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青藏高原北缘3种高寒草地的CH_4、CO_2和N_2O通量特征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0
1
作者 郭小伟 杜岩功 +6 位作者 林丽 李以康 张法伟 李茜 刘淑丽 欧阳经政 曹广民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7-37,共11页
高寒草地温室气体排放研究已成为高寒草地与气候变化关系的重要议题之一,但目前的研究多集中于单种类型草地的温室气体通量研究,缺乏多种草地类型间的比较。本研究于2009年以高寒草甸、栽培草地和高寒灌丛为研究对象,利用静态箱法研究3... 高寒草地温室气体排放研究已成为高寒草地与气候变化关系的重要议题之一,但目前的研究多集中于单种类型草地的温室气体通量研究,缺乏多种草地类型间的比较。本研究于2009年以高寒草甸、栽培草地和高寒灌丛为研究对象,利用静态箱法研究3种草地的CH_4、CO_2和N_2O通量特征。结果显示,天然高寒草甸、栽培草地和高寒灌丛是大气CH_4的汇,大气CO_2和N_2O的源,其CH4通量分别为-21.4、-28.1和-41.1μg·m^(-2)·h^(-1);CO_2通量分别为360.6、447.9和475.1 mg·m-2·h-1;N_2O通量分别为34.2、51.6和50.6μg·m^(-2)·h^(-1)。生长季的高寒草地CH_4吸收占全年的42.4%~45.6%,生长季的CO_2和N_2O排放量分别占全年的64.1%~67.8%和37.9%~66.7%。土壤5 cm温度与CH_4、CO_2、N_2O通量分别呈负相关、正相关和正相关关系,除高寒草甸CH_4通量外土壤5 cm与其他草地温室气体通量均达到显著水平(P<0.01);土壤湿度与草地CH_4和CO_2通量呈正相关,与N_2O通量呈负相关,但仅与高寒草地CH_4和CO_2相关性达到显著水平(P<0.01)。土壤呼吸温度敏感性大小(Q10)值显示,CO_2通量较CH_4和N_2O通量对温度更为敏感。将3种草地的CH_4、N_2O通量值换算为等量CO_2后发现草地温室气体通量造成的温室效应表现为高寒灌丛>栽培草地>高寒草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高寒草地 温室气体通量 生长季 非生长季
下载PDF
青藏高原及其毗邻山区蒙古绣线菊谱系地理学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王久利 高庆波 +3 位作者 付鹏程 GULZAR Khan 陈世龙 张发起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981-1991,共11页
以青藏高原及其毗邻山区的蒙古绣线菊23个居群324个个体为研究对象,选取叶绿体DNA非编码区trnL-trnF和rps15-ycf1片段对蒙古绣线菊进行谱系地理学研究。结果表明:(1)该研究区域中蒙古绣线菊亲缘关系相近的单倍型多发生于同一居群中,存... 以青藏高原及其毗邻山区的蒙古绣线菊23个居群324个个体为研究对象,选取叶绿体DNA非编码区trnL-trnF和rps15-ycf1片段对蒙古绣线菊进行谱系地理学研究。结果表明:(1)该研究区域中蒙古绣线菊亲缘关系相近的单倍型多发生于同一居群中,存在着明显的谱系地理学关系。(2)所检测得到的35个单倍型中,大约71.4%是居群内特有的单倍型,而出现频率最高的H1是最古老的单倍型,贝叶斯分析和单倍型简约网状图显示35个单倍型聚为地理分布范围各不相同的3个分支。(3)歧点分布分析得到分布图呈多峰曲线,说明蒙古绣线菊居群在较长的时间内发展稳定,没有经历突然的近期扩张。(4)BEAST分析结果显示,在45Mya左右开始出现蒙古绣线菊的谱系分支的分化。研究认为,蒙古绣线菊在青藏高原及其毗邻山区可能至少存在3个冰期避难所,其在青藏高原及其毗邻山区的分布格局主要是第四纪冰期-间冰期气候动荡、青藏高原隆升的共同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绣线菊 谱系地理学 冰期避难所 青藏高原
下载PDF
青藏高原地区山生柳遗传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吴锦 杨茜 +3 位作者 王久利 高庆波 张发起 陈世龙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180-1190,共11页
