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原鼠兔寄生艾美耳球虫(顶复器门,艾美耳科)二中国新纪录种 被引量:3
1
作者 曹伊凡 杜寅 +1 位作者 杨乐 边疆晖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02-403,共2页
记述从高原鼠兔Ochotona curzoniae新鲜粪便收集的艾美耳属Eimeria球虫二中国新纪录种:E.worleyiLepp,Todd&Samuel,1972和E.klondikensisHobbs&Samuel,1974,高原鼠兔是其寄生新宿主。鼠兔标本保存于青藏高原生物标本馆,孢子化... 记述从高原鼠兔Ochotona curzoniae新鲜粪便收集的艾美耳属Eimeria球虫二中国新纪录种:E.worleyiLepp,Todd&Samuel,1972和E.klondikensisHobbs&Samuel,1974,高原鼠兔是其寄生新宿主。鼠兔标本保存于青藏高原生物标本馆,孢子化卵囊标本保存于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高原生物适应与进化重点实验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鼠兔 艾美耳球虫 新纪录 中国
下载PDF
重组高原鼠兔瘦素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蛋白表达及纯化
2
作者 邓治莲 杨洁 赵新全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16-320,共5页
瘦素(leptin)由ob基因编码,对调节能量代谢起着重要作用。本研究建立了高原鼠兔瘦素的原核表达系统,并对其进行了原核表达。研究中作者从高原鼠兔瘦素基因的cDNA文库中,扩增编码高原鼠兔瘦素的核酸序列,并利用DNA基因重组技术将其克隆... 瘦素(leptin)由ob基因编码,对调节能量代谢起着重要作用。本研究建立了高原鼠兔瘦素的原核表达系统,并对其进行了原核表达。研究中作者从高原鼠兔瘦素基因的cDNA文库中,扩增编码高原鼠兔瘦素的核酸序列,并利用DNA基因重组技术将其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30a(+)中,构建了高原鼠兔瘦素原核表达载体pET30a(+)/ppleptin。对目的片段进行测序确认后,将其转化到大肠杆菌BL21中,并利用IPTG诱导外源性目的蛋白表达。表达的包涵体蛋白经溶解及变性后上柱纯化。重组质粒经测序检测后,表明原核载体构建正确。同时,SDS-PAGE凝胶电泳结果显示,重组菌在16KD处有明显新增条带,纯化后的目的蛋白条带纯度较高。该结果为高原鼠兔瘦素的后续基础研究提供了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鼠兔 瘦素原核表达 蛋白纯化
下载PDF
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藏羚羊的食性分析 被引量:24
3
作者 曹伊凡 苏建平 +2 位作者 连新明 张同作 崔庆虎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4-19,共6页
2005年7月和2006年1月在可可西里国家自然保护区内收集藏羚羊的新鲜粪样各33份和55份。利用粪便显微分析法分析了该地区藏羚羊的食物构成及其冷季(1月)和暖季(7月)的变化。结果表明,在藏羚羊粪便中镜检到的可识别植物碎片为15科24种(属... 2005年7月和2006年1月在可可西里国家自然保护区内收集藏羚羊的新鲜粪样各33份和55份。利用粪便显微分析法分析了该地区藏羚羊的食物构成及其冷季(1月)和暖季(7月)的变化。结果表明,在藏羚羊粪便中镜检到的可识别植物碎片为15科24种(属)植物,其食物谱构成主要包括禾本科、豆科、菊科、柽柳科及玄参科植物;禾本科是藏羚羊全年的主要食物,它在食物组成中所占的比例为60.5%;莎草科、豆科、菊科、柽柳科及玄参科植物是藏羚羊全年都取食的主要食物,其所占比例分别为16.7%、9.2%、6.4%、4.9%及0.9%。藏羚羊在冷季和暖季的食物构成有显著变化,莎草科和柽柳科在冷季所占比例较低,分别为7.7%和0.8%,而禾本科、豆科和玄参科在冷季所占比例较高,分别达到了70.4%、12.6%和2.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性 粪便显微组织学分析 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 藏羚羊
下载PDF
青海省可可西里地区几种有蹄类动物的食物重叠初步分析 被引量:14
4
作者 曹伊凡 张同作 +3 位作者 连新明 崔庆虎 邓逗逗 苏建平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49-54,共6页
2005年7月和2006年1月,应用粪便显微组织分析法测定了可可西里地区的藏野驴、藏羚、藏原羚、野牦牛,以及家牦牛和藏羊在冷季(1月)和暖季(7月)的食物构成。用Schoeners Index计算了这些同域分布动物种间的食物重叠度。结果表明,藏野驴分... 2005年7月和2006年1月,应用粪便显微组织分析法测定了可可西里地区的藏野驴、藏羚、藏原羚、野牦牛,以及家牦牛和藏羊在冷季(1月)和暖季(7月)的食物构成。用Schoeners Index计算了这些同域分布动物种间的食物重叠度。结果表明,藏野驴分别与藏羚羊、野牦牛、藏原羚在暖季的食物重叠度各为63.0%、48.4%和24.1%,在冷季的重叠度为别为71.6%、42.0%和11.4%;藏羚羊与野牦牛、藏原羚在暖季的食物重叠度分别为52.0%和33.4%,其在冷季的食物重叠度各为50.3%和29.3%;野牦牛与藏原羚在冷暖季的食物重叠度分别为13.1%和15.9%。在可可西里地区同域分布野生有蹄类动物种间,藏原羚与其他有蹄类动物食物重叠较少,而藏羚羊、藏野驴、野牦牛之间则存在不同程度的食物重叠,且随季节不同而变化,反映了这些动物之间复杂的竞争和共存关系。此外,家牦牛和藏羊均与这些野生有蹄类动物存在高度的食物重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可西里地区 有蹄类动物 粪便显微组织分析 食物重叠
