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突发性聋分型治疗的多中心临床研究 被引量:277
1
作者 余力生 +33 位作者 杨仕明 韩东一 郑虹 张榕 王海波 郑亿庆 任基浩 林鹏 王军 高志强 吴皓 韩德民 陈锡辉 殷善开 董明敏 张劲 柯星星 胡国华 赵晓埝 姜学钧 孙建军 许珉 邱建新 邱建华 孙敬武 王宁宇 刘月辉 郭玉芬 周慧芳 迟放鲁 孔维佳 黄魏宁 刘稳 潘滔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355-361,共7页
目的探讨突发性聋分型治疗的必要性。方法采用国际通用的标准化临床研究方法,统一设计、统一方案进行前瞻性临床多中心研究。收集年龄在18~65周岁之间,病程在2周以内,未经任何相关医疗处理的突发性聋患者,按照听力曲线分为低中频... 目的探讨突发性聋分型治疗的必要性。方法采用国际通用的标准化临床研究方法,统一设计、统一方案进行前瞻性临床多中心研究。收集年龄在18~65周岁之间,病程在2周以内,未经任何相关医疗处理的突发性聋患者,按照听力曲线分为低中频下降型,中高频下降型;平坦型和全聋型四种类型。每种类型有四种不同治疗方案,根据统一设计的随机表,随机选取其中一种方案进行治疗。其中低中频下降型为银杏叶提取物(金纳多)、泼尼松、巴曲酶(东菱迪芙)及其组合;中高频下降型为利多卡因、泼尼松、金纳多及其组合;平坦型或全聋型为东菱迪芙、金纳多、泼尼松及其组合。结果2007年8月至2011年10月全国33家医院共收集符合入组条件的单侧突发性聋患者1024例,其中男性492例(48.05%),女性532例(51.95%)。年龄为19—65岁,平均(41.2±12.8)岁。按照听力曲线分型,低中频下降型205例(20.02%),高频下降型141例(13.77%),平坦型402例(39.26%),全聋型276例(26.95%)。各种类型的总有效率:低中频下降型最高,为90.73%;平坦型次之,为82.59%;全聋型为70.29%;中高频下降型为65.96%;各型之间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231.58,P=0.000)。1024病例中,痊愈378例(36.91%),显效229例(22.36%),有效198例(19.34%),无效219例(21.39%);总有效率为78.61%。糖皮质激素对各型突聋均有效,联合用药优于单独用药。结论不同听力曲线类型的突发性聋患者预后差异很大,根据听力曲线进行分型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低中频下降型疗效最好,平坦型次之,中高频下降型和全聋型效果不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听觉丧失 突发性 测听法 纯音 随机对照试验 药物疗法
原文传递
低中频下降型突发性聋药物治疗的多中心研究 被引量:46
2
作者 郑亿庆 区永康 +7 位作者 许耀东 张雪媛 孙建军 刘阳 林勇生 刁明芳 陈东兰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362-367,共6页
目的探讨低中频下降型突发性聋患者药物治疗的疗效。方法采用国际通用的标准化临床研究方法,统一设计、统一方案进行前瞻性临床多中心研究。2007年8月至2011年10月间,全国33家协作医疗中心共收集低中频下降型突发性聋205例(250、500H... 目的探讨低中频下降型突发性聋患者药物治疗的疗效。方法采用国际通用的标准化临床研究方法,统一设计、统一方案进行前瞻性临床多中心研究。2007年8月至2011年10月间,全国33家协作医疗中心共收集低中频下降型突发性聋205例(250、500Hz两个频率或1000Hz下降15dBHL以上),根据统一设计的随机表,随机选取四种治疗方案中的一种进行治疗[糖皮质激素、银杏叶提取物(金纳多)、巴曲酶注射液(东菱迪芙)和金纳多+激素联合治疗方案],随访4周,对疗效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5例患者治疗后痊愈158例(77.07%)、显效9例(4.39%)、有效19例(9.27%)、无效19例(9.27%),总有效率为90.73%。四种方案的总有效率分别为:金纳多组(55例)87.27%,激素组(37例)89.19%,东菱迪芙组(41例)87.80%,金纳多+激素组(72例)95.8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7.98,P=0.54)。