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羟基功能化离子液体体系用于盐湖卤水提硼 被引量:2
1
作者 李阳阳 朱朝梁 +3 位作者 邓小川 史一飞 樊发英 樊洁 《盐湖研究》 CAS CSCD 2021年第3期76-82,共7页
溶剂萃取法是目前工业应用前景广阔的盐湖卤水提硼方法,而萃取分离的核心在于萃取剂的选择。以异辛醇、羟基功能化离子液体1-羟乙基-3-甲基咪唑双(三氟甲磺酰)亚胺盐([HOEMIm]NTf_(2))按体积比混合组成萃取剂,乙酸丁酯为稀释剂,对东台... 溶剂萃取法是目前工业应用前景广阔的盐湖卤水提硼方法,而萃取分离的核心在于萃取剂的选择。以异辛醇、羟基功能化离子液体1-羟乙基-3-甲基咪唑双(三氟甲磺酰)亚胺盐([HOEMIm]NTf_(2))按体积比混合组成萃取剂,乙酸丁酯为稀释剂,对东台吉乃尔盐湖酸化卤水进行萃取提硼的实验研究。对[HOEMIm]NTf_(2)体积分数、相比、萃取时间、萃取温度、酸化卤水pH、饱和萃取容量、反萃剂pH、反萃相比及反萃级数等进行实验研究。获得了合适的工艺条件,三级萃取后硼萃取率可达99.3%,饱和硼萃取容量为28.9 g·L^(-1)(以H_(3)BO_(3)计),三级反萃后硼反萃率为99.7%。萃取体系乳化程度小,循环性能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液体 异辛醇 萃取提硼
下载PDF
灰色~周期外延组合模型在吉兰太盐湖卤水动态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
作者 程维明 张明刚 《盐湖研究》 CSCD 1999年第1期21-28,共8页
本文利用灰色预测和周期外延预测模型的优点,提出了灰色预测与周期外延预测相结合的灰色~周期外延组合模型,对吉兰太盐湖卤水的动态变化进行了模拟,结果可靠,该模型可广泛应用地下水动态预测和其它序列预测。
关键词 盐湖 卤水 灰色模型 周期外延模型 组合模型
下载PDF
柴达木盆地察尔汗湖相沉积物的粒度分布模式及其环境意义 被引量:14
3
作者 安福元 马海州 +2 位作者 魏海成 樊启顺 韩文霞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12-220,共9页
对柴达木盆地察尔汗地区ISL1A孔的湖相沉积物样品进行了粒度分布特征分析,研究表明:(1)样品的粒度特征呈三峰模式,部分高盐阶段样品缺失第三峰,为双峰模式;(2)2~10μm部分以湖成组份为主;10~70μm和70~650μm部分以风成组份为主;(3)&... 对柴达木盆地察尔汗地区ISL1A孔的湖相沉积物样品进行了粒度分布特征分析,研究表明:(1)样品的粒度特征呈三峰模式,部分高盐阶段样品缺失第三峰,为双峰模式;(2)2~10μm部分以湖成组份为主;10~70μm和70~650μm部分以风成组份为主;(3)<2μm的组份可能与湖泊的生物化学成因有关。上述各组份与气候变化密切相关,且各自代表的环境意义也不同:<2μm和2~10μm部分反映了湖泊淡化-咸化程度和水量变化过程。10~70μm部分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东亚冬季风的强度;70~650μm部分反映了尘暴天气的程度。环境指标的对比分析很好地验证了ISL1A孔样品粒度各个组份划分的准确性,并可反演92.9 ka以来该地区的古气候演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相沉积物 粒度分布模式 环境意义 柴达木盆地 察尔汗
下载PDF
水合二氧化铈的制备、表征及对硼的吸附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闫春燕 伊文涛 +3 位作者 马培华 邓小川 宋士涛 祝增虎 《中国稀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02-306,共5页
水合金属氧化物作为一类无机离子交换剂,对特定的离子具有良好的吸附选择性。采用沉淀法合成了水合二氧化铈以用于分离含硼废水中的微量硼,并对其进行了水热处理研究,对合成的样品进行了XRD,FT-IR,TG-DTG和比表面-孔径分布等一系列表征... 水合金属氧化物作为一类无机离子交换剂,对特定的离子具有良好的吸附选择性。采用沉淀法合成了水合二氧化铈以用于分离含硼废水中的微量硼,并对其进行了水热处理研究,对合成的样品进行了XRD,FT-IR,TG-DTG和比表面-孔径分布等一系列表征。结果表明,所合成的水合二氧化铈对硼具有良好的吸附效果,较常用的硼特效树脂对溶液中的微量硼具有更高的吸附容量,其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合二氧化铈 制备及表征 吸附 吸附等温线 稀土
下载PDF
活性炭对海水中硼的吸附研究 被引量:13
5
作者 闫春燕 伊文涛 +1 位作者 邓小川 马培华 《无机盐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4-36,共3页
