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贵州中寒武世早期凯里生物群研究的新进展 被引量:31
1
作者 赵元龙 袁金良 +5 位作者 朱茂炎 杨瑞东 郭庆军 钱逸 黄友庄 潘玉 《古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S1期1-14,165-168,共18页
贵州台江中寒武世凯里生物群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一些澄江生物群、布尔吉斯页岩生物群的分子诸如Ottoia,Naraoia,Palaeoscolex ,Urokodia,Microdictyon ,Leanchio lia,Isoxys及anomalocarids等化石已被发现 ,凯里生物群的组成发... 贵州台江中寒武世凯里生物群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一些澄江生物群、布尔吉斯页岩生物群的分子诸如Ottoia,Naraoia,Palaeoscolex ,Urokodia,Microdictyon ,Leanchio lia,Isoxys及anomalocarids等化石已被发现 ,凯里生物群的组成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新面貌的凯里生物群成为拥有 1 2个大类 1 2 0多个属的布尔吉斯页岩型生物群 ,其中动物化石已超过 80多个属 ,仅次于布尔吉斯页岩生物群和澄江生物群 ,居全球同类型第三位。其核心组成为非三叶虫节肢动物、水母状动物及棘皮动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凯里生物群 澄江生物群 布尔吉斯页岩型生物群 中寒武世 新进展
下载PDF
水城县沙坡村农户经济行为调查研究 被引量:32
2
作者 鲁礼新 马昌河 鲁奇 《地理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18-226,共9页
通过对贵州省水城县沙坡村 80家农户的抽样调查分析 ,发现农户的经济行为是农民适应周围自然、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结构的反应。重点讨论了农户的就业方式及其就业结构、农户在农业和非农业领域的就业行为特征及其形成原因。由于农民掌... 通过对贵州省水城县沙坡村 80家农户的抽样调查分析 ,发现农户的经济行为是农民适应周围自然、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结构的反应。重点讨论了农户的就业方式及其就业结构、农户在农业和非农业领域的就业行为特征及其形成原因。由于农民掌握的知识、技能主要集中在农业生产领域 ,限制了他们在非农领域的经常性就业。临时性的非农就业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农户的家庭收入 ,增强农民与外部世界的接触和交流 ,但对于贫困山区的资源配置、环境保护和农村社会经济结构转型的作用还不明显。作者对此提出了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户 经济行为 就业结构 资源配置 农民 非农就业 水城县沙坡村 农村经济
下载PDF
362℃和差异应力条件下硫化物在NaCl溶液中的再活化实验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顾连兴 汤晓茜 +5 位作者 王子江 郑远川 吴昌志 陆建军 倪培 吴学益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429-1434,共6页
