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因时而成 应势而立——谈中国美术学院雕塑系的材料教学
1
作者 钱云可 《美苑》 2007年第2期93-96,共4页
前言雕塑的产生与物质材料是分不开的。马克思曾指出:“颜色和大理石的物质特性不是在绘画和雕刻领域之外”,这说明雕塑形象是借助物质材料呈现出来的。雕塑史的发展,撇开雕塑语言自身的发展规律,它与人类科技文明的发展也是密不可... 前言雕塑的产生与物质材料是分不开的。马克思曾指出:“颜色和大理石的物质特性不是在绘画和雕刻领域之外”,这说明雕塑形象是借助物质材料呈现出来的。雕塑史的发展,撇开雕塑语言自身的发展规律,它与人类科技文明的发展也是密不可分的。人类先制造工具,后创造形象。从削制的石头工具和用黏土涂在编制或木制的容器上经火烤而成的陶器工具开始,似乎雕塑这个词的“雕刻和塑造”的内涵就已经具备。随着青铜冶炼技术的发展,在雕塑材料里添加了新的成员,再由铜制、铁制工具的使用,使大型的石雕、木雕成为可能。中国美术学院的雕塑材料教学也是从雕塑概念最本质的内涵展开,经过近八十年的摸索,虽有一定的规模和经验,但在具体教学实践中也面临着诸多困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美术学院 雕塑语言 物质材料 教学实践 铁制工具 雕塑材料 物质特性 科技文明
原文传递
中西与群己——中国雕塑的两个“关系”问题
2
作者 孙振华 《艺术广角》 2015年第1期36-41,共6页
中国雕塑的当下表现,由于问题背景和参照标准不同,学术界的评价与雕塑界内部的评价或许并不完全一致,但无论如何,一个学科要发展,就应该时时面对和反思自己的问题,这应该是我们讨论雕塑问题的出发点。这里讨论两个问题,都涉及"关系"... 中国雕塑的当下表现,由于问题背景和参照标准不同,学术界的评价与雕塑界内部的评价或许并不完全一致,但无论如何,一个学科要发展,就应该时时面对和反思自己的问题,这应该是我们讨论雕塑问题的出发点。这里讨论两个问题,都涉及"关系"——第一个是中西关系,第二个是群己关系。第一个问题,是西式雕塑作为外来文化与中国本土文化和民族雕塑传统的关系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本土文化 中西关系 雕塑 参照标准 群己关系 关系问题 外来文化 学术界
下载PDF
大型雕塑三维透视纠正系统的研究和开发 被引量:2
3
作者 郑乃行 王毅轩 +4 位作者 王毅刚 潘万彬 计忠平 龙翔 黄平 《电子科技》 2014年第10期33-35,39,共4页
由于人眼透视非线性的事实,在对雕塑手稿进行等比例放大后均需根据所观察到的透视效果对大型雕塑进行透视纠正。原来雕塑家需对照手稿人工制作透视正确的放大雕塑,由于大型雕塑体积大,手工制作工作量大,为了减少工作量,文中研究并开发... 由于人眼透视非线性的事实,在对雕塑手稿进行等比例放大后均需根据所观察到的透视效果对大型雕塑进行透视纠正。原来雕塑家需对照手稿人工制作透视正确的放大雕塑,由于大型雕塑体积大,手工制作工作量大,为了减少工作量,文中研究并开发了一种雕塑透视纠正系统。在该系统中,首先读入雕塑手稿的三维扫描模型数据,为雕塑设计者可使用计算机对雕塑模型数据在虚拟环境下进行放大模拟和透视纠正,随后通过将计算机生成的模型分割后进行机械加工得到大型雕塑,从而减少了真实雕塑纠正和放大所耗费的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雕塑数字化 虚拟现实 透视纠正 模型骨骼绑定和蒙皮
下载PDF
从边缘走进主流——当代软雕塑 被引量:4
4
作者 施慧 《中国美术》 2010年第6期83-89,共7页
