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981—2002年间国际金融组织贷款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研究 |
胡鞍钢
王清容
|
《当代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8
|
|
2
|
未来中国科技发展的战略选择(一) |
徐冠华
陈佳洱
徐善衍
白春礼
胡鞍钢
李静海
李未
吴家玮
蒲慕明
周琪
吕坚
田刚
舒其旺
倪军
刘大椿
丁抗
|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3 |
5
|
|
3
|
日元贷款对中国经济增长的作用研究(1980~2003) |
王清容
胡鞍钢
|
《当代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3
|
|
4
|
中国经济决策机制的民主化、科学化、制度化——以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为例 |
胡鞍钢
|
《行政管理改革》
|
2014 |
1
|
|
5
|
电信经济专家委员会专题报告会发言之一:中国国情与电信普遍服务 |
胡鞍钢
|
《电信软科学研究》
|
2004 |
5
|
|
6
|
中国体育:体育强国的辨析与建设——中国科协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观点摘编 |
田麦久
孙大光
田雨普
任海
许立群
李元伟
沈望舒
易剑东
金汕
姚颂平
胡光宇
郝勤
徐济成
崔乐泉
常建平
黄亚玲
鲍明晓
熊晓正
谭华
杨越
|
《体育文化导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60
|
|
7
|
绿色发展与绿色崛起——关于中国发展道路的探讨 |
胡鞍钢
门洪华
|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
2005 |
33
|
|
8
|
中国民族地区现代化追赶:效应、特征、成因及其后果 |
胡鞍钢
温军
|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3 |
13
|
|
9
|
中国特色的赶超模式 |
胡鞍钢
康培
|
《人民论坛》
|
2006 |
3
|
|
10
|
城市化是今后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 |
胡鞍钢
|
《湖南社会科学》
|
2003 |
21
|
|
11
|
社会与发展:中国社会发展地区差距报告 |
胡鞍钢
|
《开发研究》
CSSCI
|
2003 |
32
|
|
12
|
林业投资研究 |
刘珉
|
《林业经济》
北大核心
|
2011 |
21
|
|
13
|
中国实现新的飞跃关键是制度建设 |
胡鞍钢
|
《科学社会主义》
CSSCI
|
2004 |
3
|
|
14
|
中国如何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
胡鞍钢
|
《当代经济》
|
2010 |
62
|
|
15
|
中国对外开放与融入世界 |
胡鞍钢
门洪华
|
《太平洋学报》
CSSCI
|
2005 |
1
|
|
16
|
“中等收入陷阱”逼近中国? |
胡鞍钢
|
《发展》
|
2011 |
14
|
|
17
|
全球化条件下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
胡鞍钢
王亚华
|
《科学》
|
2001 |
1
|
|
18
|
加入WTO后的中国农业和农民 |
胡鞍钢
|
《理论与实践》
|
2002 |
10
|
|
19
|
中国现代经济发展的初始条件 |
胡鞍钢
|
《开发研究》
CSSCI
|
2006 |
1
|
|
20
|
关于国家中长期科技规划战略研究的若干看法 |
胡鞍钢
|
《民主与科学》
|
2004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