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碳质气溶胶在藏东南冰芯中的记录 被引量:6
1
作者 王茉 徐柏青 +1 位作者 邬光剑 杨威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CSCD 2010年第3期175-180,共6页
在青藏高原东南部帕隆藏布源头海洋性冰川区,对冰川编目的4号冰川(PLZ-4)实施冰芯钻取,获得总长度为29m的冰芯。对冰芯中元素碳(EC)、不溶性有机碳(WIOC)和可溶性离子(Cl-,NO3-,SO42-,Na+,K+,Mg2+,Ca2+)的含量进行实验分析,结果显示:199... 在青藏高原东南部帕隆藏布源头海洋性冰川区,对冰川编目的4号冰川(PLZ-4)实施冰芯钻取,获得总长度为29m的冰芯。对冰芯中元素碳(EC)、不溶性有机碳(WIOC)和可溶性离子(Cl-,NO3-,SO42-,Na+,K+,Mg2+,Ca2+)的含量进行实验分析,结果显示:1998—2005年上述组分在该冰芯中的含量均呈现持续增长的趋势;冰芯中EC含量及EC/WIOC比值表现出非季风季节高、季风季节低的显著特征,揭示了该地区冰川中记录的碳质气溶胶浓度与南亚棕色云之间的密切联系。同时指出,在季风前的4—5月,沉降于雪冰中平均含量>10ng/g的EC所引起的雪冰表面反照率降低以及冰川消融等气候环境效应不容忽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冰芯 南亚棕色云 元素碳
下载PDF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在森林生态系统中的环境行为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薛永刚 龚平 +1 位作者 王小萍 姚檀栋 《地理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78-287,共10页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具有环境持久性和半挥发性,可以在区域及全球范围内传输和分布。森林植被和林下土壤富含有机质,森林生态系统因此成为POPs主要的储存库之一。植被叶片可快速吸附大气POPs,并通过叶片凋落、雨水冲刷和干沉降等过...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具有环境持久性和半挥发性,可以在区域及全球范围内传输和分布。森林植被和林下土壤富含有机质,森林生态系统因此成为POPs主要的储存库之一。植被叶片可快速吸附大气POPs,并通过叶片凋落、雨水冲刷和干沉降等过程加强或加速大气POPs向地面的沉降,并使森林土壤成为POPs的"汇",从而形成所谓的"森林过滤效应",进而影响POPs在全球的分布。进入森林的POPs在森林生态系统中将经历一系列的环境过程。本文简要介绍了森林过滤效应的特征和影响因素,综述了叶片对大气POPs的吸附、叶片凋落和干湿沉降、POPs在土壤中的迁移和损失等3个主要环境过程的研究进展,报道了松针、树皮和苔藓作为被动采样器反映的森林POPs空间分布趋势。最后,提出了森林POPs研究中亟待解决的科学问题,并指出未来中国森林POPs研究的可能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 森林过滤效应 凋落物 干湿沉降 空间分布
原文传递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气—土界面交换研究进展 被引量:7
3
作者 任娇 王小萍 +2 位作者 龚平 盛久江 姚檀栋 《地理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88-297,共10页
气—土界面交换对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在区域和全球尺度上的传输迁移、重新分布和归趋具有重要意义。气—土界面交换所涉及的过程主要包括:干沉降、湿沉降和从土壤向大气的挥发。其中,气态化合物的扩散交换是决定"源和汇"... 气—土界面交换对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在区域和全球尺度上的传输迁移、重新分布和归趋具有重要意义。气—土界面交换所涉及的过程主要包括:干沉降、湿沉降和从土壤向大气的挥发。其中,气态化合物的扩散交换是决定"源和汇"的关键过程。气态化合物在气—土界面的交换过程由大气和土壤之间的浓度梯度驱动,土—气分配主要受化合物理化性质、温度和土壤有机质的影响。随着全球POPs禁用进程的加快,中纬度污染地区的土壤逐渐成为低分子量化合物向大气排放的二次源;而对于高分子量的化合物来说,土壤仍然是污染物的汇,可以存储更多的污染物。气—土交换方向还受到温度的影响,呈现出土壤夏季为源、冬季为汇的季节性变化特点。逸度模型是估算POPs气—土交换通量的有力工具,由通量大小可以定量判断源和汇的强度。此外,还讨论了目前POPs气—土界面交换研究中存在着的一些不足,并提出该领域未来可能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 界面 沉降 气-土交换 逸度模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