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图像时代对再现性绘画艺术本质的理论重建——众名家评《有意味的造型——图像时代造型艺术问题研究》
1
作者 王镛 王一川 +4 位作者 杨飞云 何家英 李传真 于洋 封治国 《美术大观》 2023年第7期144-148,共5页
当代中国艺术评论家尚辉的新作《有意味的造型——图像时代造型艺术问题研究》,由辽宁美术出版社倾力打造,在2023年北京图书订货会与读者见面。王镛、王一川、杨飞云、何家英、封治国、于洋、李传真等艺术史学者、艺术家和评论家对本书... 当代中国艺术评论家尚辉的新作《有意味的造型——图像时代造型艺术问题研究》,由辽宁美术出版社倾力打造,在2023年北京图书订货会与读者见面。王镛、王一川、杨飞云、何家英、封治国、于洋、李传真等艺术史学者、艺术家和评论家对本书作了精彩点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意味的造型 尚辉 图像 再现性艺术
下载PDF
色彩在纸纤维平面造型艺术创作中的特点与方法
2
作者 姚古平 《色彩》 2023年第9期59-61,共3页
纸纤维材料被运用于艺术创作是伴随着西方当代艺术的兴起而产生并发展起来的,至今已有半个多世纪,并已发展成为西方当代艺术领域其中一种极具特色的艺术形式。纸纤维在造型艺术创作中具有其独特的视觉语言和材质特征,而色彩在其中扮演... 纸纤维材料被运用于艺术创作是伴随着西方当代艺术的兴起而产生并发展起来的,至今已有半个多世纪,并已发展成为西方当代艺术领域其中一种极具特色的艺术形式。纸纤维在造型艺术创作中具有其独特的视觉语言和材质特征,而色彩在其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本文通过对色彩在纸纤维平面造型艺术创作应用中的历史、特点、类型以及应用方法的研究,从而揭示色彩在纸纤维平面艺术创作实践中的独特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彩 纸纤维 纸浆 平面造型艺术
下载PDF
西方现代绘画中的“错位”现象
3
作者 葛彦 《美术教育研究》 2023年第16期52-54,共3页
该文作者研究西方现代绘画中的“错位”现象,系统阐释和梳理绘画中“错位”现象的概念、“错位”现象在绘画中的表现形式、“错位”现象的成因、“错位”现象的差异以及“错位”现象背后的思想因素与蕴含的价值意义等问题,在把握艺术史... 该文作者研究西方现代绘画中的“错位”现象,系统阐释和梳理绘画中“错位”现象的概念、“错位”现象在绘画中的表现形式、“错位”现象的成因、“错位”现象的差异以及“错位”现象背后的思想因素与蕴含的价值意义等问题,在把握艺术史、现象学等理论的基础上,从现象、原因、动机、行为语境及其在现当代艺术发展过程中具有的价值意义等方面,揭示绘画中“错位”现象与绘画表达之间的关系,并分析与“错位”现象相关联的代表艺术家作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错位 偏离 间隙 真实 绵延
下载PDF
论“文”之概念在水彩艺术中的体现
4
作者 陈晨 《美术教育研究》 2023年第5期27-29,共3页
该文从水彩艺术中“文”的两种内涵体现、绘画作品中“相间”与“交错”的形式美、“文”的概念与绘画艺术中的“二柄”现象等角度展开讨论,并由此引发关于当代水彩画创作的思考。
关键词 形式美 水彩艺术
下载PDF
封治国和他的艺术故事
5
作者 封治国 柳福萍 《极目》 2021年第1期3-11,共9页
柳:前不久,看到2021年元月16日您在第五届中国美术学院(以下简称为“中国美院”)“哲匠奖”颁奖仪式上发表获奖感言的视频。您获得了“青年哲匠奖”,却在言语间谦和低调、娓娓诉说着对陈松茂、张鉴瑞、蔡鸣、范景中、许江、全山石等老... 柳:前不久,看到2021年元月16日您在第五届中国美术学院(以下简称为“中国美院”)“哲匠奖”颁奖仪式上发表获奖感言的视频。您获得了“青年哲匠奖”,却在言语间谦和低调、娓娓诉说着对陈松茂、张鉴瑞、蔡鸣、范景中、许江、全山石等老师的感恩之情,而且您最后一句话是这样说的:“我唯有以更多更好的工作、创作和写作,来回报母校。”作为中国美院油画系主任,您还身兼美术创作者、研究者和教育者等多重身份,您是怎么处理好这些工作关系的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美院 中国美术学院 许江 感恩之情 多重身份 获奖感言 全山石 哲匠
下载PDF
礼赞大地·风浪箐
6
