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CR-DGGE技术在农田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84
1
作者 罗海峰 齐鸿雁 +1 位作者 薛凯 张洪勋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1570-1575,共6页
变性梯度凝胶电泳技术 ( DGGE)在微生物生态学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研究采用化学裂解法直接提取出不同农田土壤微生物基因组 DNA,并以此基因组 DNA为模板 ,选择特异性引物 F357GC和 R518对 1 6Sr RNA基因的 V3区进行扩增 ,长约 2 30 bp... 变性梯度凝胶电泳技术 ( DGGE)在微生物生态学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研究采用化学裂解法直接提取出不同农田土壤微生物基因组 DNA,并以此基因组 DNA为模板 ,选择特异性引物 F357GC和 R518对 1 6Sr RNA基因的 V3区进行扩增 ,长约 2 30 bp的 PCR产物经变性梯度凝胶电泳 ( DGGE)进行分离后 ,得到不同数目且分离效果较好的电泳条带。结果说明 ,DGGE能够对土壤样品中的不同微生物的 1 6Sr RNA基因的 V3区的 DNA扩增片断进行分离 ,为这些 DNA片断的定性和鉴定提供了条件。与传统的平板培养方法相比 ,变性梯度凝胶电泳 ( DGGE)技术能够更精确的反映出土壤微生物多样性 ,它是一种有效的微生物多样性研究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性梯度凝胶电泳 DGGE 基因组DNA 16S RRNA 微生物多样性 农田土壤
下载PDF
微生物生态学研究方法进展 被引量:87
2
作者 张洪勋 王晓谊 齐鸿雁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988-995,共8页
微生物培养及显微技术作为鉴定微生物种群的手段有很大的局限性 ,因为环境中大多数微生物处于“存活但不能培养”的状态。因此 ,不依赖于微生物培养的生物化学以及分子生物学方法正被广泛地用于微生物生态学研究。主要介绍了荧光技术 ,... 微生物培养及显微技术作为鉴定微生物种群的手段有很大的局限性 ,因为环境中大多数微生物处于“存活但不能培养”的状态。因此 ,不依赖于微生物培养的生物化学以及分子生物学方法正被广泛地用于微生物生态学研究。主要介绍了荧光技术 ,基于 PCR的分析技术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生态学 研究方法 显微技术 微生物培养 生物化学 分子生物学方法 PCR PLFA
下载PDF
在PCR-DGGE研究土壤微生物多样性中应用GC发卡结构的效应 被引量:42
3
作者 罗海峰 齐鸿雁 +3 位作者 薛凯 王晓谊 王川 张洪勋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2170-2175,共6页
应用普通细胞裂解法提取 3株实验菌株 (Escherichia coli DH5α,Staphylococcus aureus SA- 1和 A-grobacterium tumerfaciens 1 31 2 9)的基因组 DNA和应用基于高盐和长时高热的细胞裂解法提取 7种不同土壤样品中的微生物的基因组 DNA... 应用普通细胞裂解法提取 3株实验菌株 (Escherichia coli DH5α,Staphylococcus aureus SA- 1和 A-grobacterium tumerfaciens 1 31 2 9)的基因组 DNA和应用基于高盐和长时高热的细胞裂解法提取 7种不同土壤样品中的微生物的基因组 DNA,两组不同结构的引物 F3 57GC,R51 8(在正向引物的 5′端有 GC发卡结构 )和 F3 57,R51 8,分别对实验菌株和土壤样品中微生物的 1 6Sr RNA基因 V3区进行扩增 ,均得到了目的片段。比较了不同引物扩增的 1 6S r DNA片段在 DGGE中的不同电泳行为 ,结果表明 ,含 GC发卡结构的PCR扩增产物在 DGGE中能够得到很好的分离 ,而无 GC发卡结构的 PCR产物则不能在 DGGE中获得满意分离。引入 GC发卡结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R—DGGE 微生物多样性 GC发卡结构
下载PDF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及其在微生物生态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20
4
作者 呼庆 齐鸿雁 张洪勋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1048-1054,共7页
综述了荧光原位杂交技术 (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 FISH)在微生物生态学领域的各种应用 ,同时就其发展过程。
关键词 荧光原位杂交 微生物生态 16SrRNA 探针
下载PDF
重金属抗性菌HQ-1生物吸附镉与银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窦敏娜 呼庆 +3 位作者 齐鸿雁 谢响明 庄国强 杨敏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097-1103,共7页
