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物大分子开放研究实验室
1
作者 赵康源 《科技导报》 CAS CSCD 1991年第5期45-47,共3页
一、实验室概况生物大分子开放研究实验室设于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是由国家计划委员会和中国科学院共同投资建立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它主要从事生物大分子结构与功能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近期主要研究方向包括酶的催化和调控... 一、实验室概况生物大分子开放研究实验室设于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是由国家计划委员会和中国科学院共同投资建立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它主要从事生物大分子结构与功能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近期主要研究方向包括酶的催化和调控原理,酶的动力学与不可逆抑制动力学,生物大分子(包括酶、功能蛋白、多肽激素和核酸等)的空间结构、构象运动及其与功能的关系和以膜脂—膜蛋白的相互作用为中心的生物膜的结构与功能的研究。该实验室注重联系医学、农业等实际,开展应用基础研究,不断开拓研究成果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生物学 生物大分子 实验室
下载PDF
线粒体的分子进化与氧效应 被引量:1
2
作者 李宗军 徐建兴 《生物技术通讯》 CAS 2005年第2期168-171,共4页
线粒体通常被认为是消耗氧气产生ATP的细胞器。但自然界有多种生物具有厌氧型线粒体,其厌氧生物化学和遗传学研究表明,线粒体可能来源于兼性厌氧的α-蛋白细菌,在有氧环境中,起始共生体的厌氧功能丧失或者被改变而进化成为经典的线粒体... 线粒体通常被认为是消耗氧气产生ATP的细胞器。但自然界有多种生物具有厌氧型线粒体,其厌氧生物化学和遗传学研究表明,线粒体可能来源于兼性厌氧的α-蛋白细菌,在有氧环境中,起始共生体的厌氧功能丧失或者被改变而进化成为经典的线粒体,但在厌氧环境中,有氧呼吸功能丧失了进化。厌氧型线粒体为了完成能量的转化,改变了呼吸链的组成,表现出产能模式的多样性。而经典线粒体在利用氧化反应获得能量的同时,也通过电子漏产生了自由基,对生命体本身构成了威胁。事实上,生命体呼吸链的进化是沿着不断加强对氧的利用效率和不断克服氧毒性的方向发展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 分子进化 氧自由基 氧化反应 氧气利用效率 氧毒性
下载PDF
正交晶型江浙蝮蛇毒碱性磷脂酶A2初步结晶学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孟五一 牛秀田 +4 位作者 桂璐璐 林政炯 朱洪 周元聪 李根培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0期946-949,共4页
The basic phospholipase A2 from the venom of Agkistrodon halys pallas possesses the ability to cause hemolysis in contrast to the other two phospholipase A2 from the same venom. A new form of crystals of this enzyme w... The basic phospholipase A2 from the venom of Agkistrodon halys pallas possesses the ability to cause hemolysis in contrast to the other two phospholipase A2 from the same venom. A new form of crystals of this enzyme was grown. The crystals belong to space group of P212121 with unit cell parameters of a=9. 175nm, b=10.080nm , c=2.287nm.The crystals diffract to high resolution, and are suitable for detailed structural studies. The data were collected up to 0.25nm resolutiorl using synchrotron radiation-imaging plate-Weissenberg camera system. Preliminary analysis reveals the presence of two molecules in the asymmetric uint and the molecule may pack with the smallest dimension approximately parallel to the c axis. The new crystal form is more attractive than the monoclinic one previously reported for crystallographic structure determination as it contains fewermolecules in the asymmetric uni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性磷脂酶A2 江浙蝮蛇毒 溶血作用 结晶学