作者 陈流 《美术教育研究》 2024年第9期F0004-F0004,共1页
下载PDF
时代印痕:主题性绘画的创作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吕乾圣 《天津美术学院学报》 2021年第2期78-84,共7页
创作主题性绘画的艺术家以其强烈的历史和文化使命意识,担当社会责任,绘写鸿篇巨制的时代华章。因主题性、历史性、现实性的要求,其典型性和艺术性的主题表现,对艺术家的综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关键词 主题性创作 典型表达 艺术表现
下载PDF
贾斯伯·琼斯早期绘画图式逻辑分析
8
作者 徐忠波 《美术大观》 2021年第1期80-81,共2页
贾斯伯·琼斯是美国20世纪最重要、最有影响力的艺术家之一。他认为艺术是一种思辨的过程,与哲学密切相关。琼斯用他的艺术理念赋予其作品各种先锋意义,通过对日常物的再定义,展示事物本身含义以外所带来的引申含义。在形象选择与... 贾斯伯·琼斯是美国20世纪最重要、最有影响力的艺术家之一。他认为艺术是一种思辨的过程,与哲学密切相关。琼斯用他的艺术理念赋予其作品各种先锋意义,通过对日常物的再定义,展示事物本身含义以外所带来的引申含义。在形象选择与绘画行为之间,也就是对于物性与绘画性之间的那个模糊的稳定中间值的把握,是贾斯伯·琼斯早期绘画实践的美学观念体现,也注定在观者与作品之间的交流上存在着情感上的距离和冷漠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 词与物 疏离
下载PDF
浅析文艺复兴时期的未完成艺术
9
作者 张逸峰 《中国民族博览》 2021年第1期87-89,共3页
当一幅绘画作品或者雕塑被描述为"不完整"或"未完成"时,编者通常暗示作者身故抑或是委托人取消了订单。而一些知名的艺术家的所作所为却逐渐扭转了这一刻板印象,这些作品的意义从开始便不仅为了展示一张完整的杰作... 当一幅绘画作品或者雕塑被描述为"不完整"或"未完成"时,编者通常暗示作者身故抑或是委托人取消了订单。而一些知名的艺术家的所作所为却逐渐扭转了这一刻板印象,这些作品的意义从开始便不仅为了展示一张完整的杰作,背后的目的也许永远也不得而知,但却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宝贵的思想窗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完成作品 文艺复兴 普林尼 缇香 艺术流派
下载PDF
塞尚绘画中的“焦虑与疑惑”
10
作者 郑宇清 《美术教育研究》 2022年第6期10-12,15,共4页
塞尚的绘画有着法国画家普桑一样的稳定性与长久性,他批判印象派绘画只是表达自然世界一瞬间的某种状态,绘画形式比较肤浅。塞尚选择的观察方法是“在自然面前实现感觉”,这种方法实际上排除了一些主观与客观的干扰因素,尽可能地直接面... 塞尚的绘画有着法国画家普桑一样的稳定性与长久性,他批判印象派绘画只是表达自然世界一瞬间的某种状态,绘画形式比较肤浅。塞尚选择的观察方法是“在自然面前实现感觉”,这种方法实际上排除了一些主观与客观的干扰因素,尽可能地直接面对自然现象,抓住物象的本质特征,构建出绘画的秩序与形式感。塞尚的绘画强调真实地观看、真实地表达。他想抓住自然万事万物的联系与存在方式,捕捉事物“不断流变,不断生成”的存在本性[1]。在此过程中,塞尚时常因为难以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所见之物而感到“焦虑与疑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秩序感 现象学 绘画表现 绘画装饰性
下载PDF
绘画价值呈现:创作主体的审美言说
11
作者 吕乾圣 《美术教育研究》 2020年第23期36-39,共4页
作为绘画创作的主体,艺术家通过审美感知、判断和选择,创造性地创作作品。艺术家的审美创造力体现着个性化特征,取决于个人的主观能动性、认知视角、选材和对主题的把握,其审美观念还受自身的技艺能力、文化背景、实践经历以及社会世俗... 作为绘画创作的主体,艺术家通过审美感知、判断和选择,创造性地创作作品。艺术家的审美创造力体现着个性化特征,取决于个人的主观能动性、认知视角、选材和对主题的把握,其审美观念还受自身的技艺能力、文化背景、实践经历以及社会世俗和地理区域等因素的综合影响。艺术家正是通过生活、实践和敏锐的观察力、旺盛的创造力,呈现作品的艺术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美能动性 认知视角 题材选择 主题表达