从北京市远郊东三岔地区一处废弃的铅锌尾矿中筛选到一株对铅、锌、铜、钴、银、镉等重金属均有很好抗性的蜡状芽胞杆菌Bacillus cereus HQ-1。特别是对镉的抗性高达1200mg/L,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比较研究了HQ-1菌株吸附重金属银和镉... 从北京市远郊东三岔地区一处废弃的铅锌尾矿中筛选到一株对铅、锌、铜、钴、银、镉等重金属均有很好抗性的蜡状芽胞杆菌Bacillus cereus HQ-1。特别是对镉的抗性高达1200mg/L,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比较研究了HQ-1菌株吸附重金属银和镉的情况与机理,发现该菌株对两种重金属离子都有较强的吸附能力。对镉的吸附行为符合Langmuir模型,对银的吸附行为符合Freundlich模型。通过红外光谱和X射线能谱对其吸附机理做了初步推断。并通过质粒消除试验证明该菌株的重金属抗性与抗性质粒存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吸附 蜡状芽胞杆菌
下载PDF
曝气生物滤池处理农村污水的中试研究 被引量:11
6
作者 赵志刚 蔡亮 +2 位作者 杨建州 白志辉 黄群贤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2181-2184,共4页
采用研制的曝气生物滤池对农村污水进行处理,研究其性能特点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在气水比为5∶1,水力停留时间(HRT)为15 h,进水COD浓度在250 mg/L以下时,COD和氨氮的去除率分别在80%和90%以上,出水COD和氨氮值达到国家《城镇污水处理... 采用研制的曝气生物滤池对农村污水进行处理,研究其性能特点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在气水比为5∶1,水力停留时间(HRT)为15 h,进水COD浓度在250 mg/L以下时,COD和氨氮的去除率分别在80%和90%以上,出水COD和氨氮值达到国家《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A标准;反应器在冬季水温12℃以上运行时出水COD和氨氮值比在夏季运行时有所上升,但去除率仍在80%和90%以上,可以达到排放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曝气生物滤池 农村污水处理 陶粒填料
下载PDF
磷脂脂肪酸谱图分析方法及其在微生物生态学领域的应用 被引量:70
7
作者 齐鸿雁 薛凯 张洪勋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1576-1582,共7页
应用磷脂脂肪酸谱图分析技术对微生物群落进行定量分布 ,克服了传统的微生物培养方法和显微技术的局限性。介绍了磷脂脂肪酸谱图分析方法及其在微生物生态学领域中的应用 ,包括对微生物群落的生物量、群落结构、营养状况和新陈代谢活动... 应用磷脂脂肪酸谱图分析技术对微生物群落进行定量分布 ,克服了传统的微生物培养方法和显微技术的局限性。介绍了磷脂脂肪酸谱图分析方法及其在微生物生态学领域中的应用 ,包括对微生物群落的生物量、群落结构、营养状况和新陈代谢活动等方面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生态 PLFA 微生物群落 营养状况 新陈代谢活动 磷脂脂肪酸谱图分析方法
下载PDF
预处理后的活性污泥对锌吸附的研究 被引量:13
8
作者 曾景海 杨建州 +4 位作者 齐鸿雁 呼庆 张帆远航 张洪勋 庄国强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35-140,共6页
剩余活性污泥处理是当今的热点问题,从活性污泥资源化的角度出发,将活性污泥加工成为锌离子的生物吸附剂,比较了8种方法预处理后的活性污泥对锌的吸附效果,分析了这8种方法对污泥吸附能力的影响机理。对经过NaOH和H2O2处理的污泥的吸附... 剩余活性污泥处理是当今的热点问题,从活性污泥资源化的角度出发,将活性污泥加工成为锌离子的生物吸附剂,比较了8种方法预处理后的活性污泥对锌的吸附效果,分析了这8种方法对污泥吸附能力的影响机理。对经过NaOH和H2O2处理的污泥的吸附特性和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吸附过程符合Pseudo-second Order吸附动力学模型及Freundlich吸附等温模型,低pH不利于吸附,适当提高温度可以增强吸附效果,增加污泥吸附剂浓度可以增加金属离子去除率,但是单位质量吸附剂吸附金属离子的量减小。用红外光谱对比的手段对吸附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污泥颗粒表面一些含氮氧的基团对Zn2+的络合作用是主要的吸附机理。该研究在污泥资源化和废水中锌离子的去除方面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污泥吸附剂 吸附动力学模型 吸附等温线pH 温度 吸附剂浓度 吸附机理
下载PDF
