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对话Ⅰ:魏峻(主持),陈浩、许捷、张乐、王思渝、刘畑、黄洋
1
作者
魏峻
陈浩
+4 位作者
许捷
张乐
王思渝
刘畑
黄洋
《杭州文博》
2022年第1期29-35,共7页
魏峻:根据今天会议的安排,下面是对话与交流环节。现在先让没有分享的另外三位专家谈谈自己的想法,主要是对于“物与空间”这样一个研讨主题的个人见解,另外就是听了上午三位分享者的相关演讲后,有些什么样的观点。王思渝:我觉得今天上...
魏峻:根据今天会议的安排,下面是对话与交流环节。现在先让没有分享的另外三位专家谈谈自己的想法,主要是对于“物与空间”这样一个研讨主题的个人见解,另外就是听了上午三位分享者的相关演讲后,有些什么样的观点。王思渝:我觉得今天上午的主题对于我们做博物馆学研究的朋友来说,应该是一个谈了很久的话题,就是“物与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话与交流
个人见解
研讨主题
分享者
博物馆学研究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对话Ⅲ:陈浩(主持),刘克成、宋向光、杨艺、刘畑、王晓松、黄洋
2
作者
陈浩
刘克成
+4 位作者
宋向光
杨艺
刘畑
王晓松
黄洋
《杭州文博》
2022年第2期27-34,共8页
陈浩:按照我们主办方的议程,我们进入了交流与对话的环节。请三位评议人先说一说。首先请王晓松老师发表一下您的看法。王晓松:因为我从前到后听了一上午,前面刘老师(刘克成)和宋老师(宋向光)的发言我没有什么问题,一个比较专业,再一个...
陈浩:按照我们主办方的议程,我们进入了交流与对话的环节。请三位评议人先说一说。首先请王晓松老师发表一下您的看法。王晓松:因为我从前到后听了一上午,前面刘老师(刘克成)和宋老师(宋向光)的发言我没有什么问题,一个比较专业,再一个说得非常完整。杨艺老师介绍的苏州博物馆西馆我没去过,我挺感兴趣,因为之前去过几次苏州博物馆,主要是看贝聿铭的建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州博物馆
贝聿铭
刘克成
王晓
陈浩
刘老师
杨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此刻,我,在这里” 当代“打卡”行为主体问题之敞开
3
作者
林灿文
《新美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14-119,共6页
问:"我如何是我?"答:"此刻,我,在这里。"近几年,引发"打卡"[Punch time]热潮的展览日益增多,"打卡网红展"也成为最受年轻人追捧的时髦活动之一。围绕"‘打卡’是什么?"这一核心问题...
问:"我如何是我?"答:"此刻,我,在这里。"近几年,引发"打卡"[Punch time]热潮的展览日益增多,"打卡网红展"也成为最受年轻人追捧的时髦活动之一。围绕"‘打卡’是什么?"这一核心问题展开研究,我们会发现"打卡"的一个重要维度是人的主体性表达:详尽分析"此刻,我,在这里"[Now,hereIam]这一当代句法,我们可以尝试描绘出"打卡"生成及运行机制的图谱,勾勒"打卡"背后的社会和心理成因,以及其中生命政治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成因
行为主体
运行机制
重要维度
人的主体性
原文传递
孙过庭“知音论”考辨
4
作者
王冬亮
《中国书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76-178,共3页
"知音论"自先秦以来就拥有深厚传统,孙过庭是首先将"知音论"引入书法领域的理论家,其意义不言而喻。孙氏"知音论"所用的语词、立意,与刘勰《文心雕龙》中"知音篇"契合甚多,同时采录曹植《与杨...
