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9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篆刻巨匠的出新(下)
1
作者 韩天衡 《人民周刊》 2024年第12期87-90,共4页
“印从书出”及独特印化表现力新理念为印风出新提供了无限可能一个新理念被他人、后人因袭,即为理念的重复,新理念也失去其金贵之“新”。综看流派印章创新史,后继出新的巨匠,不是不敬畏传统,轻率地摈弃前贤创新的理念,恰恰是在全面吸... “印从书出”及独特印化表现力新理念为印风出新提供了无限可能一个新理念被他人、后人因袭,即为理念的重复,新理念也失去其金贵之“新”。综看流派印章创新史,后继出新的巨匠,不是不敬畏传统,轻率地摈弃前贤创新的理念,恰恰是在全面吸收、借鉴、消化的基础上,避同求异地去开拓更新理念。赵之谦的篆刻在理念上往往被评家简单地定性为“书从印入,印从书出”。这不免以偏概全,太低估了赵氏勃发的创造力。赵之谦不仅睿智地兼收并蓄了明代印坛的“印宗秦汉”,清初程邃的接踵周秦,追踪丁敬全面的“印内求印”,探索过自周秦汉魏乃至六朝唐宗印的优劣,更玩味和践行着邓氏“书从印入,印从书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更新理念 赵之谦 以偏概全 轻率地 篆刻 创造力
下载PDF
中国篆刻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0周年访谈 被引量:3
2
作者 骆芃芃 《中国艺术时空》 2019年第6期8-11,共4页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以下简称"国家非遗中心"):作为2009年申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名录项目的牵头社区(群体),十年来,贵单位在确保项目存续力方面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取得了怎...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以下简称"国家非遗中心"):作为2009年申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名录项目的牵头社区(群体),十年来,贵单位在确保项目存续力方面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取得了怎样的保护成果?骆芃芃:十年来,中国篆刻艺术院在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非遗保护中心)的指导和支持下,在确保中国篆刻存续力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篆刻艺术 中国艺术研究院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非物质文化遗产 国家非遗 非遗保护 十年
下载PDF
当代篆刻名家谈篆刻艺术市场 被引量:1
3
作者 韩天衡 石开 +13 位作者 李刚田 刘一闻 朱培尔 曾翔 蔡树农 张树 王镛 黄惇 崔志强 徐正濂 刘彦湖 许雄志 张公者 杨中良 《中国书画》 2006年第11期78-83,共6页