利用叶绿体非编码区片段研究分布于青藏高原地区的山生柳居群遗传多样性,对未来山生柳生态环境和青藏高原地区物种丰富度的保护具有指导意义。该研究设计并筛选出cpDNA引物5′trnG2G-3′trnG(UUC)和5′rpS12-rpL20,用扩增出的片段和对... 利用叶绿体非编码区片段研究分布于青藏高原地区的山生柳居群遗传多样性,对未来山生柳生态环境和青藏高原地区物种丰富度的保护具有指导意义。该研究设计并筛选出cpDNA引物5′trnG2G-3′trnG(UUC)和5′rpS12-rpL20,用扩增出的片段和对应的联合片段进行后续的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通过山生柳的联合片段检测到35种单倍型,单倍型多态性0.626,核苷酸多态性0.00085。中性检验Tajima’sD(-2.28670,P<0.01)和Fu’sFs(-5.29805,P<0.02)都是显著负值,推测山生柳个体数近期经历过扩张。AMOVA分析显示,居群内和居群间遗传变异分别为93.70%和6.30%,表明居群内的变异是山生柳遗传变异的主要来源。居群间遗传分化程度中等偏低(FST=0.063),基因流(Nm)为7.439,说明山生柳各居群的基因交流非常频繁,不同地理居群间存在一定的基因流动。遗传分化系数NST(0.075)大于GST(0.068)和基于遗传距离和单倍型的UPGMA聚类分析,表明山生柳12个居群分为4组且与居群的地理分布没有明显相关性。山生柳是进行有性繁殖还是无性繁殖主要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居群内变异是山生柳遗传变异性的主要来源,居群间基因交流频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生柳 基因流 青藏高原 叶绿体DNA 遗传多样性
下载PDF
波兰小麦在青藏高原饲用性能的评价
4
作者 赵彩霞 沈吉成 +7 位作者 尹淑香 叶发慧 杨淼思 刘瑞娟 刘德梅 张怀刚 沈裕虎 陈文杰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3017-3028,共12页
青藏高原是世界典型的高寒牧区,气候寒冷干燥,生态环境脆弱,天然草原初级生产力水平低下,人工草场现有适宜草种单一,品质较差,难以满足放牧家畜的营养需求,急需筛选和培育适宜该地区种植的优质饲用作物。本研究对40份波兰小麦饲用相关... 青藏高原是世界典型的高寒牧区,气候寒冷干燥,生态环境脆弱,天然草原初级生产力水平低下,人工草场现有适宜草种单一,品质较差,难以满足放牧家畜的营养需求,急需筛选和培育适宜该地区种植的优质饲用作物。本研究对40份波兰小麦饲用相关性状进行了测定,运用熵权法对测定指标进行了权重确定,采用灰色关联度进行了综合评价,以期筛选出适宜青藏高原等高寒牧区种植的波兰小麦优异饲用种质资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供试材料籽粒产量权重最高为7.04%,开花期鲜草产量次之为6.98%,同时籽粒和鲜草产量变异系数(%)均较高,分别为28.57%和22.26%;(2)饲用品质分析表明,供试波兰小麦植株、籽粒中粗蛋白含量均较高,分别为23.86%和20.28%,植株ADF、NDF含量较低;(3)关联分析表明,综合评价较高的3个品种分别为来自阿根廷的9号、来自埃塞俄比亚的18号和来自罗马尼亚的20号,其中20号综合评价最高为0.635,18号为0.617,9号为0.607。上述综合评价较高、饲用性状较突出的材料可作为筛选和培育青藏高原等高寒牧区高蛋白含量优质禾本科牧草的良好供试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兰小麦 饲草产量 籽粒产量 饲用品质 青藏高原
下载PDF
青藏高原地区的青杨遗传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张雨 王久利 +1 位作者 夏铭泽 张发起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5-49,共5页
利用叶绿体DNA标记对青藏高原地区青杨的14个野生居群开展谱系地理学研究,分析该区域青杨的遗传结构和居群动态,旨在揭示其在第四纪冰期的演化历史,为种质资源评价、遗传保护策略的制定等提供理论依据。提取青杨基因组DNA,cpDNA非编码区... 利用叶绿体DNA标记对青藏高原地区青杨的14个野生居群开展谱系地理学研究,分析该区域青杨的遗传结构和居群动态,旨在揭示其在第四纪冰期的演化历史,为种质资源评价、遗传保护策略的制定等提供理论依据。提取青杨基因组DNA,cpDNA非编码区atpH-atpI和rbcL片段经扩增、检测、纯化和测序后获得序列,统计cpDNA联合序列的变异位点并确定了13个单倍型;分子变异分析显示青杨的遗传变异主要存在于居群间而非居群内;研究范围内青杨单倍型之间不存在谱系地理关系,且歧点分布分析和中性检测均未检测到青杨发生过近期居群扩张。青杨的遗传分布和地理分布之间没有显著相关性,可能是由于在研究区域内存在多个微型避难所所致,如祁连山脉和横断山脉地区就可能为青杨的冰期微型避难所,而这些区域也是冰期后居群回迁和扩散的发源中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杨 青藏高原 叶绿体DNA 遗传多样性 冰期避难所
下载PDF
山莨菪(茄科)的传粉生物学 被引量:26
6
