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LC-MS/MS测定人血清帕拉德福韦浓度方法的建立及在人体药代动力学研究中的应用
1
作者 张烨 肖青青 +1 位作者 申璐 杨劲 《药学与临床研究》 2015年第3期263-266,共4页
目的:建立人血清帕拉德福韦浓度检测方法并运用于人体药代动力学研究。方法:血清样品乙腈沉淀蛋白处理后,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法测定。以0.2mmol·L^-1乙酸铵水溶液(A)-乙腈(B)为流动相,Thermo BDS HYPERSIL... 目的:建立人血清帕拉德福韦浓度检测方法并运用于人体药代动力学研究。方法:血清样品乙腈沉淀蛋白处理后,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法测定。以0.2mmol·L^-1乙酸铵水溶液(A)-乙腈(B)为流动相,Thermo BDS HYPERSIL C18 column(150mm×2.1mm,5μm)分离,梯度洗脱。帕拉德福韦及内标(恩替卡韦)监测离子对为m/z424.1→151.0;m/z278.3→152.1。运用建立的方法测定健康受试者血清中药物浓度。结果:帕拉德福韦血清药物浓度在0.5-500ng·mL^-l的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方法回收率、日内及日间精密度均符合方法学要求。结论:该方法专属性强、灵敏度高,可用于帕拉德福韦人体药动学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拉德福韦 LC-MS/MS 药代动力学
下载PDF
枳实总黄酮提取物中柚皮苷和新橙皮苷的大鼠药代动力学 被引量:16
2
作者 马雪琴 李辰 +2 位作者 袁林华 王世俊 柳晓泉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61-166,共6页
研究大鼠灌胃给予含相同剂量枳实总黄酮提取物、柚皮苷、新橙皮苷和柚皮苷-新橙皮苷后柚皮苷与新橙皮苷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将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灌胃给予枳实总黄酮提取物(80 mg/kg)、柚皮苷(32 mg/kg)、新橙皮苷(27.2 mg/kg... 研究大鼠灌胃给予含相同剂量枳实总黄酮提取物、柚皮苷、新橙皮苷和柚皮苷-新橙皮苷后柚皮苷与新橙皮苷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将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灌胃给予枳实总黄酮提取物(80 mg/kg)、柚皮苷(32 mg/kg)、新橙皮苷(27.2 mg/kg)、柚皮苷-新橙皮苷(柚皮苷32 mg/kg和新橙皮苷27.2 mg/kg),利用葡萄糖醛酸酶对血样进行预处理,采用LC-MS/MS法测定血浆中总苷元柚皮素及橙皮素,间接比较4组中柚皮苷和新橙皮苷的药代动力学。结果表明,枳实总黄酮提取物组中柚皮素和橙皮素的AUC0-t、cmax显著性高于柚皮苷单体组、新橙皮苷单体组,与柚皮苷-新橙皮苷组的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无显著性差异;柚皮苷-新橙皮苷组中柚皮素和橙皮素的AUC0-t、cmax较柚皮苷单体组、新橙皮苷单体组均有所增加,但增加程度低于枳实总黄酮提取物组。大鼠灌胃给药后,枳实总黄酮提取物中柚皮苷与新橙皮苷存在相互促进吸收的作用,而枳实总黄酮提取物中其他成分协同促进两者的吸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黄酮 枳实提取物 柚皮苷 新橙皮苷 柚皮素 橙皮素 药代动力学
下载PDF
小檗碱对黄芩苷在大鼠中药代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19
3
作者 刘李 邓远雄 +3 位作者 张冬梅 庞晓雁 谢林 刘晓东 《中国天然药物》 SCIE CAS CSCD 2007年第2期137-141,共5页