固定化乳酸乳球菌连续生产Nisin的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孔健 庄绪亮 马桂荣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731-735,共5页
以海藻酸钙为材料 ,固定乳酸乳球菌 (Lactococcuslactissubsp .lactis)SM5 2 6 ,研究不同条件对Nisin合成的影响。结果表明 ,利用 2 %海藻酸钠在 1 0mmol LCaCl2 条件下 ,得到的固定化细胞颗粒稳定性较好 ,可维持 90h无破裂 ;在发酵过程... 以海藻酸钙为材料 ,固定乳酸乳球菌 (Lactococcuslactissubsp .lactis)SM5 2 6 ,研究不同条件对Nisin合成的影响。结果表明 ,利用 2 %海藻酸钠在 1 0mmol LCaCl2 条件下 ,得到的固定化细胞颗粒稳定性较好 ,可维持 90h无破裂 ;在发酵过程中SYS3培养基中的无机盐成分尤其磷酸盐对固定化颗粒有破坏作用 ;用mSYS3培养基代替SYS3 ,通过 72h三批次循环的半连续培养 ,Nisin活性为 85 0IU mL ,无明显的细胞渗漏现象。连续化生产 70h ,Nisin活性达 1 1 5 0IU mL ,相当于游离细胞的发酵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乳球菌 乳酸菌肽 海藻酸钙 固定化细胞 NISIN 食品防腐剂
下载PDF
嗜酸菌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10
作者 张洪勋 郝春博 白志辉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2期68-72,共5页
极端环境微生物是当今生命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嗜酸菌是极端环境微生物的重要类群,在人们生活生产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介绍了嗜酸菌的主要类群及特征,阐述了它们在自然界的主要行为、适应酸和重金属的生理机制以及分子遗传学研究进展... 极端环境微生物是当今生命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嗜酸菌是极端环境微生物的重要类群,在人们生活生产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介绍了嗜酸菌的主要类群及特征,阐述了它们在自然界的主要行为、适应酸和重金属的生理机制以及分子遗传学研究进展,最后介绍了嗜酸菌在实际生产中的主要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环境微生物 嗜酸菌 氧化亚铁硫杆菌 应用
下载PDF
重金属抗性菌Bacillus cereus HQ-1对银离子的生物吸附-微沉淀成晶作用 被引量:10
11
作者 曾景海 齐鸿雁 +3 位作者 杨建州 呼庆 张洪勋 庄国强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25-230,共6页
发现1株对银离子有强吸附能力的蜡状芽孢杆菌HQ-1,研究了其对银离子的吸附特性及吸附机理.结果表明,菌体对银的吸附量可达91.75 mg/g,吸附过程符合Pseudo-second Order吸附动力学模型,相关系数高达0.999 9;吸附热力学很好地符合Freundl... 发现1株对银离子有强吸附能力的蜡状芽孢杆菌HQ-1,研究了其对银离子的吸附特性及吸附机理.结果表明,菌体对银的吸附量可达91.75 mg/g,吸附过程符合Pseudo-second Order吸附动力学模型,相关系数高达0.999 9;吸附热力学很好地符合Freundlich吸附等温模型,相关系数为0.99;考察菌体浓度和温度对吸附的影响发现,菌体浓度增加有利于对银离子的吸附,温度对吸附影响较小;FTIR、SEM及EDAX实验结果表明吸附存在2种吸附机理,一为菌体表面一些含氮氧的基团对Ag+的络合作用,二为菌体分泌的胞外多糖等物质对Ag+的微沉淀成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蜡状芽孢杆菌HQ-1 生物吸附 吸附机理 微沉淀成晶作用
下载PDF
微生物全细胞传感器在重金属生物可利用度监测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2
作者 侯启会 马安周 +1 位作者 庄绪亮 庄国强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347-356,共10页
传统的物理化学方法主要用于测定环境重金属的总量,微生物全细胞传感器可以对土壤及水体环境的重金属生物可利用度进行监测.此外,微生物全细胞传感器还具有操作简单、快速、经济的特点,适用于污染事件的应急监测.微生物全细胞传感器的... 传统的物理化学方法主要用于测定环境重金属的总量,微生物全细胞传感器可以对土壤及水体环境的重金属生物可利用度进行监测.此外,微生物全细胞传感器还具有操作简单、快速、经济的特点,适用于污染事件的应急监测.微生物全细胞传感器的生物学元件主要由MerR、ArsR、RS等家族的金属调控蛋白和gfp、lux、luc等报告基因组成.调控蛋白、报告基因与微生物全细胞传感器的灵敏度、特异性和监测特点有关.受pH、金属螯合物及检测条件等因素的影响,不同的环境条件下的重金属生物可利用度是不同的.增加重金属在微生物细胞内的累积,进行调控蛋白的分子生物学改造,优化检测条件是提高传感器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性的可行方案.实现污染物的原位和在线监测是微生物全细胞传感器的主要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生物可利用度 微生物全细胞传感器 监测 原位 在线