作者 段元文 张挺峰 刘建全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84-591,共8页
茄科的多数种类具有自交不亲和的特点,主要通过异花传粉结实;但是,一些物种或者物种内的部分种群或者个体却高度自交亲合,转变为自交的繁育系统。该科植物山莨菪(Anisodus tanguticus)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开花较早,比其他晚开花的植物... 茄科的多数种类具有自交不亲和的特点,主要通过异花传粉结实;但是,一些物种或者物种内的部分种群或者个体却高度自交亲合,转变为自交的繁育系统。该科植物山莨菪(Anisodus tanguticus)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开花较早,比其他晚开花的植物种类更加缺少有效的异花传粉昆虫。我们选择了位于不同海拔高度的2个种群进行比较研究,主要目的是检验该物种的繁育系统是否在极端环境下由于传粉者的缺乏而发生了部分改变。研究发现,山莨菪的花不完全雌性先熟,柱头和花药间的平均距离随着花开放时间的延长而不断缩小,但两者在多数花的单花花期结束时并没有发生接触。因此,山莨菪花主要表现为适应异花传粉的雌雄异位特征。然而,少数花(4.9%)的柱头和花药发生接触,为"自动自交"的传粉解除了空间隔离。2个种群的多数个体存在自交不亲和机制,应具有异花传粉的繁育系统;但是部分个体具有明显的自交亲和能力,为自交提供了生理基础。高海拔种群的传粉昆虫主要是厕蝇(Fannia sp.),它们在不同植株间的活动能够保证异花传粉结实;同时该种群的部分个体存在"自动自交"。低海拔种群的主要访花昆虫是蚂蚁,它们在花内的活动导致花粉在同一朵花内传递,而引起"协助自交";而异花传粉昆虫厕蝇的访花频率则较高海拔种群低。两个种群的结实均由于异花传粉者不足而受到传粉限制。因此两种不同类型的自交机制为该早期开花植物异花访花昆虫的不足提供了一定程度上的繁殖补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isodus tanguticus 自交不亲和 苍蝇传粉 自交 雌雄异位
下载PDF
基于ISSR标记和线粒体Cytb基因分析高原鼠兔的遗传多样性及其遗传分化 被引量:9
7
作者 葛艳丽 林恭华 +3 位作者 慈海鑫 张同作 唐利洲 苏建平 《动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4-40,共7页
高原鼠兔(Ochotona curzoniae)是青藏高原的特有动物和关键种。本实验应用ISSR分子标记和细胞色素b(Cytochrome b,Cytb)基因序列分析了雅鲁藏布江两岸高原鼠兔4个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分化。结果显示,两种标记所得到的4个种群的遗传... 高原鼠兔(Ochotona curzoniae)是青藏高原的特有动物和关键种。本实验应用ISSR分子标记和细胞色素b(Cytochrome b,Cytb)基因序列分析了雅鲁藏布江两岸高原鼠兔4个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分化。结果显示,两种标记所得到的4个种群的遗传多样性都较高,并以Cytb基因为指标的遗传多样性水平在种群间体现出较大差异。在ISSR标记中,分子方差分析(AMOVA)表明种群间的遗传变异为13.50%,种群分化较低且UPGMA聚类时江北岸与南岸的种群有交叉;而在Cytb基因中遗传变异主要发生在种群间,占79.24%,种群间存在着显著的遗传分化,且江北岸和南岸的两个种群分别聚为一类。研究结果表明,mtDNA基因在反映种群遗传多样性和遗传分化上较ISSR分子标记相对具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鼠兔 ISSR 细胞色素B基因 遗传多样性 遗传分化
下载PDF
青藏高原青稞及其他地区大麦种子表型的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12
8
作者 王蕾 徐金青 +5 位作者 夏腾飞 赵兴 张怀刚 刘登才 白生贵 沈裕虎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0-44,共5页