下载PDF
朱塞佩·阿尔钦博托色彩语言的探析
12
作者 房炯铭 《色彩》 2023年第9期62-65,共4页
朱塞佩·阿尔钦博托(Giuseppe Arcimboldo)是一位著名的色彩语言研究者,他对色彩语言的研究有着重要的贡献。本文旨在探讨朱塞佩·阿尔钦博托的色彩语言理论,并分析其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色彩语言作为一门跨学科的研究领域,涉... 朱塞佩·阿尔钦博托(Giuseppe Arcimboldo)是一位著名的色彩语言研究者,他对色彩语言的研究有着重要的贡献。本文旨在探讨朱塞佩·阿尔钦博托的色彩语言理论,并分析其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色彩语言作为一门跨学科的研究领域,涉及心理学、艺术、广告等多个领域,对于理解和运用色彩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深入研究朱塞佩·阿尔钦博托的理论与方法,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色彩在人类社会中的意义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塞佩•阿尔钦博托 色彩语言 艺术创作
下载PDF
通草水彩画的时代特点及兴盛原因分析
13
作者 慕迪 《美术教育研究》 2023年第16期43-45,共3页
通草水彩画是一种使用水性材料绘制在通草纸上的特殊画种,在外销画产业盛行时期被发明。因为纸张的脆弱性质,大多数通草水彩画不易保存,随着近三十年部分收藏品被赠送或收购,其重新进入人们的视野。作为特定时代和商业模式下的产物,通... 通草水彩画是一种使用水性材料绘制在通草纸上的特殊画种,在外销画产业盛行时期被发明。因为纸张的脆弱性质,大多数通草水彩画不易保存,随着近三十年部分收藏品被赠送或收购,其重新进入人们的视野。作为特定时代和商业模式下的产物,通草水彩画具有相对复杂的因素和状态。通草水彩画是在中国诞生的,势必带有中国人的审美习惯、作画习惯、用笔习惯。同时,受时代环境影响,通草水彩画在发展过程中又受特殊人群和新画种影响,迎合了洋画的审美取向。该文分析通草水彩画分别受中西方影响的原因和状态,从通草水彩画兴盛接近百年的原因出发,探索通草水彩画对于中国水彩画艺术的独特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外销画 通草水彩画 洋画
下载PDF
巴巴作品给我们的启迪
14
作者 杨参军 《油画艺术》 2018年第4期37-37,共1页
第一次接触到柯尔内留·巴巴的油画应该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那时在《美术丛刊》上看到了他的作品的数张印刷品,视觉和心灵均受到了强烈的冲击。柯尔内留·巴巴的绘画语言有以下几个特征:1.形象塑造的真实感。巴巴笔下的人物... 第一次接触到柯尔内留·巴巴的油画应该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那时在《美术丛刊》上看到了他的作品的数张印刷品,视觉和心灵均受到了强烈的冲击。柯尔内留·巴巴的绘画语言有以下几个特征:1.形象塑造的真实感。巴巴笔下的人物大多是普通劳动者,如《炼钢工人》《田间休息》《农民》等。而他所描绘的这些形象自然生动,淳朴真实,体现出作者对他们深刻的同情和爱。2.绘画语言的概括力。巴巴的画面省略了许多偶然的和变幻不定的表面因素,以浓墨重彩直接描绘人物的鲜明特征,大黑大白,大实大虚,以简括而豪放的笔触牢牢把握住了形象整体的结构特征和性格特征,舍弃了那些细枝末节。而那些甚至省掉了眼睛细节刻画的肖像,却更加让我们感到惊心动魄和栩栩如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巴 作品 20世纪80年代初 形象塑造 绘画语言 普通劳动者 《农民》 鲜明特征
下载PDF
我的老师张鉴瑞先生
15
作者 封治国 《极目》 2021年第1期25-30,共6页
