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土旱塬冬小麦返青期断根对根冠比、水分利用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0
1
作者 马守臣 徐炳成 +4 位作者 黄占斌 刘琳 张小红 刘文兆 李凤民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976-982,共7页
采用适当的农艺措施来影响根系生长以提高作物水分利用效率是节水农业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旱作冬小麦'长武135'(Triticum aestivum cv.Changwu135)返青期切断部分侧生根对根冠比、水分利用效率及产量的影响.与不... 采用适当的农艺措施来影响根系生长以提高作物水分利用效率是节水农业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旱作冬小麦'长武135'(Triticum aestivum cv.Changwu135)返青期切断部分侧生根对根冠比、水分利用效率及产量的影响.与不断根处理相比,冬小麦切断部分侧根后,极显著地减少了表层的根量,花期时断根和不断根小麦在0~20 cm土层根量分别249.70和307.52 g·m^-2,100 cm以上总根量分别为305.53和368.73 g·m^-2.断根比不断根处理根呼吸速率下降了25.57%.断根也抑制了小麦的群体数量,断根和不断根处理单位面积的穗数分别为590.33和646.33 m^-2,但断根显著增加了千粒重,断根和不断根分别为45.99和41.47 g,收获指数也有一定提高.断根对籽粒产量没有显著影响,但断根后土壤含水量显著增加,水分消耗减少.以生物量计算的水分利用效率和以产量计算的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提高了32.52%和29.98%.因此,在旱地农业中,通过返青期人工断根措施削减根系降低根系对同化产物的消耗和减少耗水量来达到提高冬小麦水分利用效率的方法,是可行的.但今后还需对断根措施作进一步研究,以期实现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同步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断根 根呼吸 水分利用效率
下载PDF
宁南山区土壤酶活性特征及其与肥力因子的关系 被引量:35
2
作者 安韶山 黄懿梅 刘梦云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5期55-58,共4页
分析了黄土丘陵区土壤酶活性与土壤肥力因子之间的关系。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土壤有机质与全N、速效磷、速效钾等密切相关,同时与土壤几种酶活性有较好的相关性。土壤酶活性依赖于有机质,当有机质含量增加时,酶积极参与其转化分解过程,活... 分析了黄土丘陵区土壤酶活性与土壤肥力因子之间的关系。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土壤有机质与全N、速效磷、速效钾等密切相关,同时与土壤几种酶活性有较好的相关性。土壤酶活性依赖于有机质,当有机质含量增加时,酶积极参与其转化分解过程,活性提高。脲酶、蔗糖酶活性与土壤N、P、K含量关系最大,土壤速效钾与蔗糖酶活性关系最大。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土壤肥力因子对脲酶活性的直接作用顺序为有机质>速效钾>速效氮>阳离子交换量>全N>速效磷>物理性黏粒>土壤pH。有机质是影响土壤脲酶活性、碱性磷酸酶活性的主要因素,速效钾是影响蔗糖酶活性的最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酶活性 土壤性质 通径分析 宁南山区
下载PDF
小麦籽粒灌浆特征及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13
3
作者 李世清 邵明安 +2 位作者 李紫燕 伍维模 张兴昌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11期2031-2039,共9页
本文对小麦籽粒灌浆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小麦籽粒灌浆过程中,粒重的增长进程(即灌浆进程)呈"S"型变化趋势,目前通常用Logistic生长方程、Richards生长方程和三次多项式方程对该"S"型曲线进行模拟。... 本文对小麦籽粒灌浆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小麦籽粒灌浆过程中,粒重的增长进程(即灌浆进程)呈"S"型变化趋势,目前通常用Logistic生长方程、Richards生长方程和三次多项式方程对该"S"型曲线进行模拟。这些方程中的参数,如灌浆持续期、最大灌浆速率、平均灌浆速率、最大粒重等均表征着一定的生物学意义,其中灌浆速率主要由遗传控制,灌浆持续期主要取决于环境因素。从现有文献看,灌浆速率是决定籽粒重量的关键性参数,而灌浆持续期与籽粒重量间的相互关系仍有待进一步研究。小麦开花时有相当数量的贮藏性物质以非结构碳水化合物形式贮藏在叶片、茎鞘和茎秆中,在籽粒灌浆期间分解并向籽粒转移,对籽粒重量的贡献率达1/3以上,描述物质转移的指标包括干物质转移量、干物质转移效率和转移干物质对籽粒的贡献率等,小麦遗传特性、养分供应水平和气候条件均影响小麦灌浆期间的物质转移,如杂种小麦的干物质转移效率和转移干物质对籽粒的贡献率均明显高于亲本,适量增施氮肥能够促进开花后营养器官贮存光合产物向籽粒中的运转,提高籽粒可溶性糖含量,灌浆期间受到干旱胁迫时,转移干物质对籽粒的贡献率明显增加;环境温度、光照、土壤水分和养分(特别是氮素)状况对小麦灌浆过程及相关参数有显著影响。过去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灌浆特性 物质转移 影响因素
下载PDF
陕北地区生态修复与粮食安全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李世清 邵明安 +3 位作者 徐宣斌 彭珂珊 王继军 谢永生 《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 CSCD 2005年第3期72-78,共7页