以青藏高原六棱裸大麦(即青稞)和其他地区大麦共323份种质为材料,探讨其种子长、宽、长宽比、面积、密度指标和千粒质量6个性状。结果显示,6个种子性状变异系数为5.68%~15.67%,多样性指数为1.83~2.07,表明参试材料种子表... 以青藏高原六棱裸大麦(即青稞)和其他地区大麦共323份种质为材料,探讨其种子长、宽、长宽比、面积、密度指标和千粒质量6个性状。结果显示,6个种子性状变异系数为5.68%~15.67%,多样性指数为1.83~2.07,表明参试材料种子表型变异大,具有丰富的表型多样性。除密度指标与种子面积间相关性不显著外,其余各性状间均呈极显著相关(P〈O.01);主成分分析将所有参试材料的6个种子性状分为2个主成分,其累计贡献率为93.41%。在主成分分析的基础上采用最小方差法(ward’Smethod)对323份大麦材料进行系统聚类分析,可将其划分为4大类群,第I、Ⅱ类群主要是青稞农家品种和育成年份较早的品种,第Ⅲ类群主要是青稞现代育成品种和高代品系,第Ⅳ类群主要是青藏高原地区以外的二棱皮大麦。可见,在开展青稞种质资源内杂交的同时,不同棱形材料间杂交是改良青稞种子性状的有效途径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麦 多样性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下载PDF
高原鼠兔ISSR引物反应体系的优化与筛选 被引量:1
9
作者 葛艳丽 慈海鑫 +2 位作者 唐利洲 林恭华 苏建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3期14422-14424,14430,共4页
[目的]筛选和优化高原鼠兔(Ochotona curzoniae)适宜的ISSR反应体系,以在对高原鼠兔进行ISSR分析时获得清晰和多态性好的扩增结果。[方法]以高原鼠兔基因组DNA为模板,通过单因素试验,对体系中的模板浓度、Mg2+浓度、dNTPs浓度、Taq酶用... [目的]筛选和优化高原鼠兔(Ochotona curzoniae)适宜的ISSR反应体系,以在对高原鼠兔进行ISSR分析时获得清晰和多态性好的扩增结果。[方法]以高原鼠兔基因组DNA为模板,通过单因素试验,对体系中的模板浓度、Mg2+浓度、dNTPs浓度、Taq酶用量、引物用量、退火温度进行探讨。[结果]结果表明,高原鼠兔ISSR-PCR扩增的最佳条件为:25μl PCR反应体系,其中4lμDNA模板,1.5 mmol/LMgCl2,0.2 mmol/L dNTPs,1.25 UTaq聚合酶,1.5μmol/L引物,复性温度4560℃(退火温度随引物不同而确定)。用11条引物进行了PCR扩增,筛选出效果较好的6条引物。[结论]该反应体系的建立为鼠兔遗传多样性和分子系统学研究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鼠兔 ISSR 优化FCR
下载PDF
利用高通量测序分析青藏高原地区青杨的SSR和SNP特征 被引量:10
10
作者 雷淑芸 张发起 +3 位作者 KhanGulzar 王久利 刘海瑞 陈世龙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37-43,共7页
利用Illumina Hi SeqTM2000平台对采自青海玉树的青杨进行高通量测序,SSR分析共获得7 067条SSR序列,复合型SSR共525条,发生频率0.149,平均跨度4 531.87 bp。SSR重复类型中,单核苷酸重复类型最多(33.96%);三核苷酸重复类型次之(31.00%);... 利用Illumina Hi SeqTM2000平台对采自青海玉树的青杨进行高通量测序,SSR分析共获得7 067条SSR序列,复合型SSR共525条,发生频率0.149,平均跨度4 531.87 bp。SSR重复类型中,单核苷酸重复类型最多(33.96%);三核苷酸重复类型次之(31.00%);二核苷酸重复类型位居第三(27.69%);四核苷酸、五核苷酸、六核苷酸重复类型SSR含量很少(<8%)。二核苷酸重复类型中,AG重复类型所占比例最高,GA次之,CT、TC则紧随其后;三核苷酸重复类型中,AAG重复类型所占比例最高,GAA次之,TTC、AGA、GAG、CAG、TCT、TGG等重复类型数量相近。SNP分析发现,L1A中含SNP 162 343个,L2A中含SNP 229 115个。SNP类型中,转换类型明显高于颠换类型,L1A中转换类型占61.06%,颠换类型占38.94%,L2A中转换类型占61.27%,颠换类型占38.73%。转换类型中,C-T发生频率最高,分别为30.75%、30.66%,A-G发生频率与C-T相差不大,分别为30.31%、30.62%。L1A和L2A中SNPs类型及其发生频率变化趋势基本一致,L2A中与L1A中相对应的同一SNPs类型的数量之比约为2∶1。分析表明,在青杨的遗传多样性中,SNP标记较SSR标记更为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杨 青藏高原 高通量测序 微卫星 单核苷酸多态性
下载PDF
基于高通量测序分析青藏高原特有植物蓝玉簪龙胆(Gentiana veitchiorum)的SSR和SNP特征 被引量:8
11
作者 田尊哲 高庆波 +1 位作者 陈世龙 张发起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747-752,共6页