红透山块状硫化物矿石主要成分为黄铁矿、磁黄铁矿、黄铜矿、闪锌矿和石英、角闪石、黑云母等脉石矿物。切成长40mm 直径17mm 的矿石圆柱用20wt%NaCl 溶液浸泡260小时后装入长江500型活塞-圆筒式三轴应力试验机,在362℃414MPa 围压下加1... 红透山块状硫化物矿石主要成分为黄铁矿、磁黄铁矿、黄铜矿、闪锌矿和石英、角闪石、黑云母等脉石矿物。切成长40mm 直径17mm 的矿石圆柱用20wt%NaCl 溶液浸泡260小时后装入长江500型活塞-圆筒式三轴应力试验机,在362℃414MPa 围压下加1342MPa 轴压,13小时后于空气中自然冷却。实验后试样长度压缩为32.3mm,算得应变速率为4.1×10^(-6)/s。实验产物中出现大量垂直应力轴的松弛裂缝。黄铁矿强烈脆性破裂,而磁黄铁矿、黄铜矿和闪锌矿以塑性变形为主,局部也发生脆性破裂。再活化黄铁矿、磁黄铁矿和黄铜矿分别充填同种矿物的碎粒间隙。再活化产物也呈细脉穿插脆性变形的黄铁矿碎斑,细脉中以黄铜矿为主,其次是磁黄铁矿,有时含极少量闪锌矿,在磁黄铁矿、黄铜矿和闪锌矿的塑性变形区内,以及变形的石英和其它脉石矿物中均无再活化硫化物产出。实验结果表明在构造应力作用下强干性矿物和地质体容易发生脆性变形,从而为再活化成矿流体的运移和析出矿质提供通道和空间,而韧性变形区较难提供流体通道和矿质沉淀空间。所以,再活化成矿作用容易发生在脆性变形区和韧-脆性转换部位。原生矿石中的黄铜矿在实验条件下比其它三种硫化物更容易再活化。脆性变形的黄铜矿和黄铁矿比起其它矿物来更容易接受含铜流体的叠加,因此地层中的含铜黄铁矿矿胚层最容易受叠加流体作用而形成层控富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 再活化 变形 块状硫化物矿床 层控矿床
下载PDF
天然矿石中硫化物的同构造再活化实验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郑远川 顾连兴 +4 位作者 汤晓茜 王子江 吴昌志 张文兰 吴学益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1-42,共12页
辽宁红透山块状硫化物矿石主要矿物成分为黄铁矿、磁黄铁矿、黄铜矿、闪锌矿、石英、角闪石和黑云母等。将矿石切成圆柱体,用20%NaCl溶液浸泡260 h后装入长江500型活塞-圆筒式三轴应力试验机,分别在362℃、464℃、556℃和682℃,以及不... 辽宁红透山块状硫化物矿石主要矿物成分为黄铁矿、磁黄铁矿、黄铜矿、闪锌矿、石英、角闪石和黑云母等。将矿石切成圆柱体,用20%NaCl溶液浸泡260 h后装入长江500型活塞-圆筒式三轴应力试验机,分别在362℃、464℃、556℃和682℃,以及不同的围压和轴压下进行实验,13 h后于空气中自然冷却。实验产物中各种矿物发生了强烈的机械变形,黄铁矿和角闪石以脆性破裂为特征,而磁黄铁矿、黄铜矿、闪锌矿、石英和黑云母以塑性变形为主,局部也发生脆性破裂。实验过程中硫化物发生了强烈的化学再活化,其产物主要有细脉和微晶两种。再活化细脉主要穿插黄铁矿碎斑,而在黄铜矿、磁黄铁矿、闪锌矿和脉石矿物中未曾见到。细脉成分主要为黄铜矿,其次为磁黄铁矿,仅含少量闪锌矿。脉中磁黄铁矿颗粒较大,在超过200μm的长度内光性连续,表明这些脉形成于冷却前的较高温度环境。随实验温度的升高,再活化细脉的数量也随之增加,而且脉中黄铜矿对于磁黄铁矿的比例也加大。再活化微晶可进一步分为两种:一种为分布于同种硫化物碎粒之间或增生于碎粒之上的黄铁矿、磁黄铁矿和黄铜矿微晶;另一种为沿黄铜矿裂隙分布的完全由黄铁矿构成的蠕虫状体。以这两种方式产出的微晶均为实验样品冷却过程中的产物。在556℃和682℃的产物中还出现黄铜矿对黄铁矿的交代反应现象。本文的实验结果表明,块状硫化物矿石中的硫化物在变形变质过程中可同时以机械的和化学的两种方式发生再活化,并且再活化强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但是,机械再活化的距离和所造成的各种矿物间的分异都十分有限,只有化学再活化才是造成组分长距离迁移,形成新矿体的重要机制。脆性变形区的张性空间有利于再活化流体的运移和卸载,而韧性变形区则不利。铁硫化物在高温下的再活化产物主要是磁黄铁矿,而低温下则主要为黄铁矿。黄铜矿的再活化能力明显地强于闪锌矿。同生沉积矿床在变形-变质过程中的再活化,会在矿床中产生许多后生特征,这一点在研究矿床成因时必须充分注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 再活化 变形变质 块状硫化物矿石