目的:研究小檗碱影响黄芩苷药代动力学行为的机制。方法:三组大鼠分别ig黄芩苷、黄芩苷与小檗碱的混合物以及先小檗碱、2h后再黄芩苷。用HPLC法测定血浆中的黄芩苷浓度并计算其药代动力学参数。采用肠外翻实验研究测定黄芩苷在十二指肠... 目的:研究小檗碱影响黄芩苷药代动力学行为的机制。方法:三组大鼠分别ig黄芩苷、黄芩苷与小檗碱的混合物以及先小檗碱、2h后再黄芩苷。用HPLC法测定血浆中的黄芩苷浓度并计算其药代动力学参数。采用肠外翻实验研究测定黄芩苷在十二指肠、空肠、回肠段的吸收情况。测定黄芩苷在给小檗碱处理大鼠和正常大鼠粪便中的分解曲线。结果:体内实验中,同时给药组中黄芩苷的血药浓度和AUC与单用组相比显著降低,分开给药组情况有所改善。体外实验中,黄芩苷在肠中吸收存在区域性:回肠>十二指肠>空肠。黄芩苷在ig小檗碱后的粪便混悬液中的降解要比在ig小檗碱前的粪便混悬液中的降解慢。结论:小檗碱显著降低口服黄芩苷的AUC,小檗碱可能通过与黄芩苷生成共沉淀和抑制β-葡萄糖醛酸酶活性进而减少黄芩苷转化成黄芩素影响黄芩苷的吸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苷 小檗碱 药物相互作用 药代动力学
下载PDF
人参皂苷Rg1的药效学和药代动力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22
4
作者 张经纬 王广基 孙建国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83-288,共6页
以人参皂苷Rg1为代表,综述了近几年来Rg1在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内分泌系统以及免疫系统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探讨了其可能的作用机制及应用前景。此外,还对Rg1的吸收和代谢等药代动力学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并在此基础上将药... 以人参皂苷Rg1为代表,综述了近几年来Rg1在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内分泌系统以及免疫系统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探讨了其可能的作用机制及应用前景。此外,还对Rg1的吸收和代谢等药代动力学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并在此基础上将药效学特征与药代动力学行为进行了比较与联系,为进一步的深入研究人参皂苷类药物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皂苷RG1 药效学 药代动力学
下载PDF
单克隆抗体药代动力学药效学模型研究进展 被引量:6
5
作者 何华 张雪 +1 位作者 王玉浩 柳晓泉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79-288,共10页
治疗性单克隆抗体是目前新药研发的一个热点。和小分子药物相比,单克隆抗体药物相对分子质量大,与靶点的结合具有更高的特异性和选择性。用于描述其药代动力学(PK)和药效学(PD)行为的PK模型和PK/PD模型也有了新的发展。本文从吸收、分... 治疗性单克隆抗体是目前新药研发的一个热点。和小分子药物相比,单克隆抗体药物相对分子质量大,与靶点的结合具有更高的特异性和选择性。用于描述其药代动力学(PK)和药效学(PD)行为的PK模型和PK/PD模型也有了新的发展。本文从吸收、分布、消除等方面综述了单克隆抗体药物的PK特征,对当前用于该类药物PK研究的靶点介导药物处置(TMDD)模型和生理药代动力学模型(PBPK)进行了介绍,并基于药物与靶点作用的4类应用(免疫毒性治疗、靶细胞消除、改变细胞功能和靶向给药)分别介绍了单克隆抗体药物的PK/PD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克隆抗体 药代动力学 药效学 模型 靶向给药 抗体偶联药物
下载PDF
静脉注射盐酸关附甲素的人体药代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王国干 崔华东 +8 位作者 朱俊 李萍 杨艳敏 章晏 谭慧琼 杨巷菁 刘静涵 邱宁婴 王广基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283-285,共3页
