袁琼 《武汉植物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6-20,共5页
Delphinium teniiL啨vl.长期以来被用作我国云南西北部一种常见的花序轴和花梗无毛的翠雀的学名。检查模式标本后发现其花序轴和花梗均密被反曲短柔毛,因此D.tenii与四川和云南相当广布的康定翠雀D.tatsienense Franch.没有本质区别,应... Delphinium teniiL啨vl.长期以来被用作我国云南西北部一种常见的花序轴和花梗无毛的翠雀的学名。检查模式标本后发现其花序轴和花梗均密被反曲短柔毛,因此D.tenii与四川和云南相当广布的康定翠雀D.tatsienense Franch.没有本质区别,应将D.tenii处理为康定翠雀的异名。以前鉴定为Delphinium tenii的植物的正确学名应当是中甸翠雀D.yuanum Che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茛科 翠雀属 分类学
下载PDF
油榄仁果实化学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胡立志 周忠玉 +3 位作者 贾永霞 谭建文 曹庸 田代科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19-424,共6页
为了解油榄仁(Terminalia bellirica Roxb.)的化学成分,从油榄仁果实的乙酸乙酯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1个化合物,通过波谱分析,分别鉴定为:表松脂酚(1)、(-)-芝麻素(2)、麻醉椒苦素(3)、二氢醉椒素(4)、异香兰素(5)、3,4... 为了解油榄仁(Terminalia bellirica Roxb.)的化学成分,从油榄仁果实的乙酸乙酯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1个化合物,通过波谱分析,分别鉴定为:表松脂酚(1)、(-)-芝麻素(2)、麻醉椒苦素(3)、二氢醉椒素(4)、异香兰素(5)、3,4-二羟基苯甲酸(6)、没食子酸(7)、没食子酸甲酯(8)、没食子酸乙酯(9)、3,4,8,9,10-五羟基二苯骈[b,d]吡喃-6-酮(10)、polystachyol (11),其中化合物1--6、10和11为首次从油榄仁果实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榄仁 化学成分 酚酸 木脂素
下载PDF
燕麦属细胞遗传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0
作者 周湘英 贺文琪 +1 位作者 John Seymour HESLOP-HARRISON 刘青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09-418,共10页
整理燕麦属(Avena L.)细胞遗传学研究文献,总结相关研究进展。燕麦属有7组29种植物,分属5个基因组类型(A、C、AB、AC、ACD)。基于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和种间杂交实验表明,A、C基因组染色体结构差异较大,A基因组二倍体物种具有等臂染色体,C... 整理燕麦属(Avena L.)细胞遗传学研究文献,总结相关研究进展。燕麦属有7组29种植物,分属5个基因组类型(A、C、AB、AC、ACD)。基于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和种间杂交实验表明,A、C基因组染色体结构差异较大,A基因组二倍体物种具有等臂染色体,C基因组二倍体物种具有不等臂染色体。燕麦属植物D基因组和A基因组间分化程度较小,B基因组有可能是A基因组的变型——A′基因组。普遍观点认为A基因组二倍体物种可能是燕麦属六倍体物种母系亲本,砂燕麦(A.strigosa)为该属多倍体物种A基因组祖先的假说备受争议,有学者认为加那利燕麦(A.canariensis)可能是多倍体物种A或D基因组的供体。燕麦属多倍体物种基因组互换及染色体重排事件,增加燕麦属种间亲缘关系、多倍体物种基因组起源研究的困难。结合基因组学、分子细胞遗传学技术,有望为上述问题提供新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组起源 燕麦属 细胞遗传学 禾本科 多倍体
下载PDF
榕树高度专性共生体系内影响传粉蜂子代繁殖的因素 被引量:2
11
作者 邓小侠 吴兰芬 于慧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63-170,共8页