下载PDF
线粒体的分子热机原理及其在运动医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李云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41-446,共6页
本文探讨用线粒体的分子热机工作原理研究运动疲劳 ,从呼吸链电子漏影响线粒体合成ATP效率的角度对运动疲劳发生的分子机制做出解释 ,并分析其影响因素 ;在基因水平上分析运动训练对运动员机体的影响 ,指出运动应激产生的活性氧对运动... 本文探讨用线粒体的分子热机工作原理研究运动疲劳 ,从呼吸链电子漏影响线粒体合成ATP效率的角度对运动疲劳发生的分子机制做出解释 ,并分析其影响因素 ;在基因水平上分析运动训练对运动员机体的影响 ,指出运动应激产生的活性氧对运动员机体造成的基因损伤、修复和复制更新机制及活性氧作为信号分子通过氧化还原修饰传递相关刺激信号激活转录因子诱导基因表达是运动员通过运动训练提高体能和改变身体形态的分子机制 ,并提出运动训练的“弹弓”假说 ,为科学化训练提供一个思路 ;从基因表达调控和线粒体蛋白质组学的角度分析运动员科学选材的依据 ,提出建立运动员科学选材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 分子热机原理 运动医学 工作原理
下载PDF
体电子显微学前沿
5
作者 张艳 陈曦 +4 位作者 李喜霞 李琳琳 陈联万 韩华 孙飞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430-2455,共26页
电子显微成像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对完整细胞、组织乃至整个机体进行高分辨三维结构解析研究成为可能,这些可进行大尺度生物样品三维结构研究的电子显微成像技术统称为体电子显微学技术(volume electron microscopy,vEM)。近年来,v EM在... 电子显微成像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对完整细胞、组织乃至整个机体进行高分辨三维结构解析研究成为可能,这些可进行大尺度生物样品三维结构研究的电子显微成像技术统称为体电子显微学技术(volume electron microscopy,vEM)。近年来,v EM在研究尺度、分辨率、吞吐量和易用性等方面发展迅速,在整个生命科学领域的应用呈爆炸式增长,该技术因此被《自然》(Nature)评为2023年最值得关注的七项前沿技术之一。然而,vEM相关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在国内起步较晚,亟待进一步推广。本综述涵盖了vEM的发展历程、技术分类、样品制备、数据收集、图像处理等全方位的内容,便于生命科学、医学等领域研究人员去了解、学习、应用和进一步发展该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电子显微学成像技术 扫描电镜 透射电镜 样品制备 图像处理 跨尺度 深度学习 超微结构
下载PDF
纳米酶与生命起源
6
作者 马龙 梁子墨 +3 位作者 侯银银 冯静 范克龙 阎锡蕴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274-2291,共18页
纳米酶是中国科学家发现的纳米材料的全新特性,其不仅具有类似天然酶的高催化活性,还呈现稳定性高、活性可调以及低温催化等特点。纳米酶的发现首次揭示了无机纳米材料的生物催化活性。而无机矿物也被认为是生命起源重要催化剂,参与早... 纳米酶是中国科学家发现的纳米材料的全新特性,其不仅具有类似天然酶的高催化活性,还呈现稳定性高、活性可调以及低温催化等特点。纳米酶的发现首次揭示了无机纳米材料的生物催化活性。而无机矿物也被认为是生命起源重要催化剂,参与早期生物分子的合成。无机矿物不仅能够通过氧化还原反应促进无机小分子向有机小分子的转化,还能够利用其表面结构实现手性选择、生物大分子合成以及发挥辐射保护功能。最新研究表明,无机纳米材料不仅可以温和催化生物分子合成,也能够参与生物大分子的聚合和辐射保护。不仅如此,纳米矿物也被发现广泛存在于地球和地外空间中。因此,本文将基于无机矿物在生命起源中的不同作用,结合纳米酶的特性,探讨纳米酶作为生命起源过程催化剂的可能,为生命起源研究提供新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起源 化学起源 无机矿物 纳米酶
下载PDF
绿色植物光系统Ⅰ及其光合作用调控的结构基础
7
作者 苏小东 李梅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298-2310,共13页
光系统Ⅰ被认为是自然界中最高效的纳米光化学机器,其复杂的结构和精细的调控机制确保了光合作用的高效进行。绿色植物光系统Ⅰ由核心复合物和多样的外周捕光天线构成,并参与包括状态转换、环式电子传递等多种光合作用调节过程。本文主... 光系统Ⅰ被认为是自然界中最高效的纳米光化学机器,其复杂的结构和精细的调控机制确保了光合作用的高效进行。绿色植物光系统Ⅰ由核心复合物和多样的外周捕光天线构成,并参与包括状态转换、环式电子传递等多种光合作用调节过程。本文主要以笔者所在实验室在绿色植物光系统Ⅰ及其参与光合作用调控的结构生物学方面取得的进展进行综述,使人们对这一领域有更深入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系统I 蛋白质结构 光合作用调控 状态转换 环式电子传递