下载PDF
赣南河草坑地区铀矿床流体包裹体特征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顾大钊 范洪海 +2 位作者 林锦荣 何德宝 王凤岗 《铀矿地质》 CAS CSCD 2008年第3期137-142,共6页
河草坑地区铀矿床的流体包裹体类型复杂,有气体包裹体、气液包裹体、液体包裹体和含CO2包裹体4种类型。成矿期前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为231.8~357.8℃,成矿期为163.4~300.3℃,成矿期后为125.4~190.9℃。从成矿期前-成矿期-成... 河草坑地区铀矿床的流体包裹体类型复杂,有气体包裹体、气液包裹体、液体包裹体和含CO2包裹体4种类型。成矿期前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为231.8~357.8℃,成矿期为163.4~300.3℃,成矿期后为125.4~190.9℃。从成矿期前-成矿期-成矿期后均一温度逐渐降低,但盐度变化不大(均〈7%)。成矿期流体根据均一温度可以划分为3个阶段,148.7~180℃、180~260℃和260~328.1℃,并于370.1℃至438.7℃期间发生过减压沸腾作用,流体中CO2气体的逸出,导致成矿流体中铀的沉淀、富集。河草坑地区铀矿床成矿期流体包裹体的均一温度与盐度均非常相近,可能为同一来源,与赋矿围岩没有必然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包裹体 减压沸腾 ∑CO2 矿化剂
下载PDF
东濮断陷湖盆兰聊陡坡带扇体形成机制及成藏规律研究 被引量:20
6
作者 陈业全 陈发亮 杨小波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2004年第2期348-356,共9页
 陆相断陷湖盆陡坡带由于具有特殊的构造背景,在下降盘易发育各种类型的砂砾岩扇体,且具有很好的含油气前景,近几年各大油田也都将其作为增储上产的重要勘探领域.但由于这些扇体一般都具有较大的隐蔽性,而且控制影响因素复杂,尤其是对...  陆相断陷湖盆陡坡带由于具有特殊的构造背景,在下降盘易发育各种类型的砂砾岩扇体,且具有很好的含油气前景,近几年各大油田也都将其作为增储上产的重要勘探领域.但由于这些扇体一般都具有较大的隐蔽性,而且控制影响因素复杂,尤其是对于为数较多的受高角度大断层控制的断陷湖盆,在陡坡带进行砂砾岩扇体的勘探具有更大的风险性.本文运用层序地层学、地震精细描述等勘探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方法,结合生产实际,对东濮凹陷高角度兰聊陡坡带砂砾岩扇体形成机制及成藏规律进行了多学科综合研究,查明了扇体的成因机制、控制因素、分布规律,并进一步探讨了扇体成藏机理和成藏规律,为下一步勘探指明了有利方向和钻探目标,期望为国内外同类盆地陡坡带油气资源的勘探也提供了一定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砾岩扇体 高角度陡坡带 坡折带 油气成藏规律 兰聊大断层 东濮凹陷
下载PDF
贵州台江中寒武世凯里生物群研究的新进展 被引量:11
7
作者 赵元龙 袁金良 +4 位作者 朱茂炎 杨瑞东 郭庆军 彭进 杨兴莲 《自然科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685-690,共6页
综述了贵州凯里生物群的研究取得的重要进展:出现了新的门类叶足类;非三叶虫节肢动物大量增加;棘皮动物又添新类群海座星纲及海参纲;软躯体化石蠕形类大量增加,并出现具软躯体的节肢动物;藻类十分丰富.凯里生物群的组成及面貌已发生明... 综述了贵州凯里生物群的研究取得的重要进展:出现了新的门类叶足类;非三叶虫节肢动物大量增加;棘皮动物又添新类群海座星纲及海参纲;软躯体化石蠕形类大量增加,并出现具软躯体的节肢动物;藻类十分丰富.凯里生物群的组成及面貌已发生明显变化,动物化石超过100属,成为包括澄江、布尔吉斯页岩生物群在内的全球三大布尔吉斯页岩型生物群;生物群核心组成主要由棘皮动物、非三叶虫节肢动物、软躯体化石等门类组成,并以含大量棘皮动物为自身特色.认为新面貌的凯里生物群提供了寒武纪生物大爆发后生物多样化的证据,在寒武纪生物演化上起承前启后作用,对于古板块、古地理、古埋藏学的研究也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 台江 中寒武世 凯里生物群 生物多样化 研究进展 叶足类 非三叶虫节肢动物
