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4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社会-生态系统视角下沙漠化逆转定量评价——以宁夏盐池县为例 被引量:6
1
作者 侯彩霞 周立华 +2 位作者 文岩 赵敏敏 陈勇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8期6186-6195,共10页
对沙漠化逆转区进行有效管理是沙漠化治理至关重要的环节,研究沙漠化逆转区社会-生态系统的干扰状况可以为沙漠化逆转区的管理提供理论支持。基于MODIS NDVI产品数据,用移动窗口法则计算了不同空间尺度上盐池县社会-生态系统的干扰强度... 对沙漠化逆转区进行有效管理是沙漠化治理至关重要的环节,研究沙漠化逆转区社会-生态系统的干扰状况可以为沙漠化逆转区的管理提供理论支持。基于MODIS NDVI产品数据,用移动窗口法则计算了不同空间尺度上盐池县社会-生态系统的干扰强度和干扰连通度,并分析了2000—2015年间不同时间段内宁夏盐池县社会-生态系统干扰的空间分布。结果表明:(1)盐池县不同时间段内社会-生态系统干扰的空间分布具有较大差异,2000—2004年强干扰主要集中于盐池县的南部;2004—2008年强干扰在北部、中部均有表现;2008—2012年强干扰分别位于东、中、西3个小区域,并没有集中于一个区域,且北部强干扰区域进一步增强;2012—2015年强干扰的区域主要集中于县域的北部、中西部和西北部。(2)不同空间尺度上社会-生态系统干扰强度和连通度有很大差异,随着移动窗口的增大,不同集群的干扰类型也发生了变化,主要表现为低干扰离散型向低干扰集聚型转变,高干扰集聚型向低干扰离散型转变。(3)总体上看,除了个别区域社会-生态系统干扰强度和连通度较大以外,盐池县大部分地区社会-生态系统受干扰的强度和连通度并不大,沙漠化逆转程度较低,还有待进一步加强沙漠化治理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漠化地区 生态恢复 社会.生态系统 干扰强度 干扰连通度
下载PDF
藏、汉对比视角下的城市空间环境认知研究——以中国西藏日喀则市为例 被引量:5
2
作者 杨永春 孙燕 +3 位作者 李建新 唐艳 张薇 王伟伟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34-341,共8页
以分布式认知理论为基础,采用质性研究法、数量分析法以及GIS空间分析技术,探讨日喀则市藏族、汉族居民对城市空间环境认知的异同性。研究表明,藏族对城市空间环境的认知得分高于汉族对城市空间环境的认知得分。藏族、汉族对城市空间环... 以分布式认知理论为基础,采用质性研究法、数量分析法以及GIS空间分析技术,探讨日喀则市藏族、汉族居民对城市空间环境认知的异同性。研究表明,藏族对城市空间环境的认知得分高于汉族对城市空间环境的认知得分。藏族、汉族对城市空间环境的认知水平可分为高、中、低3类。认知空间呈现圈层结构与混合结构模式,可分为藏汉一致性、藏族独立以及汉族独立3种认知空间类型。影响居民对城市空间环境的认知因素有共性因素和差异性因素。景观走廊质量、宜居性、基础设施两项是藏族居民关注的主要影响因素,汉族居民更关注公共服务设施的服务能力以及对当地文化的融入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汉族居民 分布式认知理论 质性研究法 城市空间环境认知 西藏日喀则市
下载PDF
大风区高速铁路路基双侧挡风墙周围沙粒沉积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张凯 赵礼明 +2 位作者 王正辉 邓育辉 谭立海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48-155,共8页
兰新高速铁路横穿多个大风区,对其安全运营造成严重影响。为降低强风对线路的危害,在大风区修筑大量防风构筑物,其中以路基挡风墙最为常见,挡风墙降低了风害的影响,但是带来严重的线路积沙问题。通过数值模拟研究不同风速下路基双侧挡... 兰新高速铁路横穿多个大风区,对其安全运营造成严重影响。为降低强风对线路的危害,在大风区修筑大量防风构筑物,其中以路基挡风墙最为常见,挡风墙降低了风害的影响,但是带来严重的线路积沙问题。通过数值模拟研究不同风速下路基双侧挡风墙周围的流场特征,利用风产生的壁面剪切应力与沙粒剪切应力的比值确定地表沙粒沉积与侵蚀类型。研究发现,气流在两道挡风墙之间分别形成一个顺时针涡流和一个逆时针涡流,在第二道挡风墙背风侧形成一个顺时针大涡,随着来流风速增大,漩涡尺寸和涡流强度均在增大;由于涡流的存在,部分沙粒被卷走,路堤背风坡附近以及路基面上的沙粒沉积显著减少,当来流风速为24、30 m/s时,南北侧线路道床面均出现沙粒反向侵蚀;单双侧挡风墙的积沙规律对比结果表明,设置双侧挡风墙时,线路积沙显著减少。研究揭示了大风区铁路双侧挡风墙周围路基面上的沙粒沉积规律,对未来风区铁路的防护建设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风区 高速铁路路基 挡风墙 数值模拟 沙粒沉积