关附甲素(Guanfu Base A-GFA)是从中药关白附的根块中提取分离得到的具有抗心律失常活性的单体药物。为研究单次静脉注射盐酸GFA人体内药代动力学。方法:健康男性10名,年龄:22岁-24岁(平均22.7±... 关附甲素(Guanfu Base A-GFA)是从中药关白附的根块中提取分离得到的具有抗心律失常活性的单体药物。为研究单次静脉注射盐酸GFA人体内药代动力学。方法:健康男性10名,年龄:22岁-24岁(平均22.7±0.7岁);体重: 50kg- 70kg(平均60.6 ± 4.5kg)。单一剂量盐酸GFA 4mg·kg-1,恒速静推5min。静脉用药前及静注完毕即刻(0),5,10,20,30,60,90,150,240,360,540,720min取血。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关附甲素血药浓度。绘制药物浓度-时间曲线图。用3P87药代动力学程序拟合药-时曲线,推导出其动力学模型;并求出相应的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与结论:静脉应用关附甲素的药代动力学类型以三室模型解释为宜。药代动力学参数:中心室分布容积(Vc),17.5±2.8L;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 A UC0-t) 980.6 ± 163.9mg· L-1 min;药物总清除率( CL) 0.2±0,1L·min-1;分布半衰期(T1/2pi) 2.6±1.2min;分布半衰期(T1/2a) 18.1±20.4min;消除半衰期( T1/2β) 480.4 ±13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注射 关附甲素 药代动力学
下载PDF
中国健康志愿者口服奈必洛尔的群体药代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3
7
作者 王琰 马鹏程 +4 位作者 司倩 肖媛媛 任欣怡 柳晓泉 陈渊成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53-259,共7页
建立中国健康志愿者口服奈必洛尔的群体药代动力学模型(PPK),评价奈必洛尔临床药代动力学的显著影响因素。收集25名健康志愿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单剂量和多剂量给药试验,志愿者口服奈必洛尔5 mg后,以LC-MS/MS法测定奈必洛尔血药浓度,用非... 建立中国健康志愿者口服奈必洛尔的群体药代动力学模型(PPK),评价奈必洛尔临床药代动力学的显著影响因素。收集25名健康志愿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单剂量和多剂量给药试验,志愿者口服奈必洛尔5 mg后,以LC-MS/MS法测定奈必洛尔血药浓度,用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法(NONMEM)建立奈必洛尔PPK模型,并用自举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奈必洛尔在健康志愿者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可用二房室模型描述,个体间变异符合乘法模型。奈必洛尔中央室分布容积及清除率的群体典型值分别为1.84×103L和7.68×102L/h。体重、舒张压、血尿素氮和代谢表型均对奈必洛尔的PPK参数有显著影响。自举法的验证结果与模型计算值相符。所建立的PPK模型可以较好的解释奈必洛尔药代动力学个体差异显著的原因,为奈必洛尔在中国人群中的临床合理用药提供药代动力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奈必洛尔 群体药代动力学 中国健康志愿者 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
下载PDF
罗红霉素胶囊人体药物动力学及生物等效性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严方 杨劲 +3 位作者 赵陆华 吴孟华 谭喜莹 潘娟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374-377,共4页