下载PDF
地球演化的重要转折──2300Ma时地质环境灾变的揭示及其意义 被引量:14
8
作者 陈衍景 杨秋剑 +4 位作者 邓健 季海章 富士谷 周小平 林清 《地质地球化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106-124,F003,共20页
2300±30Ma(233~2288Ma)时,地质环境(沉积圈、生物圈、水圈、大气圈)发生了由地外因素引起的突变。灾变后,火山活动明显减弱,富氧大气圈形成,生物演化出现飞跃,气温骤降;进而引起一系列岩石、矿床、地球化学等方面的变... 2300±30Ma(233~2288Ma)时,地质环境(沉积圈、生物圈、水圈、大气圈)发生了由地外因素引起的突变。灾变后,火山活动明显减弱,富氧大气圈形成,生物演化出现飞跃,气温骤降;进而引起一系列岩石、矿床、地球化学等方面的变化,并在全球范围有明显的一致性。灾变是理想的地史分期界线,可作为太古宙与元古宙的分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演化 地质环境 灾变
下载PDF
全球中、下寒武统界线研究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5
9
作者 赵元龙 袁金良 +4 位作者 郭庆军 朱立军 彭进 王平丽 杨荣军 《自然科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1383-1388,共6页
美国、中国、摩洛哥、俄罗斯、西班牙等国的地层古生物学者均在进行中、下寒武统界线层型剖面及标准点 (GSSP)的研究 ,并相继提出潜在的中寒武统FAD分子如Oryctocephalusindi cus,Ovatoryctocara granulata ,Acadoparadoxidesmureroensi... 美国、中国、摩洛哥、俄罗斯、西班牙等国的地层古生物学者均在进行中、下寒武统界线层型剖面及标准点 (GSSP)的研究 ,并相继提出潜在的中寒武统FAD分子如Oryctocephalusindi cus,Ovatoryctocara granulata ,Acadoparadoxidesmureroensis ,Hupeolenus和Arthricocephaluschauveaui及潜在中、下寒武统界线层型剖面 .早及中寒武世之交 ,广泛分布的三叶虫极少 ,能够作全球完美的中寒武统FAD分子至今几乎没有 .Oryctocephalusindicus分布比较广泛 ,三大生物区均有产出 ,特征明显 .首现点正好是三叶虫大量灭绝、新的三叶虫大量出现的演化点 ,是一个相对最佳的中寒武统FAD分子 .而中国台江八郎乌溜剖面岩性单一且连续 ,底栖及游泳的三叶虫非常丰富 .Oryctocephalusindicus首现点距Redlichia、Bathynotus灭绝点分别是 0 .8及 1.2m ,处于三叶虫的重要演化阶段 .疑源类的演化及微量元素、碳同位素变化特征和中、下寒武统界线划分一致或基本一致 .界线之上为著名的中寒武世凯里生物群 ,剖面点距 32 0国道仅 5km ,是一个潜在的、好的中、下寒武统界线层型剖面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寒武统 界线 层型剖面 GSSP 地层古生物 演化阶段 碳同位素 三叶虫 中寒武世 灭绝
下载PDF
大陆中、下地壳电学特征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朱茂旭 谢鸿森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97-102,共6页