下载PDF
粗茎秦艽与西藏秦艽(龙胆科)种间的形态学、染色体与分子界定 被引量:13
5
作者 张小兰 葛学军 +1 位作者 刘建全 袁永明 《植物分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27-640,共14页
粗茎秦艽GentianacrassicaulisDuthieexBurk和西藏秦艽G.tibeticaKingexHook.f.的主要区别是前者花冠小、檐部蓝色,后者花大、檐部紫褐色;但二者在西藏东南部地区的形态界限不清楚,具有较多的中间形态过渡类型。本文以该地区居群作为主... 粗茎秦艽GentianacrassicaulisDuthieexBurk和西藏秦艽G.tibeticaKingexHook.f.的主要区别是前者花冠小、檐部蓝色,后者花大、檐部紫褐色;但二者在西藏东南部地区的形态界限不清楚,具有较多的中间形态过渡类型。本文以该地区居群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并以云南和西藏其他地区的典型形态类群为对照,比较研究了两个物种间的形态学、染色体和分子标记界定。共研究了10个居群69个个体的trnS-G和ITS序列、6个居群26株植株的染色体倍性和54份标本的形态变异。结果表明,花冠大小与染色体倍性密切相关。云南等地分布的粗茎秦艽均为二倍体(2n=26),花冠较小;西藏西部的西藏秦艽均为四倍体(2n=52),花冠较大。而西藏东南部的形态过渡类型也为四倍体,花冠较大,且其中的部分植株花颜色变浅,类似西藏秦艽。但母系与双亲遗传背景的分子标记都表明西藏东南部居群与典型形态特征上的粗茎秦艽聚为一支,应属于粗茎秦艽;ITS序列上也未发现杂合位点。这些分子证据都不支持近期杂交渗入造成形态过渡性的假设。综合分析表明多倍化造成了粗茎秦艽种内形态特征的变异,其四倍体个体与四倍体西藏秦艽在形态特征上的趋同,最终导致了二者在西藏东南部地区形态界限的模糊。但是,分子证据可以很好地区分这种多倍化造成的形态趋同。我们的研究结果还表明,综合利用分子、染色体和广义形态证据来解决近缘种之间种范围的界定具有更大的优势。此外,还讨论了粗茎秦艽不同染色体倍性的分布以及该高山物种可能的起源与扩散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粗茎秦艽 西藏秦艽 多倍化 形态趋同 种的界定
下载PDF
柯氏鼠兔的食性分析 被引量:13
6
作者 曹伊凡 林恭华 +1 位作者 卢学峰 苏建平 《动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58-62,共5页
柯氏鼠兔(Ochotona koslowi)是兔形目(Lagomorpha)鼠兔属中最古老的遗留种,也是稀有的濒危物种,自1894年命名以来,国内外对该物种的生存现状、生物学特征知之甚少。2007年10~11月,在藏北地区捕获到13只柯氏鼠兔,通过显微组织分析法对... 柯氏鼠兔(Ochotona koslowi)是兔形目(Lagomorpha)鼠兔属中最古老的遗留种,也是稀有的濒危物种,自1894年命名以来,国内外对该物种的生存现状、生物学特征知之甚少。2007年10~11月,在藏北地区捕获到13只柯氏鼠兔,通过显微组织分析法对其胃及结肠内容物和收集的60份粪样进行了食性分析。结果表明,柯氏鼠兔胃、结肠内容物和粪便中镜检到可识别植物碎片属6科15种,其中豆科植物碎片占可识别植物碎片的39.44%,藜科植物碎片占36.00%,莎草科植物碎片占16.42%,禾本科、十字花科和菊科植物碎片分别占3.75%、2.67%和1.25%。食性分析表明,柯氏鼠兔偏爱豆科植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柯氏鼠兔 胃与结肠内容物 食性
下载PDF
柯氏鼠兔胃肠道线虫的调查
7
作者 曹伊凡 苏建平 马睿麟 《中国兽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665-669,共5页
2007年10~11月,应用蠕虫学完全剖解法对13只柯氏鼠兔进行了寄生虫检查。结果显示,柯氏鼠兔感染的线虫有四川曲殖线虫、Ohbayashinema erbaevae和Eugenurissp.,其感染率分别为46.14%、38.50%和7.60%;平均感染强度为33.33、5... 2007年10~11月,应用蠕虫学完全剖解法对13只柯氏鼠兔进行了寄生虫检查。结果显示,柯氏鼠兔感染的线虫有四川曲殖线虫、Ohbayashinema erbaevae和Eugenurissp.,其感染率分别为46.14%、38.50%和7.60%;平均感染强度为33.33、5.80和1.00。柯氏鼠兔是这些线虫的新宿主,而Ohbayashine—maerbaevae线虫为中国新记录。四川曲殖线虫是Graphidiella olsoni线虫的同种异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柯氏鼠兔 四川曲殖线虫 Ohbayashinema erbaevae 新宿主记录 Graphidiella olsoni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