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双版纳的河岸东京枫杨林 被引量:15
1
作者 李保贵 朱华 王洪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22-26,共5页
东京枫杨林群落结构简单,分层及季相变化明显,具有典型的热带季雨林特征,是一种典型的在具有明显干、湿季变化的热带季风气候条件下,沿一些中、小型河流河岸的冲积或洪积台地上分布的单化群落。这种群落随着河岸冲积或洪积台地的消... 东京枫杨林群落结构简单,分层及季相变化明显,具有典型的热带季雨林特征,是一种典型的在具有明显干、湿季变化的热带季风气候条件下,沿一些中、小型河流河岸的冲积或洪积台地上分布的单化群落。这种群落随着河岸冲积或洪积台地的消失与再现亦相应地消失与出现,它在河流的河岸上是处于一轮回更替的发展之中,是一种相对稳定的河岸落叶季雨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双版纳 东京枫杨林 群落
下载PDF
生物柴油植物膏桐高油高产品种的培育(英文) 被引量:4
2
作者 杨成源 方真 +2 位作者 李搏 刘刚 李建忠 《生物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514-1525,共12页
在2005-2009年期间,利用从中国南部和西南部收集的80个不同的膏桐地理种源,在西双版纳建立膏桐种质资源圃30亩;在圃内开展其生物学特性和农艺性状的同时,对其中表现良好的6个地理种源做了进一步选择和培育。结果表明:80个种源的2年生时... 在2005-2009年期间,利用从中国南部和西南部收集的80个不同的膏桐地理种源,在西双版纳建立膏桐种质资源圃30亩;在圃内开展其生物学特性和农艺性状的同时,对其中表现良好的6个地理种源做了进一步选择和培育。结果表明:80个种源的2年生时平均直径、树高和树冠分别为7.6cm、167cm和114cm,种子千粒重为0.676(0.477~0.879)kg;在这些种源中,根据单株产量和种子含油率的情况,对6个表现较好的种源开展了小规模试验,2年生时平均单株产量0.34kg,3年生时达1.38kg;在试验中,有一个种源表现尤为突出,自挂果以来种子产量逐年增加,二、三、四年生林分每公顷干种子产量分别为964.3kg、2000.6kg、2858.7kg,种子含油率40%~42%。另外,还利用野外发现的膏桐突变体成功地育出了膏桐新品种。以此为父本与其他种源杂交产生的后代,种子含油率较对照提高6个百分点,杂种种子含油率达4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膏桐Jatropha curcas L 地理种源 高油高产品种 生物学特性 生物柴油性质
原文传递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附生地衣凋落物的物种多样性和生物量的边缘效应 被引量:2
3
作者 李苏 柳帅 +3 位作者 刘文耀 石贤萌 宋亮 武传胜 《菌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919-930,共12页
地衣是亚热带山地森林系统附生生物类群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对环境变化极其敏感。为了更好地了解附生地衣对森林边缘效应的响应,我们在云南哀牢山地区原生山地常绿阔叶林中,分别在距林缘5m、25m、50m和100m处设立样地,收集附生大型地衣... 地衣是亚热带山地森林系统附生生物类群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对环境变化极其敏感。为了更好地了解附生地衣对森林边缘效应的响应,我们在云南哀牢山地区原生山地常绿阔叶林中,分别在距林缘5m、25m、50m和100m处设立样地,收集附生大型地衣的凋落物1年;分析附生地衣凋落物的物种多样性和生物量、功能群特征和组成结构对林缘深度变化的响应特征。研究结果显示,边缘效应能够显著提高林缘附生地衣群落的物种多样性和生物量;其发生的距离最深不超过25m。林缘-林内梯度上,不同地衣功能群的响应模式具有各自的特征。排序分析表明仅在5m样地与其他样地之间存在显著差异,指示种分析则发现仅5m样地具有指示种。哀牢山原生林中边缘效应促进林缘附生地衣生长和分布的现象,可能与当地高湿环境削减了地衣的高光损伤以及以叶状和灌状类群为主的地衣个体受到风力破坏的程度相对较低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地衣 附生植物 凋落物 指示种 群落结构 排序分析