高温高压下地壳物质电导率的实验室测定是研究大陆中、下地壳高导层成因的重要方法之一。研究表明,水、石墨、部分熔融以及矿物脱水都可能形成地壳高导层,在不同构造环境和深度下这些机制起着不同的作用。为解释中地壳高导层,水的存在... 高温高压下地壳物质电导率的实验室测定是研究大陆中、下地壳高导层成因的重要方法之一。研究表明,水、石墨、部分熔融以及矿物脱水都可能形成地壳高导层,在不同构造环境和深度下这些机制起着不同的作用。为解释中地壳高导层,水的存在是必不可少的条件,在下地壳,水、石墨、部分熔融以及矿物脱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陆 电导率 高导层 高温高压 地壳 地学
下载PDF
黔产山苍子油化学成分的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被引量:25
11
作者 周欣 莫彬彬 《贵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年第1期45-47,共3页
由黔产樟科木姜子属植物山鸡椒Litseacubeba(Lour .)Pers.的鲜果实提取挥发油 (山苍子油 ) ,用气相色谱 /质谱进行定性分析和峰面积相对百分含量的测定 ,鉴定出 2 0个化学成分 .主要成分为β -柠檬醛、α -柠檬醛、甲基庚烯酮、桧烯、d ... 由黔产樟科木姜子属植物山鸡椒Litseacubeba(Lour .)Pers.的鲜果实提取挥发油 (山苍子油 ) ,用气相色谱 /质谱进行定性分析和峰面积相对百分含量的测定 ,鉴定出 2 0个化学成分 .主要成分为β -柠檬醛、α -柠檬醛、甲基庚烯酮、桧烯、d -柠檬烯、α -蒎烯、芳樟醇等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苍子 挥发油 化学分析 化学成分 气丁色谱/质谱分析 中药 香料
下载PDF
不同水动力下陆相碳酸钙沉积的蓝藻钙化试验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程星 石方红 +2 位作者 李本刚 张金梅 潘响亮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080-1087,共8页
地表钙华,是喀斯特地区普遍存在的一种沉积体,是陆相碳酸钙沉积的重要类型。长期以来陆相碳酸钙沉积的水动力成因观点为大多数人所熟悉(1)(2),生物成因观点则研究较少,在实际中生物作用过程也是不可忽略的,特别是藻类的沉积作用。论文... 地表钙华,是喀斯特地区普遍存在的一种沉积体,是陆相碳酸钙沉积的重要类型。长期以来陆相碳酸钙沉积的水动力成因观点为大多数人所熟悉(1)(2),生物成因观点则研究较少,在实际中生物作用过程也是不可忽略的,特别是藻类的沉积作用。论文以几种典型的蓝藻为例,通过对自然界水动力条件的模拟,对蓝藻藻类进行了几种水动力条件下的碳酸钙生物沉积试验研究,对比研究了在不同水动力条件下,蓝藻钙化沉积过程。试验得出了钙藻生长与钙化沉积的最适宜水动力为0~60 rpm,在过强的水动力条件下,蓝藻的生长将受到抑制,从而降低蓝藻的钙化沉积速率。文章讨论了在瀑布条件下的陆相碳酸钙沉积是以水动力成因为主导,而在水动力条件较弱的河流中以生物成因为主导,从而提出了,陆相碳酸钙沉积的水动力—生物双成因观点。文章还探讨了在静止状态下,藻类沉积对碳酸钙沉积的贡献大小,叠层石所指示的安静的沉积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动力 蓝藻 钙化沉积 影响
下载PDF
断裂带热释光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谭凯旋 刘顺生 《矿物岩石》 CAS CSCD 1992年第2期16-20,共5页
本文对湖南水口山矿田断裂带岩石进行了热释光分析,断裂作用可对岩石的热释光特征产生显著变化。断裂带岩石天然热释光不存在250℃以下的低温峰;从围岩到断裂带中心,热释光峰值大幅度增加;同一断裂带从地表向深部热释光峰值增加。碎裂... 本文对湖南水口山矿田断裂带岩石进行了热释光分析,断裂作用可对岩石的热释光特征产生显著变化。断裂带岩石天然热释光不存在250℃以下的低温峰;从围岩到断裂带中心,热释光峰值大幅度增加;同一断裂带从地表向深部热释光峰值增加。碎裂断裂带天然热释光峰值为10~3—10~4级,高峰温度位于290—310℃范围内;硅化断裂带的天然热释光峰值大多为10~2—10~3级,高峰温度多在330—350℃范围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裂带 热释光 岩石