最早知道张鉴瑞先生的名字,是在1996年的大一下学期。因为原班主任徐翎老师考取中国艺术研究院硕士研究生,学院需要安排另一位老师来接替她的工作。消息灵通的钟勤同学告知我,接替徐老师的是张鉴瑞。于我而言,这是一个陌生的名字,但随... 最早知道张鉴瑞先生的名字,是在1996年的大一下学期。因为原班主任徐翎老师考取中国艺术研究院硕士研究生,学院需要安排另一位老师来接替她的工作。消息灵通的钟勤同学告知我,接替徐老师的是张鉴瑞。于我而言,这是一个陌生的名字,但随后钟勤以景仰的语气告诉我,此人非常了得——他是马志明的老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硕士研究生 中国艺术研究院 班主任 马志明 消息灵通 徐老师 我的老师
下载PDF
写生在俄罗斯
16
作者 周小松 《油画艺术》 2016年第1期48-49,共2页
2015年夏天7、8两个月,笔者和中国美术学院同事以及其他院校同人,作为中国美院全山石艺术中心研创班成员,在全山石先生带领下,远赴俄罗斯,进行了深入的艺术考察交流与写生之旅。在此次艺术行程中,印象最为深刻的就是占据了多半时... 2015年夏天7、8两个月,笔者和中国美术学院同事以及其他院校同人,作为中国美院全山石艺术中心研创班成员,在全山石先生带领下,远赴俄罗斯,进行了深入的艺术考察交流与写生之旅。在此次艺术行程中,印象最为深刻的就是占据了多半时间的写生活动。笔者在2007年冬天去过俄罗斯,那回行程较短,但冰天雪地的俄罗斯,显示出的古老帝国的气派和无边雪国的壮美仍然激发笔者回国后创作了《银色帝国》系列风景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写生活动 俄罗斯 中国美术学院 艺术中心 2007年 艺术考察 风景画 山石
下载PDF
黄金时代早期的意大利银尖笔画法初探
17
作者 史怡然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中)》 2021年第2期67-68,共2页
金属尖画法是一种与意大利文艺复兴密切相关,但实际上开拓于Quattrocento(意大利语mille quattrocento的英文翻译,1400年至1499年期间意大利文化和艺术活动的统称,通常包含了中世纪、文艺复兴早期和高文艺复兴起始的艺术风格)时代的技艺... 金属尖画法是一种与意大利文艺复兴密切相关,但实际上开拓于Quattrocento(意大利语mille quattrocento的英文翻译,1400年至1499年期间意大利文化和艺术活动的统称,通常包含了中世纪、文艺复兴早期和高文艺复兴起始的艺术风格)时代的技艺,这个时代也被E.H.贡布里希称为全盛时代前哨的黄金孕育期。文章主要研究银尖笔画法在意大利文艺复兴之前这段重要但经常被忽略的积蓄期中的诞生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尖笔 金属尖 材料 线条 草图
下载PDF
启蒙与复古--鲁迅版画观之辩
18
作者 蔡承志 《美术教育研究》 2022年第20期49-53,共5页
如何认识鲁迅版画观的丰富内涵与包容性,成为十分重要且亟待讨论的问题。该文以鲁迅倡导的新兴木刻版画运动为切入点,突破以往的研究视角,将版画纳入大艺术与大文化的视野展开考察,重点考察艺术观念背后关涉的历史事件、文艺观、思想史... 如何认识鲁迅版画观的丰富内涵与包容性,成为十分重要且亟待讨论的问题。该文以鲁迅倡导的新兴木刻版画运动为切入点,突破以往的研究视角,将版画纳入大艺术与大文化的视野展开考察,重点考察艺术观念背后关涉的历史事件、文艺观、思想史等方面的影响,借以重新深入、全面地认识鲁迅的版画思想。该文作者认为鲁迅的版画观具有启蒙与复古的双重色彩,因此对于鲁迅版画观的理解不能只取某一方面,忽视其流变发展与复杂性,而是应看到其中蕴含的对于理解古与今、东与西等内容的超越性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 版画观 苏古掇新 启蒙 复古
下载PDF
何红舟油画展
19
作者 何红舟 《艺术探索》 2020年第1期I0001-I0008,F0003,共9页
下载PDF
在绘画创作课教学中注意把握“生命的体验” 被引量:1
20
作者 辜居一 《美术观察》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26-127,共2页
在高等美术院校中,进行绘画创作课程的教学方法一般有两大类:一类是吸收式的、“由外向里画”,即引导学生以学习一些创立了典型绘画流派的大师的创作方法和艺术形式为主,结合表达自身对生命的体验的创作过程来学习、积累创作经验。
关键词 绘画创作 创作课教学 生命 高等美术院校 教学方法 艺术形式 创作方法 绘画流派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