四种方案的治愈率分别为:金纳多组81.01%,激素组76.36%,东菱迪芙组68.29%,金纳多+激素组80.56%,各方案治愈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中频下降型突发性聋的预后较好,激素在治疗中发挥优良的效果,金纳多与激素联合用药可能是值得推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听觉丧失 突发性 测听法 纯音 随机对照试验 药物疗法
原文传递
全聋型突发性聋药物治疗的多中心研究 被引量:45
3
作者 郑虹 +8 位作者 戴睛晴 周莲 冯宁宇 邱建华 陈阳 温立婷 韩宇 陈俊 林颖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379-384,共6页
目的探讨全聋型突发性聋的药物治疗。方法采用前瞻性临床多中心、随机、单盲法研究,纳入年龄18—65周岁,病程2周内,未经任何相关医疗处理的全聋型突发性聋患者(纯音测听全部频率听阂升高,500、1000、2000、4000Hz平均听阈1〉81dBH... 目的探讨全聋型突发性聋的药物治疗。方法采用前瞻性临床多中心、随机、单盲法研究,纳入年龄18—65周岁,病程2周内,未经任何相关医疗处理的全聋型突发性聋患者(纯音测听全部频率听阂升高,500、1000、2000、4000Hz平均听阈1〉81dBHL)。按各分中心随机数字表,随机选取四种治疗方案(巴曲酶,巴曲酶+银杏叶提取物,巴曲酶+银杏叶提取物+糖皮质激素和银杏叶提取物+糖皮质激素)中的一种对患者进行治疗。结果2007年8月至2011年10月,全国33家医院按标准共纳入符合条件的单侧全聋型突发性聋276例,其中男135例(48.91%),女141例(51.09%);平均年龄(41.7±13.3)岁。治疗后,听力痊愈40例(14.49%),显效78例(28.26%),有效76例(27.54%),无效82例(29.71%),总有效率为70.29%。四种治疗方案中,总有效率分别为73.33%、61.43%、78.31%和67.9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9.97,P=0.62)。四组中耳聋痊愈率分别为11.11%、12.86%、16.87%和15.38%,使用激素的两组好于未使用者。全聋型突发性聋患者中耳呜伴发率为92.39%,晕(头晕或眩晕)伴发率为44.93%,耳闷伴发率为50.36%;这些伴发症状的疗效在四种治疗方案中,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全聋型突发性聋患者听力损失重,治疗有效率达70%,值得积极治疗;但痊愈率仅14%,医患对此应有合理预期。激素对提高耳聋痊愈率可能有一定作用,推荐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听觉丧失 突发性 测听法 纯音 随机对照试验 药物疗法
原文传递
中高频下降型突发性聋药物治疗的多中心研究 被引量:32
4
作者 王明明 +8 位作者 樊兆民 罗建芬 侯志强 艾毓 王海波 许珉 祝康 侯瑾 李文彦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368-373,共6页
目的探讨分析中高频下降型突发性聋患者药物治疗的疗效。方法采用国际通用的标准化临床研究方法进行前瞻性临床多中心研究,收集年龄18~65周岁,病程在2周以内,未经任何相炎医疗处理的中高频下降型突发性聋病例(纯音测听2000Hz以上... 目的探讨分析中高频下降型突发性聋患者药物治疗的疗效。方法采用国际通用的标准化临床研究方法进行前瞻性临床多中心研究,收集年龄18~65周岁,病程在2周以内,未经任何相炎医疗处理的中高频下降型突发性聋病例(纯音测听2000Hz以上频率听力下降15dBHL以上),根据统一设计的随机表,随机选取四种治疗方案巾的一种进行治疗,并对疗效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41例中高频下降型突发性聋患者,随机选取治疗方案,利多卡因组20例,利多卡因+糖皮质激素组21例,银杏叶提取物(金纳多)组40例,金纳多+糖皮质激素组60例。治疗1个月后随访,耳聋痊愈42例(29.79%),显效24例(17.02%),有效27例(19.15%),无效48例(34.04%),总有效率为65.96%。