利用Illumina HiSeq ^(TM)2500平台对青海省库泽县的蓝玉簪龙胆(Gentiana veitchiorum)进行高通量测序,共得到SSR序列8 588条,对其SSR重复类型进行分析;三核苷酸重复类型所占的比例最大占54.7%(4696);其次是二核苷酸重复类型占41.3%(354... 利用Illumina HiSeq ^(TM)2500平台对青海省库泽县的蓝玉簪龙胆(Gentiana veitchiorum)进行高通量测序,共得到SSR序列8 588条,对其SSR重复类型进行分析;三核苷酸重复类型所占的比例最大占54.7%(4696);其次是二核苷酸重复类型占41.3%(3543);四核苷酸重复类型,五核苷酸重复类型和六核苷酸重复类型所占的比例较少(共占4%)。在二核苷酸重复类型中AT/TA重复类型所占的比例最大分别为9.85%和9.5%。在微卫星中重复单元的长度大小和重复次数成负相关,并且微卫星的总长度与重复单元的长度成正相关。在蓝玉簪龙胆的花(GP-F)和叶(GP-L)中分别得到253 789和249 417个SNP位点,其中在非编码区上的比例为51.29%和51.96%。分析发现蓝玉簪龙胆SNP位点在编码区中同义转换所占的比例(48.63%和47.96%)要远远高于非同义转换的比例(0.08%和0.08%),可能与功能基因序列相对稳定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玉簪龙胆 高通量测序 微卫星 单核苷酸多态性 青藏高原
下载PDF
高山植物条纹狭蕊龙胆的分子亲缘地理学研究 被引量:17
12
作者 陈生云 吴桂莉 +4 位作者 张得钧 高庆波 段义忠 张发起 陈世龙 《植物分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73-585,共13页
草本植物由于较短的生活周期以及对环境变化的敏感性,可能会更好地揭示第四纪冰期以来植物居群变化的历史过程。分子亲缘地理学研究是揭示动植物居群历史的有力工具,但到目前为止对青藏高原草本植物的分子亲缘地理学研究几乎是空白。因... 草本植物由于较短的生活周期以及对环境变化的敏感性,可能会更好地揭示第四纪冰期以来植物居群变化的历史过程。分子亲缘地理学研究是揭示动植物居群历史的有力工具,但到目前为止对青藏高原草本植物的分子亲缘地理学研究几乎是空白。因此,本文选择在青藏高原及邻近地区生长的一年生高山草本植物条纹狭蕊龙胆为研究对象,进行了13个居群155个个体的叶绿体基因组(cpDNA)非编码片段trnH(GUG)-psbA基因间区序列变异检测,共发现7种单倍型,其中单倍型Hap A是分布最广的,而单倍型Hap E、Hap F和Hap G是拥有的居群所特有的。青藏高原东北部、东部及邻近地区的每个居群拥有的单倍型非常单一,而高原东南部横断山区的单倍型分布很集中,遗传多样性也相对较高。分子变异分析(AMOVA)结果表明整个分布区条纹狭蕊龙胆的遗传变异主要存在于居群间(73.05%),且居群间的遗传分化很高(GST=0.805,FST=0.731,NST=0.859),有着显著的亲缘地理学结构(NST>GST,P<0.05)和较低的居群间的平均基因流(Nm=0.184)。结合巢式支系法分析(NCA),根据本文的研究结果推测青藏高原东南部横断山区是该植物第四纪冰期时可能的避难所,而且在间冰期或冰期后,伴随着异域片段化和过去片段化从避难所发生范围扩张而形成当前单倍型及居群的分布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山植物 叶绿体DNA 横断山区 条纹狭蕊龙胆 分子亲缘地理学 避难所 trnH(GUG)-psbA
下载PDF
窄叶鲜卑花(Sibiraea angustata)nrDNA ITS和cpDNA trnL-F序列分子进化特点的分析 被引量:10
13
作者 段义忠 张得钧 +3 位作者 高庆波 张发起 李印虎 陈世龙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46-151,共6页
应用PCR产物直接测序法分析了窄叶鲜卑花居群间nrDNA(核糖体DNA)ITS序列和cpDNA(叶绿体DNA)trnL-F的碱基差异,并与cpDNAtrnS-G序列和rpl20-rps12序列进行比较,从而初步研究两套植物基因组的变异速率。采用改良的CTAB法从硅胶干燥的窄叶... 应用PCR产物直接测序法分析了窄叶鲜卑花居群间nrDNA(核糖体DNA)ITS序列和cpDNA(叶绿体DNA)trnL-F的碱基差异,并与cpDNAtrnS-G序列和rpl20-rps12序列进行比较,从而初步研究两套植物基因组的变异速率。采用改良的CTAB法从硅胶干燥的窄叶鲜卑花叶片中提取总DNA,并对nrDNA ITS和cpDNAtrnL-F区域进行扩增、纯化、测序。nrDNA ITS序列共有601 bp,有变异位点3处,变异位点百分率为0.05%,(G+C)含量为41.4%。cpDNAtrnL-F序列共有927 bp,有变异位点1处,变异位点百分率0.01%,(G+C)含量为32.6%,两种序列的核苷酸多样性非常低。比较发现,窄叶鲜卑花nrDNA ITS区域较cpDNAtrnS-G序列和rpl20-rps12序列保守,变异速率较慢,比cpDNAtrnL-F序列变异速率稍快。通过对ITS序列单倍型(haplotype)进行分析发现,窄叶鲜卑花现有分布范围经历了居群近期范围扩张,与叶绿体基因组(trnS-G和rpl20-rps12序列)得出的结论一致。因此,窄叶鲜卑花nrDNA ITS序列适合该种的谱系地理学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窄叶鲜卑花 ITS序列 TRNL-F序列 trnS-G序列 rpl20-rps12序列
