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66篇文章
< 1 2 6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建中国的精英艺术——对20世纪以来中国美术格局变迁的再认识
1
作者 郎绍君 《人民周刊》 2024年第15期87-90,共4页
伴随着20世纪通俗大众艺术的兴起和独盛,中国精英艺术失落了。精英艺术乃至精英文化的失落使中国文化艺术在将近半个世纪的漫长时期里走入低谷,丧失活力和创造力。对这个现实没有深刻的反省,将大大有碍于中国现代文化的建构。而当前最... 伴随着20世纪通俗大众艺术的兴起和独盛,中国精英艺术失落了。精英艺术乃至精英文化的失落使中国文化艺术在将近半个世纪的漫长时期里走入低谷,丧失活力和创造力。对这个现实没有深刻的反省,将大大有碍于中国现代文化的建构。而当前最迫切的使命,是重建中国的精英艺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代文化 精英艺术 精英文化 中国文化艺术 丧失活力 大众艺术 创造力 格局变迁
下载PDF
弗莱的意大利早期艺术研究——以《乔凡尼·贝利尼》为例
2
作者 秦韵佳 《美育学刊》 2023年第2期102-111,共10页
以艺术批评家身份闻名于世的罗杰·弗莱,最初是以意大利早期艺术研究赢得学界声誉的。虽然他后来转而致力于艺术批评,但是意大利早期艺术一直没有离开他的视野,并对他的艺术批评有着深刻的影响和重要的帮助。专著《乔凡尼·贝... 以艺术批评家身份闻名于世的罗杰·弗莱,最初是以意大利早期艺术研究赢得学界声誉的。虽然他后来转而致力于艺术批评,但是意大利早期艺术一直没有离开他的视野,并对他的艺术批评有着深刻的影响和重要的帮助。专著《乔凡尼·贝利尼》即是弗莱意大利早期绘画研究最重要的成果。弗莱早年的意大利艺术研究和写作,与剑桥大学的教育推广运动密切相关,这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其重作品分析的研究风格和表述方式。特殊的产生背景、独特的眼光和富有特色的研究方法,赋予了这部著作双重意义:它既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认识贝利尼绘画的崭新的视角,也为我们审视弗莱的艺术批评及其发展提供了一个有益的维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杰·弗莱 《乔凡尼·贝利尼》 风景 情感 意大利
下载PDF
田黎明的绘画艺术
3
作者 郎绍君 《人民周刊》 2024年第19期86-87,共2页
田黎明的画之所以得到大家的好评,是因为他的画有自己的创意;更为重要的是,他的风格没有变质,仍然是中国画,而有的人的画虽有新意,却未必是中国画。说田黎明的画是中国画,主要有以下依据:首先,他的绘画风格基本上是从传统的“没骨”来的... 田黎明的画之所以得到大家的好评,是因为他的画有自己的创意;更为重要的是,他的风格没有变质,仍然是中国画,而有的人的画虽有新意,却未必是中国画。说田黎明的画是中国画,主要有以下依据:首先,他的绘画风格基本上是从传统的“没骨”来的,却又把没骨法放大,即在没骨法的基础上有所发展,这样的发展在以前是很少见的。此外,田黎明又加入了光的因素,其中有一部分是外来的,但是他又把那种外来的光淡化了,形成了一种意象化的光,这就使这样的手法靠近了传统,实际上,这是对传统没骨法的一种丰富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田黎明 没骨法 绘画风格 绘画艺术 中国画 意象化
下载PDF
文本的再阅读——近代艺术史中的“人”与记述
4
作者 杭春晓 《人文天下》 2024年第7期78-81,共4页
我主要讨论三个方面的内容:首先,我们今天为什么习惯用“全球史”作为概念名词而不是用“世界史”,讨论一下二者之间有什么差别;其次,用齐白石的案例来讨论一下文本的再阅读;再次,以蔡元培为例来谈一下他和现代艺术史的关系。长期以来,... 我主要讨论三个方面的内容:首先,我们今天为什么习惯用“全球史”作为概念名词而不是用“世界史”,讨论一下二者之间有什么差别;其次,用齐白石的案例来讨论一下文本的再阅读;再次,以蔡元培为例来谈一下他和现代艺术史的关系。长期以来,在我们的知识架构中有一个“世界史”的概念,在“世界史”这个概念下,为什么近年来的学术研究又不断强调“全球史”?“全球史”和“世界史”究竟有什么区别?这是值得研究的。今天如果要讨论全球语境下发生的事情,首先要想明白为什么不用“世界史”的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史 全球史 蔡元培 知识架构 全球语境 学术研究 艺术史 齐白石