施慧,1955年出生于上海,现居住杭州。1982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今中国美术学院)工艺系获学士学位,现任中国美术学院雕塑系教授,纤维与空间艺术工作室学术主持。1986年始,师从世界著名壁挂艺术家马林·瓦尔班诺夫MARYN VARBANOV(万... 施慧,1955年出生于上海,现居住杭州。1982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今中国美术学院)工艺系获学士学位,现任中国美术学院雕塑系教授,纤维与空间艺术工作室学术主持。1986年始,师从世界著名壁挂艺术家马林·瓦尔班诺夫MARYN VARBANOV(万曼)教授从事现代纤维艺术创作。1987年作品《寿》(合作)入选第十三届瑞士洛桑国际壁挂双年展,代表中国艺术家首次步入世界壁挂艺坛。之后一直坚持现代纤维艺术的创作,作品形态由墙面走向空间。20世纪90年代后作品以宣纸、棉、麻、纸浆等纤维材料为特征,以现代艺术意义上的创作构架以及对材料运用的敏感和娴熟技能,使创作趋于纯化和成熟,在当代艺术的层面上体现出东方精神的底蕴。作品先后在国内外许多重要展览及提名展、双年展中展出,引起广泛关注。如同其他以材料区分种类的艺术形式一样,我们习惯将施慧教授的作品称为"软雕塑",它可以理解为用"软"性材料创作成的雕塑作品。在教学中,中国美术学院纤维与空间艺术工作室将各种新型材料与新科技结合应用,拓展了现代雕塑的多样性,其中最具教学特色的内容集中在纤维材料在软雕塑中的应用。软雕塑概念的形成历史已经有多年了,而软雕塑在民间艺术、室内设计以及商业空间等各个公共空间的应用也在不断扩大,正是这样的延伸使人们越来越看好它的发展前景。从展示出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当下在"软雕塑"教学与研究这个领域中,施慧教授主持的工作室已经脱离了一般表面性的概念,展现出了更深层次的人文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艺术 雕塑 现代纤维艺术 中国美术学院 20世纪90年代后 艺术创作 作品形态 空间艺术
下载PDF
谈学院介入
5
作者 龙翔 《建筑与文化》 2008年第4期65-,共1页
文化如水,无影无形,却又无所不在。雕塑有形,可丧失了深层的文化内涵,纵是金属打造,也难留存人心。城市公共艺术的建设,不仅要有形,更要有触动人心的文化内涵,一种与之一致的精神气质和时代诉求。随着城市文化建设的兴起,作为专业院校... 文化如水,无影无形,却又无所不在。雕塑有形,可丧失了深层的文化内涵,纵是金属打造,也难留存人心。城市公共艺术的建设,不仅要有形,更要有触动人心的文化内涵,一种与之一致的精神气质和时代诉求。随着城市文化建设的兴起,作为专业院校介入城市人文公共艺术的创作与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人文 人心 城市公共艺术 理性层面 学院
下载PDF
资源与拓展——近三十年中国雕塑的发展脉络 被引量:1
6
作者 孙振华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11-119,共9页
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雕塑发展与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具有一种相互证明、相互印证的"互文性"关系。把雕塑放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中考察,可以从雕塑的发展变化,解读出社会变革的轨迹,寻找到社会发展变化的丰富的表... 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雕塑发展与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具有一种相互证明、相互印证的"互文性"关系。把雕塑放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中考察,可以从雕塑的发展变化,解读出社会变革的轨迹,寻找到社会发展变化的丰富的表征;反过来,社会开放所激发的思想能量和产生的社会变革,又成为雕塑发展变化的时代根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社会 雕塑 脉络 资源 改革开放 社会变革 社会发展 社会开放