目的建立人血浆中罗红霉素的HPLC-MS方法,测定其片剂的药物动力学参数及相对生物利用度。方法20名健康受试者随机交叉口服罗红霉素胶囊。血样用乙腈沉淀、离心后进入LC-MS分析系统,色谱柱:Hypersil C18ODS(5μm,25em×4.6mm... 目的建立人血浆中罗红霉素的HPLC-MS方法,测定其片剂的药物动力学参数及相对生物利用度。方法20名健康受试者随机交叉口服罗红霉素胶囊。血样用乙腈沉淀、离心后进入LC-MS分析系统,色谱柱:Hypersil C18ODS(5μm,25em×4.6mm):流动相:10mmol/L醋酸铵缓冲液(pH3.5)-甲醇(15:85);质谱条件:气动辅助电喷雾离子化,正离子检测,选择性离子检测(SIM),检测离子:罗红霉素m/z837.5[M+H]^+,克拉霉素m/z748.3[M+H]^+。结果在0.025~50μg/mL范围内峰比值(罗红霉素峰峰面积As和内标克拉霉素面积Ai的比值)与浓度线性关系良好(r=0.9999),最低定量限为3ng/mL。绝对回收率为85.87%~95.03%。罗红霉素片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02.2±26.0)%。结论建立的分析方法灵敏、准确、简便,符合血浆样品的测定要求。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后,统计学结果表明:两种制剂生物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红霉素 HPLC/MS 药物动力学 相对生物利用度
下载PDF
LC-MS/MS法测定人血浆中8'-羟基二氢麦角隐亭浓度及其在生物等效性研究中的应用
9
作者 肖媛媛 马鹏程 +2 位作者 王琰 任欣怡 柳晓泉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77-181,共5页
建立一种快速测定人血浆中8'-羟基二氢麦角隐亭(8'-OH-DHEC)浓度的LC-MS/MS法,以曲马多为内标,采用C18反相柱(150 mm×2.0 mm,5μm),柱温35℃。流动相为甲醇-水(含0.1%甲酸),流速0.2 mL/min;电喷雾离子化(ESI),正离子扫描,... 建立一种快速测定人血浆中8'-羟基二氢麦角隐亭(8'-OH-DHEC)浓度的LC-MS/MS法,以曲马多为内标,采用C18反相柱(150 mm×2.0 mm,5μm),柱温35℃。流动相为甲醇-水(含0.1%甲酸),流速0.2 mL/min;电喷雾离子化(ESI),正离子扫描,选择性反应监测(SRM)8'-OH-DHEC m/z 594.3→270.0;曲马多m/z 264.1→58.3。本方法专属性强,8'-OH-DHEC在50~4 000 pg/mL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3,最低检测浓度为50 pg/mL,低、中、高浓度下的日内及日间精密度、准确度、稳定性等均符合生物样品测定要求。本方法应用于22名健康受试者口服4 mg麦角隐亭的生物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此方法专属性强,快速灵敏,适用于临床剂量下麦角隐亭药代动力学及生物等效性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二氢麦角隐亭 8'-羟基二氢麦角隐亭 LC-MS/MS 代谢物 生物等效性
下载PDF
Caco-2细胞单层模型中水飞蓟宾吸收机制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胡林 童焕 +3 位作者 丁茹 王湛博 尤淋君 杨劲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02-208,共7页
通过建立Caco-2细胞单层模型考察了不同浓度水平的水飞蓟宾和水飞蓟宾葡甲胺的双向跨膜通透性并研究其吸收机制。开发HBSS缓冲液中水飞蓟宾、普萘洛尔和阿替洛尔的LC/MS/MS检测方法,检测实验样品的浓度,并计算表观渗透系数(P_(app))。当... 通过建立Caco-2细胞单层模型考察了不同浓度水平的水飞蓟宾和水飞蓟宾葡甲胺的双向跨膜通透性并研究其吸收机制。开发HBSS缓冲液中水飞蓟宾、普萘洛尔和阿替洛尔的LC/MS/MS检测方法,检测实验样品的浓度,并计算表观渗透系数(P_(app))。当Caco-2细胞培养到第21天时,对所建立的Caco-2细胞模型进行验证:跨膜电阻值(TEER)大于350Ω·cm2,荧光黄的P_(app)远远小于1×10^(-7)cm/s,阳性对照药阿替洛尔和普萘洛尔的P_(app)与文献中报道的相近,表明Caco-2细胞单层模型建立成功。3个浓度水平的水飞蓟宾(5,20,50μg/m L)P_(app(AP-BL))均大于2×10^(-6)cm/s,证明水飞蓟宾的通透性良好。P_(app)(BL-AP)与P_(app(AP-BL))的比值大于2,说明在水飞蓟宾吸收过程中有外排转运体的参与。水飞蓟宾葡甲胺的P_(app)与水飞蓟宾的基本一致,成盐对于水飞蓟宾的跨膜通透性没有改变。结果表明,水飞蓟宾为跨膜通透性良好药物,其溶解度低,在生物药剂学分类系统(BCS)分类上为Ⅱ类。水飞蓟宾在胃肠道中的释放是其吸收过程的重要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飞蓟宾 水飞蓟宾葡甲胺 跨膜渗透性 CACO-2细胞单层模型