下载PDF
“十一五”期间中国美术研究现状基本分析
5
作者 郑工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33-37,共5页
我国在"十一五"期间美术研究的整体趋势十分明显,本文针对当代中国美术史论及相关类型的研究现状,包括已出版的研究成果及已立项的国家课题,分析其特点及其原因,结合学科的发展提出应注意调整"体系化"建设与"... 我国在"十一五"期间美术研究的整体趋势十分明显,本文针对当代中国美术史论及相关类型的研究现状,包括已出版的研究成果及已立项的国家课题,分析其特点及其原因,结合学科的发展提出应注意调整"体系化"建设与"课题性"研究的关系并关注边缘性的文化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一五” 当代中国 美术研究 学术成果 现状 分析
下载PDF
国画本质——在中国画研究院的演讲
6
作者 陈绶祥 《艺术探索》 2006年第1期44-51,共8页
国画是中国艺术的代表,是中国文化的表率,要探讨国画的本质,应从国画是什么;哪些范畴属于国画,国画画什么;国画如何画,这三个问题着手,认识绘画的唯一作用正在于作用于人心,从而在生命的自我实现中,领会国画的本质。
关键词 画理 象迹物名 取象 运迹 造神艺术 中国画
下载PDF
20世纪中国艺术发生学研究
7
作者 郑工 《云南艺术学院学报》 2003年第4期5-10,共6页
20世纪中国艺术发生学研究受欧洲考古学和文化人类学的影响,在20年代形成第一个研究的高峰期,主要有蔡元培、林风眠、岑家梧等人,研究材料和基本观点多取自欧美学者,也开始注意运用中国古代文献和神话传说加以求证;80年代后,形成第二个... 20世纪中国艺术发生学研究受欧洲考古学和文化人类学的影响,在20年代形成第一个研究的高峰期,主要有蔡元培、林风眠、岑家梧等人,研究材料和基本观点多取自欧美学者,也开始注意运用中国古代文献和神话传说加以求证;80年代后,形成第二个研究的高峰,主要有朱狄、邓福星、刘骁纯、郑元者等人,开始从原始部落的艺术和20世纪的考古发现等外部现象的“原始状态”研究,转向人类审美心理的内部发生研究,在艺术与非艺术的中间环节上进行较为深入细致的探讨,提出各自不同的见解及理论假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世纪 中国 艺术发生学 审美心理 人类意识
下载PDF
最早的艺术鉴藏和艺术品交易记录——中国美术鉴藏源流之先秦时期
8
作者 梁江 《中国书画》 2004年第8期72-75,共4页
中国美术鉴藏史是中国美术史学科的分支。所谓"美术鉴藏",乃是由赏、鉴、藏以及流通四大要素整合一体的一种历史悠久的社会化活动。鉴是前提,藏为手段,流通乃属中介环节。赏,才是根本目的,也是藏品之所以产生精神价值和物质... 中国美术鉴藏史是中国美术史学科的分支。所谓"美术鉴藏",乃是由赏、鉴、藏以及流通四大要素整合一体的一种历史悠久的社会化活动。鉴是前提,藏为手段,流通乃属中介环节。赏,才是根本目的,也是藏品之所以产生精神价值和物质价值的基础。赏,是审美和艺术批评所着力研究的基本内容。中国美术鉴藏史是中国美术史学科的分支。所谓"美术鉴藏",乃是由赏、鉴、藏以及流通四大要素整合一体的一种历史悠久的社会化活动。鉴是前提,藏为手段,流通乃属中介环节。赏,才是根本目的,也是藏品之所以产生精神价值和物质价值的基础。赏,是审美和艺术批评所着力研究的基本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美术 鉴藏 物质价值 中介环节 《吕氏春秋》 河图 要素整合 中国艺术研究院 道宁 兽角
下载PDF
中国艺术传播学研究的历史进路与理论反思 被引量:1
9
作者 王冰 祝帅 《艺术学研究(辑刊)》 2013年第1期240-251,共12页
本文从学科建设的立场出发,在全面回顾和评析近年来中国内地艺术传播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讨论艺术传播学的学科属性、艺术传播学的研究契机、艺术传播学的主要内容等基础理论问题,并对艺术传播学未来的发展进行展望。
关键词 艺术传播学 艺术学 传播学 学科建设
下载PDF
美国纳尔逊-阿特金斯艺术博物馆藏传周昉《调琴啜茗图》小识