为探讨影响传粉蜂子代数量及性比的因素,以广州地区分布的粗叶榕(Ficus hirta Vahl)及其传粉小蜂爪哇榕小蜂(Valasia javana Mayr)为材料,采用自然收蜂与控制放蜂试验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果内的榕小蜂群落随季节更替发生显著变化,非传... 为探讨影响传粉蜂子代数量及性比的因素,以广州地区分布的粗叶榕(Ficus hirta Vahl)及其传粉小蜂爪哇榕小蜂(Valasia javana Mayr)为材料,采用自然收蜂与控制放蜂试验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果内的榕小蜂群落随季节更替发生显著变化,非传粉蜂的介入、季节差异使雌蜂间的干扰强度不同,导致传粉蜂子代数量发生变化,其中雌蜂间的干扰会使传粉蜂性比显著升高,而非传粉蜂的介入对传粉蜂性比的影响不大,传粉蜂仍能正常地进行繁殖。另外,传粉蜂在雌花期雄花序内的产卵和存活时间一般较短,约为15 h;传粉蜂子代在干、湿季的雄花序内的发育时间差异显著,干季时间长,湿季时间短。这表明传粉榕小蜂进化出了适应广州地区季节变化的繁殖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粗叶榕 榕小蜂 共生体系 性比
下载PDF
艳丽耳草的二型花柱及异型自交不亲和系统 被引量:11
12
作者 刘欣欣 吴小琴 张奠湘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37-347,共11页
异型花柱是一种受遗传因素控制的花型多态性现象,包括二型花柱和三型花柱两种类型。本文以茜草科艳丽耳草(Hedyotispulcherrima)为实验材料,通过对其野外居群的花型、花部形态及花粉特征等观察,发现艳丽耳草野外居群同时存在长花柱型花... 异型花柱是一种受遗传因素控制的花型多态性现象,包括二型花柱和三型花柱两种类型。本文以茜草科艳丽耳草(Hedyotispulcherrima)为实验材料,通过对其野外居群的花型、花部形态及花粉特征等观察,发现艳丽耳草野外居群同时存在长花柱型花和短花柱型花,长/短花柱型花的数量比例为1:1。两型花具有精确的交互式雌雄异位特征,并且该特征与花冠长度相关性显著。长/短花柱型花的柱头裂片长度、花粉大小及淀粉含量等具有二型性。花粉体外培养时花粉萌发率及花粉管生长速率无显著性差异。人工授粉后,艳丽耳草长/短花柱型花型间异交花粉管生长形态正常,授粉24h后花粉管均已进入子房。而长/短花柱型花在自交及型内异交下均表现为不亲和,花粉管生长停止于柱头,花粉管顶端累积胼胝质并膨大。艳丽耳草没有无融合生殖现象,型间人工辅助异交授粉结实率为100%,显著高于自然结实率。本研究结果表明,艳丽耳草是典型的二型花柱植物,并具有异型自交不亲和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型花柱 Hedyotis pulcherrima 异型自交不亲和 繁育系统
原文传递
污叉丝孔菌菌丝体培养物中烷基苷类化合物(英文) 被引量:4
13
作者 谢海辉 徐新亚 +1 位作者 丹阳 魏孝义 《中国天然药物》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390-393,共4页
目的:研究污叉丝孔菌Dichomitus squalens(Karst) Reid菌丝培养物中的化学成分。方法:在广东省鼎湖山采集污叉丝孔菌子实体,通过组织培养分离获得菌丝体,然后用多个含有YMG培养基和小麦的10.5L三角瓶进行培养。菌丝体培养物用乙醇提取... 目的:研究污叉丝孔菌Dichomitus squalens(Karst) Reid菌丝培养物中的化学成分。方法:在广东省鼎湖山采集污叉丝孔菌子实体,通过组织培养分离获得菌丝体,然后用多个含有YMG培养基和小麦的10.5L三角瓶进行培养。菌丝体培养物用乙醇提取和溶剂分部,正丁醇溶解部位经柱层析和高效液相色谱分离纯化,用光谱分析法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分离获得了9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乙基β-D-吡喃木糖苷(1),乙基β-D-吡喃木糖(1→4)-β-D-吡喃木糖苷(2),正丁基β-D-吡喃木糖苷(3),正丁基β-D-吡喃木糖(1→4)-β-D-吡喃木糖苷(4),乙基β-D-吡喃葡萄糖苷(5),乙基α-L-呋喃阿拉伯糖苷(6),正丁基α-L-呋喃阿拉伯糖苷(7),2-去氧-D-核糖-1,4-内酯(8),2-去氧-D-核酸甲酯(9)。结论:以上化合物系首次从污叉丝孔菌菌丝体培养物中分离获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叉丝孔菌 菌丝体培养物 乙基苷 丁基苷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