原文传递
化物闻道 被引量:1
7
作者 李秀勤 《中国艺术》 2016年第1期24-27,共4页
一、"触觉·凹凸""点、点、点点,点点点,这密密麻麻的‘盲点’触碰到我的生命中难以忘怀的记忆!它,没有开始没有结束,毫无表情,默默无语,它有一种不需言表,由内而发的能量,这种能量传递了无限地生命意志。"此语写于1993年"触觉... 一、"触觉·凹凸""点、点、点点,点点点,这密密麻麻的‘盲点’触碰到我的生命中难以忘怀的记忆!它,没有开始没有结束,毫无表情,默默无语,它有一种不需言表,由内而发的能量,这种能量传递了无限地生命意志。"此语写于1993年"触觉·凹凸"艺术展期间,这是我英国留学回国的第一次个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闻道 能量传递 生命意志 艺术理念 学术主持 美国华盛顿州 盲人学校 策展人 公颐 感知方式
下载PDF
李继开:一个人的彼岸
8
作者 孙振华 《湖北画报》 2022年第9期63-65,共3页
李继开最有价值的地方在于,他从个人的内心经验出发,突破了流行的图式和既定观念,以巨大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创造了一个完整、原创的图像世界;创造出来一套具有高度识别性的个人符号系统;创造了一种极具个人化的、具有丰富象征意味和心理... 李继开最有价值的地方在于,他从个人的内心经验出发,突破了流行的图式和既定观念,以巨大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创造了一个完整、原创的图像世界;创造出来一套具有高度识别性的个人符号系统;创造了一种极具个人化的、具有丰富象征意味和心理内涵的绘画语言。他的这种贡献是中国当代绘画中非常稀缺的,也是大家一直都在努力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象征意味 李继 绘画语言 心理内涵 识别性 中国当代绘画 个人化
下载PDF
自叙
9
作者 李秀勤 《中国艺术》 2015年第1期24-27,共4页
艺术家的创作宛如一棵生命之树,由根系、主干、分枝、树叶组成。主干之下是自己的根系,它紧紧地拥抱着属于自己的那方土地,吸纳着大地的能量,主干之上生长出几条主枝,主枝再生分枝,每一条分枝都由自己的方式和姿态挑起郁郁葱葱的绿叶,... 艺术家的创作宛如一棵生命之树,由根系、主干、分枝、树叶组成。主干之下是自己的根系,它紧紧地拥抱着属于自己的那方土地,吸纳着大地的能量,主干之上生长出几条主枝,主枝再生分枝,每一条分枝都由自己的方式和姿态挑起郁郁葱葱的绿叶,沐浴着阳光和雨露。今天在这里展现的是我的艺术之树中的一条主枝。1982年7月初我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雕塑系并留校任教,7月中旬即跟随老师从杭州到了黑龙江省鹤岗市参加雕塑创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雕塑创作 美术学院 黑龙江省 艺术家 鹤岗市
下载PDF
李秀勤:“触觉·凹凸”二十年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明青 李秀勤 《杭州(生活品质)》 2014年第5期60-62,共3页
杭州市民中心展览厅,一场独特的雕塑展正在进行。凡是前来参观的人,必须要通过一条黑暗的盲道,再触摸粘贴在墙上的盲书,方可进入到展览大厅。大厅的左边,陈设着一段沧桑的铁轨,正中央摆放着一张银钉突起的圆桌,身后还有一段正在沉沉呼... 杭州市民中心展览厅,一场独特的雕塑展正在进行。凡是前来参观的人,必须要通过一条黑暗的盲道,再触摸粘贴在墙上的盲书,方可进入到展览大厅。大厅的左边,陈设着一段沧桑的铁轨,正中央摆放着一张银钉突起的圆桌,身后还有一段正在沉沉呼吸的躯体……这些作品凝结了九个盲童的生命成长历程,同时也诉说着一位诚挚的艺术家对于生命的热切关注。这些雕塑作品的作者,是中国美术学院的雕塑家李秀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秀 雕塑展 展览大厅 雕塑作品 展览厅 正中央 中国美术学院 十年 一个女孩子 中国美院