杨中良:篆刻艺术因其自身的特点,较之其他艺术品市场有其特殊性。今天请大家来,是想请各位谈谈篆刻艺术市场。无论从哪个角度谈均可,长短不拘。同时,我们已经在中国篆刻网发帖,也想倾听广大网友的意见。一、篆刻艺术与市场现状韩天衡:... 杨中良:篆刻艺术因其自身的特点,较之其他艺术品市场有其特殊性。今天请大家来,是想请各位谈谈篆刻艺术市场。无论从哪个角度谈均可,长短不拘。同时,我们已经在中国篆刻网发帖,也想倾听广大网友的意见。一、篆刻艺术与市场现状韩天衡:从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篆刻艺术有了很大的发展,全国有很多印社,一直很活跃,篆刻创作与印学理论都硕果累累,出现了一批出色的中青年篆刻家。2001年的APEC会议我们以篆刻名印作为国礼赠送,2008年奥运会以"中国印"作为会标,这些都为古老的篆刻艺术走出国门、扩大认知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篆刻艺术 书画家 艺术品 韩天衡 艺术产品 美术 篆刻 篆刻家
下载PDF
秦汉砖铭的“篆刻”本色
4
作者 魏杰 蔡大礼 +3 位作者 赵熊 邹涛 王东声 冯宝麟 《中国书画》 2022年第5期40-76,共37页
“印宗秦汉”成为流派印以来的不二法门,即凡篆刻当宗法“秦印”“汉印”。但秦汉“刻”制的文字,除了“印章”,尚有为数众多的砖铭。两者都是秦汉艺术精神的写照。相较而言,秦印、汉印多了些“规矩”,而砖铭同样出自下层官吏、底层百姓... “印宗秦汉”成为流派印以来的不二法门,即凡篆刻当宗法“秦印”“汉印”。但秦汉“刻”制的文字,除了“印章”,尚有为数众多的砖铭。两者都是秦汉艺术精神的写照。相较而言,秦印、汉印多了些“规矩”,而砖铭同样出自下层官吏、底层百姓,却少了些“条条框框”,刻划更加写意,或豪放生动,或奇崛大气。以下为6位当代篆刻家对秦汉砖铭文的认识与诠释及其“化古为我”的艺术实践。文图按来稿先后顺序排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印 秦印 印宗秦汉 顺序排列 篆刻 不二法门 砖铭
下载PDF
关于篆书、篆刻的两点反思
5
作者 邹涛 《中国书画》 2021年第10期108-113,共6页
一、“印宗秦汉”与篆书学习这两年,应某出版社之邀,为《书法篆刻讲座》系列丛书撰写《篆书八讲》一册。因为写篆书,少不了对篆书的历史进行一番梳理,包括汉以前和唐以后两大部分。为什么这么分呢?因为自汉字起源,直至汉代篆隶交接,至... 一、“印宗秦汉”与篆书学习这两年,应某出版社之邀,为《书法篆刻讲座》系列丛书撰写《篆书八讲》一册。因为写篆书,少不了对篆书的历史进行一番梳理,包括汉以前和唐以后两大部分。为什么这么分呢?因为自汉字起源,直至汉代篆隶交接,至少一千五百年以上的文字历史,都是“篆书”史,从甲骨文商周金文春秋战国列国文字(这些统称为“大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法篆刻 篆书 汉字起源 印宗秦汉 春秋战国 甲骨文 大篆
下载PDF
邹涛篆刻选
6
作者 邹涛 《中国书画》 2009年第5期105-105,共1页
下载PDF
蒋瑾琦篆刻选
7
作者 韩天衡 《中国书画》 2010年第2期127-127,共1页
点评: 瑾琦的篆刻重颖悟、重意趣,用刀爽峻且厚重,入之从容旷达,出之自在悠然,线条蕴含古朴。尤其他近期创作了一批鸟虫篆印,章法灵动,线条圆转流,刀法生动,巧妙地运用了鸟虫印的装饰元素,他主张在直觉中去领悟,在不羁多变的线条中... 点评: 瑾琦的篆刻重颖悟、重意趣,用刀爽峻且厚重,入之从容旷达,出之自在悠然,线条蕴含古朴。尤其他近期创作了一批鸟虫篆印,章法灵动,线条圆转流,刀法生动,巧妙地运用了鸟虫印的装饰元素,他主张在直觉中去领悟,在不羁多变的线条中去完成可能的观念传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篆刻 线条 古朴 章法 装饰
下载PDF
从刻篆到篆刻
8
作者 冯宝麟 《江苏教育》 2018年第5期69-70,共2页
印学史上“篆”与“刻”在印章创作中重要性的此长彼消历经三次,每次都是印风巨变的标志。对“刻”的重要性认识的提高,促成了“刀性”的充分展示。“篆”作为篆刻艺术的两大主要构成因素之一,逐步地过渡到一个最佳的位置上,进入到一种... 印学史上“篆”与“刻”在印章创作中重要性的此长彼消历经三次,每次都是印风巨变的标志。对“刻”的重要性认识的提高,促成了“刀性”的充分展示。“篆”作为篆刻艺术的两大主要构成因素之一,逐步地过渡到一个最佳的位置上,进入到一种崭新境界。“篆刻”也从过去的“刻篆”实现了自己的本真,是深含了“篆”的意义的“刻”,是真正的“篆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篆刻 构成因素