下载PDF
兰新高速铁路开孔挡风墙周围沙粒沉积与侵蚀特征数值模拟研究
4
作者 张凯 邓育辉 +3 位作者 张海龙 田建锦 王涛 李盛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43-149,共7页
设置在路基上的挡风墙起到了有效防风作用,但是由于其阻碍作用,对路基造成了严重的积沙危害。因此,基于Fluent欧拉双流体模型,对兰新高速铁路沿线既有下部开孔挡风墙周围风沙两相流运动特性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得到挡风墙周围的流场分布... 设置在路基上的挡风墙起到了有效防风作用,但是由于其阻碍作用,对路基造成了严重的积沙危害。因此,基于Fluent欧拉双流体模型,对兰新高速铁路沿线既有下部开孔挡风墙周围风沙两相流运动特性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得到挡风墙周围的流场分布规律以及沙粒沉积与侵蚀特征。结果表明:随着来流风速的增大,路堤迎风侧坡脚处的漩涡强度逐渐衰弱直至消失;路堤背风侧漩涡整体位置往背风侧方向移动,且漩涡涡量增加,导致沙粒反向侵蚀区域增加;迎风侧边坡处的沙粒沉积区域逐步减小,沙粒侵蚀区域逐步增加;北侧线路逐渐出现侵蚀区域,而风速对南侧线路沉积侵蚀区域的变化影响较小。在强风地区,布设挡风墙时应考察线路上风向的地表情况,地表松散、沙源丰富时宜同时采取防沙治沙措施,以达到减缓线路积沙危害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孔挡风墙 风沙流 沙粒沉积 风沙侵蚀 数值模拟
下载PDF
猫头刺盾状移动式固沙障防沙效应风洞模拟试验研究
5
作者 陆文赋 屈建军 +4 位作者 赵爱国 朱志昊 王磊 李敏岚 孟晨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4-92,共9页
[目的]猫头刺盾状移动式固沙障是运用仿生学原理,由盾状铁网筛与上方扎制固沙灌木猫头刺(Oxytropis aciphylla)茎叶构成的一种新型固沙障。对猫头刺盾状移动式固沙障的防风固沙效应进行试验,以确定最佳固沙障类型,并揭示其防风固沙机理... [目的]猫头刺盾状移动式固沙障是运用仿生学原理,由盾状铁网筛与上方扎制固沙灌木猫头刺(Oxytropis aciphylla)茎叶构成的一种新型固沙障。对猫头刺盾状移动式固沙障的防风固沙效应进行试验,以确定最佳固沙障类型,并揭示其防风固沙机理,为野外工程防沙措施的选择和制定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风洞模拟试验,在6,10,14,18 m/s 4个风速条件下测量了猫头刺盾状移动式固沙障的风速流场,并在10,14,18 m/s 3个风速条件下对该固沙障进行了携沙风吹蚀试验。对照分析了原位自然型与不同类型,不同大小仿生猫头刺盾状移动式固沙障的防风沙效应。[结果](1)气流在经过猫头刺盾状移动式固沙障时速度均会减弱,形成明显的减速区。在6 m/s时,减速沉降区均达到了20 H(H为沙障高度,H=11 cm);随着风速增加,减速沉降区缩小。风速10与14 m/s时,减速沉降区为15 H;且在风速18 m/s时,也能维持15 H的减速沉降区。(2)3种风速梯度下,猫头刺盾状移动式固沙障的平均输沙量是无沙障的13.8%(10 m/s风速),21.1%(14 m/s风速),23.4%(18 m/s风速)。[结论]结构完整,直径更大的猫头刺盾状移动式固沙障具有最好的防风沙效果。该移动式仿生固沙障防风沙效果好,可移动,可组合并可机械化编制,在防治荒漠化、防风固沙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洞模拟 猫头刺 盾状 移动式固沙障 流场 风速廓线
下载PDF
敦煌沙漠绿洲过渡带地表沉积物粒度特征及沉积环境 被引量:4
6
作者 张余 张克存 +1 位作者 安志山 蔡迪文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2017年第4期69-73,共5页
