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36篇文章
< 1 2 4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表演文学”理论视野下的陈少云表演艺术研究
1
作者 孙红侠 《上海艺术评论》 2024年第2期16-18,共3页
作为京剧麒派最具有代表性的表演艺术家和流派传承者,陈少云文武并重、南北兼容,他以沉稳凝练的台风、苍凉铿锵的气度,以出色的天赋条件和对京剧表演传统的忠实继承,使麒派表演艺术在创新中得到发展。从表演理论总结与建构的立场上看,... 作为京剧麒派最具有代表性的表演艺术家和流派传承者,陈少云文武并重、南北兼容,他以沉稳凝练的台风、苍凉铿锵的气度,以出色的天赋条件和对京剧表演传统的忠实继承,使麒派表演艺术在创新中得到发展。从表演理论总结与建构的立场上看,陈少云的表演以“沉郁顿挫”为美学风格,赋予形式以意味感,赋予表演以文学性,同时以卓越的艺术创造力为当代剧坛留下了萧何等经典的人物形象。对陈少云表演的理论总结,对中国戏曲表演体系的理论建构、对现代戏曲表演形态的研究、对民族艺术话语体系的总结都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郁顿挫 现代戏曲 艺术创造力 表演理论 麒派 天赋条件 表演艺术 人物形象
下载PDF
中國藝術研究院藏鈔本《打燈科》的科儀形態
2
作者 王馗 《戏曲与俗文学研究》 2016年第2期134-153,共20页
中國藝術研究院圖書館保存的清末民國鈔本《打燈科》,是流傳在湖南北部地方的佛教度亡儀軌,其名稱保持了清代以來民間度亡儀軌的一般概念,即用表演的形式來展示'燈'與'生命'的關係。鈔本與明清以來流傳於嶺南等地的佛... 中國藝術研究院圖書館保存的清末民國鈔本《打燈科》,是流傳在湖南北部地方的佛教度亡儀軌,其名稱保持了清代以來民間度亡儀軌的一般概念,即用表演的形式來展示'燈'與'生命'的關係。鈔本與明清以來流傳於嶺南等地的佛教儀軌異曲同工,内容多有重合。從這部佛教地方文獻可以清楚地看到,明代教僧制度下的地方社會在適用佛教儀式之時,實際擁有相對確定的統一法本,同時根據地方文學、音樂等藝術的特點進行適度調整。通過本文的分析,佛教音樂的民間鈔本系統需要引起學術界的格外重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儀 超度 教僧 打燈科
下载PDF
粤剧排场研究 主持人语
3
作者 王馗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CSSCI 2024年第6期42-42,共1页
粤剧是近代以来在岭南地区发展成熟的大剧种。其艺术之“大”,体现在粤剧荟萃南北戏曲声腔表演,与京剧一度“分庭抗礼,俨然南方之强”,更体现在清代后期就广泛流传东南亚、美洲、欧洲等地,成为中国戏曲在世界范围内的典型代表。“排场... 粤剧是近代以来在岭南地区发展成熟的大剧种。其艺术之“大”,体现在粤剧荟萃南北戏曲声腔表演,与京剧一度“分庭抗礼,俨然南方之强”,更体现在清代后期就广泛流传东南亚、美洲、欧洲等地,成为中国戏曲在世界范围内的典型代表。“排场”是粤剧艺术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粤剧吸收、传续南北戏曲艺术时所形成的独特概念,既保留了元明时期“排场”的基本内涵和舞台准则,又在实际创造中被赋予了岭南演剧的独特个性。因此,它承袭了清代进入岭南地区的南北声腔在舞台语言、剧目文学、唱腔音乐、行当配置、舞台表演等方面的艺术精华,以十大行的行当表演为依托,将外江班、本地班的艺术范式给予了全面的保留和再创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粤剧艺术 舞台语言 外江班 舞台表演 戏曲声腔 元明时期 中国戏曲 艺术范式
下载PDF
戏里戏外的研究——《百部经典·桃花扇》解读人谢雍君研究员访谈录
4
作者 梁葆莉 谢雍君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134-140,共7页
访谈者::谢老师,您好!我们《中华传统文化百部经典》编纂项目主要目标之一就是推广经典、普及经典。随着工作的深入推进,我们发现解读人、审订人以及编委等专家群体其实是经典和大众之间重要的桥梁,可以这样说,我们的专家是当下推广《... 访谈者::谢老师,您好!我们《中华传统文化百部经典》编纂项目主要目标之一就是推广经典、普及经典。随着工作的深入推进,我们发现解读人、审订人以及编委等专家群体其实是经典和大众之间重要的桥梁,可以这样说,我们的专家是当下推广《百部经典》最佳的形象代言人,所以,酝酿了专家访谈,希望把《百部经典》专家推到大众面前,推到前台来。今天,很荣幸邀请您来给我们分享您在戏曲研究工作中的一些心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桃花扇 戏曲研究 专家群体 访谈者 形象代言人 中华传统文化 专家访谈 百部
