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工智能在气候研究和服务中的机遇与挑战
1
作者 陈德亮 谭显春 +2 位作者 彭喆 闫洪硕 程永龙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69-681,共13页
人类活动引起的气候变化是自然生态和人类社会面临的严峻挑战。作为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工具,气候模式为理解过去气候系统演变机理、气候服务及预估未来全球变化情景提供重要支撑。然而,气候模式在过程表达、次网格参数化及空间分辨率等... 人类活动引起的气候变化是自然生态和人类社会面临的严峻挑战。作为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工具,气候模式为理解过去气候系统演变机理、气候服务及预估未来全球变化情景提供重要支撑。然而,气候模式在过程表达、次网格参数化及空间分辨率等方面的问题严重制约了气候模式的模拟与预测能力。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工智能技术得以广泛应用,其具有的整合多源数据、识别潜在信息、学习已有“经验”等优势,有望为气候研究和应用提供新的助力。在此背景下,文中首先对气候模式的发展进行简要回顾,接着在此基础上结合人工智能技术特征,阐述人工智能在气候研究和服务中的应用并分析现阶段面临的挑战。结果表明,已有观测数据与模式输出结果能够为人工智能应用提供必要数据基础,人工智能则据此对气候模式进行优化和集成,进而提升了气候模拟与预测结果的准确性。展望未来,应当聚焦人工智能与气候模式的耦合问题并拓展人工智能在应对气候变化各领域的应用,从而更有效地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模式 人工智能 气候变化
下载PDF
基于高质量发展视角的中国碳配额省级分配方案评价 被引量:7
2
作者 谭显春 牛苗苗 +2 位作者 顾佰和 程永龙 朱开伟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74-83,共10页
碳配额分配是碳排放控制的关键,在实现国家“双碳”目标下探寻更利于高质量发展的省级分配方案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平等主义、历史责任、支付能力、排放效率和可行性分配准则,使用综合指标法设计了10种分配方案,并以高质量发展为标准,使... 碳配额分配是碳排放控制的关键,在实现国家“双碳”目标下探寻更利于高质量发展的省级分配方案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平等主义、历史责任、支付能力、排放效率和可行性分配准则,使用综合指标法设计了10种分配方案,并以高质量发展为标准,使用Malmquist指数模型对这些方案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我国各省份在不同分配方案下拥有多样化的碳配额,多数地区根据排放效率准则、支付能力准则、历史责任准则和可行性准则(方案F)获得最大配额。从国家层面看,方案F具有最佳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性能,是相对最优的选择。从区域层面看,各省在不同分配方案下有不同的经济高质量发展表现,多数地区根据平等主义准则、排放效率准则和可行性准则(方案G)实现最优发展。排放效率指标的选取对分配方案的结果具有稳健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配额 省级分配 综合指标法 高质量发展
下载PDF
“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合作战略及对策建议 被引量:1
3
作者 王毅 谭显春 +4 位作者 张井勇 李仁强 陈敏鹏 顾佰和 张建平 《中国科学院院刊》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363-1370,共8页
开展“一带一路”应对气候变化合作将有利于处理好经济发展和应对气候变化的关系,对实现区域经济绿色转型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从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气候变化的事实和预估出发,分析气候变化对该地区水资源、农业及生... 开展“一带一路”应对气候变化合作将有利于处理好经济发展和应对气候变化的关系,对实现区域经济绿色转型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从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气候变化的事实和预估出发,分析气候变化对该地区水资源、农业及生物多样性影响,并探讨了“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在应对气候变化技术、资金及能力建设等方面的需求缺口。研究发现,相比于减缓技术,多数“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对适应技术的需求更为迫切。但“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大部分为发展中国家,经济实力相对薄弱,推动其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各项行动将面临大量的资金缺口,并且多数“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在防灾减灾、生态系统治理、低碳产业、森林碳汇、生物多样性等减缓和适应领域均存在能力建设缺口。在此基础上,文章围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从合作国家、合作领域、合作对策3个方面阐述了“一带一路”气候合作的总体战略,明确了东南亚和非洲作为“一带一路”气候合作的重点地区,以及在技术、资金、能力建设等方面的重点领域。进而提出了整合“顶层设计—资金保障—科技创新—能力建设—话语体系”多措并举的系统化合作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倡议 气候合作 技术 资金 能力建设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