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丹江口库区红石坎Ⅰ旧石器地点发掘简报 被引量:8
1
作者 李超荣 李锋 李浩 《人类学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7-26,共10页
红石坎Ⅰ旧石器遗址是丹江口库区一处重要遗址,埋藏于汉江右岸第3级阶地。2008年发掘并揭露525m2,出土石制品136件,采集22件。石制品类型包括备料、人工石块、石锤、石核、石片、刮削器、砍砸器、手镐、凹缺刮器、碎片等,具有南、北方... 红石坎Ⅰ旧石器遗址是丹江口库区一处重要遗址,埋藏于汉江右岸第3级阶地。2008年发掘并揭露525m2,出土石制品136件,采集22件。石制品类型包括备料、人工石块、石锤、石核、石片、刮削器、砍砸器、手镐、凹缺刮器、碎片等,具有南、北方石器工业过渡的文化特征,时代应属于旧石器时代早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江口 红石坎I地点 旧石器时代早期 文化过渡
下载PDF
北京及邻近地区蛇类存疑种分布及讨论 被引量:4
2
作者 张博 马亮 +3 位作者 李树然 汪洋 史静耸 孙宝珺 《四川动物》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74-478,共5页
本研究基于前人对北京及邻近地区蛇类的基础调查文献进行总结,并于2010—2016年,多次对北京及邻近地区进行蛇类资源调查。本研究根据调查结果和现有文献对北京蛇类多样性资源予以初步总结,并对部分存疑物种进行讨论。其中,黑头剑蛇Sibyn... 本研究基于前人对北京及邻近地区蛇类的基础调查文献进行总结,并于2010—2016年,多次对北京及邻近地区进行蛇类资源调查。本研究根据调查结果和现有文献对北京蛇类多样性资源予以初步总结,并对部分存疑物种进行讨论。其中,黑头剑蛇Sibynophis chinensis曾被认为是人为引入的物种,但本研究证实其应为原生种;北京地区所纪录的"中介蝮"实际应为2个不同种,分别为华北蝮G.stejnegeri和西伯利亚蝮指名亚种G.halys halys;乌苏里蝮G.ussuriensis系误记,应为短尾蝮G.brevicaudu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 蛇类 分布 多样性
下载PDF
叶家山出土三足青铜器的地域特征分析
3
作者 赵孝龙 黄凤春 +2 位作者 李玲 郭长江 王昌燧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70-74,共5页
湖北随州叶家山遗址是一处西周早期的曾国墓地,出土了大批遗物,包括数量众多且铸造精美的青铜器。这批青铜器的总体特征与中原地区出土青铜器的风格相似,因此,多数学者认为,叶家山青铜器属典型西周文化性质,并无自身特征,不过,也有学者... 湖北随州叶家山遗址是一处西周早期的曾国墓地,出土了大批遗物,包括数量众多且铸造精美的青铜器。这批青铜器的总体特征与中原地区出土青铜器的风格相似,因此,多数学者认为,叶家山青铜器属典型西周文化性质,并无自身特征,不过,也有学者指出,那里仍有一些所谓的地域特征。本文对西周时期若干遗址出土的青铜器进行了实地观察和调研,并将其与叶家山出土青铜器进行比较研究。结果显示,叶家山出土三足青铜器中,桃圆形器口的器物为绝对主体。而其它地区西周遗址出土的青铜器中,仅山西翼城县大河口西周墓地与绛县横水西周墓地出土的青铜器中,有几件为桃圆形器口。基于此,叶家山出土的三足青铜器中,大多数器口为桃圆形,而这应属于地域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家山 西周早期 曾国 青铜器器口 桃圆形
下载PDF
大连骆驼山金远洞埃楚斯堪熊(Ursus etruscus)新材料及中国Ursus cf. etruscus材料的简要回顾 被引量:4
4
作者 江左其杲 刘金毅 +4 位作者 王元 金昌柱 刘思昭 刘金远 陈津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828-837,共10页
