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半干旱区沙质草地生态系统碳循环关键过程对水肥添加的响应 被引量:26
1
作者 于占源 曾德慧 +3 位作者 姜凤岐 范志平 陈伏生 赵琼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5-50,共6页
为探寻半干旱区草地生产力进一步恢复的主要限制因素,该文采用3因素2水平析因设计对草地进行水(0,80mm)、氮(0,20g(m2·a))、磷(P2O5)(0,10g(m2·a))添加实验,研究了2004年地上净初级生产力(ANPP)与土壤呼吸的响应.8种处理分别... 为探寻半干旱区草地生产力进一步恢复的主要限制因素,该文采用3因素2水平析因设计对草地进行水(0,80mm)、氮(0,20g(m2·a))、磷(P2O5)(0,10g(m2·a))添加实验,研究了2004年地上净初级生产力(ANPP)与土壤呼吸的响应.8种处理分别为添加水(W)、加氮肥(N)、加磷肥(P)、加水+氮肥(WN)、加水+磷肥(WP)、加氮肥+磷肥(NP)、加水+氮肥+磷肥(WNP)和对照(CK),每种处理6次重复,随机分配在48个4m×4m的样方中.研究结果表明:施氮肥不仅增加了ANPP,而且推迟了植物生长高峰期;草地生产力明显受到氮素的制约,水分和磷素并不是该生态系统的主要限制性因子;土壤呼吸7月份最高;干旱期添加水与不添加水处理的CO2排放速率差异显著;添加水增加了土壤CO2的排放速率,但是施磷肥对土壤呼吸存在抑制效应.建议对半干旱区沙质草地的管理应以施氮肥为主,辅以磷肥,不宜灌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尔沁沙地 析因分析 生态系统过程 碳循环 地上净初级生产力 土壤呼吸
下载PDF
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对科尔沁沙地社会经济影响的定量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武金洲 郑晓 +2 位作者 高添 宋立宁 张婷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3567-3575,共9页
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三北工程")是我国最早启动的林业生态工程,旨在改善三北地区的生态环境,促进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然而,以往研究主要集中于生态工程对生态环境影响的定量研究,有关生态工程对社会经济影响的定量研究相... 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三北工程")是我国最早启动的林业生态工程,旨在改善三北地区的生态环境,促进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然而,以往研究主要集中于生态工程对生态环境影响的定量研究,有关生态工程对社会经济影响的定量研究相对较少。因此,本研究以三北工程的核心建设区——科尔沁沙地东部8个旗(县)为研究区,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定量分析了2000—2016年三北工程对该地区社会与经济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1) 2000—2016年,三北工程显著增加了研究区的森林面积3.70×10^5hm^2,提高了研究区森林覆被率8.52%;工程累计投资金额为9.87×10^4万元。(2) 17年间三北工程对研究区社会发展产生了正向效应,直接贡献率为55%,表现为改变人口就业结构和增加农村用电量;同时,三北工程推动了研究区的经济增长,直接贡献率为4%,间接贡献率为52%,表现为增加农民收入和通过改变就业或产业结构进而影响经济;此外,三北工程对区域脱贫也有一定积极影响。本研究为三北工程的后续建设提供科学指导,也为生态工程对社会与经济影响的定量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北工程 科尔沁沙地 结构方程模型 社会经济发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