下载PDF
群体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动力学模型在中药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3
11
作者 金添倩 褚扬 +2 位作者 马晓慧 孙鹤 杨劲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3期226-233,共8页
近年来,定量药理模型在药物适用人群及剂量优化中发挥的作用受到了普遍肯定。为提高开发效率、优化合理用药,定量药理模型正逐步被引入中药研究中。定量药理模型种类涵盖较广,其中有3种模型主要用于临床适用人群及剂量优化的探索:(1)群... 近年来,定量药理模型在药物适用人群及剂量优化中发挥的作用受到了普遍肯定。为提高开发效率、优化合理用药,定量药理模型正逐步被引入中药研究中。定量药理模型种类涵盖较广,其中有3种模型主要用于临床适用人群及剂量优化的探索:(1)群体药代动力学(PPK)模型,用于阐释药物适用人群的特征;(2)药代动力学-药效动力学(PK-PD)模型,用于揭示剂量、时间与药效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3)PPK-PD模型,综合了PPK模型的群体特征及PK-PD模型的药效特征。笔者拟梳理上述3种模型在中药方面的应用情况,提炼中药模型研究的主要思路与方法,以期为中药的临床研究与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量药理学 群体药代动力学(PPK)模型 药代动力学-药效动力学(PK-PD)模型 PPK-PD模型 中药
原文传递
中西药药动学相互作用研究方法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1
12
作者 祝颖 张洒洒 +8 位作者 胡子晗 林慧 孙嘉奇 郝琨 杜军 陈亮 杨抒雨 郑剑恒 何华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788-1798,共11页
中药与化学药的联用可能改变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过程,引起中西药药动学相互作用,导致药物的药效和不良反应的改变。当前中药的药物相互作用研究方法主要参考了化学药的研究体系,但这些方法是否适用于具有多组分多靶点作用特... 中药与化学药的联用可能改变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过程,引起中西药药动学相互作用,导致药物的药效和不良反应的改变。当前中药的药物相互作用研究方法主要参考了化学药的研究体系,但这些方法是否适用于具有多组分多靶点作用特征的中药仍未可知。通过对化学药的药物相互作用研究方法及其适用条件进行总结,收集并分析现有中西药药物相互作用的临床试验研究结果,探讨了中药药物相互作用体内外不相关的原因,提出了中药的药物相互作用体外研究方法需根据其多组分多靶点的作用特征进行构建,并在此基础上对中药药物相互作用研究方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药联用 药动学 药物相互作用 药效 不良反应
原文传递
开发生物利用度研究的数据处理通用程序 被引量:38
13
作者 杨劲 王广基 +1 位作者 柳晓泉 刘晓东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25-127,共3页
生物利用度研究的数据处理通用程序(BAPP2.0)主要用于相对生物利用度研究数据处理,在Excel环境中采用VBA编程,功能主要包括:数据全程处理、自定义药代动力学函数、自动批量作图、体内外相关性、等效性检验、权重直线回归、药代动力学数... 生物利用度研究的数据处理通用程序(BAPP2.0)主要用于相对生物利用度研究数据处理,在Excel环境中采用VBA编程,功能主要包括:数据全程处理、自定义药代动力学函数、自动批量作图、体内外相关性、等效性检验、权重直线回归、药代动力学数据拟合等。本程序已通过省级鉴定,其中全程处理功能经鉴定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发 生物利用度 研究 数据处理 通用程序 药代动力学