[目的]探究敦煌沙漠绿洲过渡带地表沉积物粒度特征及沉积环境,为敦煌沙漠绿洲过渡带的生态恢复以及有效控制风沙灾害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方法]运用对角线法对敦煌沙漠绿洲过渡带地表沉积物进行采样,采用矩值法计算粒度参数,分析其粒... [目的]探究敦煌沙漠绿洲过渡带地表沉积物粒度特征及沉积环境,为敦煌沙漠绿洲过渡带的生态恢复以及有效控制风沙灾害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方法]运用对角线法对敦煌沙漠绿洲过渡带地表沉积物进行采样,采用矩值法计算粒度参数,分析其粒度空间分布特征以及沉积环境。[结果](1)研究区地表沉积物粒级极粗砂和极细砂含量较少,沙漠和绿洲分别以粗砂和细砂为主,过渡带以中砂为主,沉积物粒径自沙漠到绿洲呈现明显减小的趋势;(2)3条样带的分选性都较好,相比而言,沙漠的分选性最好,过渡带次之,绿洲最差;(3)偏态除绿洲属于正偏外,沙漠和过渡带都属于近对称分布,频率曲线峰型都是平顶峰,说明不同沉积物粒级对风力作用响应的差异性。[结论]敦煌绿洲的沙以风成环境为主,鸣沙山主要为河湖沙或河流冲积沙,过渡带混合有风成沙和河湖或河流冲积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敦煌 沙漠绿洲过渡带 粒度特征 沉积环境
下载PDF
西延高铁黄土路基高边坡生态防护技术
7
作者 庞晓林 史丽涛 +2 位作者 武玉坤 牛铭杰 刘秀帆 《铁路技术创新》 2024年第1期18-24,共7页
黄土高原特殊的地质条件与土力学特征导致黄土地区滑坡问题严重。黄土地区交通线路,尤其是高铁路基边坡生态防护(修复)已成为水土保持与工程地质等领域的重要研究问题。以西延高铁黄土路基为例,从黄土地区滑坡的致灾机理、黄土路基边坡... 黄土高原特殊的地质条件与土力学特征导致黄土地区滑坡问题严重。黄土地区交通线路,尤其是高铁路基边坡生态防护(修复)已成为水土保持与工程地质等领域的重要研究问题。以西延高铁黄土路基为例,从黄土地区滑坡的致灾机理、黄土路基边坡的防护措施及黄土地区生态修复技术3个方面,梳理黄土路基边坡生态防护(修复)研究取得进展、适用范围以及未来发展趋势;从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排水措施3个方面,论述西延高铁采用的具体边坡防护技术,并对黄土路基高边坡生态防护技术集成研究提出展望,为黄土地区生态修复及黄土路基边坡绿色防护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延高铁 黄土路基 高边坡 致灾机理 防护措施 生态修复
下载PDF
西北干旱区沙漠化土地生态修复技术及沙产业的适用范围 被引量:4
8
作者 潘昌祥 欧阳茜如 +11 位作者 廖梦榆 范裕 郭群 张志山 吴戈男 赵洋 刘立超 潘颜霞 李新荣 屈建军 穆松林 李胜功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55-165,共11页
沙漠化是中国北方面临的严重环境问题,几十年的沙漠化防治积累了丰富的沙漠化土地修复和利用的经验和模式。随着生态文明建设尤其是绿色发展的深入推进,迫切需要集成以往的沙漠化土地生态修复技术和沙产业模式,并评估其在当前背景下的... 沙漠化是中国北方面临的严重环境问题,几十年的沙漠化防治积累了丰富的沙漠化土地修复和利用的经验和模式。随着生态文明建设尤其是绿色发展的深入推进,迫切需要集成以往的沙漠化土地生态修复技术和沙产业模式,并评估其在当前背景下的适用性。集成了沙漠化土地生态修复技术和沙产业等9种沙漠化土地修复和利用模式,并从气象条件、治理紧迫性、交通便利性、沙漠化程度等自然和人文因素两个方面制定适用性评价标准,以西北干旱区沙漠化土地和沙漠边缘带为研究区域,在遥感产品、气象观测、地面调查等多源数据的支持下,评估各个生态修复技术和沙产业模式在不同自然单元(自然沙地和退化型沙地)及行政县的适用范围,以期为沙漠化土地生态修复技术和沙产业的推广应用提供技术模式、评价标准及适用范围,将为决策者制定沙漠化土地修复和利用措施提供科学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北干旱区 沙化土地 生态修复技术 沙产业 适用性
原文传递
基于主导生态功能保护的美丽宜居村镇生态建设模式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张龙江 纪荣婷 +5 位作者 李辉 张云华 张继飞 刘畅 柳本立 李海东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827-833,共7页