下载PDF
西部书画名家·翟万益书法作品
9
作者 翟万益 《西部文艺研究》 2023年第4期F0002-F0002,共1页
下载PDF
书法与江南文化 被引量:1
10
作者 徐利明 《中国书画》 2011年第4期118-123,共6页
“文化”一词,在《辞源》与《辞海》中的释义,大致为三层意思:一在古代指文治与教化;二今指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全部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三特指社会意识形态。
关键词 江南文化 书法 社会历史发展 社会意识形态 “文化” 《辞源》 精神财富 物质财富
下载PDF
书画鉴藏诌议 被引量:1
11
作者 韩天衡 《创意设计源》 2014年第3期32-41,共10页
一书画的鉴赏与收藏是非常复杂的工程,我先讲几件自己亲历的故事。说到鉴藏,首要问题是作品的真假。80年代,程十发先生是上海中国画院的院长,我是副院长。程先生到香港,一个朋友拿出一张号称程十发的画,说是自己用一台高级照相机换来的... 一书画的鉴赏与收藏是非常复杂的工程,我先讲几件自己亲历的故事。说到鉴藏,首要问题是作品的真假。80年代,程十发先生是上海中国画院的院长,我是副院长。程先生到香港,一个朋友拿出一张号称程十发的画,说是自己用一台高级照相机换来的,请程先生鉴定真假。程先生一看这张画就知道是假的,但考虑到事情牵涉两个自己非常熟悉的朋友,否定作品马上就引起矛盾,为息事宁人,就说这张画是自己画的。没想到那位朋友又追加了一个请求,请程先生在画上题字——于是,一张假画上,就有了作者自己鉴定为真的证明。80年代初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鉴藏 上海中国画院 程十发 谢稚柳 张大千 吴昌硕 书画鉴定 文徵明 艺术品收藏 吴门四家
下载PDF
说日课
12
作者 刘彦湖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中)》 2014年第6期12-16,共5页
淄博、长春、济南、日照等地举办"文字江山""春游""望岳""日照高山"系列书法个展,影响广泛。有多部书法篆刻作品集行世。编罢《海天庐印痕》,有一种释然,也仍有一种怅然。多年来,周昔非老师对后学言传身教,留给我们的远不是一... 淄博、长春、济南、日照等地举办"文字江山""春游""望岳""日照高山"系列书法个展,影响广泛。有多部书法篆刻作品集行世。编罢《海天庐印痕》,有一种释然,也仍有一种怅然。多年来,周昔非老师对后学言传身教,留给我们的远不是一本已出版的书法集和这本印集所能概括。他对书学印学都有许多独到的心得与发明,然而,他既没有著之于文,也很少具之于书跋印款,这不能不说是一种缺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法集 书法篆刻作品 望岳 书学 印集 汝南 几方 丝丝缕缕 一本 王觉斯
下载PDF
追书说往(二)
13
作者 韩天衡 《中国书画》 2012年第10期64-64,共1页
