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等美术教育本科“两段式”人才培养模式理论与实践——以中国美术学院为例 被引量:3
1
作者 韦乐 唐菲 《艺术教育》 2014年第3期131-133,共3页
师徒(父子)授受制培养模式、班级授课制培养模式、"两段式"人才培养模式是高等美术教育本科人才培养的三种基本模式。而现今被各美术院校运用最多的就是"两段式"人才培养模式。为更好地发挥"两段式"人才... 师徒(父子)授受制培养模式、班级授课制培养模式、"两段式"人才培养模式是高等美术教育本科人才培养的三种基本模式。而现今被各美术院校运用最多的就是"两段式"人才培养模式。为更好地发挥"两段式"人才培养模式作用,完善高等美术教育本科专业教学改革,探索"两段式"人才培养模式理论、加强实践检验成为各美术院校发展的重要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美术教育 “两段式” 人才培养模式
原文传递
设计助力可持续的幸福
2
作者 贝笛 陈正达 黄倩 《中国艺术》 2024年第2期46-53,共8页
本文通过介绍现有的有影响力的一些可持续幸福理论学说,并分别剖析对比各自的研究方法与局限性,试图将“设计”一词引入可持续幸福(Sustainable Happiness)理论研究的领域中。结合一些促进可持续幸福的设计案例,提出心理学和设计学跨界... 本文通过介绍现有的有影响力的一些可持续幸福理论学说,并分别剖析对比各自的研究方法与局限性,试图将“设计”一词引入可持续幸福(Sustainable Happiness)理论研究的领域中。结合一些促进可持续幸福的设计案例,提出心理学和设计学跨界联合的可行性与重要性,以期为国内设计助力可持续幸福理论研究与实践提供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持续幸福 练习快乐 空间设计 社区建设
下载PDF
当代中国画课程与教学改革创新的思考 被引量:1
3
作者 唐珊 《美术教育研究》 2016年第3期114-115,117,共3页
"借鉴西方的科学思想来改造中国画和中国画教育"和"坚持传统,从中国画内部求突破"成为近现代中国画和中国画教育的两大途径。回顾中国画的发展历史,可以为目前我国的中国画教育提供宝贵的经验,为中国画课程和教学... "借鉴西方的科学思想来改造中国画和中国画教育"和"坚持传统,从中国画内部求突破"成为近现代中国画和中国画教育的两大途径。回顾中国画的发展历史,可以为目前我国的中国画教育提供宝贵的经验,为中国画课程和教学创新找到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文章通过分析当代中国画课程与教学改革创新的基础,梳理当代中国画课程与教学改革创新的思想,整理当代中国画课程与教学改革创新的要点,以期实现当代中国画课程与教学改革创新的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画 课程与教学 借鉴 改革
下载PDF
艺术类高校教务管理系统的应用及思考 被引量:1
4
作者 陈效 《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5期23-25,共3页
本文结合中国美术学院教务管理系统运行的实际情况,分析当前艺术类院校教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根本之道。
关键词 艺术类高校 教务管理系统 问题 对策
下载PDF
外国美术史论家钱景长素描
5
作者 童赛玲 《美术观察》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60-61,共2页
在当今美术界,人们对于钱景长的名字并不会陌生.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许多有关外国美术史的论文、译著、专著及教材均出自这位著名美术史论家之手.