“村镇建设生态安全评估与绿色生态建设模式研究”是国家重点研究计划“村镇建设资源环境承载力测算系统开发”项目的课题4,研究内容包括不同区域/类型村镇建设主导生态功能辨识研究,村镇承载力测算体系和评价模型构建,区域生态安全对... “村镇建设生态安全评估与绿色生态建设模式研究”是国家重点研究计划“村镇建设资源环境承载力测算系统开发”项目的课题4,研究内容包括不同区域/类型村镇建设主导生态功能辨识研究,村镇承载力测算体系和评价模型构建,区域生态安全对村镇建设的约束影响,生态安全约束下村镇发展的适宜产业与优化途径,美丽宜居村镇绿色生态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模式。该研究在全国尺度上探明了生态乡镇和特色小镇的空间分布特征、集聚程度和主导生态功能,辨析了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时空格局;基于5个重要生态功能区的主导生态功能(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维护、水土保持、防风固沙和减灾防灾)以及黄山市新明乡、仁怀市茅台镇、重庆市武陵镇、敦煌市月牙泉镇和汶川县威州镇等典型村镇产业特点,通过“以点带面”和“以面束点”研究思路,探究了村镇建设生态安全约束下的产业适宜性评价方法,初步提出了茶产业模式、酒产业模式、特色农业模式、生态旅游模式和防灾减灾模式等针对不同类型美丽宜居村镇的生态建设模式。研究结果可以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支撑乡村振兴的环境管理提供决策支撑,对重要生态功能区村镇承载力提升和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要生态功能区 村镇建设 绿色生态建设模式 产业适宜性 进展
下载PDF
库姆塔格沙漠三垄沙地区砾波纹形态、粒度及环境风况
10
作者 郭酉元 钱广强 +1 位作者 杨转玲 邢学刚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7-45,共9页
砾波纹是由双峰沉积物组成的粗颗粒风沙地貌,其发育与形态、粒度和风况之间的关系鲜有报道。通过野外考察、实地观测和实验分析等手段,对三垄沙地区典型砾波纹的形态、粒度以及其发育地区的风况特征进行了初步的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 砾波纹是由双峰沉积物组成的粗颗粒风沙地貌,其发育与形态、粒度和风况之间的关系鲜有报道。通过野外考察、实地观测和实验分析等手段,对三垄沙地区典型砾波纹的形态、粒度以及其发育地区的风况特征进行了初步的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砾波纹脊线长度为1.23~24.05 m,平均为5.22 m。波纹间距2.62~4.73 m,平均间距为2.52 m。砾波纹的高度0.07~0.41 m,平均为0.18 m,形态指数为17.61。沉积物粒度分布为双峰或三峰分布,表层(0~1 cm)和下层(1~5 cm)平均粒径均值分别为0.64Φ和1.32Φ,表层峰顶处颗粒平均粒径为-0.91Φ。研究区平均风速为4.19 m·s-1,起沙风平均风速为8.65 m·s-1,主要在夏季。研究区年输沙势为804.88 VU,各季节风向变率大于0.8,属低变率风况,春季和夏季输沙势较大,占全年总量的67.1%。合成输沙方向为200.2°,基本垂直于砾波纹的脊线走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库姆塔格沙漠 砾波纹 形态 粒度 输沙势
原文传递
库布其沙漠8种防护林的土壤水分特征 被引量:10
11
作者 顾梦鹤 谢泽慧 +1 位作者 王春晖 周立华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2437-2444,共8页
通过野外取样,对库布其沙漠七星湖旅游专线两侧8种防护林0-100cm土层深度的土壤水分进行测定,分析了不同防护林不同土层的土壤水分变化特征及变异系数,旨在了解和掌握库布其防护林的土壤水分特征及变异规律。结果表明,0-20、20-40、40-6... 通过野外取样,对库布其沙漠七星湖旅游专线两侧8种防护林0-100cm土层深度的土壤水分进行测定,分析了不同防护林不同土层的土壤水分变化特征及变异系数,旨在了解和掌握库布其防护林的土壤水分特征及变异规律。结果表明,0-20、20-40、40-60、60-80和80-100cm 5个土层的土壤水分随着土层深度增加逐渐增加;5个土层的土壤水分变异系数分别为0.70、0.94、0.92、0.94和0.90,土壤水分的变异系数随着土层深度增加逐渐增大。