下载PDF
基于冷冻电镜无倾转成像数据的新型蛋白质原位结构解析方法
8
作者 赵明洁 曹端方 章新政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418-2429,共12页
与体外纯化的蛋白质复合物相比,细胞内处于工作状态的蛋白质复合物往往更为完整,并且其三维结构处于完全生理的构象,这对于理解蛋白质复合物在生命活动中发挥重要功能的结构基础尤为关键,也可以为药物设计等提供更精确的靶点信息。直接... 与体外纯化的蛋白质复合物相比,细胞内处于工作状态的蛋白质复合物往往更为完整,并且其三维结构处于完全生理的构象,这对于理解蛋白质复合物在生命活动中发挥重要功能的结构基础尤为关键,也可以为药物设计等提供更精确的靶点信息。直接在细胞内解析蛋白质复合物的三维结构也被称为蛋白质的细胞原位结构解析,而冷冻电镜电子断层重构技术是原位结构解析的关键技术,但是电子断层重构技术的序列倾转数据采集通量低、数据处理较为繁琐,并且达到准原子分辨率对样品有特殊要求,这些问题成为了限制原位结构解析分辨率和实际应用的瓶颈。近年来,一种基于单张无倾转数据的蛋白质原位结构解析方法发展迅速,可以高通量地对细胞中的蛋白质复合物进行高分辨率结构解析,本综述将分析这类方法的原理,讨论这个方法相较于传统断层重构方法的优缺点,并对蛋白质的细胞原位结构解析进行展望。希望可以通过这篇综述,帮助结构生物学科研人员更好地选择合适的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原位重构 冷冻电镜原位结构解析 isSPA滤波 无倾转数据 高通量
下载PDF
EF4影响线粒体氧化磷酸化并调控膀胱癌细胞增殖及迁移 被引量:4
9
作者 化朝举 戴斐 +8 位作者 邓瑶 卢俊婉 周宁宁 李琬其 张叶 黄卡特 刘永章 吕斌 卫涛涛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17-327,共11页
延伸因子4(EF4)是一种非传统的线粒体延伸因子,参与调控线粒体蛋白质合成过程.在本研究中,我们进一步探索了其在膀胱癌中的作用机制.通过检测EF4在膀胱癌及邻近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发现EF4在膀胱癌患者肿瘤组织中异常升高,并在T分期较高... 延伸因子4(EF4)是一种非传统的线粒体延伸因子,参与调控线粒体蛋白质合成过程.在本研究中,我们进一步探索了其在膀胱癌中的作用机制.通过检测EF4在膀胱癌及邻近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发现EF4在膀胱癌患者肿瘤组织中异常升高,并在T分期较高的肿瘤中高表达.随后,通过在HTB-9和T-24膀胱癌细胞中敲低EF4的表达,进一步探索了EF4在膀胱癌发生及发展中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通过RNAi敲低EF4表达不仅可以抑制膀胱癌细胞HTB-9和T-24在体外的增殖和集落形成,还显著降低了其迁移能力,这一结果主要归因于下调EF4表达阻碍了线粒体DNA编码的呼吸链复合物亚基的翻译,影响呼吸链复合物的组装,并最终导致线粒体氧化磷酸化功能障碍.以上结果表明EF4通过维持线粒体重要复合物的翻译而影响膀胱癌细胞的细胞增殖迁移及膀胱癌发生发展,并提示EF4可能是治疗膀胱癌的潜在目标分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F4 肿瘤发生 线粒体翻译 线粒体氧化磷酸化 膀胱癌
下载PDF
光合细菌Rhodopseudomonas palustris捕光天线LH2中类胡萝卜素分子间三重态能量传递的光谱学证据 被引量:6
10
作者 冯娟 艾希成 +4 位作者 张兴康 张建平 王千 张旭家 黄有国 《中国科学(B辑)》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385-396,共12页
紫色光合细菌Rhodopseudomonas (Rps.) palustris的外周捕光天线LH2含有多种类胡萝卜素分子(Car), 研究多种共存的Car的生理学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文中采用纳秒时间分辨吸收光谱手段分别在生理学温度(室温)和低温(77 K)下研究了Car三重... 紫色光合细菌Rhodopseudomonas (Rps.) palustris的外周捕光天线LH2含有多种类胡萝卜素分子(Car), 研究多种共存的Car的生理学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文中采用纳秒时间分辨吸收光谱手段分别在生理学温度(室温)和低温(77 K)下研究了Car三重激发态(3Car* )的动力学行为. 在用纳秒光脉冲选择性地激发Car后记录到其宽带、非对称的三重态吸收( Tn ←T1 )光谱, 这一光谱特征是由含不同C = C共轭双键数目(N)的Car所致. 不同Car对Tn ←T1吸收谱的贡献在室温下严重交叠, 在低温下却可以清晰辨别. 在室温下Tn ←T1吸收峰的短波侧随探测光延时的增加而变窄, 历经约1 μs达到光谱平衡, 但在低温下同样的光谱动力学却并不显著. 上述光谱动力学变化被解释为不同Car间的激发态平衡过程. 对室温下的时间分辨光谱的全局分析(Global Analysis) 分离出峰值波长在545和565 nm的两个主要光谱组分, 分别被指认为N = 11和13的Car的Tn ←T1吸收光谱. 短波长组分的寿命为0.72 μs (空气饱和样品)和1.36 μs (生物除氧样品), 而对应的长波长组分的寿命为2.12和3.75 μs. 这种N小的Car寿命短的反常行为表明不同共轭链长度的Car间可能存在着三重激发态能量传递, 由此推测Rps. Palustris的LH2中单个α,β-亚基内存在两种不同共轭长度的Ca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合细菌 捕光天线LH2 类胡萝卜素 时间分辨光谱 能量传递 三重激发态 动力学