10
作者 李方红 《天津美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49-53,共5页
美国纳尔逊-阿特金斯艺术博物馆收藏的传周昉《调琴啜茗图》命名为宋摹本《调琴啜茗图》较为符合画面内涵。这件作品的印章和题跋提供了其元明清以来的递藏线索,特别是卷尾题跋,勾勒了清代雍正、乾隆时期围绕扬州的书画鉴藏交游网络。... 美国纳尔逊-阿特金斯艺术博物馆收藏的传周昉《调琴啜茗图》命名为宋摹本《调琴啜茗图》较为符合画面内涵。这件作品的印章和题跋提供了其元明清以来的递藏线索,特别是卷尾题跋,勾勒了清代雍正、乾隆时期围绕扬州的书画鉴藏交游网络。作为画家罗聘的藏品,《调琴啜茗图》为其仕女绘画的风格塑造提供了视觉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姬调琴图》 题跋 印章 罗聘
下载PDF
当前有关抗战时期大后方美术研究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4
11
作者 郑工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1-15,共5页
本文针对当前"抗战大后方美术研究"可能要面对的一些具体问题,提出自己的意见。如,这是一项区域性研究,那么我们如何界定这一边界处于游移状态的地理区域,如何讨论其移动性很强的文化现象。因为区域的特殊性,那么其研究方法... 本文针对当前"抗战大后方美术研究"可能要面对的一些具体问题,提出自己的意见。如,这是一项区域性研究,那么我们如何界定这一边界处于游移状态的地理区域,如何讨论其移动性很强的文化现象。因为区域的特殊性,那么其研究方法的问题也出现了,即注意当下的在场的"现有"关系,而不是"既有"关系,但"现有"关系的临时性很强,又需要一种总体论述进行意义整合,而在总体结构关系中"意义层"的问题又出现了。这是一个多元化的横列网状结构,强调双向互动。最后,就是资料问题。因为战争环境,信息杂乱,处理起来问题也比较多,不能过分地依赖文献,口述资料的使用也应慎重。虽说这是特定区域的研究,但反映出来的问题却具有普遍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术史 抗战大后方 美术研究 现有关系 横列网状结构 资料考辨
下载PDF
流光溢彩——中国民间灯彩艺术 被引量:11
12
作者 吕品田 《东南文化》 2001年第2期76-83,共8页
中国人的狂欢,多在节日里。节日里的狂欢,总伴着红艳的灯彩。 凡喜庆时节,中国民间有张灯结彩的习俗。“正月里来正月正,正月十五闹花灯。” 习称“灯节”的元宵节,尤其是一个以灯为俗、借灯兴舞、流光溢彩的狂欢之节。届时,城乡处处花... 中国人的狂欢,多在节日里。节日里的狂欢,总伴着红艳的灯彩。 凡喜庆时节,中国民间有张灯结彩的习俗。“正月里来正月正,正月十五闹花灯。” 习称“灯节”的元宵节,尤其是一个以灯为俗、借灯兴舞、流光溢彩的狂欢之节。届时,城乡处处花灯竞放,焰火满天,鼓饶沸作,歌舞骄阗,神州万民沉浸于灯山舞海的欢乐气氛中。中秋时节,民间也有称作“赛秋灯”的兴灯之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灯彩艺术 中国民间 无骨灯 流光溢彩
下载PDF
我看中国雕塑艺术的风格特质——论中国古代雕塑的八大类型 被引量:6
13
作者 吴为山 《湖北美术学院学报》 2013年第4期29-32,2,共4页
我之所以要谈中国传统雕塑的艺术风格特质,乃在于近现代以来,西方雕塑的介入,导致了雕塑价值标准的偏离与混乱。原本优秀的中国雕塑传统在本土被排斥于主流之外。这"主流"指官方大型展览、重要的学术展览、学院的主干教学以及艺术的... 我之所以要谈中国传统雕塑的艺术风格特质,乃在于近现代以来,西方雕塑的介入,导致了雕塑价值标准的偏离与混乱。原本优秀的中国雕塑传统在本土被排斥于主流之外。这"主流"指官方大型展览、重要的学术展览、学院的主干教学以及艺术的评价体系。与雕塑同样受西方影响的绘画则命运不同,因为绘画严格地分类为西洋画与中国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雕塑 雕塑艺术 艺术风格 大型展览 传统雕塑 价值标准 评价体系 近现代
下载PDF
中国艺术史的文化基因·笔谈 被引量:4
14
作者 邓福星 练春海 +2 位作者 王清雷 李修建 任大援 《艺术学研究》 2020年第6期4-14,共11页