原文传递
强抗镉蜡状芽孢杆菌的分离鉴定及其抗性机理 被引量:9
13
作者 呼庆 齐鸿雁 +1 位作者 窦敏娜 张洪勋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427-430,共4页
从北京市远郊东三岔地区废弃的铅锌尾矿中筛选到1株强抗镉的细菌.通过细菌形态学观察、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能谱分析、甲基乙酰甲醇试验与酪氨酸水解试验等特征生理生化试验、菌株“G+C mol%”值以及16S rDNA扩增与序列测定,鉴定此菌株... 从北京市远郊东三岔地区废弃的铅锌尾矿中筛选到1株强抗镉的细菌.通过细菌形态学观察、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能谱分析、甲基乙酰甲醇试验与酪氨酸水解试验等特征生理生化试验、菌株“G+C mol%”值以及16S rDNA扩增与序列测定,鉴定此菌株为蜡状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分离菌株可以在镉浓度为1 000 mg/L的固体培养基平板上生长,表明菌株具有强抗镉的能力.进一步分析了菌株在添加Cd2+与未添加Cd2+的液体培养基中的生长曲线,并通过质粒消除试验证明该菌株的抗镉性质与抗性质粒的存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性质粒 蜡状芽孢杆菌
下载PDF
敌敌畏对鲫鱼的急性毒性及类球红细菌的解毒作用 被引量:12
14
作者 韩庆莉 赵志瑞 +4 位作者 白志辉 王谦 王栋 杨建州 庄国强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2009年第6期847-853,共7页
敌敌畏是使用最为广泛的有机磷农药之一,具有较高的水溶性,对水生动物的危害较大.为初步探讨水体中敌敌畏降解菌对中毒鱼类的解毒作用,测定了敌敌畏对鲫鱼(Carassius auratus)幼鱼的急性毒性,调查了一株敌敌畏高效降解菌——类球红细菌(... 敌敌畏是使用最为广泛的有机磷农药之一,具有较高的水溶性,对水生动物的危害较大.为初步探讨水体中敌敌畏降解菌对中毒鱼类的解毒作用,测定了敌敌畏对鲫鱼(Carassius auratus)幼鱼的急性毒性,调查了一株敌敌畏高效降解菌——类球红细菌(Rhodobacter sphaeroides)的解毒作用.结果表明:敌敌畏对鲫鱼幼鱼48、72、96h的LC50分别为45.1、30.4、23.3mg·L-1,安全浓度为2.3mg·L-1,属低毒农药.在不同敌敌畏暴露浓度的养鱼水中添加类球红细菌(5×107CFU·mL-1)可以显著降低鲫鱼的死亡率,20mg·L-1和35mg·L-1敌敌畏暴露浓度下,鲫鱼96h死亡率分别由40%和100%降低至0和15%;利用液相色谱检测了敌敌畏在添加和不添加类球红细菌的养鱼水中的降解规律,发现类球红细菌的解毒作用主要是对水中敌敌畏的快速降解,降解过程中没有积累有毒代谢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敌敌畏 鲫鱼 急性毒性 类球红细菌 解毒作用
下载PDF
利用PCR-DGGE分析未开发油气田地表微生物群落结构 被引量:13
15
作者 满鹏 齐鸿雁 +3 位作者 呼庆 马安周 白志辉 庄国强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305-313,共9页
利用PCR-DGGE和克隆测序技术,分别对未开发油田、气田和非油气田对照区域,地表30、60、100、150、200 cm深度的土壤微生物分布进行研究,目的在于了解未开发油气田区域土壤微生物的分布特征,寻找潜在的油气资源指示菌.结果表明,不同深度... 利用PCR-DGGE和克隆测序技术,分别对未开发油田、气田和非油气田对照区域,地表30、60、100、150、200 cm深度的土壤微生物分布进行研究,目的在于了解未开发油气田区域土壤微生物的分布特征,寻找潜在的油气资源指示菌.结果表明,不同深度土壤样品间的菌群相似度很低(26~69.9).在150 cm和200 cm处,DGGE图谱具有更好的丰富度(≥19)、多样性(≥2.69)和均匀度(≥0.90).油田区域富含γ-Proteobacteria(75%),此外还包括α-Proteobacteria、Actinobacteria、Acidobacteria,其相似菌株主要为石油相关菌和烃降解菌,如食烷菌、噬甲基菌.气田含有α、β、γ、δ-Proteobacteria和Bacteroidetes,γ-Proteobacteria含量较小(24%),所获16S rDNA条带相似菌株大多不具有烃降解能力,部分具有甲烷相关性,如甲基孢囊菌.在此类研究中,150 cm、200 cm更适于作为统一取样深度进行大范围取样调查;甲基孢囊菌可用来作为潜在的气田指示菌,食烷菌和噬甲基菌可作为潜在的油田指示菌,但仍需进一步地大范围取样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开发油气田 PCR—DGGE 16S RDNA 微生物多样性 指示性微生物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