20世纪90年代,在日本四处访谱,也常常去神保町几家经营中国古籍的老店里读书,与店主也渐成稔友,甚至还专为我去民间访书、购书。一次,由女儿因之陪着到了东京著名的静嘉堂文库。老馆长是位八十多岁的学者,知我要来读书,他早早地就在客... 20世纪90年代,在日本四处访谱,也常常去神保町几家经营中国古籍的老店里读书,与店主也渐成稔友,甚至还专为我去民间访书、购书。一次,由女儿因之陪着到了东京著名的静嘉堂文库。老馆长是位八十多岁的学者,知我要来读书,他早早地就在客厅里等着,并热情地请馆员出示藏书书目。在这里,我读到了久违而心仪的《周公瑾印说》等善本、孤本书,喜出望外。尤其可感的是馆员见我提笔抄录效率甚低,询我是否要复印,这真是求之不得,中我下怀。翌日,居然从"宅急便"(日本快递)收到复印的全书,厚厚一叠,分文不收,书厚情更厚。一个"资"字头国家的文库,居然对读书人如此地重学术而轻利益,这着实让我感慨了多时。七年后,在一九九四年终于又出版了增订本,这二版书较之一版,居然厚了一厘米。这一厘米可是整整七年的收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世纪90年代 书说 读书人 中国古籍 日本 文库 馆员 复印
下载PDF
较真细节
14
作者 韩天衡 《中国书画》 2012年第11期67-67,共1页
较真细节,收拾细节.这话似乎有点小家子气。然而,小到篆刻,大到三百六十行,细节不细,是通病,是顽疾。有人说,刻精工的圆朱文印,是要讲细节的,而镌刻犷捍奔突的一路印,就不必了,此话差矣。就笔者所知,陈巨来的元朱是一笔不... 较真细节,收拾细节.这话似乎有点小家子气。然而,小到篆刻,大到三百六十行,细节不细,是通病,是顽疾。有人说,刻精工的圆朱文印,是要讲细节的,而镌刻犷捍奔突的一路印,就不必了,此话差矣。就笔者所知,陈巨来的元朱是一笔不苟.乃至一丝不苟的,体现了对细节的锱铢必较.这诚然是刻精工印的首务。然而为世公认的以破求完、雄恣苍古的吴昌硕.他的印风绝对属粗放型的,对细节是否即可忽略不计,马虎搪塞呢?答案是否定的。倘使对吴氏的印艺作忠实细致的考察,他对细节的关注、考究竟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诸如,他对配字的篆法的展蹙、大小、正欹.乃至线条的畅涩、细粗、光毛、钝锐、短长、呼应、顾盼,都作过不逊于计算机般的精微演绎,一字乃至多字的组合,都是反复推敲而成的,使一印之成真正地达到天作之合的艺术妙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粗放型 吴昌硕 计算机 篆刻 印风 篆法 艺术
下载PDF
收拾细节
15
作者 韩天衡 《中国书画》 2012年第12期68-68,共1页
“较真细节”,像是要求,也类口号,要真正做到收拾好细微末节,还是要讲门道、讲诀窍的,否则像老虎啃天,无从下口。记得1945年的一个秋夜,陪宛翁陆俨少先生去一位我熟稔的部队老领导处观赏秘藏的唐寅《放鹤图》小卷。时正值“文革... “较真细节”,像是要求,也类口号,要真正做到收拾好细微末节,还是要讲门道、讲诀窍的,否则像老虎啃天,无从下口。记得1945年的一个秋夜,陪宛翁陆俨少先生去一位我熟稔的部队老领导处观赏秘藏的唐寅《放鹤图》小卷。时正值“文革”,在当时的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节 艺术创作 篆法 《放鹤图》
下载PDF
篆书晏殊词
16
作者 尹海龙 《中国书画》 2016年第4期110-110,共1页
沦州(名人)美术馆是一个民办、非营利性文化机构。美术馆建筑面积2100多平方米,展线600多延米,可承办国家级大型书画展。美术馆以弘扬民族文化、促进艺术交流、提升公众艺术素养为目标,坚持公益性、艺术性、学术性、多元性的发展立场与... 沦州(名人)美术馆是一个民办、非营利性文化机构。美术馆建筑面积2100多平方米,展线600多延米,可承办国家级大型书画展。美术馆以弘扬民族文化、促进艺术交流、提升公众艺术素养为目标,坚持公益性、艺术性、学术性、多元性的发展立场与方向,担负起传承优秀文化、推动艺术发展的社会责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机构 艺术交流 艺术素养 元性 展线
下载PDF
立山的书、画、印
17
作者 骆芃芃 《书画世界》 2017年第9期44-49,共6页