下载PDF
管花秦艽的传粉生态学研究——兼与同域分布近缘种的比较 被引量:6
14
作者 侯勤正 孟丽华 杨慧玲 《植物分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54-562,共9页
在青藏高原东北部连续两年观察了晚秋开花植物管花秦艽Gentiana siphonantha的传粉生态学特征,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比较分析了与该物种同域分布且亲缘关系较近、但开花较早的麻花艽G.straminea之间的传粉生态学特征。管花秦艽的花发育过... 在青藏高原东北部连续两年观察了晚秋开花植物管花秦艽Gentiana siphonantha的传粉生态学特征,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比较分析了与该物种同域分布且亲缘关系较近、但开花较早的麻花艽G.straminea之间的传粉生态学特征。管花秦艽的花发育过程表现出雌雄异熟和雌雄异位的特点,不存在花内的自花传粉,套袋隔离的花不结实也支持这一结论;株内自交的高结实率表明该物种是自交亲和的。盛花期每植株平均有15朵开放的花,雄性和雌性阶段的花比例为1.2:1;自然条件下产生种子必须依赖传粉媒介;苏氏熊蜂是最有效的传粉昆虫,且访花过程中对雄性和雌性阶段花不具明显的偏向性;株内连续访花的频率高达87.8%,从而导致同株异花传粉自交的广泛存在。与同域分布的麻花艽相比,管花秦艽的单花花期、雄性和雌性期持续时间缩短。但盛花期开花数量明显增加。令人感兴趣的是尽管两个近缘种的花形态特征存在显著差异,但都是由同一种熊蜂传粉。这一特点与过去认为花颜色和花管长度是物种分化过程中与不同传粉昆虫协同进化导致生殖隔离的假说不相符合。管花秦艽单花的访花频率和同株异花连续访花的比例都明显高于麻花艽。两个物种不同花序设计导致访花昆虫行为的改变可能是造成这一差异的主要原因。两个物种具有不同的开花时间,但仍然存在一定的花期重叠,表现出不完全的传粉生殖隔离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氏熊蜂 同株异花自交 管花秦艽 麻花艽 传粉生态 生殖隔离和分化 同域分布
下载PDF
南川绣线菊和细枝绣线菊分子水平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发起 高庆波 +3 位作者 李印虎 付鹏程 邢睿 陈世龙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2年第4期47-50,64,共5页
对6个野外居群(南川绣线菊和细枝绣线各3个)36个个体进行叶绿体(chloroplast,cp)DNA trnL-trnF片断测序分析。在南川绣线菊中发现了3个单倍型(Ros1-Ros3),在细枝绣线菊中发现了2个单倍型(Myr1-Myr2)。两个种的序列联合分析对位排列后得... 对6个野外居群(南川绣线菊和细枝绣线各3个)36个个体进行叶绿体(chloroplast,cp)DNA trnL-trnF片断测序分析。在南川绣线菊中发现了3个单倍型(Ros1-Ros3),在细枝绣线菊中发现了2个单倍型(Myr1-Myr2)。两个种的序列联合分析对位排列后得到850 bp,共有9个变异位点,其中一个为碱基插入或缺失,另外8个为碱基置换,变异位点的百分率为0.11。对单倍型的遗传多样性分析表明同一区域亲缘关系相近的单倍型发生于同一居群中,并且存在着明显的分子系统地理学关系。以蔷薇科另两个外属植物Rosa californica和Sorbaria sorbifolia为外类群构建这两个种的最大简约(MP)树、最大似然(ML)树及贝叶斯树,结果获得了分辨良好的种间关系树。这表明在分子水平上两个种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这与形态学上的表现是相一致的。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了cpDNAtrnL-trnF片段对于绣线菊属的分子地理学研究还是比较有效的,可以通过进一步的大面积采样和分析来揭示植物的遗传结构、冰期避难所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川绣线菊 细枝绣线菊 CPDNA trnL—trnF序列 单倍型
下载PDF
西川红景天nrDNA ITS序列初步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高庆波 张得钧 +2 位作者 段义忠 张发起 陈世龙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49-50,89,共3页
