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地形梯度的陕西省土地利用变化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薛亚永 王晓峰 《中国农学通报》 2016年第11期56-63,共8页
笔者利用2000、2010年土地利用现状和DEM数据,基于地形位梯度指数、分布指数和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等,探讨了陕西省土地利用分布变化的地形梯度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陕西省土地利用现状以林地、耕地和草地为主,三者土地面积占区域总面积... 笔者利用2000、2010年土地利用现状和DEM数据,基于地形位梯度指数、分布指数和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等,探讨了陕西省土地利用分布变化的地形梯度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陕西省土地利用现状以林地、耕地和草地为主,三者土地面积占区域总面积的95%以上;2000—2010年土地利用变化特征是耕地面积逐渐降低,大量耕地退耕为草地(3761.33 km^2)和林地(1198.61 km^2),而建设用地面积明显增加,主要源于对耕地(729.66 km^2)和草地(225.86 km^2)的侵占;土地利用类型在地形位梯度上的变化特征是随着地形位的增高,草地、耕地、园地、水域、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土地的分布指数逐渐降低,而林地与之相反。土地利用程度显示,在地形位指数较低的区域土地利用程度较高,土地利用类型转换剧烈,而随着地形位指数增高土地利用程度随之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地形位梯度 分布指数 陕西省
下载PDF
黄土高原森林草原区退耕还林还草土壤保持效应评估 被引量:23
2
作者 薛亚永 王晓峰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22-128,共7页
黄土高原地处生态过渡带和环境脆弱区,区内大范围的土壤侵蚀严重影响了当地的生态环境。以黄土高原森林草原区为研究对象,应用修正通用土壤流失方程,根据2000、2005、2010年气象数据及土地利用等数据,从不同坡度、植被覆盖度、土地利用... 黄土高原地处生态过渡带和环境脆弱区,区内大范围的土壤侵蚀严重影响了当地的生态环境。以黄土高原森林草原区为研究对象,应用修正通用土壤流失方程,根据2000、2005、2010年气象数据及土地利用等数据,从不同坡度、植被覆盖度、土地利用类型评估了黄土高原森林草原区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土壤保持效应。结果表明,(1)随着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实施,林地和草地面积明显增加,分别增加2 219.41 km^2、2 205.27 km^2,研究区植被覆盖度逐渐改善。(2)2000—2010年土壤保持量增加2.41亿t,单位面积土壤保持量由3 033.15 t·km^(-2)·a^(-1)增加至5 114.86 t·km^(-2)·a^(-1),土壤保持效应显著提升。(3)研究区土壤保持效应与植被覆盖度呈正相关关系,在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中,林地、草地和耕地具有较高的土壤保持效应,单位面积土壤保持量分别为5 405.57、3 598.41、3 078.81 t·km^(-2)·a^(-1)。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实施提升了区域的土壤保持效应,但是,区内东北部由于矿产资源开采导致的植被破坏、地表塌陷以及土壤侵蚀问题亟待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耕还林还草工程 土壤保持效应 修正通用土壤流失方程 黄土高原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