下载PDF
丹参注射液对离体大鼠心肌能量代谢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28
14
作者 马晨 张善飞 +3 位作者 曹彦光 张琳 汤依群 柳晓泉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47-151,共5页
目的:研究丹参注射液对大鼠离体心脏能量代谢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大鼠离体心脏灌流技术,测定在添加或不添加脂肪酸的情况下,大鼠心脏中乙酰辅酶A(AcCoA)、辅酶A(CoA)、高能磷酸化合物、乳酸的含量,并观察给予丹参注射液和阳性药肝乐(D... 目的:研究丹参注射液对大鼠离体心脏能量代谢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大鼠离体心脏灌流技术,测定在添加或不添加脂肪酸的情况下,大鼠心脏中乙酰辅酶A(AcCoA)、辅酶A(CoA)、高能磷酸化合物、乳酸的含量,并观察给予丹参注射液和阳性药肝乐(DCA)干预后各指标的变化。结果:在不含脂肪酸的情况下,DCA和丹参注射液均显著提高大鼠心肌组织中AcCoA/CoA值;在含有脂肪酸的情况下,DCA对AcCoA/CoA值没有显著影响,而丹参注射液显著降低了AcCoA/CoA值;在含有脂肪酸的情况下,加入丹参注射液会导致DCA组大鼠心肌组织中AcCoA/CoA值降低。丹参注射液可使离体大鼠心脏中ATP含量升高,能荷值升高,乳酸含量降低。结论:丹参注射液抑制离体大鼠心脏中脂肪酸的氧化,提高心肌能量代谢的效率,起到心肌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注射液 心肌能量代谢 离体心脏灌流
下载PDF
丹酚酸A对急性心肌缺血大鼠尿酸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6
15
作者 李茜 何华 +3 位作者 刘瑶 王世俊 王海东 柳晓泉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35-340,共6页
通过结扎大鼠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建立急性心肌缺血大鼠模型,考察丹酚酸A对急性心肌缺血大鼠尿酸代谢的影响。大鼠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假手术组、结扎组及丹酚酸A组(5 mg/kg)。测定血浆及心肌组织中尿酸含量,同时测定血浆黄嘌呤氧化酶活性,... 通过结扎大鼠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建立急性心肌缺血大鼠模型,考察丹酚酸A对急性心肌缺血大鼠尿酸代谢的影响。大鼠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假手术组、结扎组及丹酚酸A组(5 mg/kg)。测定血浆及心肌组织中尿酸含量,同时测定血浆黄嘌呤氧化酶活性,心肌组织中高能磷酸化合物及嘌呤化合物含量,以及心肌组织缺血率。结果表明,急性心肌缺血发生后,心肌组织中ATP耗竭,心肌组织缺血率增加,细胞坏死嘌呤化合物释出进入循环系统,心肌组织中嘌呤化合物减少。血浆中尿酸底物及黄嘌呤氧化酶活性增加,共同造成血浆尿酸水平升高。丹酚酸A可增加高能磷酸化合物及嘌呤化合物含量,减小心肌缺血率,减少细胞坏死,同时抑制血浆中黄嘌呤氧化酶活性,从两个方面减少血浆中尿酸生成。提示丹酚酸A可通过调节尿酸的生成发挥心血管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酚酸A 尿酸 急性心肌缺血 黄嘌呤氧化酶
下载PDF
丹参注射液水溶性成分含量变化对大鼠体内高半胱氨酸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6
16
作者 程昱 何华 +3 位作者 陈渊成 黄黎华 司倩 柳晓泉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55-261,共7页