未处理的生活污水和海水中均含有一定量的硼,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严重影响,因此,微量硼的分离与去除意义重大。利用活性炭吸附法吸附溶液中的微量硼,对其影响因素如接触时间、吸附质质量浓度、pH、吸附剂量及温度等进行了研究,并对... 未处理的生活污水和海水中均含有一定量的硼,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严重影响,因此,微量硼的分离与去除意义重大。利用活性炭吸附法吸附溶液中的微量硼,对其影响因素如接触时间、吸附质质量浓度、pH、吸附剂量及温度等进行了研究,并对比了动静态吸附及酸碱再生效果,确定了适宜的实验条件。应用该法吸附某海水中的微量硼,其一次除硼率可达90%以上,硼质量浓度达到WHO规定饮用水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炭 吸附 微量硼
下载PDF
Washburn动态渗透压力法测量粉体接触角 被引量:11
6
作者 黄小凤 龚福忠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2003年第5期48-50,共3页
在Washburn动态法的基础上,组装了一套渗透压力法测量粉体接触角的实验装置。在以往的实验中,测定固体粉末的接触角时是利用液体在由固体粉末所形成的多孔塞中毛细管上升的高度与时间之间的关系来实现。本文利用液体在管内粉体床中上升... 在Washburn动态法的基础上,组装了一套渗透压力法测量粉体接触角的实验装置。在以往的实验中,测定固体粉末的接触角时是利用液体在由固体粉末所形成的多孔塞中毛细管上升的高度与时间之间的关系来实现。本文利用液体在管内粉体床中上升时压力随时间的变化关系来测定粉体的相对接触角,主要测量了不同溶剂(水,甲醇、乙醇、甲苯和苯)在不同的温度下(20℃、25℃、30℃和35℃)对铝粉的相对接触角,得到了满意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粉末 接触角 渗透压力法 测量 Washburn动态法 润湿性质
下载PDF
镁、镁资源与镁质材料概述 被引量:29
7
作者 乌志明 马培华 《盐湖研究》 CSCD 2007年第4期65-72,共8页
中国盐湖卤水镁资源的开发形势十分严峻。首先是量大,仅青海盐湖集团提钾副产的镁卤量就超过中国海盐副产镁卤总量的3倍;其二是缺少适合开发的大宗镁产品,受中国镁碳酸盐矿物开发的冲击,世界范围内,以海湖卤镁为原料的炼镁企业和氧化镁... 中国盐湖卤水镁资源的开发形势十分严峻。首先是量大,仅青海盐湖集团提钾副产的镁卤量就超过中国海盐副产镁卤总量的3倍;其二是缺少适合开发的大宗镁产品,受中国镁碳酸盐矿物开发的冲击,世界范围内,以海湖卤镁为原料的炼镁企业和氧化镁厂商都逐渐退出行业竞争。镁碳酸盐矿物方面,菱镁矿主要生产镁质耐火材料,中国镁质耐火材料产量和产能居世界首位,且已开始变强并良性发展;白云石主要生产金属镁材料,中国金属镁产量和产能占世界的比例更大,也正努力做强;与另两大类镁质材料形成鲜明对比,镁质化工材料领域的现状是又小又弱,相关发展取决于能否率先将产品做成系列和规模。中国盐湖卤水镁资源过多甚至成为"镁害",但该资源价廉、含杂质少,是镁质化工材料的优质原料,应该在相关领域加大投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资源 镁质材料
下载PDF
无水氯化锂吸湿性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狄晓亮 庞全世 +2 位作者 李权 高洁 李昱昀 《无机盐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36-37,39,共3页
通过正交试验,研究了不同温度、相对湿度、吸水时间和分散面积等因素对无水氯化锂吸湿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分散面积对无水氯化锂的吸湿性影响最大,其次是相对湿度、吸水时间和温度;除温度外,分散面积、相对湿度和吸水时间与无水氯化锂... 通过正交试验,研究了不同温度、相对湿度、吸水时间和分散面积等因素对无水氯化锂吸湿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分散面积对无水氯化锂的吸湿性影响最大,其次是相对湿度、吸水时间和温度;除温度外,分散面积、相对湿度和吸水时间与无水氯化锂吸水率之间均成良好的线性关系,其相关系数分别为0.99633,0.99947和0.99420。并对无水氯化锂吸水成为一水氯化锂进行了动力学研究,该过程的活化能为38.02kJ/mol,反应级数为1,频率因子为7.43×103min-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化锂 吸湿性 动力学
下载PDF
旋转电极法研究盐类溶解─LiCl、NaCl、KCl在水中的溶解动力学 被引量:1
9
作者 陈若愚 夏树屏 高世扬 《盐湖研究》 CSCD 1994年第4期45-53,共9页
利用旋转盘装置结合离子选择电极研究了LiCl、NaCl、KCl在20℃~35℃水中溶解动力学,得到了溶解动力学方程.