下载PDF
近十年京剧艺术传承研究
5
作者 谢雍君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CSSCI 2023年第1期42-49,共8页
自2010年至2020年,国家政府和文化部门为京剧艺术制定扶持规划,持续在政策上给予倾斜和支持,京剧院团和教育机构挖掘、整理了一批传统剧目,京剧传承理念得到更新和深化,高水平的整体传承观念深入人心。京剧传承人谱系系统化框架得到建构... 自2010年至2020年,国家政府和文化部门为京剧艺术制定扶持规划,持续在政策上给予倾斜和支持,京剧院团和教育机构挖掘、整理了一批传统剧目,京剧传承理念得到更新和深化,高水平的整体传承观念深入人心。京剧传承人谱系系统化框架得到建构,不同表演流派、不同行当、不同表演领域形成有序的、有规模的传承链,促进了京剧事业的均衡发展。活态经典剧目库的内容更加多样,传统剧目构成京剧经典剧目库的基础目,净丑戏、老旦戏、武戏剧目的传承丰富了京剧剧目库的剧目种类,激活了地方京剧院团再造保留剧目的功能。京剧表演理论建设亟待加强,建议传承项目中增加对传承人表演经验进行文字记录整理、理论总结的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剧艺术 整体传承 传承人谱系 经典剧目库
下载PDF
2022年戏曲理论批评研究述论
6
作者 李志远 《北方工业大学学报》 2023年第6期81-91,107,共12页
经对搜集到的2022年度有关戏曲理论批评研究的文献予以认真梳理、解读、分析,发现本年度的戏曲理论批评研究不仅延续着常规的研究内容和态势,还表现出鲜明的特色。绾而言之,主要表现在如下五个方面:历代戏曲理论批评家的理论向度的多样... 经对搜集到的2022年度有关戏曲理论批评研究的文献予以认真梳理、解读、分析,发现本年度的戏曲理论批评研究不仅延续着常规的研究内容和态势,还表现出鲜明的特色。绾而言之,主要表现在如下五个方面:历代戏曲理论批评家的理论向度的多样性解读,戏曲理论批评著述、概念和形态的深度阐释,戏曲理论批评的宏观审视与体系建构,戏曲音乐理论批评体系建构的重视与实践,戏曲批评的大聚焦与多视角阐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曲理论 戏曲批评 戏曲音乐 理论体系 话语体系
下载PDF
京剧老生行当早期唱腔艺术研究——以唱片与曲谱为视点
7
作者 孔培培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CSSCI 2023年第2期55-61,共7页
京剧老生唱腔艺术风格的形成与发展,对于京剧音乐的整体面貌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并深刻影响着其他行当的唱腔发展。20世纪初期,唱片技术的传入普及和西方记谱法的广泛应用,使得京剧唱腔具有了可听可唱的历史资料。因此,以唱片与曲谱... 京剧老生唱腔艺术风格的形成与发展,对于京剧音乐的整体面貌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并深刻影响着其他行当的唱腔发展。20世纪初期,唱片技术的传入普及和西方记谱法的广泛应用,使得京剧唱腔具有了可听可唱的历史资料。因此,以唱片与曲谱为视点,围绕以程长庚、孙菊仙、谭鑫培、余叔岩等为代表的京剧老生唱腔展开研究,对于进一步还原京剧老生行当早期唱腔的声音面貌、梳理其风格的继承与发展,具有更加真实生动的学术视角和理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剧唱腔 老生行当 唱片与曲谱
下载PDF
百花含蓓东风里--2019年度中国戏曲发展研究报告 被引量:4
8
作者 王馗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14-123,共10页
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中国戏曲的理论与实践领域围绕这一庆典,进行了丰富而广泛的总结、展示,共同表达对中国戏曲70年传承发展历程的礼赞与思考。中国戏曲在传统与现代的创造中,积累了大量丰富的艺术作品,形成了多元的戏... 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中国戏曲的理论与实践领域围绕这一庆典,进行了丰富而广泛的总结、展示,共同表达对中国戏曲70年传承发展历程的礼赞与思考。中国戏曲在传统与现代的创造中,积累了大量丰富的艺术作品,形成了多元的戏曲艺术体系,同时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指导下,也形成了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戏曲理论体系。这些成就都反映在本年度的戏曲遗产保护、戏曲展演、戏曲创作、理论总结等工作中,特别是戏曲传承发展工作走向制度化建设,对中国戏曲的长效发展具有积极的推进作用。在繁盛的戏曲发展状貌下,中国戏曲既需要利好政策的扶持,也需要良性市场的承载,这是戏曲生态建设的重要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戏曲 发展 保护 市场 戏曲生态建设