考察丹参注射液中主要水溶性成分丹参素(DSS),原儿茶醛(Pal),丹酚酸A(SalA)和丹酚酸B(SalB)含量变化对大鼠血浆中高半胱氨酸(Hcy)代谢的影响。大鼠随机分为急性心肌缺血模型组、丹参注射液组和4个成分外加组,后者在丹参注射液基础上依... 考察丹参注射液中主要水溶性成分丹参素(DSS),原儿茶醛(Pal),丹酚酸A(SalA)和丹酚酸B(SalB)含量变化对大鼠血浆中高半胱氨酸(Hcy)代谢的影响。大鼠随机分为急性心肌缺血模型组、丹参注射液组和4个成分外加组,后者在丹参注射液基础上依次外加DSS、Pal、SalA和SalB至原有含量的3倍、2倍、10倍和10倍。通过结扎大鼠冠状动脉造成急性心肌缺血模型后给予生理盐水或相应药物,48h内测定血浆中Hcy和谷胱甘肽(GSH)含量。建立神经网络模型,采用Garson算法评价4种成分对Hcy和GSH影响的贡献率,同时考察贡献率随时间的动力学变化。结果表明,急性心肌缺血使得GSH含量显著降低,Hcy水平长期处于升高状态,给予丹参注射液后使GSH更快地恢复至基线水平,降低Hcy水平。与丹参注射液组相比,成分外加对GSH和Hcy含量均有促进作用,尤以给药后1 h内更为显著,其中外加SalA或Pal表现最明显。计算结果显示,各主要活性成分对Hcy和GSH的贡献率从大到小排序依次为:SalA、Pal≈SalB、DSS,其中SalA对Hcy和GSH的贡献率显著高于其他组份,丹参注射液中丹酚酸类物质含量变化对高半胱氨酸转甲基代谢及转硫途径有显著影响,这提示该类物质可能通过上述途径发挥其心血管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注射液 药效学 相互作用 高半胱氨酸 还原型谷胱甘肽 贡献率 急性心肌缺血
下载PDF
丹参水溶性成分含量变化对大鼠离体心肌能量代谢调节的影响 被引量:9
17
作者 黄黎华 陈渊成 +4 位作者 程昱 何华 司倩 汤依群 柳晓泉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48-353,共6页
通过离体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考察丹参注射液各水溶性成分含量变化对大鼠离体心肌能量代谢调节的影响。大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丹参注射液组和4个成分外加组。大鼠离体心脏发生缺血/再灌注时给予相应药物,测定心肌组织中乙酰辅酶A(Ac... 通过离体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考察丹参注射液各水溶性成分含量变化对大鼠离体心肌能量代谢调节的影响。大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丹参注射液组和4个成分外加组。大鼠离体心脏发生缺血/再灌注时给予相应药物,测定心肌组织中乙酰辅酶A(AcCoA)、辅酶A(CoA)、高能磷酸化合物及心肌缺血损伤标记物[乳酸(LD)、乳酸脱氢酶(LDH)和肌酸激酶(CK)]等药效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外加原儿茶酸(PA)组显著降低AcCoA/CoA比值(P<0.05),显著升高总腺苷(TAN)和腺苷酸能荷(AEC)(P<0.05);外加丹酚酸B(SalB)组所造成的影响与外加PA类似,但对能量代谢指标的调节作用总体弱于PA。对实验数据建立反向传播神经网络模型,采用Garson算法计算4种水溶性成分对药效指标的贡献率。各成分对脂肪酸代谢类和高能磷酸化合物类指标的影响排序从大到小依次均为:PA、SalB、SalA、DSS;心肌缺血损伤标记物受各成分含量的影响顺序从大到小依次为:PA、SalB、DSS、SalA。结果提示,丹参注射液水溶性成分含量的改变能增加心肌ATP储备,升高腺苷酸能荷值,同时降低心肌组织中AcCoA/CoA比值,从而提高心肌能量代谢效率,这种作用尤以丹参注射液中酚酸类物质最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注射液 心肌能量代谢 贡献率 离体心脏灌流
下载PDF
LC-MS法测定人血浆中的甘草次酸 被引量:7
18
作者 荆晶 陈西敬 +2 位作者 任伟超 赵营 俞巧玲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673-676,共4页