原文传递
黔西北喀斯特土壤种子库季节动态及种子库对策 被引量:7
4
作者 唐樱殷 谢永贵 +4 位作者 余刚国 吴春平 刘崇欣 毕宁 沈有信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454-1460,共7页
采用野外样线取样与温室萌发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贵州省西北部喀斯特区域处于不同演替阶段群落的土壤种子库季节动态与种子库对策。实验共检测出130个物种,种子库密度变动于541-11180粒·m^-2,草本种子的密度和物种数远大于木本种... 采用野外样线取样与温室萌发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贵州省西北部喀斯特区域处于不同演替阶段群落的土壤种子库季节动态与种子库对策。实验共检测出130个物种,种子库密度变动于541-11180粒·m^-2,草本种子的密度和物种数远大于木本种子。采样时间和地点对土壤种子库平均物种数和密度有显著影响。各群落类型的土壤种子库平均物种数都在4月达到最高,除草地外在12月下降到最低,草地在8月下降到最低。各群落类型土壤种子库密度都在4月达到最高,8月、12月以及次年5月的密度差异不显著。至少两种种子仅存在于1年中某些时段的短暂性土壤种子库类型和两种种子在全年的土壤种子库中都存在的持久性土壤种子库类型。植物的种子库对策是物种本身固有的生活史对策,但某些物种的种子库对策可能受干扰历史及微环境因素的影响,使其在种子数量上表现出不同的季节动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退化植被 持久性土壤种子库 种子库对策 季节动态
原文传递
中新世以来黄毛青冈复合群(Quercus delavayi complex)气孔及叶表皮毛密度的演变 被引量:4
5
作者 胡茜 星耀武 +3 位作者 胡瑾瑾 黄永江 马宏杰 周浙昆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1期2057-2067,共11页
对云南昆明浑水塘村上新统茨营组的栎属化石的叶结构和叶表皮微形态进行了详细研究,该化石叶椭圆形,中部以上有锯齿,一级脉粗壮平直,二级脉为半直行羽状脉,三级脉贯穿或弱贯穿型,具分叉.下表皮气孔不规则型,有圆形单细胞毛基和环形多细... 对云南昆明浑水塘村上新统茨营组的栎属化石的叶结构和叶表皮微形态进行了详细研究,该化石叶椭圆形,中部以上有锯齿,一级脉粗壮平直,二级脉为半直行羽状脉,三级脉贯穿或弱贯穿型,具分叉.下表皮气孔不规则型,有圆形单细胞毛基和环形多细胞毛基,这些特征与采自云南先锋中新世的前黄毛青冈及现生黄毛青冈相似,但仍与二者存在叶级、叶表皮毛密度和气孔密度的差异,故将其定为新种——疏毛青冈(Quercus tenuipilosa Hu Q.et Zhou Z.K.sp.nov.).现生黄毛青冈、前黄毛青冈和疏毛青冈应属黄毛青冈复合群,对比该复合群的叶结构和叶表皮微形态,发现随着中新世以来气候和环境的改变,黄毛青冈叶形、叶结构无明显变化,但是叶表皮毛密度逐渐减少,气孔密度晚中新世的标本最高,晚上新世有所下降,现代又有所升高,但是仍低于晚中新世的水平.通过对不同降水地区现生黄毛青冈叶表皮毛的统计分析,发现现生黄毛青冈叶表皮毛密度与降水无明显相关性,其叶表皮毛密度和气候要素之间的关系还有待深入研究.黄毛青冈复合群气孔密度变化与中新世至现代(工业革命以前)大气CO2浓度波动情况呈显著负相关,因此推测黄毛青冈气孔密度与大气CO2浓度呈负相关关系,其气孔参数有望成为重建古CO2浓度的良好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毛青冈复合群 疏毛青冈 形态演变 新近纪 CO2浓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