"知音论"自先秦以来就拥有深厚传统,孙过庭是首先将"知音论"引入书法领域的理论家,其意义不言而喻。孙氏"知音论"所用的语词、立意,与刘勰《文心雕龙》中"知音篇"契合甚多,同时采录曹植《与杨德祖书》语句以作完善补充。其理论与后来人们熟悉的赏鉴论不同,一方面延续了"知音论"本来所带有的形而上意味的玄鉴特色,另一方面也生发出分析赏鉴的面向,这在中国书法思想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音
文心雕龙
孙过庭
老庄
原文传递
题名
对话Ⅰ:魏峻(主持),陈浩、许捷、张乐、王思渝、刘畑、黄洋
1
作者
魏峻
陈浩
许捷
张乐
王思渝
刘畑
黄洋
机构
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
浙江省博物馆
浙江大学考古与文博系
南京博物院展览部
扬州
中国
大运河博物馆南博驻场组
中国
博协陈列
艺术
委员会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
学院
中国美术学院
展示文化
研究
中心
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当代艺术与社会思想研究所
上海大学文化遗产与信息管理
学院
出处
《杭州文博》
2022年第1期29-35,共7页
文摘
魏峻:根据今天会议的安排,下面是对话与交流环节。现在先让没有分享的另外三位专家谈谈自己的想法,主要是对于“物与空间”这样一个研讨主题的个人见解,另外就是听了上午三位分享者的相关演讲后,有些什么样的观点。王思渝:我觉得今天上午的主题对于我们做博物馆学研究的朋友来说,应该是一个谈了很久的话题,就是“物与空间”。
关键词
对话与交流
个人见解
研讨主题
分享者
博物馆学研究
分类号
G265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对话Ⅲ:陈浩(主持),刘克成、宋向光、杨艺、刘畑、王晓松、黄洋
2
作者
陈浩
刘克成
宋向光
杨艺
刘畑
王晓松
黄洋
机构
浙江省博物馆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
学院
国际现代建筑遗产理事会
中国
委员会
中国
古迹遗址保护协会遗产展示与阐释委员会
陕西省古迹遗址保护工程技术
研究
中心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
学院
苏州博物馆事业发展部
中国美术学院
展示文化
研究
中心
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当代艺术与社会思想研究所
中国美术学院
开放问题
研究所
上海宝龙
美术
馆
上海大学文化遗产与信息管理
学院
出处
《杭州文博》
2022年第2期27-34,共8页
文摘
陈浩:按照我们主办方的议程,我们进入了交流与对话的环节。请三位评议人先说一说。首先请王晓松老师发表一下您的看法。王晓松:因为我从前到后听了一上午,前面刘老师(刘克成)和宋老师(宋向光)的发言我没有什么问题,一个比较专业,再一个说得非常完整。杨艺老师介绍的苏州博物馆西馆我没去过,我挺感兴趣,因为之前去过几次苏州博物馆,主要是看贝聿铭的建筑。
关键词
苏州博物馆
贝聿铭
刘克成
王晓
陈浩
刘老师
杨艺
分类号
TU242.5 [建筑科学—建筑设计及理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此刻,我,在这里” 当代“打卡”行为主体问题之敞开
3
作者
林灿文
机构
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当代艺术与社会思想研究所
出处
《新美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14-119,共6页
文摘
问:"我如何是我?"答:"此刻,我,在这里。"近几年,引发"打卡"[Punch time]热潮的展览日益增多,"打卡网红展"也成为最受年轻人追捧的时髦活动之一。围绕"‘打卡’是什么?"这一核心问题展开研究,我们会发现"打卡"的一个重要维度是人的主体性表达:详尽分析"此刻,我,在这里"[Now,hereIam]这一当代句法,我们可以尝试描绘出"打卡"生成及运行机制的图谱,勾勒"打卡"背后的社会和心理成因,以及其中生命政治结构。
关键词
心理成因
行为主体
运行机制
重要维度
人的主体性
分类号
J114 [艺术—艺术理论]
原文传递
题名
孙过庭“知音论”考辨
4
作者
王冬亮
机构
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当代艺术与社会思想研究所
出处
《中国书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76-178,共3页
文摘
"知音论"自先秦以来就拥有深厚传统,孙过庭是首先将"知音论"引入书法领域的理论家,其意义不言而喻。孙氏"知音论"所用的语词、立意,与刘勰《文心雕龙》中"知音篇"契合甚多,同时采录曹植《与杨德祖书》语句以作完善补充。其理论与后来人们熟悉的赏鉴论不同,一方面延续了"知音论"本来所带有的形而上意味的玄鉴特色,另一方面也生发出分析赏鉴的面向,这在中国书法思想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关键词
知音
文心雕龙
孙过庭
老庄
分类号
J292.1 [艺术—美术]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对话Ⅰ:魏峻(主持),陈浩、许捷、张乐、王思渝、刘畑、黄洋
魏峻
陈浩
许捷
张乐
王思渝
刘畑
黄洋
《杭州文博》
2022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对话Ⅲ:陈浩(主持),刘克成、宋向光、杨艺、刘畑、王晓松、黄洋
陈浩
刘克成
宋向光
杨艺
刘畑
王晓松
黄洋
《杭州文博》
2022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此刻,我,在这里” 当代“打卡”行为主体问题之敞开
林灿文
《新美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20
0
原文传递
4
孙过庭“知音论”考辨
王冬亮
《中国书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21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