目的:建立测定人血浆中甘草次酸的 LC-MS 方法。方法:人空白血浆0.5 mL 中加入甘草次酸及内标格列喹酮,以乙酸乙酯萃取后取上清液挥干,再用流动相溶解,进行 LC/MS 测定。色谱条件:岛津 VP-ODS 色谱柱(2 μm,150 mm×2.0mm),甲醇-3 m... 目的:建立测定人血浆中甘草次酸的 LC-MS 方法。方法:人空白血浆0.5 mL 中加入甘草次酸及内标格列喹酮,以乙酸乙酯萃取后取上清液挥干,再用流动相溶解,进行 LC/MS 测定。色谱条件:岛津 VP-ODS 色谱柱(2 μm,150 mm×2.0mm),甲醇-3 mmol·L^(-1)醋酸铵水溶液-冰醋酸(92:8:2)为流动相,流速:0.2 mL·min^(-1);质谱条件:电喷雾离子化(ESI)方式,采用选择性离子检测(SIM),检测离子为正离子,甘草次酸 SIM 的离子为[M+H]^+(m/z 471),内标格列喹酮 SIM 的离子为[M+H]^+(m/z 528)。结果:本方法线性范围为5~500 ng·mL^(-1),最低定量限(LOQ)为5 ng·mL^(-1)。准确度、精密度以及稳定性均符合有关要求。结论:本法简便,灵敏度高,可用于药代动力学试验中人血浆的甘草次酸浓度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次酸 甘草酸 血药浓度 LC—MS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人血浆中那格列奈的含量 被引量:7
19
作者 郁健 杜春波 杨劲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64-167,共4页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人血浆中那格列奈含量。方法:使用固相C18提取柱,将那格列奈和双氯芬酸钠(内标)从血浆中提取,在ODS 5μm,4.6mm×150mm柱上,以流动相0.05 mol·L-1磷酸二氢钾溶液-乙腈(16:10;用1 mol·L-1氢氧...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人血浆中那格列奈含量。方法:使用固相C18提取柱,将那格列奈和双氯芬酸钠(内标)从血浆中提取,在ODS 5μm,4.6mm×150mm柱上,以流动相0.05 mol·L-1磷酸二氢钾溶液-乙腈(16:10;用1 mol·L-1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 6.3)进行分离,流速1 mL·min-1,210nm波长检测。结果:血药浓度线性范围0.05-20μg·mL-1(r=0.9996),血浆中最低检测浓度0.05 μg·mL-1,萃取回收率在82.4%-92.2%,相对回收率98.4%-99.7%,日内及日间RSD分别为4.3%-8.2%和4.0%-8.6%。结论:本法简便、准确,精密度高,重现性好,可应用于那格列奈人体药代动力学研究和生物等效性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血药浓度 那格列奈 双氯芬酸钠 药代动力学 生物等效性
下载PDF
HPLC-MS/MS法同时测定Beagle犬血浆中槲皮素、山萘酚和异鼠李素(英文) 被引量:3
20
作者 黄敏文 王广基 +1 位作者 李昊 孙建国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8年第12期1330-1338,共9页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犬血浆中槲皮素、山萘酚和异鼠李素浓度的HPLC-MS/MS方法。方法:血浆样品经酸水解后用乙醚提取,采用选择性反应检测方法测定其血药浓度。仪器为Finni-ganLC-MS/MS二级四极杆质谱检测器,色谱柱为LunaC18(150mm×2.0...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犬血浆中槲皮素、山萘酚和异鼠李素浓度的HPLC-MS/MS方法。方法:血浆样品经酸水解后用乙醚提取,采用选择性反应检测方法测定其血药浓度。仪器为Finni-ganLC-MS/MS二级四极杆质谱检测器,色谱柱为LunaC18(150mm×2.00mmi.d.,5μm,Luna,USA);流动相为乙腈-0.1%甲酸,梯度洗脱。结果:槲皮素、山萘酚和异鼠李素的线性范围均为0.5~100.0ng/mL,三种黄酮的最低定量限均为0.5ng/mL,各自日内日间精密度分别小于7.3%,6.2%和6.4%,回收率分别大于70%,66%和70%。结论:该测定方法经验证符合血浆样品的测定要求,可以应用于临床前药代动力学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槲皮素 山萘酚 异鼠李素 HPLC-MS/MS 药物代谢动力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