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态问题的全球大气候——中国生态环境状况分析之二 被引量:1
1
作者 李希光 卓培荣 《瞭望》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4期36-37,共2页
面临危机的世界环境 各国科学家对环境问题的研究表明,世界正面临7大生态环境问题: ——全球气候正在变暖与海平面上升。随着释放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等气体总量的增加。
关键词 生态环境状况 环境问题 全球气候 地球表面 大生态环境 热带森林 煤炭消耗量 全球环境 碳排放 沿岸海
原文传递
生态恶化的原因在哪里?——中国生态环境状况分析之三
2
作者 卓培荣 李希光 《瞭望》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5期30-31,共2页
我国生态环境恶化,原因是复杂的。它是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相互交替影响的必然结果,也是历史延伸与现实发展相互叠加作用的客观反映。 脆弱的自然地理特点 我国所处的地理位置并非优越,独特的自然环境,异常变化的气候条件,幅员辽阔的国... 我国生态环境恶化,原因是复杂的。它是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相互交替影响的必然结果,也是历史延伸与现实发展相互叠加作用的客观反映。 脆弱的自然地理特点 我国所处的地理位置并非优越,独特的自然环境,异常变化的气候条件,幅员辽阔的国土面积等客观因素,既产生了我国生态环境的复杂性和地区差异性,也决定了它的脆弱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状况 环境恶化 自然地理特点 叠加作用 生态破坏 地区差异性 中国生态环境 国土面积 人为因素 经济发展计划
原文传递
生态危机: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最严峻挑战——中国生态环境状况分析之一
3
作者 卓培荣 李希光 《瞭望》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3期22-23,共2页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预警小组,最近呈交了《中国生态环境状况分析》的研究报告。这份报告是国家科委重点软科学课题的研究成果。这份分析报告通过详实的事实和数据,提出了令人不安的忧虑与预警:生态赤字,将是未来中华民族生存的...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预警小组,最近呈交了《中国生态环境状况分析》的研究报告。这份报告是国家科委重点软科学课题的研究成果。这份分析报告通过详实的事实和数据,提出了令人不安的忧虑与预警:生态赤字,将是未来中华民族生存的最大危机。报告的作者们认为:必须及早觉醒,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和刻不容缓的实际行动,制止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以造福于子孙后代。 建国40年来,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这是有目共睹的。但是,在建设的同时,由于认识的局限和科学发展的水平,也会因某种盲目性而带来意想不到的破坏,甚至出现极为严重的后果。这份报告,可谓盛世危言。不过,“危言”并非单为耸听。在科学研究基础上提出的预警,是为了及早提醒人们防止盲目性,提高自觉性,避免可能出现的更严重的破坏,以期取得人民改造自然的更大胜利与最佳效果。 “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盛世危言,不可不引起高度的重视。国务院领导同志认为,这份分析报告对生态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分析得比较充分,应当进而探讨出解决问题的出路及今后应采取的重大的、根本性的政策和科学措施,并指出,中华民族应该走向光明,无论是自愿地或是被迫地,都应该走向光明。 本刊将陆续摘要发表《中国生态环境状况分析》的主要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状况 盛世危言 国家科委 生态危机 生态赤字 科学研究基础 分析报告 研究成果 研究报告 民族生存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