关键词 旋转电极 溶解动力学 盐矿物 溶解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巴楚隆起地层水的硼、锶、氧、氢同位素组成
10
作者 蔡春芳 彭立才 +1 位作者 梅博文 肖应凯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311-311,共1页
关键词 氧同位素分析 塔里木盆地 巴楚隆起 地层水 同位素组成 X-衍射分析 粘土矿物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巴楚隆起地层水的硼、锶、氧、氢同位素组成
11
作者 蔡春芳 彭立才 +1 位作者 梅博文 肖应凯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207-1207,共1页
关键词 氧同位素分析 塔里木盆地 巴楚隆起 地层水 同位素组成 X光衍射分析
下载PDF
钠硼解石碳化机理的研究
12
作者 陈若愚 夏树屏 高世扬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1996年第1期36-41,共6页
采用Ca(2+)选择电极,pH电极和电导电极对钠硼解石水溶液碳化过程进行跟踪测定。实验结果表明:反应分二步进行,反应最终结果是钠硼解石完全分解,硼全部进入溶液并大部分以H3BO3的形式存在,同时考察了温度,气流量对钠... 采用Ca(2+)选择电极,pH电极和电导电极对钠硼解石水溶液碳化过程进行跟踪测定。实验结果表明:反应分二步进行,反应最终结果是钠硼解石完全分解,硼全部进入溶液并大部分以H3BO3的形式存在,同时考察了温度,气流量对钠硼解石水溶液碳化结果的影响。根据碳化机理,提出了较佳的碳化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钠硼解石 碳化 反应机理
下载PDF
Mechanism of aluminum corrosion in LiFSI-based electrolyte at elevated temperatures 被引量:4
13
作者 Chun-lei LI Shuang-wei ZENG +6 位作者 Peng WANG Zhao-juan LI Li YANG Dong-ni ZHAO Jie WANG Hai-ning LIU Shi-you LI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SCIE EI CAS CSCD 2021年第5期1439-1451,共13页
Lithium bis(fluorosulfonyl)imide(LiFSI) is a promising replacement for lithium hexafluorosphate due to its excellent properties. A solution to the corrosion of aluminum(Al) current collectors by LiFSI at elevated temp... Lithium bis(fluorosulfonyl)imide(LiFSI) is a promising replacement for lithium hexafluorosphate due to its excellent properties. A solution to the corrosion of aluminum(Al) current collectors by LiFSI at elevated temperatures is essential. The mechanisms of Al corrosion in LiFSI-based electrolyte at 45 ℃ were studied with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calculations and spectroscopic investigations. It is found that the irregular, loose and unprotected AlF3 materials caused by the dissolution of co-generated Al(FSI)3 can exacerbate Al corrosion with the increase of temperature. Lithium bis(oxalate)borate(LiBOB) can effectively inhibit the Al corrosion with a robust and protective interphase;this can be attributed to the interfacial interactions between the Al foil and electrolyte. Boron-containing compounds promote the change from AlF3 to LiF, which further reinforces interfacial stability. This work allows the design of an interface to Al foil using LiFSI salt in lithium-ion batter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thium-ion batteries LiFSI-based electrolyte lithium bis(oxalate)borate(LiBOB) corrosion inhibition elevated temperatures interfacial film
下载PDF
键价理论在矿物中的应用
14
作者 孙召华 任二峰 刘凯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548-549,共2页