下载PDF
铜像:会提问的眼睛——关于“王元化”雕塑的对话 被引量:1
11
作者 夏中义 李秀勤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85-188,共4页
欢迎夏老师来我的工作室看王元化铜像。我是先看到了李老师的王元化铜像的照片,很感动,想到了四个不容易。一个雕塑家,在当今社会普遍躁动的氛围下,还能潜心做纯粹艺术,这是第一个不容易。做雕塑可以做抽象雕塑,也可以做具象雕塑... 欢迎夏老师来我的工作室看王元化铜像。我是先看到了李老师的王元化铜像的照片,很感动,想到了四个不容易。一个雕塑家,在当今社会普遍躁动的氛围下,还能潜心做纯粹艺术,这是第一个不容易。做雕塑可以做抽象雕塑,也可以做具象雕塑,做人物,你选择了做王元化这位思想家的铜像,这是第二个不容易。王先生作为一种精神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雕塑家 王元化 铜像 对话 眼睛 提问 精神存在 工作室
原文传递
谈雕塑材料与雕塑 被引量:12
12
作者 钱云可 《雕塑》 2007年第2期54-55,共2页
雕塑的产生和材料是分不开的,虽然大多情况下材料只是一种媒介,但人们对材料探索和加工工艺掌握的过程,也是雕塑的制作、审美和形式发展的一个过程。现代雕塑的发展过程也是对固有雕塑材料探索、拓展的过程,随着雕塑概念的解构,雕塑材... 雕塑的产生和材料是分不开的,虽然大多情况下材料只是一种媒介,但人们对材料探索和加工工艺掌握的过程,也是雕塑的制作、审美和形式发展的一个过程。现代雕塑的发展过程也是对固有雕塑材料探索、拓展的过程,随着雕塑概念的解构,雕塑材料的内涵和外延也将发生很大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雕塑材料 雕塑
原文传递
相遇美国校园雕塑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秀勤 《雕塑》 2004年第2期54-54,共1页
1999年作为高级访问学者,我被邀请到华盛顿州立大学进行学术交流。这是一所具有200多年历史的综合性大学,其主校址在普尔曼,九年前又在温哥华(华盛顿州)扩建新校院。我分别在普尔曼、温哥华住了三个月各作了一个展览和几次讲座。温哥华... 1999年作为高级访问学者,我被邀请到华盛顿州立大学进行学术交流。这是一所具有200多年历史的综合性大学,其主校址在普尔曼,九年前又在温哥华(华盛顿州)扩建新校院。我分别在普尔曼、温哥华住了三个月各作了一个展览和几次讲座。温哥华校区在Oregon州的波特兰附近,占地面积有4000余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园规划 雕塑作品 综合性大学 温哥华 学术交流 华盛顿州 州立大学 讲座 艺术品收藏 作品背景
原文传递
关于雕塑的守与变
14
作者 钱云可 《美苑》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6-19,共4页
人类社会是先有雕塑之实,后有雕塑之名。在中国古代,并无雕塑之词,只有雕刻和泥塑两个概念。在西方,雕塑一词最初的意思是在珍贵的石头上刻出纹理或图案(sculpo)和指刻在石头上的纹理和图案(sculpture)。“17世纪30年代,欧洲... 人类社会是先有雕塑之实,后有雕塑之名。在中国古代,并无雕塑之词,只有雕刻和泥塑两个概念。在西方,雕塑一词最初的意思是在珍贵的石头上刻出纹理或图案(sculpo)和指刻在石头上的纹理和图案(sculpture)。“17世纪30年代,欧洲出版的《百科全书》中,作者阿尔施泰德分木雕、雕像、浮雕和塑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雕塑 《百科全书》 人类社会 30年代 17世纪 图案 纹理 石头