下载PDF
通向中国戏曲美学体系——戏曲美学范畴研究的缘起与实践 被引量:2
9
作者 安葵 《艺术学研究》 2019年第2期70-75,共6页
一"美学"一词中国古代没有,是从西方引进的。实际上,美学作为一个学科,在西方出现得也很晚。美学被认为是哲学的一个分支,属于认识论范畴。据朱光潜先生《西方美学史》载,1750年,德国哲学家鲍姆嘉通才把它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一"美学"一词中国古代没有,是从西方引进的。实际上,美学作为一个学科,在西方出现得也很晚。美学被认为是哲学的一个分支,属于认识论范畴。据朱光潜先生《西方美学史》载,1750年,德国哲学家鲍姆嘉通才把它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给它命名为‘埃斯特惕克’(Aesthetik)。这个来源于希腊文的名词有感觉或感性认识的意义。他把美学与逻辑看作是对立的。逻辑研究的是抽象的名理思维,而美学研究的是具体的感性思维或形象思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戏曲美学 美学体系 姊妹艺术 戏曲创作 美学范畴
下载PDF
雪域圣地 戏剧文化研究的重大成果——《中国戏曲志·西藏卷》评述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文峰 《西藏艺术研究》 1994年第2期4-9,共6页
《中国戏曲志·西藏卷》即将开机付印了,作为本书的责任编辑之一,我读完了最后一页校样,心中如汹涌澎湃的大海,久久不能平静.蓝天白云下,布达拉宫的巍伟雄姿屹立在我的视野里;罗布林卡中.藏戏演出的热烈场面浮现在我的脑海里.我想... 《中国戏曲志·西藏卷》即将开机付印了,作为本书的责任编辑之一,我读完了最后一页校样,心中如汹涌澎湃的大海,久久不能平静.蓝天白云下,布达拉宫的巍伟雄姿屹立在我的视野里;罗布林卡中.藏戏演出的热烈场面浮现在我的脑海里.我想起了有关《中国戏曲志·西藏卷》编纂过程中的许多往事.想起为本书付出无私奉献的《中国戏曲志·西藏卷》编辑部的同行们.我觉着我有责任和义务写一点文字,以表达作为本书的第一个读者.对他们的敬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戏曲 戏剧文化 西藏和平解放 觉木 门巴戏 汤东杰布 演出习俗 编纂过程 诺桑法王 朗达
下载PDF
2023年度中国戏曲发展态势
11
作者 王道 《福建艺术》 2024年第1期3-6,共4页
2023年对于中国戏曲而言,注定是一个特殊重要的年度。之前的三年疫情,严重束缚、冲击着戏曲创作演出的正常环境,虽然戏曲界保持着精进不懈的工作热情,不断地突破着创作演出、推广宣传的各种障碍,甚至借助线上平台、网络空间和新技术媒体... 2023年对于中国戏曲而言,注定是一个特殊重要的年度。之前的三年疫情,严重束缚、冲击着戏曲创作演出的正常环境,虽然戏曲界保持着精进不懈的工作热情,不断地突破着创作演出、推广宣传的各种障碍,甚至借助线上平台、网络空间和新技术媒体,创造新的业态形式;但在疫情威胁中,传统的线下艺术空间毫无疑问地遭到了前所未有的困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戏曲 戏曲创作 新技术媒体 业态形式 推广宣传 网络空间 发展态势 演出
下载PDF
对中国戏曲跨学科研究的思考
12
作者 李玲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14年第3期124-129,共6页
近代西方学术思潮的涌入及"五四"前后对旧戏的论争刺激了中国戏曲的学术研究向科学化、现代化迈进了一大步。改革开放之后,中国戏曲学术研究呈现多元化、细致化的特点,其中戏曲的跨学科研究是整个戏曲学科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之... 近代西方学术思潮的涌入及"五四"前后对旧戏的论争刺激了中国戏曲的学术研究向科学化、现代化迈进了一大步。改革开放之后,中国戏曲学术研究呈现多元化、细致化的特点,其中戏曲的跨学科研究是整个戏曲学科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之一。中国戏曲跨学科研究,需要厘清涵括的具体领域、相关研究的发展历程和重要成果,同时也要正视学科建设中所存在的问题,避免为跨学科而跨学科的倾向,坚定秉承戏曲研究本位的基本立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戏曲 跨学科研究 研究现状