基因是生物体携带和传递遗传信息的基本单位,它是决定生命健康的内在因素,支持着生命的基本构造和性能。基因中不仅储存着单个生命体的生长、衰病、凋亡等过程的全部信息,也存储着物种的种属特性和代际传承密码。从"基因"这... 基因是生物体携带和传递遗传信息的基本单位,它是决定生命健康的内在因素,支持着生命的基本构造和性能。基因中不仅储存着单个生命体的生长、衰病、凋亡等过程的全部信息,也存储着物种的种属特性和代际传承密码。从"基因"这一视角观照文化,特别是像中华文化这样历史悠久、积淀丰厚且依然生机勃勃的"生命体",我们会发现从远古至今,上万年的发展和沉积塑造出中华文化的基因,生长出中华文化的根脉与魂魄,它们体现于社会生活,融化进万千大众,绵延不绝,历久弥新。独特的基因塑造了中华文化的独特面目和魅力,在世界多元文化中独树一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艺术史 文化的根 代际传承 世界多元文化 中华文化 内在因素 生命体 基本构造
下载PDF
中国裸体艺术发展历程 被引量:2
15
作者 陈醉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30-136,共7页
西方艺术意义上的裸体艺术创作和模特儿写生,是在20世纪初历史的大转折时期,作为一种崭新的艺术样式传入中国的。然而,由于国情特殊,加上内忧外患、国弱民贫的社会环境,国人未能对此作进一步的研究与实践。而新中国建立后由于“左”的... 西方艺术意义上的裸体艺术创作和模特儿写生,是在20世纪初历史的大转折时期,作为一种崭新的艺术样式传入中国的。然而,由于国情特殊,加上内忧外患、国弱民贫的社会环境,国人未能对此作进一步的研究与实践。而新中国建立后由于“左”的思想影响,使之一度遭受灭顶之灾。一直到80年代改革开放,裸体艺术才重见天日,研究与创作出现一个飞跃。本文回顾这段风雨历程,并对其中重要的历史事件作出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裸体艺求 模特儿
下载PDF
资本与传媒——中国20世纪90年代美术的机制 被引量:2
16
作者 杨斌 《湖北美术学院学报》 2005年第1期14-20,共7页
简而言之,美术机制是美术活动实现从生产到价值、功能生效的社会组织方式,包括创作、展览、出版、评价、市场等环节.不同的社会条件、群体对美术的功能要求有所不同,美术的机制也会有所不同,所以,美术机制更多地同美术在具体时期的社会... 简而言之,美术机制是美术活动实现从生产到价值、功能生效的社会组织方式,包括创作、展览、出版、评价、市场等环节.不同的社会条件、群体对美术的功能要求有所不同,美术的机制也会有所不同,所以,美术机制更多地同美术在具体时期的社会功能密切关联,更受到整体社会文化机制的牵制.在此意义上,美术机制的特性与社会因素(社会结构、传播手段)的关系更为紧密,而不太受美术家的主观意愿而改变.一定时期的社会文化思想观念也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美术机制来制约和影响美术的创作、接受观念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文化机制 美术活动 20世纪90年代 中国 传媒 资本 社会组织方式 社会条件 功能要求 社会功能
下载PDF
当代中国社会基础结构下的设计价值观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刘佳 《内蒙古艺术学院学报》 2020年第1期112-124,共13页
改革开放40年以来,中国社会结构在基础结构、整合结构、空间分布结构、生存活动结构和社会地位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动。本文以分析当代中国社会基础结构为前提,着重论述当代中国社会基础结构状况下的设计价值观及其价值取向,主张设计在... 改革开放40年以来,中国社会结构在基础结构、整合结构、空间分布结构、生存活动结构和社会地位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动。本文以分析当代中国社会基础结构为前提,着重论述当代中国社会基础结构状况下的设计价值观及其价值取向,主张设计在满足广大民众需求、提高全民素质、人性化和健康等基本设计价值观的同时,更加关注应对老龄化社会的适老性设计、惠及特殊人群的特殊性设计、面向低收入者阶层的保障性设计。这是当代设计师不可回避的解决"民生"问题的设计工作,也是设计师关爱社会的设计价值观体现和责任担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中国社会 基础结构 设计价值观 民生