8种防护林的土壤水分从高到低依次为旱柳(Salix matsudana)+小美旱杨(Populus popular's)混交林(9.31%)>旱柳纯林(8.93%)>沙枣(Elaeagnus angustifolia)+沙柳(Salix psammophila)混交林(5.69%)>沙枣纯林(3.31%)>速生杨(Populus spp.)纯林(2.12%)>速生杨+羊柴(Hedysarum laeve)混交林(1.90%)>柠条(Caragana korshinskii)纯林(1.60%)>羊柴纯林(1.02%);8种防护林的土壤水分变异系数为:柠条纯林(0.08)为弱变异,羊柴纯林(0.11)、速生杨纯林(0.11)、速生杨+羊柴(0.36)混交林和沙枣+沙柳混交林(0.39)为低等变异,旱柳纯林(0.64)、旱柳+小美旱杨混交林(0.67)和沙枣纯林(0.79)为中等变异。旱柳纯林、旱柳+小美旱杨混交林和沙枣+沙柳混交林是比较好的防护林配置,沙枣纯林和柠条纯林次之,羊柴纯林、速生杨纯林和羊柴+速生杨混交林3种防护林属于不理想的防护林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星湖 防护林配置 植被调查 土壤水分变异系数
下载PDF
柴达木沙漠链霉菌S10^(T)阿糖腺苷的大孔树脂分离工艺优化与结构鉴定 被引量:2
12
作者 吴玉洁 姜侃 +4 位作者 张威 于雪 汶瑛 刘光琇 陈拓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4期41-47,共7页
为了获得具有药用价值的活性天然产物,采用4种大孔吸附树脂对柴达木沙漠链霉菌(Streptomyces qaidemensis)S10^(T)发酵液进行静态吸附和解吸实验,优化分离工艺。结果显示,AB-8型树脂具有良好的吸附和解吸性能,该树脂对柴达木沙漠链霉菌S... 为了获得具有药用价值的活性天然产物,采用4种大孔吸附树脂对柴达木沙漠链霉菌(Streptomyces qaidemensis)S10^(T)发酵液进行静态吸附和解吸实验,优化分离工艺。结果显示,AB-8型树脂具有良好的吸附和解吸性能,该树脂对柴达木沙漠链霉菌S10^(T)发酵液中的活性天然产物吸附工艺为发酵液pH值9,吸附时间4 h,洗脱液70%甲醇溶液。经正向硅胶、反相硅胶和葡聚糖凝胶Sephadex LH-20分离得到了一个化合物,^(1)H-NMR和^(13)C-NMR结合高分辨质谱(LC-HR-MS)鉴定该化合物为阿糖腺苷(vidarabine),是一种具有抗病毒活性的核苷类抗生素,并简单探究了其在柴达木沙漠链霉菌中的生物合成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达木沙漠链霉菌 阿糖腺苷 大孔吸附树脂 工艺优化 结构鉴定
下载PDF
柴达木盆地灌木林地和高寒草甸蒸散发特征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远征 马启民 贾晓鹏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785-794,共10页
柴达木盆地属于高寒干旱内陆盆地,水资源短缺,生态环境十分脆弱,蒸散发是生态系统水分耗散的主要方式,研究其变化特征对区域水资源合理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柴达木盆地灌木林地和高寒草甸为观测点,采用涡动相关仪... 柴达木盆地属于高寒干旱内陆盆地,水资源短缺,生态环境十分脆弱,蒸散发是生态系统水分耗散的主要方式,研究其变化特征对区域水资源合理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柴达木盆地灌木林地和高寒草甸为观测点,采用涡动相关仪观测的2020年通量资料计算实际蒸散发量,分析不同下垫面实际蒸散发量在不同时间尺度的变化特征,并探究了气象因子与实际蒸散发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灌木林地和高寒草甸蒸散发过程主要集中在生长季,呈正态分布,但变化范围有一定差异,高寒草甸实际日蒸散发量和实际月蒸散发量大于灌木林地。其中,灌木林地日平均蒸散发量为0.48 mm,高寒草甸日平均蒸散发量为1.28 mm;灌木林地蒸散发量8月达到峰值,为40.47 mm,高寒草甸蒸散发量7月达到峰值,为88.92 mm。(2)对于不同下垫面,气温和土壤温度变化趋势大致相同,饱和水汽压差和风速有一定差异,实际日蒸散发量与气温、土壤温度、饱和水汽压差显著相关,但是与风速相关性不大,各季节蒸散发量对各气象因子敏感程度不同,此外高寒草甸蒸散发量与土壤含水量呈显著相关。(3)不同下垫面水分消耗变化特征表明灌木林地各月水汽交换以下垫面水分消耗为主,7-8月下垫面水分消耗最为严重,高寒草甸4、6、11月下垫面以水汽吸收为主,并在6月达到水分吸收高峰期,其余月份下垫面以水分消耗为主,7月水分消耗最大。本研究通过探讨柴达木盆地灌木林地和高寒草甸实际蒸散发特征,以期为该地区水循环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达木盆地 蒸散发 涡度相关 灌木林地 高寒草甸