关键词 外国美术史 素描 美术史论家 专著 年代 译著 名字
原文传递
人文化天工——一次关于工笔画的对话
6
作者 毛建波 张伟民 祝平凡 《中国花鸟画》 2005年第4期66-71,共6页
毛建波:(以下简称“毛”)2005年5月28日,浙江省美术家协会、恒庐美术馆成功地举办了“浙江省首届工笔画邀请展”,这次工笔画展最初是在恒庐美术馆开馆之际举行的座谈会上,由宋宗元、杜曼华等几位老先生倡议发起的,我参与了具体... 毛建波:(以下简称“毛”)2005年5月28日,浙江省美术家协会、恒庐美术馆成功地举办了“浙江省首届工笔画邀请展”,这次工笔画展最初是在恒庐美术馆开馆之际举行的座谈会上,由宋宗元、杜曼华等几位老先生倡议发起的,我参与了具体策划。这次展览包括了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三大块,主要以人物和花鸟为主。虽然不能说群贤毕至,老少成集,但可以说基本上代表了浙江工笔画的现状。参展人数和作品数量,都是浙江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05年 工笔画 浙江省美术家协会 画展 座谈会 美术创作
下载PDF
《写生珍禽图》的考证及“徐黄”风格辩 被引量:3
7
作者 周高宇 《中国花鸟画》 2006年第6期86-91,共6页
藏在北京故宫博物院的《写生珍禽图》(图见下)是五代画家黄筌留在中国大陆的唯一一件大家认为还比较可靠的作品。该卷长70.8厘米、高41.5厘米,绢本著色,上绘飞禽10羽9种,龟2只,天牛、蝉、蜂、蟋蟀、蚂蚱等草虫12只。形象准确生... 藏在北京故宫博物院的《写生珍禽图》(图见下)是五代画家黄筌留在中国大陆的唯一一件大家认为还比较可靠的作品。该卷长70.8厘米、高41.5厘米,绢本著色,上绘飞禽10羽9种,龟2只,天牛、蝉、蜂、蟋蟀、蚂蚱等草虫12只。形象准确生动,笔法工细,色调柔丽协调,可看出写生功力之深。构图无一定章法,鸟虫互不呼应,画左下方署小字一行“付子居宝习”,当为传子黄居宝习画课稿。它虽然在构图上平铺直叙,而在线条和著色等方面和完成后的绘画作品没有什么两样,与我们平常所见到的古人壁画粉本如北宋武宗元的白描《朝元仙仗图》,以及现代一些画家的线描稿本,均有着较大的差别。其相对来说,应该算是比较完整的一件作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珍禽 写生 北京故宫博物院 风格 考证 绘画作品 中国大陆 画家
下载PDF
翎毛花卉杂谈——(溪鸟)(勅鸟)的考证
8
作者 周高宇 《中国花鸟画》 2007年第2期88-91,共4页
在读南宋邓椿的《画继·卷一圣艺》时,书中提到徽宗皇帝“五年三月上巳,赐宰臣以下燕于琼林,侍从皆预。酒半,上遗中使持大杯劝饮,且以《龙翔池鸂鶒图》并题序宣示群臣。凡预燕者,皆起立环观,无不仰圣文,睹奎画,赞叹乎天下... 在读南宋邓椿的《画继·卷一圣艺》时,书中提到徽宗皇帝“五年三月上巳,赐宰臣以下燕于琼林,侍从皆预。酒半,上遗中使持大杯劝饮,且以《龙翔池鸂鶒图》并题序宣示群臣。凡预燕者,皆起立环观,无不仰圣文,睹奎画,赞叹乎天下之至神至精也。”这段文字讲的是徽宗皇帝宴会群臣并睹其画其文的一段活动,画名即《龙翔池鸂鶒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考证 杂谈 花卉 皇帝 徽宗 邓椿 南宋 题序
下载PDF
翎毛花卉杂谈——鸠
9
作者 周高宇 《中国花鸟画》 2007年第4期87-90,共4页
繁杂的古代鸠名 斑鸠的得名,在于其许多种类的颈侧具有黑白色条纹的块状斑。在古代,“鸠”的外延比现代所指的鸠宽广,鸠字在以前是构成众多鸟名的语素。如《本草纲目·鸟部·鹰》载:“少皞氏以鸟命官,有祝鸠、鸬鸠、鹘鸠... 繁杂的古代鸠名 斑鸠的得名,在于其许多种类的颈侧具有黑白色条纹的块状斑。在古代,“鸠”的外延比现代所指的鸠宽广,鸠字在以前是构成众多鸟名的语素。如《本草纲目·鸟部·鹰》载:“少皞氏以鸟命官,有祝鸠、鸬鸠、鹘鸠、雎鸠、鹅鸠五氏。”据现代人的考证,其中包括了鱼鹰(鹗)、鹰、大杜鹃、斑鸠等鸟类。而现代人所说的鸠,只归属于鸟类学上的鸽形目鸠鸽科中的鸠,非常单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谈 花卉 本草纲目 现代人 古代 鸟类 绘画
下载PDF
翎毛花卉杂谈——鹭鸶
10
作者 周高宇 《中国花鸟画》 2007年第6期88-91,共4页
“鹭”字是个上声下形的字,其得名,来自于模仿鹭鸟的叫声“rah”。“鸶”,亦形声字,即丝,指鹭类的丝状冠羽和前胸、后背上的蓑羽。宋·罗愿《尔雅翼·释鸟五》:“鹭,水鸟,洁白而善为容。其集必飞舞而下,头上有长毛数... “鹭”字是个上声下形的字,其得名,来自于模仿鹭鸟的叫声“rah”。“鸶”,亦形声字,即丝,指鹭类的丝状冠羽和前胸、后背上的蓑羽。宋·罗愿《尔雅翼·释鸟五》:“鹭,水鸟,洁白而善为容。其集必飞舞而下,头上有长毛数十枚,长尺余,毵毵然与众毛异。欲取鱼,则弭之。其翅、背上皆有长翰毛。”关于这丝状冠羽,在《禽经》上载:“鹭啄则丝偃,鹰捕则角弭,藏杀机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谈 花卉 形声字
下载PDF
学科评估体系中“非文献计量指标”的引入与实践——以“艺术学”门类学科为例 被引量:4