各治疗方案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利多卡冈组55.00%,利多卡因+激素组66.67%,金纳多组67.50%,金纳多+激素组68.3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17,/9〉0.05),但治愈率比较,金纳多组明显优于利多卡因组(P=0.0496)。119例伴有耳鸣者,耳鸣改善总有效率为81.5l%,各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是利多卡因组57.89%(11/19),利多卡冈+激素组100.00%(18/18),金纳多组88.57%(31/35),金纳多+激素组78.72%(37/47);组问两两比较,利多卡因+激素组耳呜疗效优于利多卡因组(P=0.002)和金纳多+激素组(P=0.029),利多卡因组和金纳多组问差异亦具有统计学意义(X2=6.705,P〈0.05)。43例伴耳闷者,治疗总有效率90.70%,各组问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5.97,P=0.74)。17例伴头晕或眩晕者及10例伴有其他不适症状者,治疗后症状改善总有效率均为100.00%。结论对于中高频下降型突发性聋患者,四种药物治疗方案均有效,单从治愈率角度出发,推荐使用金纳多;中高频下降型突发性聋伴发症状以耳鸣为主,治疗上首选利多卡因+激素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听觉丧失 突发性 测听法 纯音 随机对照试验 药物疗法
原文传递
平坦型突发性聋药物治疗的多中心研究 被引量:32
5
作者 陈国郝 +8 位作者 张榕 王英歌 叶胜难 林昶 程金妹 邱建新 吴开乐 余得志 童步升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374-378,共5页
目的探讨平坦型突发性聋不同药物治疗方案的疗效。方法采用国际通用的标准化临床研究方法,统一设计、统一方案进行前瞻性临床多中心研究。收集年龄在18~65周岁,病程在2周以内,未经任何相关医疗处理的平坦型突发性聋病例『纯音测听... 目的探讨平坦型突发性聋不同药物治疗方案的疗效。方法采用国际通用的标准化临床研究方法,统一设计、统一方案进行前瞻性临床多中心研究。收集年龄在18~65周岁,病程在2周以内,未经任何相关医疗处理的平坦型突发性聋病例『纯音测听所有频率听力均下降,平均听阈(500、1000、2000、4000Hz)≤80dBHL]。采用四种不同治疗方案,根据统一设计的随机表,随机选取其中 一种方案进行治疗(巴曲酶,巴曲酶+银杏叶提取物,巴曲酶+银杏叶提取物+糖皮质激素和银杏叶提取物+糖皮质激素)。结果2007年8月至2011年10月,全国33家医院共收集符合入组条件的平坦型突发性聋患者402例(占患者总数的39.26%)。其中男219例(54.48%),平均年龄(42.7±12.9)岁;女183例(45.52%),平均年龄(43.7±12.3)岁。治疗后,听力恢复痊愈139例(34.58%),显效118例(29.35%);有效75例(18.66%),无效70例(17.41%),总有效率为82.59%。四种治疗方案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7.78%、80.61%、87.39%和83.04%,其中含有激素的治疗方案效果稍好,联合用药有效率最高,但统计学分析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0.95,P=0.28)。平坦型患者中伴有头晕或眩晕者104例(25.88%),伴耳鸣373例(92.79%),伴有耳闷231例(57.46%),这些伴发症状的疗效在四种治疗方案中,组问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平坦型突发性聋的总体治疗效果较好;改善内耳血液流变学和(或)降低血液纤维蛋白原以及糖皮质激素治疗均有效,联合用药可能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听觉丧失 突发性 测听法 纯音 随机对照试验 药物疗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