下载PDF
大众文化包围中的艺术——兼谈作为国粹的中国戏曲的命运 被引量:5
13
作者 马也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01-108,共8页
当今时代 ,艺术的命运一方面是被“解构” ,一方面是走向“泛艺术化”。“刘令华现象”给危机中的戏曲带来了启示。戏曲应向世俗人情世俗人性和世俗的文化形式靠拢 ,注重大众情感的欲望化、通俗化和日常化的表达 ,通过“解构—重构—重... 当今时代 ,艺术的命运一方面是被“解构” ,一方面是走向“泛艺术化”。“刘令华现象”给危机中的戏曲带来了启示。戏曲应向世俗人情世俗人性和世俗的文化形式靠拢 ,注重大众情感的欲望化、通俗化和日常化的表达 ,通过“解构—重构—重塑—再生”而获得新的生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粹 中国 戏曲艺术 大众文化 人性 文化形式 “刘令华现象” 泛艺术化 审美功能
下载PDF
官语化和大剧种——戏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研究重点 被引量:8
14
作者 戴和冰 《文化遗产》 CSSCI 2010年第2期18-25,共8页
戏曲是以方言为基础的,但戏曲在传播的过程中却经历了"官语化"和"错用乡语"的过程,这是戏曲不同发展阶段的两种传播方式,"官语化"和"错用乡语"不是某个声腔剧种的特有现象,而是戏曲传播的共性... 戏曲是以方言为基础的,但戏曲在传播的过程中却经历了"官语化"和"错用乡语"的过程,这是戏曲不同发展阶段的两种传播方式,"官语化"和"错用乡语"不是某个声腔剧种的特有现象,而是戏曲传播的共性。在语言上,戏曲由方言指向官话的发展越来越明显,官话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因此,对官语化的研究越发显得重要。由于汉语言文长期不一致以及韵书的历史语音传承,使得历史上的官话不能形成标准音,也使得戏曲的"官语化"和"错用乡语"具有相当大的自由度,过于强调方言的重要性容易混淆戏曲学和语言学的学科界线。大剧种的丰富内涵和悠久历史,使得它有更多的内容可供研究,相比之下戏曲遗产保护研究的重点是大剧种,而不是那些尚未走出家门的小剧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官语化 错用乡语 戏曲传播 大剧种 官话 非标准音
下载PDF
明清戏曲序跋之戏曲搬演论构建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李志远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13-118,共6页
作为明清戏曲理论形态之一种,明清戏曲序跋构建了以舞台为中心的戏曲搬演理论。其主要表现为场上之曲的创作论、演员的舞台表演论和舞台场景的调度论。它们各具特色,在不同历史阶段各有消长,与明清戏曲论著的对比而言,更容易彰显明清戏... 作为明清戏曲理论形态之一种,明清戏曲序跋构建了以舞台为中心的戏曲搬演理论。其主要表现为场上之曲的创作论、演员的舞台表演论和舞台场景的调度论。它们各具特色,在不同历史阶段各有消长,与明清戏曲论著的对比而言,更容易彰显明清戏曲序跋批评形态构建的独特性及其理论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曲 序跋 搬演论
下载PDF
现代戏曲:“文体”再辨——兼评吕效平“现代戏曲”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孙红侠 《民族艺术研究》 CSSCI 2021年第1期156-162,共7页
文体学是西方学术研究范式,也是传统文学批评话语。提出现代戏曲"文体"概念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现代戏曲"现代性"的系列研究,是吕效平对现代戏曲研究的理论贡献。对现代戏曲的"现代文体"做推进性的探讨,是为... 文体学是西方学术研究范式,也是传统文学批评话语。提出现代戏曲"文体"概念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现代戏曲"现代性"的系列研究,是吕效平对现代戏曲研究的理论贡献。对现代戏曲的"现代文体"做推进性的探讨,是为"再辨"。传统戏曲的现代转化过程中,戏曲文本的改变表现为剧本的形制变化,即写作手法、语言风格、抒情方式、表现形式的全方位变化。在贯穿20世纪的"旧剧现代化"到"戏曲现代化"的转化过程中,不同于传统戏曲文体的现代戏曲新文体随之生成。戏曲"文体"更替的首要标志——文本,发生着不同于传统的显著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戏曲 现代文体 戏曲文体 戏曲文本