生态修复是指利用自然界的自我修复能力,在适当人工措施辅助下,恢复生态系统原有的保持水土、调节小气候、维护生物多样性的生态功能和开发利用等经济功能。生态修复工程给黄土丘陵区提供了一次难得的生态重建历史机遇。粮食供需的总量... 生态修复是指利用自然界的自我修复能力,在适当人工措施辅助下,恢复生态系统原有的保持水土、调节小气候、维护生物多样性的生态功能和开发利用等经济功能。生态修复工程给黄土丘陵区提供了一次难得的生态重建历史机遇。粮食供需的总量平衡是我国面临的巨大的问题,且在人口净增长达到由正变负的拐点之前,问题的艰巨性将与日俱增。基于粮食问题是我国的根本问题,本文以生态修复学的基本原理为指导,利用生态经济学的基本观点,回顾了黄土丘陵区产的发展历史,探讨了生态修复过程中的粮食生产潜力;在此基础上,根据当地经济发展规划和远景目标,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稳住粮田面积、强化基础建设、加大投入力度、积极推动粮食产业化、控制人口增长、提高思想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修复 粮食安全 发展潜力 黄土丘陵区 生态修复工程 粮食问题 安全分析 陕北地区 自我修复能力 粮食生产潜力
下载PDF
土石山区不同农作方式下坡面径流氮素流失过程 被引量:5
5
作者 刘晓君 李占斌 +3 位作者 宋晓强 同新奇 张铁钢 龙菲菲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80-85,291,共7页
采用人工模拟降雨方法研究裸地(BL)、花生(PL)、50%裸地+50%花生(BP)、50%玉米+50%花生(CP)和秸秆覆盖(SC)5种农作方式下,丹江鹦鹉沟小流域坡面小区径流氮素流失规律。结果表明:地表径流总量表现为裸地BL〉SC〉CP〉BP〉PL... 采用人工模拟降雨方法研究裸地(BL)、花生(PL)、50%裸地+50%花生(BP)、50%玉米+50%花生(CP)和秸秆覆盖(SC)5种农作方式下,丹江鹦鹉沟小流域坡面小区径流氮素流失规律。结果表明:地表径流总量表现为裸地BL〉SC〉CP〉BP〉PL;随降雨时间延续,地表径流均呈不同程度增加趋势,其中BL小区增长速度最快,BP措施下出流时间最长(降雨后第6min),花生立地条件下每5min地表径流变化稳定在0.30-3.46L之间。径流中氮素流失浓度表现为BP〉CP〉PL〉BL〉SC,随时间呈波动增加趋势,沿坡面由上至下表现为先减小后增加。受农作方式的影响,氮素流失在时间、空间上变化规律不同;总氮、硝态氮流失浓度最大增幅分别可达45.54%和55.79%,流失量分别在15.90-110.81mg/m2和15.58-90.33mg/m2之间;径流中氮素浓度的变异性略大于对应的地表径流。农作方式与硝态氮呈正相关,与总氮相关性不显著。在鹦鹉沟小流域农田养分流失不容忽视,需进一步采取有效的水土保持措施。秸秆覆盖措施既能有效保持土壤养分,又可保证入河径流量,是值得推荐的水保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拟降雨 农作方式 氮素流失 迁移过程
下载PDF
裸岩石砾地生态恢复工程中覆土厚度对作物生长的影响(英文) 被引量:4
6
作者 张扬 李占斌 +2 位作者 韩霁昌 李鹏 李娟 《Journal of Resources and Ecology》 CSCD 2018年第5期484-492,共9页
为研究裸岩石砾地生态修复工程中覆土厚度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机制,对2010^(–2)015年夏玉米的生理特性进行了分析研究。试验布设在裸岩石砾上,共进行了6种不同厚度的覆土处理,分别为:30(C30),40(C40),50(C50),60(C60),80(C80)和100 cm(C... 为研究裸岩石砾地生态修复工程中覆土厚度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机制,对2010^(–2)015年夏玉米的生理特性进行了分析研究。试验布设在裸岩石砾上,共进行了6种不同厚度的覆土处理,分别为:30(C30),40(C40),50(C50),60(C60),80(C80)和100 cm(C100)。对土壤物理性质及相关作物生理特性和产量数据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覆土层土壤容重随着作物种植年限的增加,及覆土厚度的增加而增加,土壤容重与覆土厚度呈对数相关关系。土壤沉降深度与覆土厚度之间的相关关系也有类似趋势,两者的关系也可用对数函数来描述(R^2=0.91)。(2)覆土厚度对夏玉米高度及作物叶绿素含量(SPAD值)有显著影响。在各处理中,拔节期和孕穗期的作物生长速率均高于孕穗期至灌浆期。经过两年的耕作利用后,C50处理的作物平均株高分别比C30,C40,C60,C80和C100处理高8.16%,3.32%,3.39%,9.86%和7.55%,不同处理方式之间的株高差异显着(p<0.05)。在抽穗期,SPAD值最高,经过两年的耕作使用后,C50处理的最高值为298.41。(3)覆土厚度对夏玉米的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WUE)具有显著影响。试验期间,C50处理的平均作物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值最高分别为4614.12 kg ha^(–2)和13.57kg ha^(–2) mm^(–1)。C50处理在2010^(–2)015年多年平均水分利用效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综上,裸岩石砾地覆土厚度50 cm时能够满足农作物生长需求,这种处理中的所有农作物生长指标都优于其他覆土厚度。研究成果为裸岩石砾地区土地整治和生态修复工程提供了科学依据,同时,在农业生态环境脆弱且耕地资源相对紧缺的非洲,该研究对于改善当地农业生态环境,增加耕地资源和农业收入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覆土厚度 夏玉米 物理性质 生理特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