原文传递
重组Ⅲ型人源化胶原蛋白阴道凝胶治疗阴道干涩临床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董晓静 郭雪桃 +5 位作者 游爽 刘丽 仇丽霞 朱赟 陆路 胡丽娜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657-660,共4页
目的 探讨重组Ⅲ型人源化胶原蛋白阴道凝胶治疗阴道干涩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2014年1月至5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和山西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80例阴道干涩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重组Ⅲ型人源化胶原蛋白阴道凝胶(... 目的 探讨重组Ⅲ型人源化胶原蛋白阴道凝胶治疗阴道干涩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2014年1月至5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和山西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80例阴道干涩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重组Ⅲ型人源化胶原蛋白阴道凝胶(研究组,2g/次)和透明质酸衍生物阴道凝胶(对照组,3g/次)治疗,隔日1次,共10次。比较治疗前后及两组之间阴道干燥指数、阴道p H值、外阴阴道刺痛、性交疼痛、症状缓解时间以及总体疗效。结果 符合研究方案且完成研究者,研究组38例,对照组38例。治疗后研究组干燥指数增加3分、增加了33.3%,有效率为63.2%;对照组增加2分、增加了27.3%、有效率为39.5%,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对pH值均无影响。治疗后外阴阴道干涩刺痛、性交疼痛症状均有改善,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对疗效满意度的主观评价中,满意及非常满意的比例为63.1%,对照组为2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组Ⅲ型人源化胶原蛋白阴道凝胶可安全、有效地缓解阴道干涩症状,尤其适用于不宜使用激素治疗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经 阴道干涩 阴道凝胶 重组Ⅲ型人源化胶原蛋白 透明质酸衍生物阴道凝胶
原文传递
单克隆抗体——研究蛋白质折叠的新探针 被引量:4
12
作者 程鹏 王锡德 +3 位作者 静国忠 赵康源 周筠梅 郭振泉 《中国科学(C辑)》 CSCD 1998年第4期302-307,共6页
利用竞争ELISA的方法 ,发现溶液状态下全酶SNaseR及其 7个N 末端肽段与McAb2C9之间的结合存在差别 ,其中SNR1 2 1 ,SNR1 0 2 ,SNR79,SNR5 2及全酶SNaseR能够与抗体较好地结合 ,而SNR1 41 ,SNR1 35 ,SNR1 1 0与抗体结合很弱 .由于全酶和S... 利用竞争ELISA的方法 ,发现溶液状态下全酶SNaseR及其 7个N 末端肽段与McAb2C9之间的结合存在差别 ,其中SNR1 2 1 ,SNR1 0 2 ,SNR79,SNR5 2及全酶SNaseR能够与抗体较好地结合 ,而SNR1 41 ,SNR1 35 ,SNR1 1 0与抗体结合很弱 .由于全酶和SNR5 2均能与McAb2C9紧密结合 ,其抗原决定簇应该包含在 - 6~5 2序列中 .因此 ,不同长度的肽段与抗体结合能力直接与抗原决定簇的可接近程度相关 .比较不同长度的肽段与单抗McAb2C9的结合能力 ,清楚地表明肽链在从N 末端向C 末端延伸的过程中 ,其构象在不断调整直至形成完整的功能蛋白 ,这一结果有力地支持邹氏新生肽链折叠假说 .单克隆抗体作为一种新型探针 ,可为蛋白质折叠机制的研究提供重要的信息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探针 单克隆抗体 抗原决定簇 蛋白质 折叠
原文传递
MNP修饰在肌酸激酶内埋巯基上的确证
13
作者 张平城 《中国科学(B辑)》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159-165,共7页
通过MNP对肌酸激酶的化学修饰,在变性条件下再用过量IAM修饰、胰酶水解、FPLC分离等一系列步骤,得到肌酸激酶的两个纯化的MNP修饰肽段,通过氨基酸组成分析证明MNP修饰在Cys-145及Cys-253位的两个内埋巯基上。
关键词 肌酸激酶 化学修饰 内埋巯基 MNP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