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于“孤悬海外”之地产生而反哺中原的文化 被引量:4
1
作者 冷成金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学报》 2018年第1期1-1,共1页
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于孤悬海外之地产生又反哺中原文化的,只有海南的东坡文化.东坡先生在贬谪海南时期达到了传统士大夫人格的最高境界.他将儒释道各家文化的合理性发展到了极致,为当今弘扬传统文化树立了鲜活的样板.东坡文化的精神是... 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于孤悬海外之地产生又反哺中原文化的,只有海南的东坡文化.东坡先生在贬谪海南时期达到了传统士大夫人格的最高境界.他将儒释道各家文化的合理性发展到了极致,为当今弘扬传统文化树立了鲜活的样板.东坡文化的精神是什么?苏轼以其丰富的生命实践建构的文化精神在社会历史一哲学文化的层面上大致可以概括为不唯古,不唯书,不唯上,不唯权,只唯民,唯实,唯善,唯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原文化 海外 传统文化 社会历史 文化精神 中华民族 哲学文化 东坡
下载PDF
全方位建立海南东坡文化符号系统 被引量:3
2
作者 冷成金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学报》 2018年第3期1-1,共1页
如果说,海南民间文化代表了海南文化的深度和广度,东坡文化则代表了海南文化的高度,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高度。这一高度是具有宗教性的人格境界,迄今难以超越。世界上的绝大多数旅游岛屿如印尼的巴厘岛、美国的夏威夷、韩国的济州岛等都... 如果说,海南民间文化代表了海南文化的深度和广度,东坡文化则代表了海南文化的高度,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高度。这一高度是具有宗教性的人格境界,迄今难以超越。世界上的绝大多数旅游岛屿如印尼的巴厘岛、美国的夏威夷、韩国的济州岛等都不乏原住民的民俗文化,但这些旅游岛都没有中国海南岛历史文化的高度。因此,从旅游文化的角度看,海南岛不仅具有民俗上的原初性,还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从这一意义上讲,东坡文化堪称海南旅游文化重要的核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海南岛 民间文化 符号系统 东坡 历史文化内涵 旅游文化 中华民族文化 民俗文化
下载PDF
三苏坟究竟葬几人 被引量:2
3
作者 乔建功 《平顶山学院学报》 2013年第6期89-92,共4页
根据大量史料证实郏县三苏坟埋葬着苏轼、苏辙祖孙五代数十口人,是一个前后延续长达130余年,苏家流寓在外颇具规模的苏氏族茔。
关键词 三苏坟 延续 130年 葬几人
下载PDF
苏轼是深受人民喜爱的政治家(上)——苏轼的人生理念和从政实践的再认识
4
作者 惠光启 《淮海论坛》 2006年第2期38-41,45,共5页
我和许多徐州人一样是一位苏轼的崇拜者.尽管在我心目中崇拜的人物很多,但苏轼在我心目中的地位是不能被另外的人取代的,我常扪心自问,是什么原因让我们徐州人这样痴迷于一位已离开我们九百多年的“老市长”呢?是他“大江东去”的... 我和许多徐州人一样是一位苏轼的崇拜者.尽管在我心目中崇拜的人物很多,但苏轼在我心目中的地位是不能被另外的人取代的,我常扪心自问,是什么原因让我们徐州人这样痴迷于一位已离开我们九百多年的“老市长”呢?是他“大江东去”的千古绝唱与气冲霄汉的豪迈情怀吗?是他那儒释道三教思想并融和其“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田院弃儿”的潇洒风流吗?是其医学、饮食、养生、天文、地理皆通,诗、词、歌、赋、琴、棋、书画全能的旷世奇才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轼 人生理念 政治家 再认 实践 从政 人民 儒释道三教 玉皇大帝 崇拜
原文传递
苏轼是深受人民喜爱的政治家(中)——苏轼的人生理念和从政实践的再认识
5
作者 惠光启 《淮海论坛》 2006年第3期38-39,共2页
然而作为新宰相的王安石似乎在苏轼参加制科考试“进策”时.就认为与其“学术素异”的苏轼一旦大用就会防碍变法。所以从苏轼还京伊始就没有丝毫争取他重用他的意思。相反地将这位有着制科三等并当过一任地方官光荣履历的苏轼。安置于... 然而作为新宰相的王安石似乎在苏轼参加制科考试“进策”时.就认为与其“学术素异”的苏轼一旦大用就会防碍变法。所以从苏轼还京伊始就没有丝毫争取他重用他的意思。相反地将这位有着制科三等并当过一任地方官光荣履历的苏轼。安置于直使馆判官告院闲职,并在后来屡次打消神宗起用苏轼的动议。从现有的史料来看.王、苏后来交恶、敌意首先发自王安石一方。可以说.王安石基于苏轼的资格声望和学术见解.为了自己的变法顺利进行而有意抑制苏轼在政治上的发展,按宋人钱世昭的说法,是忌“子赡为宰相耳”。倒是司马光在努力地为苏轼争回这份公道.在神宗面前多次推荐苏轼未果。相形之下.其秉性的公正显得更值得信赖。从另一个角度看司马光举荐苏轼未必出于拉拢之目的.王安石为自己制造政敌确是事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家 苏轼 人生理念 再认 实践 从政 人民 学术见解
原文传递
苏轼是深受人民喜爱的政治家(下)
6
作者 惠光启 《淮海论坛》 2007年第2期43-45,共3页
绍圣元年(1094年)三月“朝命谪知英洲”以后.苏轼作为被再次迫害的“元祜党人”已经不像初次被贬黄州时那样怕人捃摭.而是壁立千仞,生气凛然,勇敢地承受了一个元祜大臣的历史命运.一无返顾地“勇于为义”。只要于民有利,即使干... 绍圣元年(1094年)三月“朝命谪知英洲”以后.苏轼作为被再次迫害的“元祜党人”已经不像初次被贬黄州时那样怕人捃摭.而是壁立千仞,生气凛然,勇敢地承受了一个元祜大臣的历史命运.一无返顾地“勇于为义”。只要于民有利,即使干涉官政也奋然行之不疑。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为所居留之地的百姓做了大量的利民之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轼 政治家 人民 历史命运 黄州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