20世纪20年代末,Pauling在大量含氧酸盐结构资料的基础上系统总结了关于离子化合物的5个规则即鲍林规则。鲍林规则中的电价规则是其核心,电价规则指出在一个稳定的离子晶体结构中,每一个负离子电荷数等于或近似等于相邻正离子分配给这... 20世纪20年代末,Pauling在大量含氧酸盐结构资料的基础上系统总结了关于离子化合物的5个规则即鲍林规则。鲍林规则中的电价规则是其核心,电价规则指出在一个稳定的离子晶体结构中,每一个负离子电荷数等于或近似等于相邻正离子分配给这个负离子的静电键强度的总和。电价规则对键价理论的影响很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键价理论 电价规则 矿物晶体结构 键价参数 氢键 平均键长 配位原子 配位多面体 化学键 硼酸盐矿物
下载PDF
层状高镍正极材料界面问题现状及分析
15
作者 冯航 孙艳霞 +2 位作者 马路祥 董生德 周园 《稀有金属》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014-1026,共13页
锂离子电池因其高能量密度、长循环寿命、高功率和生态友好性等优势,已大规模应用于消费类电子、乘用车、商用车和储能等领域。在当前的锂离子电池系统中,正极材料是锂离子的来源,相较于磷酸铁锂,钴酸锂,锰酸锂正极材料,层状高镍正极材... 锂离子电池因其高能量密度、长循环寿命、高功率和生态友好性等优势,已大规模应用于消费类电子、乘用车、商用车和储能等领域。在当前的锂离子电池系统中,正极材料是锂离子的来源,相较于磷酸铁锂,钴酸锂,锰酸锂正极材料,层状高镍正极材料因其理论比容量高、工作电压高、良好的循环性能和倍率性能等优点而备受关注,但该材料存在严重的界面不稳定性导致其循环性能和倍率性能不佳,制约了其推广应用。结合近几年的研究报道,介绍了高镍材料的结构变化机制以及脱嵌机制、表/界面化学反应和材料的失效模式,重点介绍了层状高镍材料的表面性质及不同组分之间的界面反应机制及对正极材料电化学性能的影响,总结对比了当前关于高镍材料改性的方法和成果,最后对高镍材料的表面改性和电解液界面构筑方面进行了总结,旨在为提升该材料的性能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高镍材料 界面问题 材料改性
原文传递
多元协同学科化服务的实践探索 被引量:6
16
作者 吕俊生 陈炜 王臣松 《图书馆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9期60-63,67,共5页
文章概述了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系统多元协同开展学科化服务的实践,论述了多元协同服务的必然性与必要性,重点讨论了多元协同服务机制的基本结构、实践案例及应用效果。
关键词 学科化服务 学科馆员 协同机制 多元协同
原文传递
格尔木河流域河流地貌演化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7
作者 贾小龙 安福元 张啟兴 《盐湖研究》 CSCD 2016年第4期59-65,共7页
位于柴达木盆地南缘的格尔木河发源于东昆仑山脉,末端注入盆地中东部的察尔汗盐湖,是该盐湖最主要的补给河流,极大地影响着该盐湖的成盐演化过程。格尔木河的主要支流—昆仑河和雪水河都是由冰川融水形成,因此该流域内的冰川进退对河流... 位于柴达木盆地南缘的格尔木河发源于东昆仑山脉,末端注入盆地中东部的察尔汗盐湖,是该盐湖最主要的补给河流,极大地影响着该盐湖的成盐演化过程。格尔木河的主要支流—昆仑河和雪水河都是由冰川融水形成,因此该流域内的冰川进退对河流径流量变化和谷地填充地层的物源有着重要影响。该流域内主要的填充地层为昆仑河砾岩(河流相)、纳赤台沟组(冲洪积相)和三岔河组(河湖相)。在三岔河组之上,发育了4-5级阶地,除最高的T5之外,其它均为以三岔河组为基座的内叠阶地(少部分河段以昆仑河砾岩为基座)。根据前人的研究,昆仑河砾岩沉积的年代为1 269-1 042 ka(ESR年龄);纳赤台沟组堆积于482-642 ka之间(ESR和TL年龄);三岔河组形成于355-95 ka(ESR和U系年龄)、90-16 ka(OSL年龄),T5-T1阶地基本形成于16-4.6 ka之间。由于采用的测年方法不同,不同学者对三岔河组的形成时代存在争议,对阶地的划分也有所不同(4级或5级阶地)。但是,对T5-T1阶地形成时代有较一致的观点,即末次冰消期和全新世早中期。对于格尔木河河流地貌过程的驱动因素,目前尚存在争论,大部分学者认为是气候变化驱动了该区域河流地貌的形成,但也有学者认为构造活动是主导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尔木流域 河流地貌 年代 气候和构造
原文传递
同位素在风成沉积物物源判别中的运用
18
作者 张树恒 安福元 +3 位作者 郭守鋆 马鸣 张啟兴 樊启顺 《盐湖研究》 CSCD 2013年第1期67-72,共6页
同位素示踪方法在风成沉积物物源研究领域应用较广泛,由于风成物质在风化、传输和沉降过程中其同位素地化特性不会发生变化,因此通过物源区和沉积区风成沉积物同位素组成的对比,相似同位素组成的地区可确定为物源区。同位素物源示踪的... 同位素示踪方法在风成沉积物物源研究领域应用较广泛,由于风成物质在风化、传输和沉降过程中其同位素地化特性不会发生变化,因此通过物源区和沉积区风成沉积物同位素组成的对比,相似同位素组成的地区可确定为物源区。同位素物源示踪的主要方法有石英颗粒的δ18O、硅酸盐部分的Sr-Nd组成、沉积物的Hf和Pb组成特征等。这些方法在中国西部盆地(如塔里木盆地)沙漠砂来源、黄土高原黄土物源(如柴达木盆地对黄土高原的物源贡献)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取得了众多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位素 风成沉积物 物源判别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