下载PDF
独居石中稀土元素4分组效应的研究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5
14
作者 洪文兴 何松裕 +3 位作者 黄舜华 郭国璋 侯鸿泉 朱祥坤 《自然科学进展(国家重点实验室通讯)》 1999年第A12期1287-1290,共4页
发现产于沉积岩和热液交代岩成因的独居石稀土元素具有4分组效应分布特征,而产于花岗岩、伟晶岩成因独居石的稀土元素不具有4分组效应。据此提出,独居石和稀土元素4分组效应可作为矿床或岩石成因的识别标志之一。
关键词 独居石 稀土元素 4分组效应 矿物
下载PDF
胶莱盆地陆源碎屑层控金矿床矿石特征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张欢 张竹如 唐波 《黄金地质》 2001年第4期28-32,T001,共6页
产于胶莱盆地内由富Au和C有机 岩石组成的含矿系中的金矿床 ,其含矿层位为下白垩统莱阳群一套含碳陆相碎屑岩系 ,它控制了蓬家夼、宋家沟式金矿的展布。对两类金矿床矿石特征进行了研究及对比 ,它们具有相同或相似的矿物共生组合 (黄铁... 产于胶莱盆地内由富Au和C有机 岩石组成的含矿系中的金矿床 ,其含矿层位为下白垩统莱阳群一套含碳陆相碎屑岩系 ,它控制了蓬家夼、宋家沟式金矿的展布。对两类金矿床矿石特征进行了研究及对比 ,它们具有相同或相似的矿物共生组合 (黄铁矿 方铅矿 闪锌矿 黄铜矿 赤铁矿 自然金 )及成矿元素共生组合 (Au Cu Pb Zn Fe) ,成矿作用均具有多期、多阶段特征 ,均为受胶莱盆地形成初期富Au和C有机 矿源层控制、后经构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控金矿床 成矿期 胶莱盆地 成矿作用 热液作用 成矿元素
下载PDF
金矿石内高岭石在焙烧中束缚金的模拟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黎文辉 毛德明 +1 位作者 侯莹莹 刘高魁 《黄金地质》 1999年第4期1-6,共6页
采用在高岭石粉末内加入氯化金水溶液模拟金矿石。由模拟样经不同温度焙烧后再氰化浸金, 探讨高岭石经焙烧后束缚金的变化规律。由焙砂的X射线衍射和红外光谱相结合探索Au 浸出率变化与高岭石矿物结构变化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矿石... 采用在高岭石粉末内加入氯化金水溶液模拟金矿石。由模拟样经不同温度焙烧后再氰化浸金, 探讨高岭石经焙烧后束缚金的变化规律。由焙砂的X射线衍射和红外光谱相结合探索Au 浸出率变化与高岭石矿物结构变化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矿石内高岭石经500℃和更高温度焙烧后, 由于高岭石矿物结构破坏产物对金的束缚而改变金的赋存状态,使金的氰化浸出率降低。为焙烧预氧化新工艺研究提供了矿物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矿石 高岭石 焙烧 束缚 模拟研究
下载PDF
激光辅助制备多孔硅锗的形貌和PL光谱研究
17
作者 吴克跃 黄伟其 +1 位作者 许丽 刘世荣 《贵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年第4期346-348,共3页
用改进的双槽法和激光辅助照射制备多孔硅锗,用电子扫描探针观察其形貌.同时测样品的PL光谱,峰位在725nm左右,且不随制备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强度比一般多孔硅的强度强10倍左右.提出了量子受限和界面态效应综合模型来解释其发光.
关键词 激光辐照 多孔硅锗 PL光谱 量子受限和界面态综合模型.