原文传递
3D扫描技术在雕塑领域的运用 被引量:8
15
作者 黄平 《雕塑》 2010年第4期22-23,共2页
随着工业CAD/CAM技术的发展,三维激光扫描仪这种先进的光学仪器越来越多地被运用在逆向工程技术上。三维激光扫描仪的品种也是各种各样。雕塑造型跟工业造型是有所区别的,其制作的工艺流程和要求也和工业制造不太相同,因此在雕塑领域中... 随着工业CAD/CAM技术的发展,三维激光扫描仪这种先进的光学仪器越来越多地被运用在逆向工程技术上。三维激光扫描仪的品种也是各种各样。雕塑造型跟工业造型是有所区别的,其制作的工艺流程和要求也和工业制造不太相同,因此在雕塑领域中,用什么类型的设备,以及如何运用也是有所不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激光扫描仪 CAD/CAM 工业造型 雕塑造型
原文传递
城市雕塑建设管理机制探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陈涛 《雕塑》 2006年第3期42-44,共3页
在当前中国城市雕塑建设发展过程中,必须在城市雕塑的设计资质、管理体制、运作机制、方案的征集、评审、资金管理等方面有相应的制度和具体办法,才能保证雕塑事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 城市雕塑 资质 体制 运作 征集 评审 管理
原文传递
中国当代纤维艺术的摇篮——万曼壁挂研究所
17
作者 黄燕 《雕塑》 2013年第3期14-15,共2页
中国美术学院万曼壁挂研究所成立于1986年4月,由保加利亚功勋艺术家万曼教授(马林·瓦尔班诺夫MarynVarbanov)创建和执导。1989年由文化部正式命名,它是中国建立的第一个从事当代纤维艺术创作与教学的机构。
关键词 中国当代 纤维艺术 研究所 壁挂 中国美术学院 保加利亚 艺术创作 艺术家
原文传递
提高城市雕塑建设品位
18
作者 高照 《今日浙江》 2001年第11期42-43,共2页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许多城市都开始重视城市雕塑建设,不少优秀作品已成为一个城市时代精神的体现和历史的见证.然而,在我国城市雕塑方兴未艾的今天,要切实提高城市雕塑的品位,尚有不少问题有待研究与解决.
关键词 雕塑家 美术家 城市雕塑 城市建筑雕塑 品位
原文传递
触摸生命肌理,雕塑心灵之眼——李秀勤与佟玉洁的对话
19
作者 李秀勤 佟玉洁 《中华儿女(海外版)(书画名家)》 2014年第8期4-12,4,共9页
跨越20年的两场展览,却使用了《触觉·凹凸》同样一个名称,无疑隐含了一种时间性,同时,也是艺术家工作持续性的显现。李秀勤的雕塑是在"寻找(盲童)命运",以提问与建构的样式,建立自我与"当代"的关联,孕育并释放其作品力量的... 跨越20年的两场展览,却使用了《触觉·凹凸》同样一个名称,无疑隐含了一种时间性,同时,也是艺术家工作持续性的显现。李秀勤的雕塑是在"寻找(盲童)命运",以提问与建构的样式,建立自我与"当代"的关联,孕育并释放其作品力量的则是一些勘探本质,秉承的却是一种人本主义的底色。她的创作或可称得上是对"当代"的一种异质介入。她的艺术之路,也给"当代"本身的多元化存留了一个特殊样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秀勤 雕塑 肌理 生命 触摸 对话 心灵 人本主义
原文传递
邹明其人其画
20
作者 邹明 孙振华 《现代装饰》 2016年第3期90-93,共4页
艺术是一种对美的意识形态的表现,艺术家往往要深入生活点滴发现细微之美。所以,艺术家在常人眼中或许是一个捉摸不透且个性的人物,那么在挚友笔下平日里的艺术家又是怎样的人呢?本期为大家介绍艺术家——邹明。
关键词 生活点滴 淡墨 观看方式 界画 水墨作品 淡彩 建筑学院 用墨 西塘 陶艺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