[目的]对西川红景天nrDNA ITS序列进行分析,并与cpDNA(叶绿体DNA)trnS-trnG序列和rpl20-rps12序列进行比较,从而初步比较2套植物基因组的进化速率。[方法]采用改良CTAB法从硅胶干燥的西川红景天叶片中提取总DNA,并对nrDNA ITS区进行扩... [目的]对西川红景天nrDNA ITS序列进行分析,并与cpDNA(叶绿体DNA)trnS-trnG序列和rpl20-rps12序列进行比较,从而初步比较2套植物基因组的进化速率。[方法]采用改良CTAB法从硅胶干燥的西川红景天叶片中提取总DNA,并对nrDNA ITS区进行扩增、纯化、测序,然后与cpDNAtrnS-trnG和rpl20-rps12序列进行比较。[结果]序列比对后得到长度为701 bp的ITS序列,其中变异位点13处,占总序列的1.85%。在13处变异位点中,8处为碱基置换,5处为插入/缺失。(A+T)含量为46.9%,(G+C)含量为53.1%。核苷酸多样性为0.004 27。[结论]西川红景天nrDNA ITS区域较cpDNAtrnS-trnG序列和rpl20-rps12序列保守,进化速率较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川红景天 ITS序列 trnS-trnG序列 rpl20-rps12序列
下载PDF
22个高繁殖力SNP位点在贵德黑裘皮羊群体中的分布特征
17
作者 郝佳慧 胡林勇 +4 位作者 多杰才旦 蔡伟杰 张耀 乔茜 张存芳 《中国畜牧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43-150,156,共9页
贵德黑裘皮羊是青藏高原藏羊群体中的一种特殊的地方品种资源,以生产黑紫羔皮而闻名。同其他藏羊一样,贵德黑裘皮羊胎产仔数多为单羔,极少见两羔及多羔。为提高其繁殖性能,本研究对其群体繁殖性能相关基因位点进行了研究。实验选取BMPR1... 贵德黑裘皮羊是青藏高原藏羊群体中的一种特殊的地方品种资源,以生产黑紫羔皮而闻名。同其他藏羊一样,贵德黑裘皮羊胎产仔数多为单羔,极少见两羔及多羔。为提高其繁殖性能,本研究对其群体繁殖性能相关基因位点进行了研究。实验选取BMPR1B、GDF9、BMP15、ESR1、GnRHR、FSHR、LHR和PRLR等基因中的22个高繁殖力相关基因位点,采用多重单碱基延伸SNP分型技术(SNaPshot)对348只贵德黑裘皮羊群体中以上8个基因的22个SNP位点的多态性进行了检测分析。检测结果发现在该群体中存在以下突变位点:BMPR1B的FecB(g.746A>G)、GDF9的G1(g.260 G>A)、ESR1外显子1的c.106A>T、FSHR外显子10的c.904T>G、LHR外显子11的c.1020C>A和c.1425T>A、PRLR外显子10位点的g.304A>G和g.585C>G,以及BMP15外显子1的c.28-30del缺失,共8个SNP和1个缺失突变,且每个位点的最小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0.003、0.014、0.342、0.103、0.227、0.414、0.132、0.092和0.129。其中LHR外显子11的c.1020C>A和c.1425T>A位点呈完全连锁遗传。本研究结果为采用分子标记辅助选育方法提高贵德黑裘皮羊的繁殖力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德黑裘皮羊 高繁殖力基因 SNAPSHOT 遗传多样性
下载PDF
基于RAD-seq技术的异型花SSR信息分析 被引量:12
18
作者 王久利 朱明星 +2 位作者 徐明行 陈世龙 张发起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47-452,460,共7页
用RAD-seq(restriction-site associated DNA sequencing)对异型花(Sinoswertia tetraptera(Maxiowicz)T.N.Ho,S.W.Liu&J.Q.Liu)进行简化基因组测序,并借此分析异型花的SSR(simple sequence repeats)信息。利用SR search软件甄别所... 用RAD-seq(restriction-site associated DNA sequencing)对异型花(Sinoswertia tetraptera(Maxiowicz)T.N.Ho,S.W.Liu&J.Q.Liu)进行简化基因组测序,并借此分析异型花的SSR(simple sequence repeats)信息。