下载PDF
东海盆地台北坳陷有机包裹体化学成分及成因 被引量:3
18
作者 姜亮 王延斌 +2 位作者 吴培康 葛和平 王志连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222-228,T002,共8页
利用 L AM、热爆 -气相色谱等方法对东海盆地台北坳陷第三系储层中有机包裹体成分进行了系统研究 ,结果表明 :1矿物包裹体中以 CO2 为主 ,同时含有一定的 N2 和 F2 等 ,气态烃包裹体中 CO2 含量一般可达 40 %~ 78% ,液态烃包裹体中 CO2... 利用 L AM、热爆 -气相色谱等方法对东海盆地台北坳陷第三系储层中有机包裹体成分进行了系统研究 ,结果表明 :1矿物包裹体中以 CO2 为主 ,同时含有一定的 N2 和 F2 等 ,气态烃包裹体中 CO2 含量一般可达 40 %~ 78% ,液态烃包裹体中 CO2 含量一般 2 3%~ 41 % ;2烃类含量一般 <30 % ,其中甲烷含量较低 ,C2 ~ C7轻烃含量比甲烷含量高 ,甲苯含量较高(达 1 8.8% ) ;3对主要烃源岩加水热模拟实验也具有同样的特点。这些特点说明 CO2 的成因与烃源岩中碳酸盐矿物热解有关 ,有机包裹体的成因类型偏腐植型 ,气态烃以湿气为主 ,且含有一定的凝析油成分 ,和南海盆地第三系储层中有机包裹体具有相似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成分 成因 有机包裹体 烃源岩 第三系 东海盆地 台北坳陷
下载PDF
易解石族矿物的Raman光谱和光致发光谱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薛理辉 贡伟亮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827-829,共3页
测定并讨论了中国白云鄂博矿区变生及退火晶态易解石族矿物的Raman光谱和光致发光谱。与退火晶质矿物相比 ,变生态易解石的Raman光谱和光致发光谱的强度降低 ,谱线宽化弥散 ,说明在变生过程中 ,矿物的结构发生畸变 ,元素分布趋于无序。... 测定并讨论了中国白云鄂博矿区变生及退火晶态易解石族矿物的Raman光谱和光致发光谱。与退火晶质矿物相比 ,变生态易解石的Raman光谱和光致发光谱的强度降低 ,谱线宽化弥散 ,说明在变生过程中 ,矿物的结构发生畸变 ,元素分布趋于无序。分析表明 ,易解石族矿物在 5 14 5nm激光激发下的所有光致发光谱峰均出自Nd3 + 的辐射跃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易解石族矿物 RAMAN光谱 光致发光谱 结构
下载PDF
黔中喀斯特山地不同森林类型的地表径流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40
20
作者 张喜 薛建辉 +2 位作者 许效天 连宾 李克之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27-537,共11页
采用固定样地定位监测方法,于2001-2005年研究了黔中喀斯特山地不同森林类型对地表径流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林分类型的年地表径流量均值为11.108mm、林分类型间变幅为1.765-22.934mm、年际间变幅为10.553-11.699mm,退耕还林幼林(22.93... 采用固定样地定位监测方法,于2001-2005年研究了黔中喀斯特山地不同森林类型对地表径流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林分类型的年地表径流量均值为11.108mm、林分类型间变幅为1.765-22.934mm、年际间变幅为10.553-11.699mm,退耕还林幼林(22.934mm)>针叶林(17.236mm)>针阔混交林(10.770mm)>阔叶林(8.876mm)。不同森林类型年地表径流量的季节变化为夏季>春季>秋季>冬季,同降雨量的季节变化趋势相一致。与同生物气候带、不同生物气候带森林相近类型的径流量规律相似,反映出黔中喀斯特山地森林与其它森林地表径流量规律的相似性。其中喀斯特山地森林中灌木林地表径流量与其它地带性和非地带性森林中灌木林地表径流量变化的相异性又反映出黔中喀斯特山地森林地表径流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主要是成土母岩造成的。地表径流系数的季节变化趋势中,退耕还林幼林为夏季>春季>秋季>冬季,针叶林和针阔混交林为夏季>春季>冬季>秋季,灌木林和阔叶林为春季>夏季>冬季>秋季,这种差异与不同林分类型组成树种的生活型有关。旬地表径流量与反映温度和水分的气象指标间的单相关性达显著水平,多元回归方程模拟表明衡量温度的相关指标对地表径流量的贡献率高于降水,这反映了温度对近地气团的控制作用,进而影响区域降水和林地径流量。森林不同层片特征对地表径流量的影响具有互补性和抑制性,受森林群落组成、结构和发育的共同影响。年地表径流量受小生境和林地表层土壤特性的综合影响,地表径流量随坡度的增大而增加、随海拔的升高而降低,与毛管孔隙度和总孔隙度的负相关性达显著水平,多元回归方程模拟发现容重的贡献率达-96.5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山地 林分类型 地表径流 影响因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