李立山Li Lishan别署鲁园、养正山房。1985年生于山东省临清市。2016年考入中国艺术研究院(篆刻艺术创作方向),导师为骆芃芃教授。现为文化部国家艺术基金青年篆刻人才重点培养对象、文化部青联中国书法篆刻艺术委员会学术委员、鲁园... 李立山Li Lishan别署鲁园、养正山房。1985年生于山东省临清市。2016年考入中国艺术研究院(篆刻艺术创作方向),导师为骆芃芃教授。现为文化部国家艺术基金青年篆刻人才重点培养对象、文化部青联中国书法篆刻艺术委员会学术委员、鲁园书画馆艺术总监等。作品多次入选国内重大学术展览并获奖,散见于《中国书画》《收藏投资导刊》《美术研究》等专业报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法篆刻艺术 中国艺术研究院 《中国书画》 《美术研究》 创作方向 培养对象 艺术总监 专业报刊
下载PDF
百川入海——二十世纪海上书坛散论(下)
18
作者 韩天衡 《书画艺术》 2022年第2期57-77,共21页
(三)碑帖兼融,别出机杼清末民初的海上书家大多沿袭着碑派的时风,虽然在个人成就上体现出较强烈的碑体面目,但习书经历或起步于帖而后续于碑,或以碑立本补给于帖,如沈寐叟的以碑入帖,李瑞清的以帖法入碑,其实碑帖互济一直是不废的潜流... (三)碑帖兼融,别出机杼清末民初的海上书家大多沿袭着碑派的时风,虽然在个人成就上体现出较强烈的碑体面目,但习书经历或起步于帖而后续于碑,或以碑立本补给于帖,如沈寐叟的以碑入帖,李瑞清的以帖法入碑,其实碑帖互济一直是不废的潜流。到民国中期,碑帖之争的影响已逐渐消弭,书家们走出“碑学笼罩”,以完全开放的眼光审视碑帖的各自优劣,将两者相互融合、取长补短,“如春在花,如盐在水”,形成琢物无痕的全新游艺境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瑞清 碑帖 个人成就 碑学 民国中期 碑派 清末民初
下载PDF
传承经典 收藏文明——记中国(广西)篆刻艺术馆
19
作者 骆芃芃 《中华书画家》 2014年第10期124-127,共4页
一中国(广西)篆刻艺术馆建成于2013年1月,坐落在广西南宁,是广西美术馆群落的一个组成部分。中国(广西)篆刻艺术馆的设计,总体上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中庸"精神,"五"这一数字始终贯穿场馆内外。五边的外形、五... 一中国(广西)篆刻艺术馆建成于2013年1月,坐落在广西南宁,是广西美术馆群落的一个组成部分。中国(广西)篆刻艺术馆的设计,总体上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中庸"精神,"五"这一数字始终贯穿场馆内外。五边的外形、五角形的天井、五角形的内墙、五角形的展柜……"五"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稳定、最适中、最包容的数字,整个场馆设计小巧玲珑又特色鲜明,预示着中国篆刻艺术将在这里得以稳健发展。建馆以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篆刻艺术 艺术馆
原文传递
可斋随想
20
作者 孙慰祖 《中国书画》 2011年第4期124-125,共2页
有的学问可以触类旁通走向宏观。而对我来说,五十年前在课余学习书法篆刻时,仅仅是兴趣,后来竟成了迷恋,成了半生精神的所聚,像是跌进了小口深井,在印的方寸空间里翻来覆去,陷于不能自拔。历史文化哪怕一个小小的分支,都因为其... 有的学问可以触类旁通走向宏观。而对我来说,五十年前在课余学习书法篆刻时,仅仅是兴趣,后来竟成了迷恋,成了半生精神的所聚,像是跌进了小口深井,在印的方寸空间里翻来覆去,陷于不能自拔。历史文化哪怕一个小小的分支,都因为其丰厚的底蕴而具有令许多人一生深情无悔的感召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想 触类旁通 书法篆刻 课余学习 历史文化 感召力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