11
作者 翁震宇 《中国高等教育评估》 2012年第3期46-50,共5页
本文对学科评估体系中"非文献计量指标"进行了界定,并在艺术学提升为门类学科的背景下,提出了符合艺术学科特色与发展规律的"非文献计量指标",如艺术作品的公开展览、演出和上映、艺术作品的权威收藏、艺术实践项... 本文对学科评估体系中"非文献计量指标"进行了界定,并在艺术学提升为门类学科的背景下,提出了符合艺术学科特色与发展规律的"非文献计量指标",如艺术作品的公开展览、演出和上映、艺术作品的权威收藏、艺术实践项目和学术声誉等具有代表性的指标,并对其定级依据和内涵作了界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评估 创造性 实践 非文献计量指标
原文传递
六朝越窑瓷塑研究的新观察 被引量:1
12
作者 胡敏 《美术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33-136,共4页
越窑瓷塑是陶瓷史学上最引人注目的瓷器类型之一,它连接了陶瓷与雕塑两种艺术形式,关乎文物价值和艺术价值等多方面因素,具有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研究者只有从单个经典的瓷塑器物研究入手,再综合瓷塑器物的大量实例,才会明了瓷塑器物... 越窑瓷塑是陶瓷史学上最引人注目的瓷器类型之一,它连接了陶瓷与雕塑两种艺术形式,关乎文物价值和艺术价值等多方面因素,具有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研究者只有从单个经典的瓷塑器物研究入手,再综合瓷塑器物的大量实例,才会明了瓷塑器物是如何被生产与被使用。通过深入发掘隐藏瓷塑背后人的思想、观念与环境,才能相对客观地认识到六朝越窑瓷器艺术的价值与意义。它在实用、简便的大量日常生产与消耗中,促成六朝时期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发展,因此,它理应被视为六朝时期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形式之一。然而,通过对瓷塑研究的细致梳理便可知,相关专论尚待加强;特别是从艺术本体的角度的阐释,更是如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研究价值 越窑瓷器 六朝时期 艺术本体 瓷塑 器物研究 细致梳理 相对客观
原文传递
积步登高 担纲致远
13
作者 冯远 《新美术》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76-80,共5页
艺术院校如何发展、提高自身的学术水准,如何加强教学与创作、学院与社会经济建设的联系等等,高等艺术教育面临着诸多热点问题。借中国美术学院作品赴京展览之际,院教改研讨小组就学院教学、创作今后的发展为题访谈了部分负责人,现摘要... 艺术院校如何发展、提高自身的学术水准,如何加强教学与创作、学院与社会经济建设的联系等等,高等艺术教育面临着诸多热点问题。借中国美术学院作品赴京展览之际,院教改研讨小组就学院教学、创作今后的发展为题访谈了部分负责人,现摘要发表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语言 中国美术学院 高等艺术教育 美术史论 中国版画 中国画系 中国美术史 学术水准 艺术院校 创作思维
原文传递
顾影凝华 笔底生岳——追忆浙派人物画“开山五老”之顾生岳先生
14
作者 王一飞 《美术观察》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9-42,共4页
顾生岳(1927—2012)生于浙江舟山。1949年考入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毕业后进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后改名浙江美术学院,现名中国美术学院)深造,1952年毕业留校任教至退休。历任浙江荑术学院中国画系主任、浙江画院副院长、杭州市美术... 顾生岳(1927—2012)生于浙江舟山。1949年考入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毕业后进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后改名浙江美术学院,现名中国美术学院)深造,1952年毕业留校任教至退休。历任浙江荑术学院中国画系主任、浙江画院副院长、杭州市美术家协会主席、浙江人物画研究会会长、中国工笔画学会顾问、中国工笔画艺术委员会副主委等职。1992年获国务院特殊津贴。顾生岳与李震坚、周昌谷、方增先、宋忠元被共同尊为“浙派人物画开山五老”,对画界和美术教育界都有影响。2012年9月15日逝世于杭州,享年85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顾生岳 中国工笔画 浙派 浙江美术学院 周昌谷 宋忠元 中国画系 中央美术学院 方增先 上海美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