利用SR search软件甄别所得序列中的SSR,得到了双端各有至少100 bp的SSR位点5 844个,其中5 339个(91.38%)成功设计引物,而三核苷酸SSR位点最多(3 323个);在能成功设计引物的SSR位点中,重复序列长度包括17种(12~36 bp);重复序列的基序共277种,其中五核苷酸基序种类最多(106种);随机挑选10对SSR引物,用4个异型花居群的32个个体检测检测其可用性和多态性,经PCR和聚丙烯酰氨凝胶电泳检测,有4对(ST2、ST3、ST6和ST10)成功扩增并表现出多态性;经GENEPOP 4.4对4个位点分析,显示其等位基因数量均值为6,多态性较高且不连锁(P<0.01);4个位点在多数居群中偏离哈迪温伯格平衡(P<0.01)且存在较高的纯合子数量(观测杂合度均值0.023),该结果归因于异型花主要进行自花授粉,在自然界中很难形成进行自由交配的居群;此外,ST2和ST6可在椭圆叶花锚(Halenia elliptica D.Don)中成功扩增,具有潜在通用性。本研究将为日后基于异型花SSR标记的相关研究提供数据库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D-seq 简化基因组测序 异型花 SSR 獐牙菜亚族
下载PDF
一种高效提取虎耳草科植物基因组DNA的方法 被引量:15
19
作者 张得钧 高庆波 +2 位作者 段义忠 张发起 陈世龙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6期6673-6674,6728,共3页
[目的]探索从虎耳草科植物中提取DNA的有效方法。[方法]采用改进的CTAB法,从11种虎耳草科植物中提取DNA。以提取的DNA为模板,利用通用引物"psbAF"和"trnHR"对虎耳草科植物叶绿体DNApsbA-trnH片段进行PCR扩增。[结果... [目的]探索从虎耳草科植物中提取DNA的有效方法。[方法]采用改进的CTAB法,从11种虎耳草科植物中提取DNA。以提取的DNA为模板,利用通用引物"psbAF"和"trnHR"对虎耳草科植物叶绿体DNApsbA-trnH片段进行PCR扩增。[结果]通过该方法提取的DNA纯度较高,质量较好。用所得DNA进行psbA-trnH扩增的产量高,可用于后续的测序等分析。对山地虎耳草的PCR产物纯化后进行测序,得到262 bp的序列。将其与GenBank中的虎耳草属其他植物的psbA-trnH序列进行比对分析,证实该序列为目标psbA-trnH片段的区域。[结论]该方法可有效去除次生物质对DNA的干扰,提取的基因组DNA可用于叶绿体psbA-trnH测序分析和其他遗传学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虎耳草科 基因组DNA提取 PSBA-TRNH
下载PDF
虎耳草属山羊臭组的界定和系统发育:核糖体DNA ITS序列证据 被引量:8
20
作者 张得钧 陈生云 +2 位作者 高庆波 段义忠 陈世龙 《植物分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67-675,共9页
虎耳草属Saxifraga山羊臭组sect.Ciliatae是该属中最大的一个组,共有175种,主要分布在喜马拉雅地区,我国分布有166种,占总种数的95%;其中,112种为中国特有。约80%的种类分布在我国青藏高原和西南地区,是中国喜马拉雅植物成分的代表类群... 虎耳草属Saxifraga山羊臭组sect.Ciliatae是该属中最大的一个组,共有175种,主要分布在喜马拉雅地区,我国分布有166种,占总种数的95%;其中,112种为中国特有。约80%的种类分布在我国青藏高原和西南地区,是中国喜马拉雅植物成分的代表类群。山羊臭组内物种分化十分显著,分类处理也很困难,该组是否为单系类群,组下的系统发育关系也不清楚,均需进一步验证。本文测定了虎耳草属山羊臭组及其他组33种植物样品的核糖体DNA内转录间隔区ITS序列,并从GenBank调取虎耳草组sect.Saxifraga等组和近缘属唢呐草属Mitella共22种植物的该序列。ITS分析结果表明:(1)所研究的山羊臭组类群聚为单独一支,而且与垫状组sect.Porphyrion、虎耳草组、球茎组sect.Mesogyne和仅在欧洲分布的sect.Cymbalaria和sect.Cotylea等8个组聚成的另一分支构成姊妹群;(2)根据形态特征建立的山羊臭组的3个亚组即唐古拉亚组subsect.Hirculoideae、莲座状亚组subsect.Rosulares和具芽亚组subsect.Gemmiparae各自聚为一支,但是莲座状亚组这一支的支持率较低。同时,山羊臭组的鞭匐枝亚组subsect.Flagellares和subsect.Hemisphaericae的代表类群单独聚为一支,位于具芽亚组类群分支内部而不能成立;(3)唐古拉亚组和莲座状亚组又聚为一亚分支与具芽亚组构成姊妹群,而且具芽亚组最早从山羊臭组这一支中分化出来。我们的研究还发现山羊臭组内种间形态分化较大,而ITS碱基变异较小,这可能是山羊臭组类群在青藏高原及毗邻地区的高山环境下物种快速分化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界定 ITS序列 系统发育 虎耳草属山羊臭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