下载PDF
鱼类及两栖动物抗菌肽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4
作者 薛林贵 马萍 +5 位作者 尚海 何小燕 陈熙明 刘光绣 陈拓 张威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61-66,共6页
目前,生物界成功分离750种抗菌肽,其中具有抗肿瘤活性的约占13.1%,源于两栖动物和鱼类分别约占13.3%和9.3%。鱼类和两栖动物抗菌肽均属最原始脊椎动物,后天免疫系统极为脆弱,大部分依靠鳃、皮肤和肠道呼吸,主要依靠强大的先天固有免疫... 目前,生物界成功分离750种抗菌肽,其中具有抗肿瘤活性的约占13.1%,源于两栖动物和鱼类分别约占13.3%和9.3%。鱼类和两栖动物抗菌肽均属最原始脊椎动物,后天免疫系统极为脆弱,大部分依靠鳃、皮肤和肠道呼吸,主要依靠强大的先天固有免疫系统来避免病原菌侵染,因此分布在不同部位的抗菌肽便成了这类低等生物形成广谱防御第一道防线的重要组成成分。综述了具有广谱抗菌活性和免疫调节能力的moronecidin、epinecidin-1、paradaxin、misgurin这几种分布在杂交条纹鲈鱼、条带石斑鱼、豹鳎鱼和泥鳅的抗菌肽及臭蛙抗菌肽抗菌谱,如moronecidin可杀死所有的革兰氏阳性菌和部分革兰氏阴性菌;epinecidin-1可有效预防石斑鱼感染嗜盐弧菌(Vibrio vulnificus)并杀死神经坏死病毒;paradaxin具有抗肿瘤活性;misgurin杀菌能力极强,臭蛙抗菌肽能杀死白色念珠菌,总结了在毕赤酵母中成功表达的抗菌肽和源于鱼类和两栖动物中具有抗病毒和抗肿瘤活性的抗菌肽,探讨了这几种抗菌肽应用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旨在为绿色、有效的抗菌肽药物在各个领域发挥巨大潜力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肽 抗菌谱 毕赤酵母
下载PDF
基于CA-Markov模型的石羊河流域生态承载力时空格局预测 被引量:64
15
作者 岳东霞 杨超 +2 位作者 江宝骅 郭建军 徐晓锋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993-2003,共11页
生态承载力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为了探讨我国干旱区内陆河流域未来生态承载力的时空格局变化,以石羊河流域为研究区,基于该流域1992、2002年和2012年3期Landsat TM遥感影像,选取10个影响生态承载力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利... 生态承载力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为了探讨我国干旱区内陆河流域未来生态承载力的时空格局变化,以石羊河流域为研究区,基于该流域1992、2002年和2012年3期Landsat TM遥感影像,选取10个影响生态承载力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利用元胞自动机-马尔科夫模型(CA-Markov),以土地利用预测为切入点,对该流域2022年的生态承载力时空格局进行了模拟预测。首先基于1992—2002年数据预测了2012年石羊河流域土地利用状况,并与当年实际土地利用状况进行对比和验证,结果显示:Kappa系数为0.7956,说明本文所选用的预测方法预测结果可靠,可以用于该流域土地利用预测;其次,以2012年为起始年,模拟预测了2022年土地利用空间数据,并计算生态承载力时空格局,结果显示:2022年石羊河流域单位面积生态承载力与1992年、2002年和2012年相比整体空间分布格局变化不大,但区域内部变化却呈明显的空间分异特征;1992—2022年流域生态承载力总量以2002年为拐点呈先减少后增加的趋势,其中建设用地的生态承载力增加最为显著;预测可知,较2012年,2022年流域上游山区的林地、中游绿洲的建筑用地生态承载力均增加较快,且呈现较明显的斑块聚集,而中、下游绿洲区耕地、草地生态承载力增、减变化复杂,斑块分布较为离散和破碎;2012—2022年土地利用类型将发生频繁转换,导致流域生态承载力结构组成变化较大,其中未利用地的转出对2022年流域生态承载力的增加贡献突出。研究结果表明自2002年以后,该流域实施的退耕还林还草、关井压田等生态工程已经并将继续对该流域生态效益的提高起到积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羊河流域 生态承载力 CA-Markov 预测 时空格局