下载PDF
一念之间——作为观念艺术的中国当代摄影、影像和数字艺术概述 被引量:3
18
作者 王端廷 《天津美术学院学报》 2015年第4期62-77,共16页
这是2015年3月到6月在湖北合美术馆举办的"茅塞顿开:中德观念艺术比较研究展"策展人王端廷为该展览写下的长文。本文的配图则是本次的参展作品,不仅有中国艺术家作品,也有德国艺术家作品。文章介绍了观念艺术和观念主义的范... 这是2015年3月到6月在湖北合美术馆举办的"茅塞顿开:中德观念艺术比较研究展"策展人王端廷为该展览写下的长文。本文的配图则是本次的参展作品,不仅有中国艺术家作品,也有德国艺术家作品。文章介绍了观念艺术和观念主义的范畴、观念艺术在中国的兴起过程,更着重围绕这次展览分别讨论了观念摄影、观念影像、数字艺术这三类相对新兴,但其在我国的起步、发展与世界同步,中西艺术观念和社会背景相对接近的观念艺术形式。文中,观念摄影的产生、发展过程以及"制造现实"的特点通过具代表性的艺术家及其作品得以呈现;关于观念影像作为超越文学和视觉的形象叙事,作者以中国美术学院培养的重要艺术家为主体,通过当代艺术史的眼光来剖析;对数字艺术的讨论中,"数字艺术"得到了严谨的特征梳理和定义,还有相关的重要艺术家和作品案例来指出中国当前数字艺术的发展水平并思考与国际水平的差距。对于艺术家而言,文中有不少可资深思的洞见;对于不了解观念艺术家的普通观众而言,本文则是快速了解观念艺术的通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像世界 一念之间 数字艺术 观念艺术 观念摄影 当代摄影 当代艺术史 策展人 王端廷 发展水平
下载PDF
艺术史研究中的视觉现代性阐释——《现代性的视觉政体》译后感 被引量:1
19
作者 汪瑞 《中国图书评论》 CSSCI 2021年第9期96-104,共9页
近30年来,视觉文化研究逐渐形成两大研究类型,即以文化研究与理论批评为主导的视觉文化研究和侧重于艺术史学科与图像研究本体的视觉文化研究。其中,“视觉现代性”研究趋向日益凸显,并成为这一领域走向纵深的突破点。《现代性的视觉政... 近30年来,视觉文化研究逐渐形成两大研究类型,即以文化研究与理论批评为主导的视觉文化研究和侧重于艺术史学科与图像研究本体的视觉文化研究。其中,“视觉现代性”研究趋向日益凸显,并成为这一领域走向纵深的突破点。《现代性的视觉政体》择选出21篇国外经典文本,是对视觉文化研究成果的一个集中呈现与总结。本文在此基础之上对视觉的现代性进行了概括阐释,并具体讨论了视觉现代性在当代文化研究中的发展轨迹与新的研究动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现代性 视觉文化 图像研究
下载PDF
如何从中国出发——论中国当代艺术的历史境遇及发展趋势 被引量:4
20
作者 郑工 《中国美术》 2013年第4期23-25,共3页
国家当代艺术研究中心主办的“时代与使命——中国当代艺术发展研讨会”于2013年5月19日召开。会议有10项议题,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有关当代艺术自身的精神、价值以及有关本质特征等概念问题;二是有关当代艺术的中国经验,包括我们... 国家当代艺术研究中心主办的“时代与使命——中国当代艺术发展研讨会”于2013年5月19日召开。会议有10项议题,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有关当代艺术自身的精神、价值以及有关本质特征等概念问题;二是有关当代艺术的中国经验,包括我们的历史境遇及未来的发展趋势等现实问题。因为“当代艺术”这一概念是从西方世界传过来的,必然带来其自身的规定性,包括价值评判以及相关的形态问题,如果我们一开始就纠缠干概念本身,很容易被概念所束缚,为既有的(西方)评价标准所局限,包括既有的形态样式,从而容易忽略当代艺术的全球化特征,忽略当代艺术在本土生长的可能性,忽略当代艺术在制度性变革实践上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当代艺术 发展趋势 历史境遇 概念问题 西方世界 价值评判 制度性变革 艺术发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