下载PDF
戏曲美学研究的路径与走向述论 被引量:3
17
作者 李志远 《民族艺术研究》 2017年第4期25-33,共9页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戏曲美学研究成果主要表现为研究专著、史述、美学史著作中涉及的戏曲美学研究和对戏曲美学宏观体系范畴的研究四种形态,且所建构的戏曲美学体系及书写的戏曲美学史皆是同中有异。基于对现有戏曲美学研究成果的分析,...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戏曲美学研究成果主要表现为研究专著、史述、美学史著作中涉及的戏曲美学研究和对戏曲美学宏观体系范畴的研究四种形态,且所建构的戏曲美学体系及书写的戏曲美学史皆是同中有异。基于对现有戏曲美学研究成果的分析,提出戏曲美学的主体研究走向应为:探讨、明确戏曲美学学科的性质;梳理、阐释戏曲美学范畴及其构成系统;书写完整的戏曲美学史;加强对戏曲美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曲美学 戏曲理论 戏曲审美 研究成果
下载PDF
中国当代戏曲的一座高峰
18
作者 王馗 《福建艺术》 2023年第12期5-6,共2页
郑怀兴先生是一位伟大的剧作家。人的伟大,有的是山登绝顶我为峰,有的是平地巍然起一峰。从文化传承的角度而言,郑先生无疑拥有第一种伟大。无论是从陈仁鉴先生开创莆仙戏悲喜剧创作传统的层楼再上,还是戏曲艺术从古典向现代的因时拓展... 郑怀兴先生是一位伟大的剧作家。人的伟大,有的是山登绝顶我为峰,有的是平地巍然起一峰。从文化传承的角度而言,郑先生无疑拥有第一种伟大。无论是从陈仁鉴先生开创莆仙戏悲喜剧创作传统的层楼再上,还是戏曲艺术从古典向现代的因时拓展,他都是为当代戏曲创作的持续峰值标定了时代高度的剧作家。从个人创造的角度而言,郑先生当然具备了第二种伟大。无论从新时期率先开拓到积四十年始终致力的历史剧创作,还是他戏不分大小、剧不论悲喜、格不必雅俗都能文心独擅的艺术质地,他都是用个人创造为现代戏曲确立了文化品格的剧作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剧创作 当代戏曲 现代戏曲 郑怀兴 文心 莆仙戏 郑先生 文化品格
下载PDF
关于当前戏曲创作研究中的两个问题 被引量:3
19
作者 刘祯 《戏剧之家》 2006年第4期4-12,共9页
近年的戏曲创作尽管也不乏一些观众喜爱、认可的佳作,但就总体而言还是下滑的,其中的原因很多。在一个日益文化多元、艺术多样的时代,艺术的垄断已经不再可能,传统艺术的边缘化也是必然。在一个日益市场化的时代里,物质利益的大小... 近年的戏曲创作尽管也不乏一些观众喜爱、认可的佳作,但就总体而言还是下滑的,其中的原因很多。在一个日益文化多元、艺术多样的时代,艺术的垄断已经不再可能,传统艺术的边缘化也是必然。在一个日益市场化的时代里,物质利益的大小也决定智者与智慧的投入及投入程度。显然,一种从过去走来的传统艺术与诞生于现实流行文化土壤的艺术是不能争市场高下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曲创作 创作研究 传统艺术 文化多元 投入程度 物质利益 文化土壤 市场化 边缘化
下载PDF
明清戏曲序跋的发展阶段及其批评特点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朱琴 李志远 《社会科学论坛》 2010年第22期30-38,共9页
明清戏曲序跋是一种重要的戏曲批评形态,在反映戏曲理论走向上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对明清戏曲序跋发展阶段及批评特点的揭示,能清晰认知明清戏曲理论的走势。在对大量明清戏曲序跋进行细读的基础上,把明清戏曲的发展归结为四个阶段,并... 明清戏曲序跋是一种重要的戏曲批评形态,在反映戏曲理论走向上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对明清戏曲序跋发展阶段及批评特点的揭示,能清晰认知明清戏曲理论的走势。在对大量明清戏曲序跋进行细读的基础上,把明清戏曲的发展归结为四个阶段,并认为明清戏曲序跋的批评始终贯穿着两条主线:一是曲—戏—文的戏曲本体批评;一是教化—达情—教化的戏曲功用批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曲 序跋 批评形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