下载PDF
高速摄影技术在风沙颗粒测速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蒋缠文 王晓艳 董治宝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746-753,共8页
通过相邻图像减法获得了清晰的沙粒运动图像。在此基础上,分别提出了通过人工目视解译与计算机追踪相结合进行跃移颗粒数字轨迹追踪的多帧图像匹配算法以及更适用于计算跃移沙粒群运动瞬时速度场的两帧图像匹配算法。结果表明:与前人研... 通过相邻图像减法获得了清晰的沙粒运动图像。在此基础上,分别提出了通过人工目视解译与计算机追踪相结合进行跃移颗粒数字轨迹追踪的多帧图像匹配算法以及更适用于计算跃移沙粒群运动瞬时速度场的两帧图像匹配算法。结果表明:与前人研究采用的单纯的人工匹配计算相比,多帧图像匹配算法在保证数据准确性的同时,极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两帧图像匹配算法克服了传统的PTV匹配算法对流场内粒子群运动特征的要求,更加适宜于跃移沙粒群的速度测量,不仅拥有较高的匹配率,而且全过程实现全自动计算,具有较高的计算速度,能够为跃移相整体运动特性研究提供具有代表性的数据。因此,此方法有助于高速摄影技术在研究跃移沙粒运动中的优势更加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沙跃移 运动状态参数 颗粒速度 高速摄影技术 颗粒追踪算法
下载PDF
冰川前缘冰舌区可培养细菌多样性及抗辐射-抗氧化特征——以老虎沟12号冰川为例
17
作者 朱培世 刘阳 +7 位作者 徐业腾 汪金秀 张昺林 陈拓 刘光琇 张威 张松林 章高森 《冰川冻土》 CSCD 2024年第2期697-709,共13页
全球变化导致气温上升加速冰川退缩,冰川前缘进化出大量抗辐射-抗氧化微生物资源。细菌作为影响冰川前缘演替过程的重要类群之一,对其冰舌区新融化的冰碛物生境中抗辐射-抗氧化细菌的研究却较为少见。基于16S rRNA基因序列系统发育学的... 全球变化导致气温上升加速冰川退缩,冰川前缘进化出大量抗辐射-抗氧化微生物资源。细菌作为影响冰川前缘演替过程的重要类群之一,对其冰舌区新融化的冰碛物生境中抗辐射-抗氧化细菌的研究却较为少见。基于16S rRNA基因序列系统发育学的研究,不仅对老虎沟12号冰川前缘冰舌区冰碛物生境可培养细菌多样性进行研究,同时对菌株的抗辐射和抗氧化能力进行筛选和评估。研究表明,研究区域分离出的259株细菌分别归属于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厚壁菌门(Firmicutes)和异常球菌-栖热菌门(Deinococcus-Thermus),其中放线菌门的菌株数量最多,其次是变形菌门>拟杆菌门>厚壁菌门>异常球菌-栖热菌门;在物种多样性方面,放线菌门和变形菌门是物种丰富度最高的门。TN、TOC、WC和pH是影响可培养细菌群落结构的主要因素。UVC辐照强度的D10(致死率为10%)剂量高于100 J·m^(-2)的菌株占可培养细菌总数的94.9%,过氧化氢耐受浓度的D10剂量高于10 mmol·L^(-1)的菌株占100%;其中有20株抗辐射菌株氧化胁迫后的存活率在90%以上。此外,氧化胁迫后存活率高于Deinococcus-radiodurans R1的菌株均是100 J·m^(-2)UVC辐照后抗辐射存活率高于50%的抗辐射菌株。该研究不仅可以为冰川前缘环境中细菌的多样性和生态适应性提供理论基础,也可以为后续辐照、氧化损伤保护机制的研究提供丰富的抗辐射-抗氧化冰川细菌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虎沟12号冰川 可培养细菌 抗辐射-抗氧化 冰碛物
下载PDF
沙尘天气致呼吸系统损伤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8
作者 李怡 厚银环 +3 位作者 桑迎竹 罗万银 肖晓辉(综述) 雷丰丰(审校)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20年第10期1056-1061,共6页