本文系统描述了大连骆驼山金远洞第四层(L4)出土的熊科化石材料,并简要回顾了中国的似埃楚斯堪熊(Ursus cf. etruscus)化石材料。通过系统比较,认为金远洞L4和之前中国北方早更新世被归入Ursus cf. etruscus的材料(陕西蓝田公王... 本文系统描述了大连骆驼山金远洞第四层(L4)出土的熊科化石材料,并简要回顾了中国的似埃楚斯堪熊(Ursus cf. etruscus)化石材料。通过系统比较,认为金远洞L4和之前中国北方早更新世被归入Ursus cf. etruscus的材料(陕西蓝田公王岭的除外)同属于一类熊类,这种熊类和欧洲的埃楚斯堪熊(U. etruscus)最为接近,但又表现出一些独特的特征,因此建立一新亚种,即东方埃楚斯堪熊(U. e. orientalis subsp. nov.)。U. e. orientalis subsp. nov. 比欧洲早更新世早期的圣瓦利埃埃楚斯堪熊(U. e. saintvallierensis)更加进步,而和早更新世中期欧洲的埃楚斯堪熊指名亚种(U. e. etruscus)以及西亚的维氏埃楚斯堪熊(U. e. verescagini)演化程度近似,但个体大小明显小于这两个亚种。U. e. orientalis subsp. nov. 表现出一些和棕熊(U. arctos)近似的特征,如p4后内嵴明显内偏,可能为U. arctos的祖先。U. e. orientalis subsp. nov. 和中国南方的亚洲黑熊(U. thibetanus)虽然属于不同支系,但在牙齿适应和个体大小上较为近似,可能有着相似的生态位,相互之间较为排斥。这可能是U. thibetanus和U. e. orientalis subsp. nov. 呈现出南北分异格局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骆驼山 金远洞 埃楚斯堪熊 地理分布格局
原文传递
河北秦皇岛斑鬣狗巢穴(灵仙洞)及斑鬣狗的集群死亡与埋藏 被引量:2
5
作者 刘金毅 Jan Wagner +4 位作者 陈平富 盛桂莲 陈津 江左其果 刘思昭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607-621,共15页
河北省秦皇岛灵仙洞发现了一批最后斑鬣狗化石,标本达上千件,至少代表了30个不同个体,包括3具骨架(其中骨架Ⅰ是世界上迄今所发现最完整的1具),还发现了一些其他哺乳动物化石,共计26属27种.根据动物群组成、地质地貌以及堆积物的综合... 河北省秦皇岛灵仙洞发现了一批最后斑鬣狗化石,标本达上千件,至少代表了30个不同个体,包括3具骨架(其中骨架Ⅰ是世界上迄今所发现最完整的1具),还发现了一些其他哺乳动物化石,共计26属27种.根据动物群组成、地质地貌以及堆积物的综合分析判断,它的时代可能属于中更新世晚期至晚更新世早期.动物群的生态组合反映当时处于一个温热偏干、半封闭或开阔的山间草原而周边山上有树林的生态环境.标本(尤其是完整骨架)的保存为典型的原地埋藏,死后未受到包括斑鬣狗自身在内的动物干扰和破坏.斑鬣狗在动物群中占绝对优势以及幼年个体和粪化石的发现,表明灵仙洞是一处斑鬣狗族群的巢穴.与其他斑鬣狗巢穴不同的是:斑鬣狗的猎物稀少,鲜见斑鬣狗的活动痕迹,尤其是幼年斑鬣狗啃咬形成的特定产物“nibbling sticks”,这说明灵仙洞既非用于猎物遗骸的储藏,也非用于幼崽的抚养,而是一处共用巢穴,同时也表明灵仙洞的骨骼聚集与埋藏有着特定的成因和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北秦皇岛 灵仙洞 斑鬣狗 巢穴 埋藏学 更新世
原文传递
赤链蛇达氏腺提取液对小白鼠致死现象的探究 被引量:1
6
作者 邱思语 史静耸 《生物学通报》 2017年第10期53-55,共3页
对于"赤链蛇是否为毒蛇"这一问题,目前在学术界尚存争议。通过对赤链蛇的解剖观察,发现其存在一对达氏腺,进一步将达氏腺提取液稀释后,注射到小白鼠体内,发现其对小白鼠有明显的致死作用,进而证实了赤链蛇有一定的毒性,但对... 对于"赤链蛇是否为毒蛇"这一问题,目前在学术界尚存争议。通过对赤链蛇的解剖观察,发现其存在一对达氏腺,进一步将达氏腺提取液稀释后,注射到小白鼠体内,发现其对小白鼠有明显的致死作用,进而证实了赤链蛇有一定的毒性,但对其上颌齿解剖观察发现其不具备后沟牙,由此,结合野外和实验室环境下对其捕食行为的观察,对其注毒的机理进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链蛇 达氏腺 致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