土地沙漠化造成沙尘天气频繁发生,使大气细颗粒物浓度明显升高,引起以呼吸系统为主的多系统损害,受到政府和公众的关注。沙尘天气增加人群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率、住院率及相应肺功能、胸片改变等。动物实验证实沙尘细颗粒物暴露导致肺... 土地沙漠化造成沙尘天气频繁发生,使大气细颗粒物浓度明显升高,引起以呼吸系统为主的多系统损害,受到政府和公众的关注。沙尘天气增加人群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率、住院率及相应肺功能、胸片改变等。动物实验证实沙尘细颗粒物暴露导致肺组织炎性损伤、慢性期形成沙尘肺纤维化等。目前认为免疫炎症反应、氧化应激等是沙尘细颗粒物对呼吸系统损伤的主要机制。因此深入研究沙尘细颗粒物对呼吸系统的损伤作用及其机制,为有效预防与治疗人类相关疾病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尘天气 沙尘细颗粒物 呼吸系统损伤 机制
下载PDF
祁连山地区过去500 a年代际旱涝事件演化及驱动因素分析
19
作者 任子健 王江林 +1 位作者 徐贺年 秦春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14-227,共14页
祁连山地区是气候变化敏感区和生态环境脆弱区,年代际重大干旱事件对其植被、冻土等生态要素影响显著。根据前人所重建的干湿变化数据集,分析了祁连山地区过去500 a年代际旱涝事件的发生规律、演化趋势及可能的驱动机制。结果表明:(1)... 祁连山地区是气候变化敏感区和生态环境脆弱区,年代际重大干旱事件对其植被、冻土等生态要素影响显著。根据前人所重建的干湿变化数据集,分析了祁连山地区过去500 a年代际旱涝事件的发生规律、演化趋势及可能的驱动机制。结果表明:(1)祁连山地区近几十年来气候呈现明显的湿润化趋势,且1951年之后的变湿趋势已超出了历史时期自然变率范围。(2)亚洲夏季降水数据集对研究区历史干湿状况代表性良好,该地区过去7次年代际干旱事件降水差异显著,其中严重程度最高的是1786—1796年干旱;4次年代际湿润事件持续时间差异显著,持续时间最长的是发生在1968—2009年长达42 a的湿润事件。(3)年代际旱涝事件受气候外强迫和海温内部变率综合影响,太平洋和大西洋年代际海温模态变化及二者位相组合是调节祁连山年代际旱涝事件的关键因子。太阳辐射与祁连山降水呈同相位变化,火山活动则主要影响年代际干旱事件。研究强调长时间背景对评估当前祁连山地区气候异常的重要性,并建议评估未来该地区发生重大旱涝事件风险时需综合考虑外强迫和海温内部变率的不确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代际旱涝 小冰期 气候驱动因素 祁连山
下载PDF
基于黏土沙障的复配土壤对土壤水分特征影响对比分析
20
作者 潘加朋 张克存 +2 位作者 安志山 张宏雪 薛承杰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8-95,共8页
[目的]研究基于黏土沙障的复配土壤在不同复配质量比下对土壤水分特征的影响,旨在揭示其土壤改良效益,为今后黏土沙障的设计提供最佳复配比。[方法]通过试验设计将各样品划分为空白组、对照组与试验组,并分别对三组样品的土壤容重、水... [目的]研究基于黏土沙障的复配土壤在不同复配质量比下对土壤水分特征的影响,旨在揭示其土壤改良效益,为今后黏土沙障的设计提供最佳复配比。[方法]通过试验设计将各样品划分为空白组、对照组与试验组,并分别对三组样品的土壤容重、水分常数及土壤水分特征曲线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试验组样品土壤容重随复配土壤质量比(即复配比)的增加而减小,相较于空白组,当复配比为5∶1时降低至1.45 g/cm^(3),对照组则降低至1.32 g/cm^(3)。(2)试验组样品的土壤饱和含水率在其复配比超过一定阈值时明显增加,当复配比为2∶1时相较于空白组升高了0.97%,同时,其田间持水率与凋萎系数也相较于空白组整体分别升高1.518%,1.543%,对照组两者上升则均超过10%。(3) Gardner模型对三组样品模拟良好,三者土壤含水率均随土壤水势增加而减小,当土壤水势一定时,试验组复配比的增加有效提高了复配土壤的含水率,在土壤水势为0.01~1.5 MPa间不同质量比复配土壤平均增加了1.32%~1.72%。[结论]基于黏土沙障的复配土壤其复配比的增加能有效提升土壤的持水力与保水性,其有效含水量也明显上升,对土壤改良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土沙障 复配土壤 土壤水分特征曲线 土壤容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